皇甫元均这才沉默了, 书颖侧目瞧着他好一会儿,因她不再说话了,他反而急了起来。
“皇上是不是觉得我居心叵测”
书颖深吸一口气, 说“人非圣贤,谁能没有私心呢以你的心机还能跟我明说,表明你不至于一心偏袒儿子而不顾朕的感受。”
皇甫元均道“我怎么会只顾儿子不顾你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最重要的人。说到底, 你也不愿完全信任我。我真的是因为你才有了孩子们,而不是因为要几个孩子才和你在一起。”
后宫妃嫔们心中儿子比皇帝更重要,十分普遍。
书颖拉着他的手“好了, 我知道。朕想熙儿会明白朕的孩子已经很少了, 要保证朕后代正统地位需要团结,才能让他的地位更稳固。
朕不能保证孩子们不会争位, 但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是有所不同的,应该不至于像唐朝一样。朕今年四十出头,在朕退位之前,经济与社会进一步发展,疆土则更广, 那时也需要相适应的法律,这一定程度上给皇族一些生命安全的保障。”
书颖思考过古今历史,如明治时代也是君主立宪,其实日本的君主立宪和英国不同, 天皇还是有很大的权位的。古代就是经济基础过于粗鄙支撑不了更先进和细致的制度。
缺乏资本主义商业社会相适应的先进数字财会、商业法、金融法律,国民教育认知整体水平不足, 这才让帝制农业时代的文人阶层和军阀阶层左右天下大势和帝王生死。
同时, 这些问题和腐朽的后宫制度、古代注重文科教育也造成了一些皇帝不太聪明,没有主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
但凡稍微先进一点的认知水平,就像是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时期, 那腐朽反动之极的团体,遇上了北洋军阀,最初时皇族的生命财产安全尚还能保障,而且北洋时期还给了末代皇帝极好的待遇。
那腐朽的团体还作死投靠日本人卖国,可是后来开明的新中国仍然善待末代皇帝和其族人。这是历史上很多朝廷更迭中难有的。因为现代人改变了重视文科的思想而崇尚科学,也因此受到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
所以书颖认为发展经济,再普及开明的科学文化教育,同时建立细致、仁爱、精确、客观的法制才能保障她后人的生命财产,杜绝宦官和权臣危害天下和皇族。
皇甫元均却将信将疑“皇上说的这些办法有用吗”
书颖道“总要试试吧你现在可千万不要让四郎关注大位,让他好好学习系统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你说朕不相信你,可你相信朕吗”
皇甫元均说“我年纪越来越大,你是皇帝,当然有能力看上新人。我不得你喜欢,四郎就被我连累了,他岂不可怜”
书疑眉头轻蹙“你想啥呢朕也这个年纪了,还要什么新人新人是要朕花钱养的,朕的私房正由你女儿掌着大部分呢,她能让朕把私房花在这上面你不知道你女儿多精,她小时候看到朕和昭隐多说几句话,就要找存在感跟朕念着你。”
皇甫元均神色才温柔下来,说“我的女儿当然向着我。啊,薰儿可真是聪明、能干又漂亮,之前人人都传定北王的长女绍康郡主如何美丽,但是薰儿一大,风头就盖过表姐了。”
“绍康郡主”就是叶书林的长女叶雯,她出嫁前,书颖赐封号“绍康”。因为她做过志愿者,在民间和上流社会都现过身,所以美名颇大。
安南王叶玉堂的长女叶雪也已经出嫁,她出嫁前,书颖在家庭聚会时商量着赐叶雪封号“白雪郡主”。但是叶世钊和叶玉堂都明示、暗示不满意这个封号,叶玉堂委婉地说“封号随着她堂姐赐更好。”
书颖当时不想动脑,便说“要不叫绍敏郡主吧。”叶玉堂就直说“那不冲撞了妹妹的大名吗”
书颖只好赐封号“绍纯郡主”,一个“纯”字与“雪”相呼应,孩子他爹才觉得好。
书颖呵呵“她是朕的女儿,身份也比绍康高一重吧。你空的时候,就好好给她觅驸马人选才是正经的,别跟朕闹。”
“我的女儿为什么要便宜别人”皇甫元均嘟囔着,颇有怨气。
皇甫元均的思维重点果然从担心才五六岁的儿子转移到女儿的驸马人选上,过年时再不吵书颖了。
这个时代虽然看重男丁,前朝时相对唐朝就保守了一些,但妇女的地位并不低。世上的女儿奴不少,皇甫元均自然宠爱女儿,叶家父子两代也都宠爱女儿。
叶世钊当年宠她胜过宠书林。书林和玉堂对女儿们的宠爱也不下于对儿子,反而时常交代儿子要爱护妹妹。儿子学习不好,能力不行,他们会责怪,但对女儿就是宠,从来没有红过脸、急过眼。
本朝的妇女不但可以改嫁,改嫁并不受歧视,当初叶世钊娶了寡妇裴青柠时受到裴氏娘家和裴青柠原夫家的共同祝福。
妇女还可以出去工作和支配自己的财产,继承财产的权利相当高。只要长辈没有特别交代一定由儿子继承,无论是在室还是外嫁的女儿都有继承权,这一点就类似宋朝。
皇甫元均都已对皇位继承人产生这种想法,他不一定就是为了夺位,他还怕新皇上位会苛待他的孩子。这让书颖明白了在自己年富力强时完善制度的紧迫性。
但是先进的制度也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所以她将继续以基建刺激经济,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岁月悠悠再过了五年,时代发展迅猛。经过数年的支持海军可从事海贸的政策和移民开垦政策,东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影响力从菲律滨到达库页岛,并在东亚海域上建起十几个海外补给的 “洪武港”。
在大海上谋生的华夏人都与各大舰队有点关系,交过赋税,也受他们的保护,所以海军的军费一直不是什么大的问题,甚至还能向朝廷进贡和给女皇分成。
朝廷把握着可供应他们的先进的军火和强大的陆陆,保持开明的政策,这让本拥有强大的难改变的华夏文化基因的海军不会轻易反叛。
虽然军队经商和自主性强有弊端,但是要想海外拓展、支持移民就达到了最大的战略目的。其间还能给皇族和世家代办一些购买海外土地山林的业务,连陆军的大佬都托负过海军将领帮这种忙,所以上下对此政策的反对声就不大了。
当初议定了国防陆军要动起来,通过轮翻上阵开疆当作大练兵,以免军队的“太平病”毁掉了帝国。
各个集团军上下都有攀比心理,同时人人想争上位升衔。各大集团军上下特别怕被女皇、军政官员和民间人士看低,轮到上阵时就特别猛,都极限开疆、积极立碑。
五年时间,各大集团军把书颖原来“地图开疆”的漠北东路、漠北中路、漠北西路都实实在在的开拓到了,把碑都立上面了。
其中,西北羌族番军全程参与协助驻防。经过这么些年的经济影响、文化殖民和平等善待政策,各部族大部分的人心拥有自豪感和归属感,对大夏的爱国心可比一些孤芳自赏的守旧派强十倍。
漠北各部外族人丁还不繁盛,被先进武器降维打击后溃逃西边,早在三年半以前,鄂嫩河畔的草场被立碑占领。
今年捷报传来,一个国防军主力师在番军的协防下从鄂嫩河出发,两个月抵达了唐朝安北都护府边界“小海”北端。注贝加尔湖
大军在“小海”北端立了碑,路上遇到一些不知属于什么人的后代的小部落也尽归附本朝。书颖知道在历史上的蒙古族也并非单纯的一个民族,而是后来成吉思汗攻打统一各部才形成的。
所以要杀是难以杀完的,也没有必要,占领其发展要地,就能一定程度防范于未然了。现在最重要的战略是扶持并进一步文化融合特别适合当兵的西北羌人,他们可以协助占领漠北、西域广大地域。
原本朝廷计划用五年时间建造北京到朔方和北京到武昌的两条大铁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他们只用了四年半就建好了。现在有三条大铁路,让朝廷更方便掌握着南北命脉。
就像英国火车出现后,二三十年内提升速度至60kh,不断改进技术和设计。本朝的火车发展也一样,到目前已经出现了80多里小时的新车。
经营五六年后,从北京乘车到临潢府原上京只要两天两夜包括中途站停车、加水、加煤的时间。
两年前朝廷财政预算还有余力,也因为统治和战争的需要,启动延长关东铁路的工程,已把北端从临潢府修到长春州。下一步就是要从长春州扩延到漠北。
蒸汽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烟尘很大,齿轮磨损过大,维修保养麻烦。
就有人在报纸上发表过研究报告,最后总结出虽然有这么多缺点和难点,可是没有人能拒绝工业的效率。皇上曾说,把远征行军速度提升十倍,她做到了。
洪武十年时登基17年,临朝23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到达了洪武五年的191倍,是赵玮驾崩时的13倍多,是赵玮继位之初的30倍,是李太后当政时期的40倍。但是书颖把盈余的财富全花了,一方面进行大基建,一方把钱用于推广新式教育。
新式中小学和女皇编辑的教材都普及到了县级,赵玮时代初期子民识字率是8,到赵玮时代末期识字率为9。注这识字率参考宋朝数据。
随着经济发展,到了书颖当皇太后时的最后一年,孩子入学率是20,这片大地上的父母但凡家中有余钱,肯定是会送儿子入学的。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再次发展和朝廷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洪武十年的孩子入学率提升到了43。
其中上新式学堂男女孩子达到40,各地大部分中小学均效仿皇族中小学,小学时男女同班,中学时男女分班。
就如历史上建国初期很多教师自己也都半桶水照样教书一样,全国不少识字的人被招聘为中小学教师,对于新的学问,他们自己也是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纠错。反正在这个教学道路上双方都能逐步提升的。
书颖常常用事实数据来发表文章,论证“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价值观,鼓励青少年研究科技和理工。提升科技理工人才的政治地位,这让传统文人大为不满,文理之争长期存在。
不过无论是公务员的岗位还是企业岗位,理工生的需求量都更大。一些学不起艺术的农家子弟就纷纷学习女皇修订的教材上的理工知识,保障了持续的发展。
理工科实用的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跳出单一的地主和农民的对立。
新的社会结构下,皇族、勋贵、军部的大人物、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家与传统文人并不是统一战线的利益体,所以传统文人并不能实际左右政局。
历史上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因为电力的出现就紧接着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了。
从材料技术和理论水平上来说,发电机并不难造,反而炼油技术门槛不低,而且中国不是富油国,目前更需要电力来取代工厂用的蒸汽机来减少蒸汽机弱点的影响。
书颖已经带领着自己的儿女子侄和第一所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完成了一些用电力做动力的实验。
王甫当了十年参知政事,五年平章政事,迁都改了官名后,他又当了六年的政务院总理大臣,已经年过六十。
全朝朝野皆知女皇待他极是信任和偏爱,他就算退下来也是会加封太师,死了后肯定有谥号,八成是要配享太庙的。做官能做到他这样,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但只有和王甫熟悉的人才明白他有多忙。
眼见王甫再过几年怎么也得退下来了,书颖和他都不约而同要培养新的总理大臣,另一方面书颖觉得制度建设和君主立宪的经济文化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现在已经有了些君主立宪的经济文化基础,新事物、新观念的支持者多、朝廷财力也还充足,交通效率提升了。
书颖在大学召开了论讨历史兴亡经验的无遮大会,声明想要建立一个于国于民于君主自己都更有保障的政策制度。邀请了各界杰出人士来参加,就事论事者,言者无罪。
书颖带着儿女参与和聆听,让儿女们增长了认知和见识。书颖结合历史的英、日等变法时的条例和前朝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学说政策,著出叶氏政治学。以这个政治学为基础,拿出个君主立宪的方案征求民间贤达的广泛意见。
从前历朝历代的君王会在民间几年选秀,只供个人享受,而书颖想要废除君主选秀,而要大兴每五一届的“选贤大会”成立议会。
贤者首先要识字,无任何欺压良善的行为和犯罪记录,而且治家严谨,在民间口碑不差,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出色。
三千议员必须要有工作,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比如农民议员就必须是种过地、交过税的人,地主也得是有别的事业工作向朝廷纳过税。
如果仅是宅在家吃租子的人不能选,理由是这种人对自家之外的事没有见识和能力。知识分子中也必须选曾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比如教书、当账房先生,整日附庸风雅的无业人并不算建设国家,这种人则不选。
然后每五年在京召开三千贤达的大会,讨论国家经济、治安、发展的问题,国之精英群策群力给出治国良策,并且限制君主的权力和待遇。
每五年选一届三千贤达,一年召开大会,但是平日他们不开会时返回自己的岗位。由三千人投票选出三百贤达作常务议员,作为专职议员,也起到维护宪制的日常作用。
比如权臣谋私太过,欺上瞒下、治国能力不足,皇帝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换相,议会可以启动弹劾权臣的会议,投票让他下台,再由皇帝任免新的国相。
又比如后世出现一位君主太过好色,轻许一些只靠美色的女子及她的家人丰厚的待遇,必须得到议会不计名投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票数,国库才会拨出这笔钱,天下人才承认他们的尊位。百姓不供养德不配位的后宫玩意儿和她的废物家人。
君主要为个人私欲动用朝廷国库的钱大兴土木,预算也要通过议会投票,得到三分之二以上不计名投票的同意才行。但是君主动用自己合法赚来的私房钱做任何事,他只要不触犯法律,那是他的自由。
君主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必须在政务院和总参部的陪同下,一起到议会发表演讲,然后不计名投票通过。
如果万一君主年纪还小,发表演讲的任务则落到了政务院和总参部头上,皇帝弱冠后,这个权力就在皇帝本人身上。
如果皇帝是历史上那种奇葩、弱智、残暴,又有如出现前朝李太后那种女人携子揽权。宗室委员会和议员大会一起通过投票来罢免奇葩、弱智、残暴的皇帝,罢免并无才干却爱权的皇太后。
然后共同从顺位继承人中选出一名学业能力出色、三观正、爱民如子、有责任感的人继承大统。
新制度下,除非皇太后是个像书颖一样开挂的学霸,并且为人贤达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个人成就达到一定的高度,否则不可能登基篡位。
这也就保障没有人可以在叶氏王朝中像是韦后学武则天画猫类犬,做不到她叶书颖一样的贡献就不可能有她的地位。书颖并不是为了重男轻女,而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的私心,她肯定不想有一个能力和贡献不怎么样的女人来断了叶氏江山的。
叶熙虽然通过阅读母亲新作,参加这种讨论大会增长了见识,可也明白如果真的执行,将来他的行为和权力将受到很多限制,难免不开心。
书颖看出了问题,特意同他讲许多的历史推演和历史弊端,叶熙见母亲这个态度反而更豁达了一些。因为这再一次代表着母亲从来没有改变过要传位于他的决定。
叶熙这才对她说“母亲不要担心,如果完成君主立宪,并且母亲决定传位于我,我和我的孩子必会执行的。我知道母亲一定是为了大夏江山社稷,也是为了我们叶家子孙后代。
大汉、大唐明君之后必会经历荒唐之君,我自己远远不及母亲,我的儿子就更没有保证了。用此契约来保障天下精英能轮班上岗治理国家,正可补上帝王制度下的缺陷,可让我叶氏一族后世受益。”
如果完成君主立宪,政务院总理大臣和总参部副总参、陆海军大臣就如更将一样,必须几年更换。形成制度后,极少有权臣独掌权位几十年造成夺权乱政的局面。
由于前朝就有更戍、更将制度,人们对这种考核轮岗上位、吐故纳新制度的接受能力还可以。但凡不是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也都想哪一天轮到自己上位,换届就让这个机会增多了。
书颖长叹一声,说“朕已年近五十,再过几年也将精力不济一些。朕需要你在军中历练几年,建立自己的功勋,便会传位于你,退居二线专注于教育科学研究。
汉、唐之盛尚且是一部血泪史,朕岂能不担心你呢但愿在朕精力还足时,能为你和子孙后代考虑周全一些,补上帝制的漏洞。
只有自我提升认知、克己私欲和普及与贤达共治天下的宪制,才更能让天下归心,也保障没有司马昭一样的人敢弑君窃位。”
叶熙点点头,道“孩儿都明白,倘若孩儿继位,必定只议会选贤不后宫选秀,用历朝帝王养后宫三千的钱养贤达三千,保我大夏叶氏江山万年。”
这是书颖创新制的宣传口号,也是一种政治轮理。封建帝王少不得用后宫外戚来巩固权位,连她都避免不了。
但是如果建立养议会贤达的制度,天下人心也必然向着大夏,权臣奸宦夺位的根基就空了很多,而且没有外戚篡位之危。
只要牺牲皇帝一些并不好的私欲,这对外臣来说自然一万个愿意和欢迎,唯有皇帝个人难免有所不爽。
经过三年的宣传酝酿准备,从各路选出了3000名贤达作为第一届议会议员,他们自己有工作,不是职业议会政治家。
但是有财政预算的支持,他们成功选出其中300名贤达作为职业政治家,这300人不管家里有钱没钱的,都相当愿意当第一届议会常务议员。
不管是3000人还是300人中的贤达,个个对女皇感恩戴德,对全才女皇更加心服口服,绝难有因为她是女子而说些不合时宜的话的人。
3000人当中包括须必包括非军政体系官员的皇族、士、农、工、商、教、医、军各阶层、各种职业的识字人士,少数民族也有几个规定的名额,没有欺压良善的犯罪记录。
参选议员无学历、功名的硬性要求,只有各种职业方向和阶层的配额。比如士是考取到功名却有别的原因没有谋到实职的,农民代表的议员就得是实实在在种过地的人文化程度底可以请助手,政府会给他一笔活动预算。
工匠配额的议员就要有手艺,商人则是合法行商,妇女代表就要生养过孩子、敬爱长辈,教师就要是教过学生的,军人方面的议员则分为退伍军官和士兵当然,懒在家里从不工作的人和街头二流子是无资格竞选当议员的。
社会最不安稳的因素是基层无上升通道和沟通的渠道,三千贤达轮换制度一定程度也打通了上下通道,百姓们有诉求或怨气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他们有难处不满时就不会想要造反的。
书颖主持祭天和祭祀太庙的大典,然后颁布君主立宪的新的法中之法。
新的出版到全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普及新法的宣传活动,市井、学校、企业都在热议女皇的英明胸襟和爱民如子的仁义。
单单一个“愿用养后宫三千之钱粮养天下贤达精英三千”的宣传口号,都能触动天下人的心。这被理解成是前朝时提倡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进一步巩固,只不过这个士大夫就不是单一的文人了。
半工业社会下的人心因为这个制度的号召,有识之士和纯朴百姓都被女皇的英明和礼待贤达的诚意所感动,因此再也难回到赵氏天下了。
此后,立宪条款是叶氏皇族的必修课程,不会背诵就不能顺利从小学毕业,立宪条例的案例考试不合格,中学毕不了业。连中学文凭都拿不到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皇位继承人的。
新宪制也归定皇位继承人得有出京历练办差或者自己做事业的资历,长于内宅妇人之手的孩子或者于宫中专注生孩子的种猪,一般不选为继承人,这是外话。
此时五十多岁的赵珏好不容易移居到燕京的外城新居,可是已经卧病在床。赵珏一直关注朝堂变化,等到新法落地,举国欢庆。
赵珏终于不得不承认,他是彻彻底底地输了,输得心服口服。不过几日,病痛折磨得他昏迷,他在当皇帝的迷梦中安详去世,这也是上天对他的垂怜了。
后记
大夏版的君主立宪制落地后,叶熙完成了学习和考试,他能力和人品也得到了认识他的人的广泛认可。他自然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封皇太子,也是皇太子。
因为大理国权臣与王族内斗,国王被权臣诛杀,书颖便命他代母亲征,美其名曰讨伐诛杀国王的奸宦。
叶熙大军成功打下大理国各大重镇,书颖便任命叶熙做“云南路大都督”,总揽新域地方军政练手。
叶熙治理云南路的第三年,漠北国防军的碑都立到西域了,回鹘内附为藩。第四年时,大夏郡马国防军第二集团军司令裴绩和国防军第五集团军司令野利速分别从西北和云南路攻入吐蕃。
虽然高原作战时行军困难得多,但是衰弱的吐蕃也闻大夏国防军色变,尽都归附投降,各部投降后得到善待,不投降的就死了。
大夏女皇在高原实施酋长自治政策,但是各个酋长必须得到大夏中央的册封。
另一边又进行一定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朝廷必须往吐蕃地区派驻藏大臣和一军个的驻军。而且还要建汉文学校,酋长继承人必须去读几年书,以免朝贡时与大夏皇帝语言不通。
洪武二十二年,女皇命西南驻军从原吐蕃南面沿雅鲁藏布江南下,进入南次亚大陆,在其下游平南始建南疆都护府。
给朝中军政人员的封地政策就像当年在关东时一样大方,因为这二十几年来滋生人丁,此时又是新的少壮派当权了,大家对分地的热情又高涨起来。
因为铁路已修到了蜀西,前往南疆的险地也在自己手中,进入南疆都护府的难度就不算太大了。
同年大夏东海舰队孟承志与老来子带领军商一体的舰队抵达传说中的“南赡部洲”,带回了那里得到的宝石、特色动物、纯度极高的铁矿石向女皇朝贡。
女皇大喜,又因为海上冒险比陆地行军更难,所以册封孟承志为“南洲侯”,划了一大块新疆域的封地给他。孟承志年事已高,在京养老,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他本人在世时享爵禄,朝廷协助开发海外新土,本人逝世后,子孙分享封地的食邑。并且女皇把二公主晋元公主叶晗嫁给了孟承志那个能干的老来子。
女皇这个做法刺激天下靠海吃饭的人参与海外冒险,想要借此成为人上人。
因为对外开疆拓土频繁,少不得有了文化和血统的问题。
书颖知道后世的政治正确,可仍然归定了一些相悖的政策。为了预防后世西方式的政治正确的破坏力,她归定皇族不得与南疆都护府的非炎黄后裔通婚。如果自愿放弃皇族身份和财产继承权,则可以自由与非炎黄后裔通婚。
因为女皇这种皇族规条,让大夏贵族世家纷纷效仿,后世的勋贵、清贵高知、工程师、豪商到了南疆发展,他们也很注重这一点,基本不与非炎黄后裔通婚。
大夏的羌人因为文化影响,自认是炎黄后裔,汉羌是通婚的,并且女皇也鼓励两族通婚。诸羌酋长知道大夏皇族有这个政策,他们紧随效仿。这也让在南次亚大路繁衍的炎黄后裔血统都比较纯粹。
洪武二十五年迁都之前有七年,不是这个年号,此时大夏疆域之广,已胜蒙古帝国。并且因为海外冒险,海商已到达别的大陆,划了些领地。
此时的大夏疆域已经远胜汉唐,短短三十几年,全国人口飞升到了35亿,国家财政收入实际购买力是她继位之初的80倍。她终于实现了远胜汉唐的梦想。
女皇已经65岁,万寿节时,文武百姓和三百贤达送恭贺大寿,大殿上,书颖让人展开大夏不同时期的地图,百官感受到她带着百官们奋斗几十年的成就,倍感自豪。
书颖才道“朕临朝近四十年,登基三十二年,这就是一张给我们炎黄祖先的答卷,也是给我们炎黄后裔的礼物。朕希望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日不落帝国能永远焕发生机,炎黄子孙不论身在哪里,都能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满朝山呼万岁中,书颖又让随侍的中书舍人宣读她的退位诏书,要传位于太子叶熙。叶熙跪地辞而不受。
书颖却笑着让他靠近一些,抚着他的头说“母亲当年让你禅让于我,是因为母亲还年轻,母亲拥有建立炎黄日不落帝国的梦想。梦想的火焰谁也压不住,只好不顾你伤心,让你禅让了。
你现在不是小时候了,母亲教你的本事,你学会了一些。你在西南做得不错,母亲很欣慰。现在母亲传位于你,你不会是汉献帝了,你会成为唐太宗一样的皇帝,你会成为大夏的太宗皇帝。”
叶熙泪流满面,伏在她膝头哭泣,说“母亲学究天人,母亲做皇帝是天下人的福气,孩儿哪及母亲万一孩儿只愿母亲一直做皇帝,命孩儿做什么,孩儿就做什么,总错不了。”
书颖道“无特殊情况,总理大臣65周岁也该退休了。朕也在这个年纪退休,可为天下后世之人做个表率。宪制已成,人人都守本份,天下才不至大乱。你这个年岁,正可以接着管好江山,造福百姓。
母亲小时候想当一个学者、当一个先生教书育人,余生想把自己一身才学教导炎黄精英,大夏若因朕得几个国士无双之才,才是后世百年天下之福。”
叶熙这时才无话可说,只像个孩子一样伏在母亲膝头,不管他是出于真心、还是这个场合的需要,文武百官看到了一副他们喜欢的母慈子孝场面。
他们又觉大夏女皇文治武功仁德慈爱是武氏拍马不及的,自己身为大夏的大臣,也有些洋洋自得遇上了好时代。武则天你们这些马屁精,一再内涵我一个几百年前的人有意思吗
总之,女皇正式传位给42岁的皇太子叶熙,成为太上女皇。此后二十年,书颖作为太上女皇致力于各方面的学术教育事业。不但天下的女皇新学繁盛,深入人心,她成为学术之神。
她还带出了几届优秀的学生,成为叶氏王朝后续百年兴盛的国士,或是维护叶氏正统的磐石。
赵氏无法复辟,后世非她嫡支皇族谱系上的后人也难以让人信服地坐上那个位置。,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