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刺史”
大清早, 一名急探闯进梁阑玉的庭院。
梁阑玉闻声推门出来“何事”
那探子冲到梁阑玉面前,因跑得太急,险些摔倒, 被梁阑玉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顺势跪倒在地, 焦急道“刺史, 历城失守了”
“失守了”梁阑玉先是睁大眼睛,旋即猛地皱了下眉。
由于郁州距离历城最近, 郁州得到消息也比朝廷快得多。就在历城遭遇袭击的第二天, 梁阑玉便已获知此事,立刻下令军队加强戒备, 并派出数路探子前去打探情报。
眼下是历城遇袭的第三天,朝廷还没收到相关情报,梁阑玉却已先得到了城池沦陷的噩耗。
她做了个深呼吸, 令自己保持冷静“此消息如何得知”此人是最快赶回来的探子, 她心里多少存了些侥幸, 希望消息有误。
那探子道“小人尚未赶到历城, 沿途便已遇见从历城溃逃出来的军民他们说,在遇袭的当天, 守军只坚持了几个时辰,城门便被燕军攻破了”
“怎会如此”
探子道“听说北寇是绕小路来的, 守军事先完全没有察觉当敌军逼近城池,将领才匆忙集结军队防御, 可那天又是休沐日当燕军杀到城下时,军队还没集结完成就”
梁阑玉眉头皱得越发厉害。历城地处两国交界, 按理说应该时刻保持最高的警戒,怎会如此麻痹大意定是这守将玩忽职守而燕军估计是提前查探过,知道历城疏于防范, 并查清了军队休沐规律,这才一击得手。
她虽对历城守军的无能感到愤慨,但事已至此,也只有接受。
“你遇到了历城逃出来的军民”她问,“在什么地方遇到的有多少人”
“有上百人,我遇到的时候他们正沿着沂河南下,往郁州走”
历城距离郁州最近,路上的险阻也相对较少,所以难民大多都选择了往郁州跑。
梁阑玉立刻叫来陆春,让探子向她说明了遇到难民的地点、行进路线,然后让陆春安排人去接收集结那些逃窜的军民。现下的当务之急,是她必须弄清在历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好做出合适的应对。
当天晚上,陆春便将上百名南逃的历城军民接回城中。
由于历城距离北燕太近,只有一些丘陵河道作为阻隔,缺少天险,因此朝廷对历城采取的是坚壁清野的策略。整个历城只有守军八百,农家百余户。人少的好处是,军民彼此互相认识,不必担心有北寇细作混迹其中。
眼下,百余名灰头土脸的逃难者在空地上坐成几排,梁阑玉命人给他们煮了热汤和小米粥压惊。
“历城守将现在何处”她高声问道。
人群互相对视、张望。
有人小声道“程将军死了”
“死了”梁阑玉追问,“怎么死的”
那穿着兵服的男子黯然道“将军在城楼上,被敌人的流矢射中一箭当胸”
“你亲眼看见了”梁阑玉不依不饶地追问。倒不是她觉得这人在说谎,只是战场上情况混乱,很容易出现以讹传讹导致军心溃散的情况。
那士卒怯生生地点头“小人就在城楼上,亲眼看见了。”
“还有其他人看见吗”梁阑玉目光犀利地巡视在场众人,“一定要亲眼听说的不算”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人小心翼翼举起手道“小人也看见了。”
还有个人小声道“我看见程将军的尸体被人抬下来然后军队就乱了”
有三人作证,看来历城的守将大概率真的阵亡了。梁阑玉不由叹了口气。
丢城丢得这么快,而且如此麻痹大意,竟连敌军来了都不知道,这守将若还活着,也是要被她押去京城问斩的。好在这守将没有做逃兵,以身殉职,至少保全了他的族人不会被朝廷连坐问罪。
而北燕军攻城赢得如此顺利,应当也与此有关主将死得太早,导致历城军迅速军心溃散,失去指挥,也失去了作战能力。
梁阑玉又问“北寇来袭,带了多少兵马”
一名士卒激动地带着哭腔答道“至少有七八千人,或许上万了梁刺史,他们是要发起大战了么”
他的话令在场众人哗然。
“胡说八道哪来七八千人”一名文吏激动地怒斥道“顶多也就几百人明明是你们怯战,一触即溃,才丢了城池”
那士卒反驳道“怎么可能才几百人城中八百守军都拦不住他们,他们定有数千人”
“就是你们怯战混账若不是你们,我爹也不会”
双方吵了起来,由于在场人数众多,不少人加入了争执或者劝架的队伍。
“就算没有七八千,三四千总是有的”
“不可能我当时就在山上看着呢,最多只有一两千人”
“说我们胆怯你们怎么不自己作战”
众人各执一词,吵得梁阑玉头都疼了。
这将领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她只是想弄清敌军的人数,人们给出的回答五花八门,跨度竟然从几百到上万都有。而这还不像做题,书本后面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她只能依据各种信息自行判断。
“都别吵了现在谁也不许擅自发话”梁阑玉大声呵斥,令众人暂时安静下来。她问道,“有谁看清楚,他们有几排盾手几排矛兵看清的举手回答”
有几人举手,仍然给出了不同答案,但差距逐渐缩小了。
在询问了多项细节后,梁阑玉心中稍稍有数在场的军人为了推脱战败的责任,倾向于夸大敌人的数量。而有些愤怒的百姓则因看轻军队或未接触战局,会往少了报。
总而言之,由于事先没听说敌军有大规模动员,且溃逃的军民也证实了敌军以轻骑轻步为主,并未携带太多辎重。因此七八千人是不可能的,梁阑玉认为敌军在一两千上下较为合理。
她又问道“你们之中可有军官”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竟然没人做声。
于是有人指认自己身边的人道“你不是军官么”
那人吓了一跳,瞬间胀红了脸,慌张道“我、我只是个什长梁刺史要找的可不是我”
身上有职衔的军官都害怕梁阑玉是要追究他们的责任,是以不敢承认。
梁阑玉冷声道“所有军官都给我出来我有话问你们,不治你们的罪敢有隐瞒,就地斩首”
她的气场令众人瑟瑟发抖,不一会儿,五名男子陆陆续续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们自报身份,最小的是什长,最大的是队副,还有一名军需官。
挑出军官后,她又把剩下的人分成了军和民两个阵营。眼下这么多人实在太混乱了,而且人们容易互相影响,所以还是分开询问比较好。军官由她亲自问话,民众交给陆春问话,而士卒们
她想了想,吩咐道“把宋二郎找来,这些兵交给宋二郎问清楚。”
不多时,陆春与宋愈二人分别领着自己负责的人群走了,梁阑玉也把军官们全都叫进房间,并且让阿秋在旁负责记录,
两天后,都督府的内堂,梁阑玉坐在上首的位置,下首坐了八个人,分别是蔡帔、韩卫、陆春、宋愈以及她的几名幕僚。这些幕僚是被她招揽或者主动前来投奔的,亦有豪族推举的子弟,都是饱读诗书、熟读兵法之人。
而堂上还站了一人,乃是宋闻。
在历城遇袭后,梁阑玉紧急命令宋闻召集商队的人手,打听与历城、碻磝守军有关的一切信息。由于最近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商队的规模也迅速扩张,其中有不少经常往来燕、齐之间的贩夫走卒,能够很多情报。
今日宋闻便是来汇报他汇总的消息的“攻陷历城的北燕军乃是驻扎于碻磝的军队。那里原有五六千兵马。驻军将领名周贤。他本是一名汉人流民,因武艺出众,十四岁时被燕国大都督慕容山收养为义子。经慕容山一手提拔,成为北燕将领。”
“周贤驻扎碻磝已有三年,他与我大齐一直有经商往来,每年都会从徐、郁两州购买大量羽、革、皮等商品,继续销往北方,并且将北方的战马卖给我们,从中渔利。”
碻磝亦是地处南北边境的要塞,周贤便利用这地理之便,做中间商赚取了不少金钱。
然而作为一个能够在南北贸易中获利的将领,他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事才对,他如今的做法不免令人感到费解。
韩卫想了想,问道“是否周贤与历城的驻军最近产生了龃龉,因此出兵报复”
宋闻摇头道“未曾听说。”
梁阑玉亦道“我问过城中的军民,亦无人知晓此事。周贤的商队经常从历城附近过路,历城军会收取关税,但抽成并不多,且三年来一直按定数抽取,从未增加。”
韩卫神色茫然。这么说来,其实周贤与历城军最近并无过节攻陷历城,固然可以令他少交一笔过路费,但更会导致齐国人停止与他通商,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殊为不智。因此这应当不是他袭城的理由。
宋闻又汇报了一些关于周贤本人与碻磝驻军的情况,他从商队那里打听来的情报就这么多了。
陆春、宋愈亦把自己从历城逃出的军民那里打听来的情况阐述了一遍,这便是目前他们掌握的所有信息了。
历城遇袭后,梁阑玉亦想尽快夺回历城,增加郁州的战略纵深。但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没有摸清敌人之前,她不能贸然出兵,这是对手下士卒的不负责。因此她只是命郁州两军做好防御准备,随时待命。
“你们有何想法”梁阑玉问座下众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弄清周贤出兵的理由和目的。
然而座下竟无一人发言。他们心中都很迷茫,虽然汇总了多个信息源,但从这些信息里,他们实在听不出周贤有任何袭击历城的理由。
梁阑玉倒是有想法,她本想先听听别人的观点,见状也只能她自己开口了。
“我有一揣测,诸君听听是否合理。”
众人忙道“刺史请说。”
梁阑玉道“周贤忽然从碻磝出兵,未必是他自己的想法。而且应该也不是北燕朝廷的授意。我想,有可能是他的养父,燕国大都督慕容山命他这么做的。”
众人皆是一怔,稍稍思考后,便觉梁阑玉此言甚是合理。
宋闻与历城军民的消息里找不出周贤出兵的理由,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便可视为他们排除了周贤是自愿出兵的可能性。而此战也大概率不会是北燕朝廷的授意北燕朝廷正在以镇压国内叛乱为由集结兵马。如果他们集结兵马的目的是要讨伐齐国,那么谎称镇压本国叛乱,就是用来迷惑齐国的烟雾弹。
现在兵马尚未集结完成,他们肯定是盼着齐国越放松警惕越好,没理由忽然命令周贤来个偷袭,虽攻取一城,却令整个齐国为之戒备。这不是打草惊蛇,自相矛盾了吗
那么,不是周贤本人,也不是燕国朝廷,最有可能让周贤言听计从,甚至损害自己经商利益的人,也只有他的养父兼上司,慕容山了。
梁阑玉道“燕国国内的叛乱是真,燕国君主想要镇压叛乱也是真。但镇压过后,是否继续挥师南下,进攻我大齐,我想在燕国朝堂内定有争论。北方战事连年,兵困马伐,反战之人当不会少。然而慕容山是燕国的大都督,他必定希望燕、齐两国开战,他便能通过战事自抬身价。我想他很可能因此命令周贤偷袭历城,激化燕、齐矛盾。”
堂下众人纷纷点头,暗中惊叹。
他们尚在周贤本人身上纠缠原因时,梁阑玉的目光已经放到了整个天下棋局上,其格局与思维之敏捷实在令人钦佩。而他们身为幕僚,竟没能为人主进言,亦叫他们颇感惭愧。
然而梁阑玉却不介意。这些人亦是初成为幕僚,尚未适应自己的身份。她相信这些都是聪明人,而她一个人的智慧终是有限的,需要更多人为她出谋划策。
梁阑玉道“倘若如我所想,周贤应当不会再向郁州进军。他所带兵马约一两千人,城中的存粮只够他吃半月有余,至多一月。而他挑拨燕、齐的矛盾已经达到,不必继续冒险。依你们所见,若我想夺回历城,当如何是好”
韩卫问“刺史想出兵”
梁阑玉缓缓点了点头。虽然她也希望能有更多时间来训练郁州军,但时间不等人。如果她不趁着敌军的辎重粮草还没运来赶紧把敌人打跑,一旦等敌人的运粮线畅通,固守城池,再想夺回历城就难了
而历城一旦彻底落于敌手,就仿佛一把剑悬在郁州的头上,从此郁州军民都得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蔡帔忙道“刺史,既然城中粮草不多,不如我们围城,只要城中粮草消耗殆尽,敌军便不得不投降。只是以郁州四千兵马围城恐不足,不如刺史向徐州发书,请徐州军一同驰援。”
攻城战是最难打的仗,往往需要兵力十倍于敌,并且付出惨烈代价才能取胜。周贤部队之所以能如此顺利,是因为他们发起偷袭,打了历城军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运气好杀死了主将,才使得守军不战自溃。而现在周贤部队必然严加防范,他们不可能再偷袭了。
蔡帔亦知自己的部队战斗力有限,且他不想如此消耗兵马,因此提出了这个建议。
梁阑玉不置可否,显然对他的提议并不满意。
座下的宋愈忽然开口“刺史是只想夺回历城吗若纵走了北寇,刺史是否在意”
梁阑玉沉吟了一会儿。倘或周贤出兵的理由真如她所想,其实她并不想与周贤产生太大的冲突。因为她不想那么快激化南北矛盾,她尚需要时间来练兵。只是历城不夺回来也不行。
她开口道“我只要历城。北寇是死是活,我不在乎。”
宋愈这才道“我有一计,愿献与刺史。”,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