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第一百章 南征北伐

    “为什么这么说”梁阑玉问宋愈。

    宋愈思索了片刻, 道“我朝一直以汉家正统自居,如此可使北方汉人不断南下, 壮大我朝国力。可若照都督说的, 朝廷主动招纳胡人,岂不就与先前的国策相悖了”

    他的这番话令梁阑玉沉吟了一阵。

    确如宋愈所言,在天下人的心目中, 南方代表着正统汉人政权,而北方则被视为胡族政权。百年来, 也确实不断有汉人从北方逃亡到南方, 使得南方的人口得以增加, 而北方的人口则相应减少。宋家兄妹他们就是南渡的汉人。

    但宋愈说的也有不对的地方“汉家正统”这块招牌并不是有本朝打出来的, 而是前朝树立的。

    当年西晋灭亡, 南逃的世家大族们为了在南方站稳脚跟, 便扶持一位皇室的旁支开创了东晋。但东晋继承西晋国祚, 在法理上是有问题的, 且当时南方国力衰微, 必须吸引更多北方的人口、财富、技术过来建设南方,因此东晋才极力竖起这块招牌, 以增加自己的政权合法性。

    这块招牌在当时的确很好用, 为南方增强了国力和人口。可问题是, 汉人失去北方的统治权已经整整百余年了虽然现在还有人南下,但南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块招牌早已经起不到什么吸纳人口的作用了。

    同时北方的胡族还在推行汉化,当胡人和汉人没了隔阂, 北方汉人获得了更大生存空间,干嘛还要抛家舍业地南渡谁真在乎哪个朝廷是正统谁有本事谁就是正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本朝还继续延续前朝的国策, 固步自封,而非兼容并济,那么他们非但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格,被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梁阑玉理清思绪,开口道“你说的,那是前朝的国策,并非本朝的。我朝既推翻了前朝的朝廷,自然也该对前朝的国策有所改变。”

    宋愈有些惊讶地看着梁阑玉“这是刺史的想法,还是朝廷的想法”

    梁阑玉凝眉。她也不知道朝廷的策略究竟是怎样的,那不取决云秦一人的想法,而是权贵们集体的意志。据她所知,朝中有意排胡的官员可能并不少

    可越是这样,她就越有必要上书,让权贵中枢们好好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长久之计

    于是她道“你把我的想法全写下来,不必吝惜笔墨,一定要把所有利害都写明白。”

    宋愈抿唇。既然是梁阑玉的命令,他自然会遵从,但他忍不住道“刺史的这封上疏,恐怕会得罪不少人。”

    “我不怕。”梁阑玉道,“你只管放手写便是。”

    宋愈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提笔将梁阑玉的诸般观点全都记下,又与梁阑玉确认写作脉络后,便抱着纸张回去书写正文了。

    不几日,宋愈写完了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疏交于梁阑玉。梁阑玉又亲自动笔润色补充了一番,检查无误,便将奏疏装匣,命信使即刻送往京城。

    平城,燕国皇宫内。

    一名宫人快步走上殿来,将一份奏疏交给高合“陛下,这是刚从冀州襄郡送来的。”

    高合正在批阅别的奏章,头也不抬,只道“先放着吧。”

    “是。”

    过了一阵,高合将其他政务都处理完了,这才拿起新送来的奏疏看。看了没几行,他眼皮一跳,“嘶”地吸了口凉气。

    他捧着那张奏疏思索良久,又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忽然叫来一名宫人,吩咐道“你去把宇文齐找来。”

    “是,陛下。”

    过了没多久,一名年轻男子便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宫殿中。此人正是宇文齐。他是高合姨母的儿子,亦是鲜卑贵族出身。表兄弟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因此高合将他视作心腹兼左膀右臂。

    高合示意宇文齐坐下,将刚看完的奏疏递给他“刚从襄郡送来的,是石鸿写的。”

    宇文齐甚至还没看便脱口而出“石鸿难不成又是一个上书请战的”

    高合不由苦笑了一下“是,让你猜准了。”

    石鸿是羯人部落的首领,于数年前率部众归降了燕国。为了表彰他的归降,燕国仍给了他不小的权力,命他率领旧部驻守襄郡。

    宇文齐忙捧起奏疏看了起来。奏疏的字数并不多,他很快就看完了。奏疏上说,石鸿得知了齐国排胡的事异常愤怒,且他有几个部下在徐州被抓了,他向高合请战,他愿意带兵南下,进攻齐国。

    宇文齐道“看来齐国的做法属实惹了众怒。这一个月里,石鸿应该是第三个请战的了吧”

    高合点头“对,第三个。这件事你怎么想的”

    宇文齐眼神闪烁了一下,并没有先说自己的观点,而是反问道“哥哥怎么想呢”

    高合道“我不知道,眼下究竟是当真群情激奋,众人皆有心南征还是石鸿、慕容山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生事你在外面走得比我多,因此我想问问你的看法。”

    宇文齐沉默了好一会儿,几番欲言又止,却不知有何忌讳,一直没有开口。最终,他慢吞吞道“或许我们确实可以趁此机会南征”

    高合登时惊讶地看向他“你你也支持南征”

    要知道眼下琅琊的叛乱已经平定得差不多了,燕国有几万大军就在黄河北岸,只要过河南下便可进军齐国。但高合却并不想发动南征倒不是他没有一统华夏的野心。如果没有,他就没必要极力推行汉化,只是他觉得眼下南征的时机尚不成熟。

    原本他是想在平定琅琊的叛乱后,顺便收拾一下国内不安分的势力。他继位时间不久,有许多老臣都不服他。而他的汉化政策也得罪了许多鲜卑以及杂胡的权贵。若不先将这些刺头们彻底降服,未来后患无穷。

    宇文齐本来是极力支持他先安定内部的,可没想到他竟变了立场

    “为什么”高合追问,“你怎么突然就”

    宇文齐道“先前不适合南征,因为有许多人反对,将士们也尚未做好准备。可如今南人排胡,给了我们南征的理由。短短几日内,就有这么多人接连上书,看来南征已是人心所向。如此机会若是错过了,且不知何时才会再有”

    高合纠结道“你真觉得南征是人心所向了”

    “以我所见应该是吧。”

    高合沉默了。身为君王,他能得到的信息只能从身边来,慕容山也好,高鸿也好,还有一些鲜卑贵族,那些人本就跟他不齐心,也是他有心要削权的目标。因此那些人请战,他只觉得他们借机挑事,转移矛盾。只是上书的人多了,他心里也难免嘀咕。

    可宇文齐却一直都是极力支持他的人,宇文齐的改变,让他内心动摇了。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排胡乃是徐州府擅自做的决定,还以为这是齐国的国策。不过除却这个原因外,宇文齐突然改变立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并没有向高合说。

    之前他的确支持高合先对付国内不安分的势力,可真正做了以后,他发现这件事的压力远比他想象得大。

    当刀锋指向自己人时,利益、情义的冲突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在昨天,他的父母才刚刚谴责过他锋芒太过、得罪人太多,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了这件事,他已快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了。

    而眼下齐国忽然给了他们一个话柄,令他们可以调转刀锋一致向外,宇文齐终究是扛不住了。

    高合沉默了很久,显是陷入纠结之中。毕竟旁人的说法他可以不当回事,但连宇文齐都这样说,他便无法置之不理了。

    他双眉深锁地开口“阿齐,你知道有许多人表面上奉我为主,可他们心里并不服我。如果不能先把他们收拾了,贸然对齐国开战,你觉得我们真的有胜算吗”

    宇文齐颔首道“我知道。可是哥哥,眼下军中士气高昂,且我们的兵马又已在琅琊集结,如此机会属实难得。发动南征,我们未必要一口气灭了齐国,只要能先把南人赶到长江以南,我们再回头慢慢整顿,不也可以吗”

    高合一怔。这句话听起来倒是个可行的主意。

    他不敢南征,是因为他清楚燕国的国力还没有强盛到能够一统华夏的地步。但若不求一举灭齐,而是先把齐国的淮域抢过来,那就没有那么难了。

    要知道历来守江必守淮。一旦齐国丢失淮域,必然国力大损,不仅失去自保的能力,也会失去北伐的能力。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不再顾忌南方的敌人,更好地放开手脚清算国内实力。等统一了国内,再去打只剩半条命的齐国,不也是条明路

    既然这一次齐国排胡的举动引起了燕国的民愤,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开战的借口。而慕容山石鸿之流又极力请战,想必也会为战事出尽全力。或许这正是上天给他的机会,让他借着这股东风一举夺取下长江以北

    “你说的有理。”高合缓缓点头道,“我再好好想想。如果这真是个好机会,那我不会错过的”

    梁阑玉正在屋中更衣,门外传来敲门声,紧接着,陆春的声音响起“阿玉,人已经都到堂上了。”

    “好,我这就来。”

    不多时,梁阑玉来到前堂,只见堂中已经坐了两排人。这些人见她出现,纷纷起身向她行礼“参见梁刺史。”

    “诸位快快请起,不必多礼。都入座吧”

    众人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回到几案后入座。

    梁阑玉的目光扫过众人,只见这些人模样、服饰各异,但神情却是相似的各个都是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

    这些人里有鲜卑人,有羯人,有羌人,全都是胡人他们是梁阑玉特意命人从郁州官府、商贾中找来的有学识、有才干或有地位之人。

    虽然这些杂胡是被客客气气请到这儿来的,而且请他们的人也说了梁阑玉想设宴款待他们,绝无为难之意。但最近这段时间各种风声流言四起,闹得人心惶惶,谁能不提心吊胆呢

    梁阑玉温和又热情地笑道“诸位今日聚集到此,真是令本府蓬荜生辉来,我先敬诸位一杯”说罢端起桌上的酒盏一饮而尽。

    她如此谦逊又热情的态度令众人稍稍放下戒备,连忙端起各自面前的酒盏喝了下去。

    “不知刺史今日召集我等,可有指示”一名胡商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下南北关系如此紧张,连带着胡汉关系也变得紧张,他们就怕梁阑玉先礼后兵,挖了坑给他们跳。

    梁阑玉见状也索性挑明道“我平素喜交朋友,我到郁州也有一年多了,按说诸位这般英豪才俊我早该拜访,只可惜一直忙于公事,未能有幸与你等全数结交。因此今日在府上设宴招待,还望诸位不弃。”

    此话一出,众人惊讶地相互对视。梁阑玉身为一州之刺史,而他们这些人虽勉强小有所成,却也绝不是能与刺史相比肩的人。梁阑玉说话如此谦逊,实在给足了他们面子。

    这看起来,实在不像要为难他们的样子。

    梁阑玉又吩咐仆从将早已准备好的好酒好菜都端上来,随后又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起身举杯,朗声道“近来因徐州府的不智之举,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请诸位放心,有我在一日,我的辖地绝无可能发生那样的事且我已向朝廷上书,请朝廷立刻制止徐州府的作为。在我心中,诸位与我一样,皆是有父有母,有骨有肉的人,绝无任何胡汉之别”

    她的这番话瞬间令在座众人感动不已。的确,谁人不是父母所出,不是血肉之躯呢最近人们都被紧张的时局弄得心惊胆战,人人自危,而梁阑玉却能在此时说出如此善解人意的话,且做出如此有力的承诺,怎能让人不感动有些人甚至鼻子发酸,有想哭的冲动。

    梁阑玉接着道“而今正是用人之际。希望今后诸位也能辅佐我一同治理好郁州。我再敬诸位一杯”

    她给朝廷的上书送出去已经有段时日了,然而她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她不知道朝廷那里究竟有何打算,她也不打算等了。徐州能够自作主张,她也可以。除了蔡帔之外,她必须再重用一些胡人,以起到千金买骨之效。如此才能迅速稳定郁州的人心,并且为她将来北伐做铺垫

    众人受宠若惊,忙举杯相应“是我们应该敬刺史”

    “梁刺史真是深明大义,在下钦佩,钦佩”

    “刺史高义,我等愿为驱策”

    堂上数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