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小说:醉琼枝 作者:狂上加狂
    少师大人这话, 十分体贴人心。如果他脸上掌掴的红痕再消些,也许更显得有说服力。

    听司徒晟问是哪一次,楚琳琅不好说,就是她嘲讽暗示司徒大人有隐疾的那次, 只能尴尬笑着“那就好, 我总跟人说, 司徒大人您一看就是海量胸怀之人,可不会跟我这个小小女子斤斤计较。”

    这次, 司徒晟看着楚琳琅一脸的谄媚奉承, 垂眸道“夫人谬赞了,我又不是小孩子, 夫人哪句是真, 哪句是假, 在下听得出来”

    这厮果真是报复心强,居然将方才笑他是小孩子挑食的话, 原封不动赠了回来。

    言多必失, 果真不假。楚琳琅不想惹事, 她决定见好就收, 不再拍马溜须, 只尴尬一笑, 便拎剪子走人了。

    周随安这一顿饭吃得是意气风发。

    待得几位女眷簪花完毕,饭后周大人又款待着众人听他抚琴,弹奏雅乐。

    六殿下平易近人, 待他若同窗挚友,六王妃也频频夸赞他的诗书才气。

    只是那个不给司徒晟好脸的谢二小姐有些大煞风景。她在花房里被姐姐申斥了一顿后,似乎厌倦世间百物。

    听了周大人抚琴一首,谢悠然居然不识货地冷冷表示, 此等格调跟京城有名的乐师比,有些天差地别,周大人这样的琴技还得练练再拿出来现眼。

    周随安听了心内不忿,但好歹记住了楚琳琅叮嘱的人情世故,没有当场与那谢二小姐辩个高下。

    总之,除了这一段不甚愉快的小插曲,周府家宴大获全胜。

    周随安璞玉拂尘见光般的兴奋,一直延续到了酒席散尽。

    酒桌上除了一些闲聊,少不得也要聊些官场前程。听闻这次陛下突然发难,捉拿了叔父泰王一半亲信。

    兵司来了个大扫荡,安插了不少陛下亲信。即位二十多年的陛下,厚积薄发,终于在跟叔父的皇权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至于受到泰王扶持的四皇子,也跟着受了牵连,他那得宠的母妃被陛下贬入了冷宫,虽然罪不及皇子,可风光不再。

    昔日能与太子分庭抗礼,在军中立下功绩的老四,现如今只能韬光隐晦,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司徒晟并没有参与这些讨论,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静静聆听。偶尔目光与坐在斜对面的楚夫人交错,彼此都不自觉地避让分开

    接下来的日子,继续风平浪静,那个司徒晟已经办妥了自己的公务,加之不耐谢二小姐的刁难,在寂州停留了几日后,便匆匆告辞。

    他走的那日,楚琳琅心里微微有些雀跃,觉得可以暗松一口气。

    不过司徒晟上船时,经过她的身边,似乎有意无意看她一眼,淡淡道“多谢夫人款待,以后若是有缘,京城再见,定然设宴还礼”

    楚琳琅听得心内冷哼,什么宴鸿门宴

    再说京城那种地方,她是一辈子都不回会去的。至于这位神仙,最好以后也是不见,相忘江湖,互不干扰才好

    似乎看出了她眼中隐藏的不屑,司徒晟不再多言,只是大步跃上板船,然后白衫随风翩然,立在船头与众人抱拳挥别。

    送走了司徒大人,寂州的日常似乎一切不变。周随安的事务渐渐忙了起来,早出晚归都不见人影。

    如此一个月后,京城传来陛下亲诏,此前为父皇做了挡箭牌,立下汗马功劳的六皇子,在受褒奖的行列,等修完了寂州河道,就可以打道回京了。

    刘凌在回去的时候,自然也得带些称心的下属回去。

    于是在王府宴客,欢愉的气氛里,六殿下笑问给他抚琴的周随安,到时候愿不愿意一起回京

    周随安听懂了殿下的暗示,立刻惊喜施礼,表示士为知己者死,六殿下便是慧眼伯乐,他愿意至死追随。

    楚琳琅也在旁边,听得清楚,只是看着周随安神采奕奕,喜怒外露的样子,觉得此番升迁也太快了

    京城的朝堂有多复杂,只连州的一夕风云惊变就可见一斑。

    像周随安这骨子里还单纯的人,去了京城未必是好事。

    酒宴之后,楚琳琅也跟周随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她觉得寂州的生活很好,若是可以,还是不要去京城了。

    周随安却嗔怪地瞪了楚琳琅一眼“平日都是你催我奋进,怎么今日却早早泄气六殿下又不是皇嗣热门,就是个儒雅闲王,背靠这般贤王又有何风险”

    总之,周随安觉得能靠上六殿下,是他凭本事换来的,这等机遇若不抓住,岂不是要抱憾终生

    他这辈子的主意大部分都是由着父母决定,等后来娶了妻,楚琳琅又做了他的主。

    如今得六皇子重用,周随安仿佛开了灵窍,整个人也越发自信了起来。

    如此牵涉前程的事情,岂容楚氏的妇人之见

    就在寂州水利实施后,朝廷的人事任命文书正式下来了。

    六殿下治理寂州水利兢兢业业,不负圣王。陛下龙心大悦,封刘凌为安王,入户部协理政务。

    而周随安受了六皇子的保举,也入户部做了六品的户部郎中。

    不过听说,身在京城,同样是从六品的司徒晟似乎不耐吏部的事务繁琐,向陛下请命,想要重回翰林,清闲治学。

    据说这次陛下能够扳倒泰王,司徒晟功不可没,很得陛下赏识。

    他的请调治学的奏折被陛下驳回,一路直升,从吏部打杂的文书做了正五品的大理寺少卿,辅佐寺卿审断刑案。

    虽然只调了一品,但是这少卿可不是摆设,在这位置上历练过的官员,若是年岁尚轻,以后升迁轻而易举,前途不可限量。

    这让原本因为调入京中而兴奋不已的周随安有些不满。

    他乃地方通判,协理六殿下治理了寂州水务。

    可调入了京中,也不过从原来的从六品变成了正六品,到了户部里,就是个给侍郎们打杂的文书郎中。

    那司徒晟又做了什么不过陪着六殿下游山玩水,又在吏部抄了几日卷宗文书,居然一路入了大理寺。

    不但品阶比他高,还是握了实权,手下管着一帮人,变成可以审理大案,协查各级官员的少卿。

    这让自认为与司徒晟在伯仲之间的周随安很不是滋味。

    楚琳琅一边指挥丫鬟装着入京搬家的箱子,一边开解周随安“你总跟人比做什么要比就跟自己比。你一年内连调了两次,而且处处都比连州强,是多大的机缘你不高兴,却钻不痛快的犄角,也太不知足”

    周随安如今也是品尝到了一路飞升的畅意。

    要做京官,必须得有通天的背景门路。搁在半年前,他也不敢想自己竟然会调任京城,入的还是户部的差。

    这么一想,又是舒服了些。如今他也算得六殿下心腹,再不是飘摇野草,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待他入京后再大展宏图。

    这么一想,便起了兴致,他舒展衣袖端坐在案前,开始抚起了琴。

    自那宴会之后,周随安被人讽刺琴技粗鄙,便捡拾起荒芜一段时间的抚琴雅兴,一有空闲就是叮当弹奏不断。

    楚琳琅正指挥着丫鬟收拾东西,嫌周随安横在那碍事,便让官人去书房呆一会。

    周随安不喜欢楚琳琅这种不通文雅的俗劲儿,扫兴起身道“什么时候不能收拾,为何不能听我弹完这一曲”

    楚琳琅假装没听见,将那琴罩在了琴袋子里,让丫鬟拿走装箱,然后道“京城召你甚急,你明儿一早便要走了,还不去书房看着小厮,带足了文书,免得落下。”

    周随安无奈起身,慢悠悠地朝着书房走去了,一边走一边晃动手指,怡然自乐得很。

    六殿下因为陛下有事急诏,先一步坐快船回京了。

    不过谢家老太太和谢二小姐倒是没有急着走,正好与六王妃一同乘船归京。

    因为赶上年中户部清点赋税,户部急召人手,所以周随安也得早点入京,正好搭谢家的快船,明儿就走。

    楚琳琅觉得周家一家老小,不好厚着脸皮全挤人家的船,于是便分两批,她们的行李家当,还有家眷,稍后行慢船赴京。

    原本赵氏的意思,让周随安将胡氏小娘也带上,可是周随安早就厌烦了母亲强按头饮水,巴不得一人独自上路。

    没等天亮母亲起床啰嗦,他只带了小厮满福,还有两箱行李,便上船入京了。

    赵氏听周随安就这么一个人走了,很是不乐意,疑心楚琳琅使坏撺掇儿子先走,少不得夹枪带棒,冷冷申斥儿媳,为何不让她们跟着一起走。

    楚琳琅觉得也得跟婆婆算算账,不然都以为家里是无忧的好日子。

    周随安接连调任虽然是好事,可哪次搬家不得花银子虽然有也有安家的补贴银子,但都是走走形式,杯水车薪。

    当初她急着卖掉连州刚到手的酒楼,折损了些银子,家里的吃穿嚼用都得精打细算。

    所以这次便对不住婆婆,只能兵分两路,没法雇佣昂贵的快船与官人同去。

    其实楚琳琅还有一笔账没明说,那就是纳胡氏小娘入门的花销。

    赵氏当初为了瞒住琳琅,偷偷将鸢儿来年女学的束脩银子都给挪用了。

    为此,从不跟婆婆红脸的楚琳琅很是不乐意。

    楚琳琅这么一拨打算盘,赵氏骂人的音量便不自觉小了些。,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