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权臣之相

    历史上,李二陛下东征高句丽,不克,班师回朝。途中染病,卧榻不起,刘洎、马周等人前往探视,时为黄门侍郎的诸遂良负责接见。

    其后,李二陛下询问刘洎、马周等人言辞,诸遂良说“刘洎言及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辅佐年幼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此等话语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如何接受故此,李二陛下甚为不满,且认为刘洎野心勃勃,一旦他日太子登基,势必联络朝臣,架空新皇,行“伊、霍”之故事,把持朝政。

    此为刘洎之死埋下伏笔

    此乃新唐书旧唐书皆由记载,当然,后世史学家对此争执不一,有的认为刘洎不可能说这样的话语,有的认为诸遂良不会说谎。

    最有名的自然那位“砸缸”的司马君实,此君道德标榜、仁义无敌,故而素来喜欢以道德人品立论,认为“忠良正直”的褚遂良不会行诬告之举,褚遂良谮杀刘洎的说法全都是负责编撰实录的许敬宗之诬陷,进而被收录于史书之中

    且不论道德标榜的司马光如何鉴定一个几百年前的古人在道德风范方面之修养,单只是以其资历、地位来说,难道不懂得一个政治人物全无善恶之分的道理

    或许是真的不懂。

    这位足以获颁“道德风尚奖”的千古名流皓首穷经、学问无敌,于实务却是一窍不通,只知捧着先贤著作上纲上线,对于朝堂大事也只是一味节流、不懂开源。

    打击政敌倒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当初旧党被新党逐出朝堂之时大多安置于富饶之地,意为党争乃理念之争,虽分胜负,却不分善恶,留有余地。然而等到此君反败为胜,便还是反攻倒算,将新党尽数发配贬斥于蛮荒之地,终生不得回朝

    凡此种种,尚能以“刚直秉正,不通转圜”为由予以洗白,但其“割地求和”一事,却争议巨大。

    “熙宁变法”之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攻略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收复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幅员两千余里,在河湟新边之地设郡县、建堡寨,“唃氏之地,悉为宋郡县矣”。

    然而等到司马光上台,立即将沈括、种谔等人率领西军浴血奋战从西夏人手中收复的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所军寨,拱手奉还给西夏。

    理由居然是“因恐夏人为保自身的安全而再谋出兵攻取,吾日夜寒心”

    大宋占了西夏的地界,所以西夏总是想着要打回来,这对于大宋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要派兵驻守、消耗粮秣、加重国家负担,干脆将其双手奉还给西夏,这样麻烦就解决了

    多么睿智的思路啊。

    然而更为可悲的是,直至二十一世纪,依然有无数“公知”不遗余力的鼓吹司马公之远见卓识

    房俊揉了揉太阳穴,拈起茶杯喝茶,才发现茶水已然温凉,遂抬手让一旁的亲兵重新沏一壶热茶来。

    不知不觉,思维居然发散到司马光那边去了

    茶水刚刚端上来,外头脚步声响,一身甲胄的高侃与穿着革甲却袒露胸怀的赞婆一先一后走进来,前者单膝跪地施行军礼,大声道“末将击溃宇文陇解玄武门之围,但功亏一篑、未竟全功,请大帅责罚”

    后者右手抚胸,弯腰施礼,黑红的面容满是羞愧“此事错不在高将军,皆乃在下大意所至,恳请大帅责罚”

    房俊自书案之后起身,先将高侃搀扶起来,目光相触,没有那些冠冕堂皇之语,只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句“辛苦了”

    高侃心中温暖,重重颔首。

    他知道大帅甚为看重自己,不仅一力栽培,更宽容相待,即便犯下大错不得不按照军纪惩罚,却也不会对自己有太多苛责。

    这份简拔之情、维护之意,足以令他甘愿以死效忠

    房俊扶着赞婆双手将其扶起,笑道“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战前所制定之策略实际上大多未能如愿实施,此番虽然放走了宇文陇,但已经重创其主力,更挫其锐气,使之心生惧怕,纵有千军万马亦不足道也。虽有遗憾,但将军千里驰援之情谊如祁连一般厚重,某又怎忍苛责将军还请放心,此战有功无过,某定会向太子殿下亲自为你们请功”

    “多谢大帅回护”

    赞婆心里松了口气,素闻唐军纪律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番自己铸下大错未能全歼宇文陇,唯恐房俊不念旧情,那自己的颜面可就折损得太大了

    三人分别落座,高侃与赞婆向房俊详细禀报战事细节,高侃忽然问道“大和门那边情况如何”

    此番迎战叛军,采取的是“打一路、守一路”的策略,主攻宇文陇部,防御长孙嘉庆部。因为兵力有限,既要有足够的兵力将宇文陇部一击击溃,又要有足够的力量戍守玄武门,能够防御大和门的兵力自然捉襟见肘。

    而一旦挡不住长孙嘉庆部,使其进占大明宫,占据龙首原之地利,那么即便击溃宇文陇部也难挽败局

    房俊摆摆手,道“放心,王方翼他们守得不错,刘审礼更是亲率具装铁骑出城突袭,杀得长孙嘉庆狼狈不堪。你们大捷的消息刚刚传回的时候,某已经派遣程务挺率八千兵卒增援大和门,必然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之前大营留守一万多兵马是为了确保玄武门之安全,既然高侃那边大捷,随时可以回撤大营,自然便分出兵力增援大和门。长孙嘉庆徒有虚名,实力不足,以六万攻五千尚且不克,如今又增加八千精锐,使其必然无法越雷池一步。

    高侃吁了口气,放下心来,旋即便有些压抑不住兴奋。

    自关陇起事以来,东宫猝不及防,被关陇优势兵力死死压制,非但无半分转圜之余地,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犯下丝毫错误,不然动辄有倾覆之祸。如今这场仗打完,宇文陇部遭受重创,实力折损严重,长孙嘉庆部也好不到哪里去,攻城不克最是消耗兵力,如此关陇叛军的主力接连受挫,兵力、士气都将大幅度降低,留给东宫的空间骤然宽广。

    甚至有余力打一打反击。

    房俊叮嘱道“虽然局势一片大好,但凡事切勿大意,不能犯下得意忘形的错误。说到底,叛军依旧占据兵力优势,尚有一战定输赢的能力,绝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高侃笑道“大帅放心,末将没什么运筹帷幄的本事,唯有勤勉任事这一项还算是一个优点,自然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断不会得意了便翘尾巴。”

    房俊颔首。

    的确如高侃自己所言,他这人兵法谋略比之薛仁贵、刘仁轨皆有不如,但胜在有自知之明,绝不会想着投机取巧、好大喜功,任何时候都沉稳踏实,或许无赫赫之功,但绝不犯下低级错误。

    简而言之,开拓或许不足,守成绰绰有余。

    房俊又对赞婆道“稍候某会让军中准备一些牛羊粮秣前往犒军,待禀明太子殿下之后,军中有功之将校亦会得到赏赐,还望将军能够竭尽全力,不负大唐百姓之期待。”

    想要马儿跑,就不得不给吃草,虽然赞婆出兵相助的本意乃是为了给噶尔家族抱上大唐这条粗腿,倚为靠山,贪图的是以后的利益,但眼下人家拼死作战,多少也要给一点甜头,哪怕只是口头上的嘉奖,也足以提振吐蕃胡骑的士气,使之愿意为东宫拼死力战。

    否则士气低迷,难免出工不出力,,</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