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十章 利益为上

    东宫六率撤出长安,等同太子正式宣布放弃储位,只等着李二陛下一纸废储诏书颁布。

    且向外界宣告储君之位谁又能耐谁就抢吧

    无论魏王、晋王,只要有志于储位,焉能放弃此等良机这个时候谁占据先手,谁就在储位争夺当中占据主动,局势迥然不同。

    程咬金虽为山东出身,但其行事未必忠于山东世家,对于魏王、晋王来说首先要试探一番,探明其心意谁属、立场如何,若倾向于自己,便倾力支持;反之,责务必想方设法令父皇收回成命,再更换自己这边的人入驻京城,宿卫京师。

    由此,亦可探明父皇心意究竟更倾向于将储位交给谁

    一时间,东宫六率撤出长安导致各方措手不及,之后便迅速反应过来,纷纷动作,局势骤然紧张。

    其中最苦的便是程咬金,看似凭白得了一个宿卫京师的重任,大权在握声势赫赫,却成为各方角逐之焦点,无数亲朋故旧登门试探,自己却不敢有任何自身倾向之流露,顿时一个头两个大,烦不胜烦,干脆借口整编军队卷辅盖遁入军营,任谁拜访皆一概不见。

    宇文士及与尉迟恭私下相会,叹息道“东宫弄出来这一手着实高明,一下子便将这潭水彻底搅浑,自己遁入大慈恩寺坐山观虎斗,任凭朝中争得死去活来。”

    东宫当真完全放弃储位,彻底躺平他是不信的,只从当下这一手施展出来,便可知东宫仍在垂死挣扎,只不过动作更加隐秘,更加合乎情理,即便陛下看得出来也不会过于在意。

    人家连军队都彻底撤出长安,摆明了一副彻底退出的姿态,谁能拿他如何

    尉迟恭有些烦躁,喝口茶水嫌烫,便又放下茶杯,问道“陛下指定由谁率军入驻长安,等于向外界宣告储位之人选,所以有志于储位的几位亲王殿下一定争个你死我活。可这件事与吾等何干”

    入驻长安、宿卫宫禁之职责几乎于新任储君挂钩,但这件事如何能轮得到关陇门阀

    毕竟现在的关陇门阀只得缩起头做人,以免招致李二陛下清算大祸临头,连一个支持的争夺储位的对象都没有

    宇文士及拿起茶杯,摇摇头,沉声道“未必如此陛下若已经下定决心,大家争来争去自是无用,可若是陛下尚未决断,那么谁都有机会。”

    尉迟恭不解“就算谁都有机会,可咱们却半点机会也无吧”

    宇文士及喝了口茶水“你说说,陛下选择储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尉迟恭虽然是武将,但出身名门世家,读的书不少,这些年在朝堂上厮混也有见识,想了想,道“最怕的自然是后继之君全盘推翻陛下的政策,人亡政息这话有些大不敬,但却是现实,谁又愿意看着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最终改弦更张呢”

    只要当下的国策一直延续,即便陛下殡天,亦有如长存;相反,有朝一日新君即位便将他这个皇帝的政策全盘推翻,甚至冠以一个“庸政”之名头,谁受得了

    宇文士及颔首,道“正是如此。陛下考虑储君之人选,不仅要看谁更适合做好一个皇帝,更好看每一个皇子身后的力量以及派系,最重要是各方所代表的利益。利益不同,路线便不同,治国之理念更加不同你以为治国那么简单一个储位之归属,所牵动到的利益已数之不尽,更遑论执掌天下的皇帝。”

    忠奸对错,有些时候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史书当中每一件惊天动地或者平静无波的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看不见的利益交换。

    青史斑斑、王朝兴灭,追根究底也不过是“利益”二字

    尉迟恭愈发不解“可咱们附和谁的利益”

    宇文士及道“自然是陛下的利益。”

    尉迟恭瞪着眼睛,完全听不明白,咱们前些天还差点灭了东宫太子,行径几乎与谋反无异,陛下能够念着旧情不予追究已经算是宽宏大度,咱们也只能夹着尾巴过活,唯恐行差踏错招致灭顶之灾。

    怎地还代表了陛下的利益

    此刻尉迟恭手中的军队乃是关陇门阀最后的倚仗,所以宇文士及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咱们施行兵谏、废黜太子,为了是咱们自身的利益,并非谋反,这一点陛下是清楚的,时至今日所受到的损失已经足以弥补过错,所以陛下才会放咱们一马。但是如此一来咱们虽然实力大损,却并不依附于魏王或晋王其中任何一方,成为特立独行的那一个,所能倚仗的唯有陛下在这个陛下尚未决断的关头,唯有咱们才能够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会倾向于任何一位皇子。”

    任何一方依附于某一位皇子,都会影响陛下对于立储的判断,毕竟陛下需要考量每一个皇子所代表的势力、派系,以及这个势力、派系的根本利益。

    但是关陇门阀如今乃丧家之犬,根基几乎尽数拔起,只能彻彻底底的倚仗李二陛下,如此自然从纷乱的派系当中脱颖而出,愈发能够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

    尉迟恭终于听明白了,当即精神一振“是否需要吾即刻入宫,自请率军入京宿卫宫禁”

    宇文士及赶紧摇头“万万不可当下咱们虽然不予任何一方有所瓜葛,但陛下猜忌之心未必尽去,越是主动,便越是惹得陛下怀疑。你且在家等候消息,傍晚时分吾即入宫,稍后自见分晓。”

    尉迟恭重重点头。

    关陇起兵覆亡东宫废黜太子,他是最冤枉的那一个,根本不曾深度参预,结果最终却被关陇门阀牵累,原本深受陛下器重、信任的当朝武将之一,且不得不投闲置散,差点连手中的军队都保不住。

    前后落差之大,自然心中耿耿于怀

    只要陛下依旧信任关陇门阀,那么他尉迟恭便首当其冲被陛下启用,风光显赫之日不远。

    傍晚时分,宇文士及换上官服,乘车来到太极宫觐见。

    李二陛下刚刚用过晚膳,闻听通禀,蹙眉想了想,便于书斋之内召见

    君臣落座,内侍奉上香茗退在一边,李二陛下呷着茶水问道“郢国公这个时候入宫,可是有什么急事”

    宇文士及起身,跪伏于地,垂泣道“老臣自知罪虐深重,之所以苟活于世,只想以惨败之躯率关陇上下回报陛下天恩,洗刷前罪但请陛下相信,关陇上下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贰心,若有半分不忠之心,甘愿千刀万剐、断子绝孙”

    眼看着一路跟随自己的老臣这般伏地悲泣,李二陛下亦是感触万千,想了想,叹息道“起来吧,事已至此,还说这些做什么朕也并未责怪于你。”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关陇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悍然施行兵谏欲废黜与山东、江南门阀越走越近的太子,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何况长孙无忌之所以敢于起兵,是被自己一步一步逼到了那个地步,更以“假死”欺骗。

    说到底,关陇门阀算不得谋逆。

    对于皇帝来说,只要不涉及谋逆,那么一切罪责都有的商量,何况眼下长孙无忌已死

    将宇文士及叫起,他温言问道“郢国公可是有什么事相求不妨直接说出来,让朕思量思量。”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白天因为李靖提请将东宫六率撤出长安而导致的一场轩然大波,毕竟“入驻长安、宿卫宫禁”这样一个权力,几乎意味着储位的归属,各方自然明争暗斗,不敢罢休。

    莫非关陇各家也有此意

    可他们支持的是哪位皇子

    毕竟之前长孙无忌起兵之后曾先后欲扶立魏王、晋王二人为储,结果被二人所拒,使得长孙无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扶立齐王,这也是关中最终兵败的一个原因,齐王不能服众

    宇文士及摇头道“当初一时糊涂,铸下大错,焉能不知悔改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春秋鼎盛,吾等自然誓死追随。将来陛下立储,无论立谁,吾等都谨遵皇命、以死效忠。”

    我们知道错了,在大唐这片天地,您是主宰一切的帝王,咱们什么也不想,只以您马首是瞻,至于储君为谁,您说了算,我们都听着

    这话说得漂亮,李二陛下听着舒心。

    再想到今日东宫撤走东宫六率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喧闹的各方派系,李二陛下心有触动说到底是陪着他出生入死、破家舍业打天下的旧人,既然无关谋逆,自然依旧深信几分。

    想了想,他说道“回去让敬德将右侯卫好生整顿,损失的兵员迅速补充,新兵也要加紧训练。好歹也是贞观勋臣、当代名将,千万别被一干小辈笑话了去。”

    宇文士及心中大喜,感激涕零道“陛下宽容,老臣羞愧至极谨以此身,回报天恩”

    关陇如今就好似一条断了腿的丧家之犬,无依无凭、无所倚仗,只要谁给了一根骨头,就会为谁看家护院、以命相搏

    本章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