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得知萧与璟会留在府上数日, 出言要为他安排丫鬟照顾,却被萧与璟拒绝。
“只是休息而已,用不着费心。”
王氏身旁的丫鬟见天色正晚, 拐弯抹角地出声试探,萧与璟是否留下和王氏共同用膳。
萧与璟面容平缓, 还未回答,小厮却匆匆赶来,顶着两位主子的目光,将身子弯的极低“罗娘子那边, 有要事要找郎君。”
萧与璟眉峰微动, 对着王氏神色淡淡“府中一切如旧便好。”
说完便起身离去。
丫鬟替王氏鸣不平“方才郎君明明已经松口,要留下用晚膳。那罗娘子整日霸占着郎君还不知足,连郎君来了正院片刻就闹出幺蛾子来。她哪里能有什么紧要事, 身为罪臣之女, 被郎君买下, 销了奴籍, 好吃好喝地供应着”
王氏眉峰紧拢,倒是没出声阻拦丫鬟的话,她意味深长道:“谁叫这位是个有运道的,在郎君落魄时给了一丝温情, 让郎君惦记到现在。”
丫鬟嘴角一扯, 想起那所谓的“恩情”,面容越发不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那点恩情,郎君怕是早就还尽了。”
厨房早就按照萧与璟的口味,制备了一桌饭菜,这时得知萧与璟出了府, 不知道该不该上菜,便求了刘方前来问话。
王氏自然不会浪费一桌饭菜,让厨房按照安排呈上来。她朝着站在一旁的刘方说道:“叫宝扇过来。”
刘方眉眼微动,去寻了宝扇。
宝扇得知王氏要邀她过去,一同用膳,清眸中盛满了不安,她轻盈的睫羽不安地颤动着,粉白的两颊紧紧绷起,柔唇张了又合,想询问些什么,又怕会惹了禁忌,终究是什么都没说。
路上,刘方见她这副慌张模样,软了语气劝慰道:“大娘子本想同郎君一起用膳,只是饭菜做好了,郎君却出了府,这才叫你过去。”
宝扇闻言,心中的慌乱微定,牵动嘴角,朝着刘方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
王氏见宝扇来了,指了指圆桌,两人面对面坐下。
丫鬟掀开圆桌正中央的鹌鹑百合玉竹汤,给两人都盛了一碗。玉碗温润,宝扇接过时,只觉得指尖透着暖意。茶褐色的汤水清透,过多的油花已经被撇去。宝扇拿起羹勺,轻轻尝了一口,倒是丁点油腻都无,十分爽口。
王氏端着玉碗,却并不品尝,轻声道:“郎君最喜这汤。”
宝扇指尖发紧,默不作声。
王氏抬起头,一副端庄的面容对着宝扇:“这汤本是为郎君准备的,如今却入了你我二人的口,你可知为何”
宝扇垂下脑袋,只叫人瞧得见她鬓发如云,乌发如墨,温声道:“妾身不知。”
王氏双眸幽深,充斥着厌恶:“是被那外室女喊了去。”
王氏不掩饰自己对于外室女的嫌恶,今日种种也越发让她狠下心肠,势必要将萧与璟留在府内,否则那外室女还未进府,便几次三番落她脸面,若当真得了势,岂不是要作威作福,让自己瞧她脸色行事。王氏寄希望于宝扇,便将罗娘子同萧与璟的牵扯细细说出。
身为寒门子弟,萧与璟自幼生在乡间,家中兄弟不少,因他幼时脾气冷硬,因此在一众会撒娇卖好的兄弟中并不受宠。在家中无银钱供给最有出息的兄长入私塾读书时,父母双亲便生出了卖子换钱的心思。双亲挑挑拣拣,最终选中了萧与璟。萧与璟虽性子不讨人喜欢,但长的白嫩,被卖了一个好价钱。双亲拿了银钱,便急匆匆离开,忙着送最有出息的儿子进私塾读书,哪里还记得萧与璟的去处。萧与璟被买他的人装扮成小乞丐,压在地上乞讨。数九寒冬的日子,地面结上了薄薄的冰块,萧与璟穿着裂开几条缝隙的单衣,露出被冻的红肿的肌肤,两膝跪在薄冰上,等人觉得可怜,施舍一二。这般换来的钱却并不足以让人满意,他们将萧与璟弄的越发凄惨,不许进食,不许饮水,看着萧与璟蜷缩在墙角的模样,他们甚至开始动起了废手断脚的心思。
罗娘子便是在萧与璟饥寒交迫的时候出现的,她那时还未家道中落,身处富贵窝中。冬日里罗府施粥行善,罗娘子从未见过这样的热闹,便求了家中长辈,包裹的严严实实出了府。她站在施粥棚旁,每次有人领粥食,便会夸上一句“菩萨般心善的小娘子”。
蜷缩在墙角的萧与璟,浑身脏兮兮的,旁人从他身边经过,那双黑黢黢的眼眸眨都不眨。路过的人看他这般一动不动的样子,都说,这小乞丐是因为冬日寒冷,被冻死在城门下了。罗娘子正拿着施粥棚的馒头,撕下一点送入口中。刚品出馒头的滋味,眉头便皱成一团,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明白这么涩口粗糙的食物,怎么还有人排队争抢。罗娘子听到队伍的人在讨论,什么城门下的小乞丐,脚步移动,朝着城门走去。
罗娘子从未见过穿着如此破烂的人,在罗府中,即使是最下等的奴仆,也是衣着整齐,装扮周正。罗府的老嬷嬷,看到罗娘子靠近了小乞丐,面上一片张皇失措,将罗娘子搂在怀里:“小祖宗,这热闹也看够了,快随我回去吧。”
罗娘子指着萧与璟:“那是什么”
老嬷嬷暗呸一声:“冻死的乞丐罢了,娘子离远些,小心沾染了晦气。”
馒头被罗娘子攥的皱巴巴的,她挣脱老嬷嬷的手掌,跑到萧与璟面前,将馒头塞到他手里。那双黑黢黢的眸子忽然动了一下,罗娘子噔噔噔地跑回了老嬷嬷怀里。
“哎呦,小娘子真是菩萨心肠,连路边的小乞丐都愿意施舍”
主仆两人的声音渐渐远去,萧与璟动了动手掌,抓住面前染了灰尘的馒头,往嘴里塞去。
那年冬日格外寒冷,据说冻坏了地里不少庄稼,也冻死了不少流离失所的人。可萧与璟活了下来,还跑出了乞丐窝。
流年似水,萧与璟穿着打满布丁的青衫单衣,拿下了乡试头筹。报喜的人,根据萧与璟留下的户籍,找到了他的父母双亲。萧与璟父亲已经故去,只留下一个母亲,听闻这等喜讯,摇身一变成了众人追捧奉承的中心。她自诩为萧与璟的生母,在旁人的鼓动下,生出了为萧与璟定亲的心思。毕竟这个孩子被她早早卖了出去,心里难免存着怨气,不如由自己挑选佳媳,两人在府中相互依靠,到时萧与璟即使心中郁郁,怕是也要掂量母亲娘子的份量。王氏便是萧母精挑细选的佳媳,模样端庄,品行极好。
王氏在见到萧与璟之前,对萧母十分恭顺,只是在得知萧母是瞒着萧与璟定下的婚事,这份恭顺就荡然无存了。
萧与璟留下户籍所在,是依照当朝科举规定无奈为之,若是无户籍的乞丐流亡人士,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可科举之事被萧母知晓后,秘密定下了婚事,周围人皆在劝慰萧与璟,毕竟是生母,生养之恩,难以偿还,至于婚事,哪一个郎君不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众人都在规劝萧与璟,字里行间不外乎一句:你要忍耐,孝道大于天,生母,婚事种种不满,忍下便是。
可萧与璟眉峰冷冷,声音如同朔冬冰雪:“不可。”
他不顾萧母的软硬兼施,昔日兄弟的言辞恳切,苦苦哀求,舍弃了和生母的关系,成了孤家寡人。只是与王氏的婚契,已经过了明路,却是无法断绝。
王氏手持羹勺,在玉碗中搅了又搅,却是分毫未沾,她声音平缓,似是在诉说着旁人的事。
“我今日唤你过来,讲清这些事,是希望你能明白,罗娘子对于郎君的意义,万万不可小觑可她。”
在王氏心中,罗娘子所谓的“恩情”,不过是一个馒头,依她看来,有没有那个馒头,萧与璟都能走到今日的地步。偏偏萧与璟冷心冷情,却对这细小的恩情记得如此清楚,在罗家遇难后,救下了罗娘子,还锦衣玉食地养着她。
宝扇鸦羽轻颤:“妾身自当谨记。”
离开了正院,宝扇放缓脚步,心中细细思量:王氏不将那恩情做恩情,但萧与璟却记忆犹深,毕竟那算是他幼时唯一的温暖,若是有人百般否认,怕是会惹得萧与璟不悦,倒不如顺着萧与璟
临安城外。
老嬷嬷脸上挂着笑,迎着萧与璟往里间走,嘴里念叨着自从萧与璟离开后,罗娘子是如何挂念。
“郎君可得好生劝劝,这茶饭不思的,身体怎么熬的住。”
萧与璟眸色沉沉,不知听进去了没。
里间,罗娘子听见声响,转过身来,娇俏的脸上挂着几分不情愿。在老嬷嬷的眼神示意下,屋内伺候的丫鬟纷纷退了下去。
罗娘子身穿薄衫,言语中满是娇憨:“你到底救不救我父兄”
老嬷嬷面皮一僵,连忙走到罗娘子身旁:“郎君听闻娘子这儿有急事,急匆匆就赶来了。”
对于老嬷嬷递过来的眼色,罗娘子全然未察觉,她自幼锦衣玉食,被父兄娇惯着长大,养成了一副娇气的性子。萧与璟既然能为她销掉奴籍,也一定能将父兄救出,让他们不再受牢狱之苦。
萧与璟黑眸沉静如水,声音平缓,似在陈述一个事实。
“你父兄犯的是死罪。”
无人陷害,证据确凿,再无转圜的余地。
罗娘子不理会那些,她只知道那是最宠爱她的父兄,她抓起桌上的瓷杯,朝着萧与璟脚下砸去。
萧与璟未曾躲避,看着那瓷杯在自己脚下成了碎片,他看了看罗娘子,抬脚离开了。
老嬷嬷胆战心惊地看着萧与璟离开,对着从小看到大的罗娘子,说不出什么责怪的话,只能不停地叹气:“娘子为何不软软性子”
罗娘子抿紧唇。
“萧郎君还未碰过娘子,不如娘子主动些”
萧与璟这般薄情,光靠幼时那一饭之恩,老嬷嬷总觉得心中不安,依照萧与璟的性子,除非他碰了谁的身子,才有可能照顾其一生。老嬷嬷便想着多劝劝罗娘子,让萧与璟动了她,以后也好多层保障。
罗娘子气恼:“嬷嬷”
老嬷嬷见状,也不再多言,将地上的碎片拾起,拿到屋子外面去。
罗娘子瞧着寂静的屋子,心中越发烦闷。
她哪里没有主动过,可是萧与璟那榆木脑袋,连她故意打湿了衣衫,都不肯顺水推舟,触碰她分毫。,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