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八零年代(21)

小说:快穿之回收站 作者:林跃然
    三天后, 一辆被翻新过的小吉普开进了招待所。

    从车上下来的两位教授都顾不上别的,就光顾着宝贝怀里的小箱子了。

    把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房间的桌子上,还打开来朝里头瞄几眼, 看到大宝贝完好无损, 这才都放了心。

    这还不算完,他们又开始疯狂往首都打电话。

    报告着这次的惊世大发现。

    凤凰和龙虫,这两种在传说里的生物,居然在云河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了完整的遗骨

    要知道这是遗骨, 不是化石

    也就是说,在五六千年前, 这两种生物, 都还有大量的存活

    对于潘教授来说,能发现这两种从未被发现过的神奇生物, 就已经是能吹一辈子的大成就了。

    而对于白教授来说, 发现这两种传说中的神话生物, 只是最终找到两个远古朝代的钥匙

    他在倒塌的围墙边上,发现一块残碑, 碑文上记载了娘娘庙的来历。

    娘娘庙是为供奉凤帝而立,据碑文上说, 初建于三千五百年前,后年久失修倒塌,二千五百年前重修, 又失火焚毁过半,现在的娘娘庙,应该是一千二百年前重修的。

    因为这碑是残的,还缺失了不少信息,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但也表明了,能在娘娘庙里发现这两种失落的远古生物遗骨,的确不是偶然。

    因此两位教授都强烈要求,几家科研单位,对于云河县半堆村来个联合科考

    没准不光发现凤凰和龙虫生存年代和活动范围,还有可能对四千年前的历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呢

    这有了实物,就跟只是虚无缥缈的假说可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暂时没了兼职的江易回到大江村,只过了两天,就从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的新闻里,听到了辰国考古的大新闻。

    “根据辰国历史研究院和生物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消息,近日在山河省沁城市云河县有了重大发现,两位专家在对云河县半堆村的娘娘庙进行科考时,发现了两种生物的完整遗骨,这两种生物疑似我国神话故事里的凤凰和龙虫,经过检测,这两种生物距今已经有六千年,这表明我国神话典籍明异经里并不只是神话传说,而是真实纪录”

    “此外,在娘娘庙还出土了一千两百年前的残碑文,碑文上现存一千六百多个字,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我国的凤帝始祖以及磐朝岷朝两个上古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根据这些重大发现,几家科研单位将对山河省沁城市云河县半堆村展开联合科考,有望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大江村的几个年轻人,又都聚集到了江易这儿。

    虽然这个新闻他们在中央电台听过几遍了,可是再在江易这儿听一遍沁城台的,还是一点也不觉得腻,反而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

    “哇以前我老觉得咱们山河省穷,不像人家边疆风景那么美,又不像沿海省靠着海现在还能招商引资就要啥啥没有,实在是太落后了,没想到啊,咱们这儿居然是凤帝故里啊辰国的发源地啊”

    “你这话说得有偏差凤帝故里也不一定就是辰国的发源地啊那不是还有没发现的磐朝和岷朝吗”

    “你没听新闻上说娘娘庙残碑文上的信息对于磐朝和岷朝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这说明什么没准磐朝和岷朝也都在咱山河省呢”

    “哎呀甭管在不在咱山河省,反正凤凰和龙虫是在咱们沁城市发现的咱们沁城这下子可全国扬名啦”

    “是啊我听着沁城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都快激动哭了吧”

    “可惜,凤凰和龙虫怎么不在咱们村发现啊要是在咱们村发现的话,咱们村可不就世界知名啦那我就去当志愿民工,挖土方去”

    “咱们村离沁城市这么近,要是真有好东西,哪里能留得下来呢打仗都打没了”

    “那倒也是啊,深山沟里才能保留下来宝贝呢”

    “江易,你开的那个小车,就是首都来的白教授的,听二刚说,凤凰和龙虫都是白教授发现的这是不是真的呀”

    “那前几天你不在村里,是不是就是和白教授一块儿去云河县科考去了”

    江易看着热情的同村年轻人,点了点头。

    “是真的,我本来是去图书馆看书,碰上白教授在招人帮忙,这么认识了白教授,跟着他去了云河县,那个半堆村的娘娘庙,我也去过了。”

    他不光往破墙边上撒龙虫壳子,还无意中发现墙下有空洞和残碑文,他就趁着天黑把凤凰骨也放进去了。

    他也不担心会误导科考,凤帝文化如此浓郁原生态的半堆村,就算没有龙虫和凤凰,日后也会被挖掘出来的,只不过提前几十年而已。

    “啊,那你见没见过龙虫壳和凤凰骨”

    江易点头,“见过,看着跟普通的虫壳和骨头没啥大区别”

    “哎呀,那不是就没法知道真正的凤凰和龙虫长啥样了”

    江易拿出几样东西,给大伙看。

    “这是我在半堆村买的凤娃帽,还有笼虫馒头,凤凰呈祥盖头”

    说来也挺有意思,第一次白教授去半堆村的时候,就花钱买下了一些有强烈凤帝文化色彩的小物件。

    第二次再去的时候,半堆村人,就有好几家拿着这些类似的小物件过来,偷偷问他们要不要了。

    白教授虽然已经买过了一套,可再买也不嫌多,就又买了一套。

    潘教授则买了凤娃帽和盖头。

    冯老师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呢。

    倒是江易,虽然家里没小孩儿,他也不搞研究,却大手笔地也买了一套。

    “啊这帽子可真有趣”

    “看人家馒头这个花样就是比咱村的要俏皮一些”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啊,咱村的红盖头,也就是块红布,上头绣个金边就了不得了,看看人家这花样”

    几个年轻人传看着这些小物件,叽叽喳喳地你一句我一句,热闹非凡。

    江易看着这些年轻人,突然灵光一现。

    “这里头除了胜军和改莲要准备高考,其他的人是不是都没有什么要紧的活儿”

    众人都问,“江易你想做啥呢”

    “不会是要带着我们去考古吧”

    大伙都哈哈大笑。

    江易也笑,“大家一起挣点小钱怎么样”

    一听挣钱,众人的眼睛都放光。

    这话要是搁在江易刚卖西瓜赔了那会儿,大家肯定都跑了。

    但江易靠着自己组装收音机和小车挣了好几百块钱了,可以说是在场年轻人里最有钱的,他既然说有法子,那肯定要听听啊

    “快说快说我正好在家里闲着呢”

    “是啊我也想挣点钱好买个收音机”

    就连要高考的江胜军和高改莲都有些心动,“是怎么挣钱我们要高考也得等到过了年开春了”

    光在家里看书不挣钱,也不得劲啊

    江易指指这些小物件,“照猫画虎,会不会”

    他拿起凤娃帽,“弄点好布料,照着这个花样做大中小三个号的帽子,会不会”

    “大号的就卖一块五,中号小号的卖一块。”

    “还有这个盖头,咱也用好料子好金线绣出来,一块三块钱。”

    “笼虫馒头就更简单了,我估计各家的婶子大娘看着练上两三次就会了,蒸上些到集市上去卖,一个三毛钱。”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啊还能这样”

    二刚笑着拍手,“江易这个主意好不愧是跟过大教授一起去考古的那个帽子和盖头我不敢说,那个笼虫馒头我娘一看应该就会蒸等我回去就叫她过来看”

    其他几个人也有几分心动。

    高改莲犹豫地问,“但是这是人家云河县半堆村的呀咱们学了是不是不太好会不会把人家的生意给抢了”

    二刚抢先答了句,“抢啥生意咱要卖也是在沁城市的集上卖,又不是去云河县了,离得这么远呢哪能挨得着呢”

    江易也点点头,“其实半堆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有差不多的花样,不过他们都没想过挣钱,还是这次白教授他们花钱买了几样,他们这才学会的。”

    “但是半堆村在山沟里,去趟云河县城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到咱们这儿来了。而且大家都是手工做的,产量才几个,互相都影响不了什么。”

    “其实现在卖这些,一个是可以蹭新闻的热度,二是可以卖给从各地来的游客和考察人员,等大家就都看会了,也跟着卖,那虽然也能挣钱,但挣得就没刚开始这么多了。”

    几人互相看看,都觉得挺有道理。

    “没想到江易现在,越来越有小能人的架势了啊”

    自从江易卖西瓜大赔了以后,江易就跟整个人都开了窍似的,干啥啥灵光

    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诶,等等,笼虫馒头好说,有面就行,可是做花帽和盖头,从哪儿去弄好布料呢总不能用咱供销社那些难看的布吧”

    如今每个村子里都有供销社,供销社里有村民们需要的各种商品,什么布料针线、糖果点心、散装白酒、酱油醋盐之类。

    但实际上村民们的消费能力有限,只要自己家有,就绝不会花钱买,因此供销社里的那些东西,一般都是最便宜的种类。

    比如说现在供销社里的布料,就是灰黑土三种颜色,染色技术还不怎么样,一洗就掉色儿。

    大伙就都看向江易。

    “这个好办,做帽子和盖头的布料都用不了多少,我进城里去找人问问看,有没有优惠的,先买些回来。大伙愿意自己做了自己卖的就到我这儿来买布,要是怕麻烦,就从我这儿领了布回去做,我给手工费,帽子一件两毛钱,盖头一件三毛钱”

    大伙互相看看,都心动了。

    现如今村里人挣点钱还是挺不易的。

    说是自主经营,能种菜摘果子出去卖,可是集上卖菜卖果子的多了去了。

    哪里能卖得上价呢

    有的时候一担子菜挑出去,一天能挣上一块钱就了不得了。

    而这种小帽子,盖头的,只要在家里用空闲的工夫绣绣花,没准熟练了一天能做两三件,那也差不多有一块钱了。

    这活能做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