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苏家几次接触都还算顺利, 这样的买卖可以继续做下去,这对祝缨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再继续接触下去,整个“獠人”不敢说, 至少奇霞族、阿苏家是极有可能成为她的政绩的。如果让她在这里再多干些年月,跟整个“獠人”都联络上也不是不可能。
祝缨有点遗憾。
转念一想,自己这也算开了个好头, 她就又释然了。
踱着轻快的步子到了后衙,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女人的笑声。迈进去一看,张仙姑正跟祁小娘子、小江、小黑丫头等人在说笑。
看到她进来, 张仙姑道“送走啦”
祝缨往她身边一蹲, 道“嗯, 走了。”
张仙姑伸手往她脑门儿上摸了一把,拿个帕子给她擦汗,说“那你可能轻快些日子了。”
祝缨奇道“我啥时不轻快了”
“三天两头不着家,别来也没几顿跟家里一起吃的,还说轻快呢”
祝缨道“在外面也不是累,”下句话她识趣地没说,换了个话题, “大姐呢”
“弄药呢。”
“诶谁病了我没听说呀。”
张仙姑道“非得病了再吃药么是药茶,说试一试,喝着清热解毒祛湿,等到大夏天的时候更好。”
“这个好, 去年你们出去时都病了呢。”
张仙姑道“就算不病, 我也不想大夏天的出门儿,你也别出去。”
祝缨道“那可不好说, 我年中还得见刺史大人去呢, 大夏天我准出门儿。”
一众人闲聊, 杜大姐从厨房洗了一大盘水果出来,到了福禄县之后,吃水果可比在京兆方便多了,种类也更多。此时春末夏初,荔枝还没好,一些其他的水果陆续都下来了。什么枇杷、樱桃之类,又甜又好吃的。杜大姐另用个细竹蔑编的大盘子涮了一大竹盘子的桑葚出来,水还淅淅沥沥的往下滴。
祝缨拿起一个梨来,惊讶地道“这会儿就有梨了”
张仙姑道“怎么就没有了咱们在京,这会儿也能吃上呀,就是贵。”那会儿她舍不得买,后来祝缨管大理寺庶务了,家里就经常有稀罕东西了。
梨是秋天的水果,现在是春末了都,天都热了祝缨若有所思。京城什么没有她想的是福禄县。
祝缨道“大姐不出来吃么”
花姐也从房里出来了,笑着说“来了来了。”
推了个小凳子给祝缨,祝缨一捞,塞到屁股底下,张仙姑就喂她一颗桑葚“你别上手了,一会儿沾了一手洗不掉叫人看着了不好。”
她喂一颗,祝缨吃一颗,边吃边让别人“你们吃啊。小江”
张仙姑笑道“她都快气饱了,还吃呢”
祝缨心道,你不是一直喜欢小丫一点的么怎么跟她也说笑了问道“我听你们刚才笑来着,怎么生气的”
张仙姑笑道“学生太笨哩。”
她们又笑了一阵儿,小江才嘟囔着“我教幺妹她们。她们学得倒快,可是唱出来之后就跟我教的不一样了。调儿错了,高高低低的还会自己变调我就不挑剔了。她们还自家叠词、重复句子,这就与碑上的字对不上了。我是想,照着官话的发音唱着歌,不但字能识了,口音也能改了。当初为了县学生的官话,您费多少心呢可”
一个唱歌音准、官话顺溜的小江,掰不过一个女监的方言,可就气着了。
祝缨正笑着,祝大哼着歌从外面进来了。小江、花姐等都站了起来,祝缨听他哼的歌有些耳熟,也站起来过去问道“爹,你唱的这个”
祝大清清嗓子,有点不好意思,又没那么不好意思似的,说“啊,你爹不能识个字啊”
祝缨道“当然能啦,你本来就识字,就你唱这调子不大对吧”
“胡说我就这么唱的。”祝大十分嘴硬。
祝缨对小江道“真的唱得对啊”
小江脸上哭笑不得又有点懊丧,却说“字儿都是对的。”
祝缨笑得更厉害了,问祝大“爹,你这歌儿哪里听来的”
祝大“哼”了一声“你还问我们呢我和你娘都在衙门里跟人家江娘子学的不跟你说了我去写字儿去”
刘松年出手水平就是不一样,他比花姐实在高明许多。两人学字时不会哼唧了,也不容易忘。
小江起初就是教女监的女典狱来学这个,女典狱半是闲的,半是给她面子,也都学些。彼时祝缨忙着外面的事儿时常不着家,张仙姑和祝大在家里没旁的事,听小丫说了识字歌的事,也有点意动。
小丫就回去跟小江讲了,两头一掇撺,小江就来给张仙姑和祝大也教一教唱歌。那识字碑的底稿她也有,连歌带词,老两口识字比之前快了不少。
这本是花姐先想出来的事儿,她也不恼,也不争,专心去研究药方去了。
看到父母有事儿做,祝缨也高兴,问张仙姑“娘也学会了”
张仙姑不好意思“我就会几篇,没全学会呢。”她老人家跳大神时唱歌从来都只有一个调子,让她学会十六篇,确实得比较长的时间。
她又说“不耽误你们正事儿吧”
小江忙说“大娘子放心,耽误不了的,幺妹她们调子学得快些,词儿她们也慢,还会自己乱填词呢。。”
本地之民歌、山歌有些与张仙姑的“神曲”有异曲同功之妙,都是一个谱子自己往里面编词儿填进去。也慢。
祁小娘子道“不能找些学得快的人一块儿教么”
祝缨道“哪有那么多学得快的人”
小江心头一动,当时没说什么。不多会儿要吃午饭了,她要离开,被张仙姑留下来又一道吃饭。能帮她闺女的人,在张仙姑这里都能得到优待。小江之前也跟张仙姑又吃过几次,只是当时祝缨忙外面的事,又去西乡,并没有在场。
吃完了饭,祝缨就往前衙又处理事务去了各乡识字碑相继立起来了,她得评估一下,看看接下来往大些的村落里立石碑的工程怎么继续。以及,流人营也开工有些日子了,她也要及时去巡视一下。
小江也跟着出来了,她身上有个“差使”张仙姑也就没在意,自己拿着抄的稿子背歌词。
祝缨和小江出了二门走了几步,小江看就要拐上大路有人看到了,突然说“大人,我有个念头。”
“嗯”
小江道“我想去那边柳巷走一趟。”
“干嘛”
小江道“咱们都知道的,凡诗词传唱,经妓女的口是最快的。你不提是顾及到我,我却想把这事儿给办好呢。她们学得又快,唱得又好听,没多久就能传唱开啦。”
祝缨道“那可不一定。”
“可以的,”小江说,“不用借刘先生的名头,她们也有人会愿意学的。身在贱籍,能识两个字也能多卖几文钱不是这地方不比京城,也没个人特意的教。我告诉她们对着碑学字,她们学得一准快。”
祝缨道“好吧。你既要去,就派个人跟你一同去。再有,去了给我留意一件事。”
“什么事”
祝缨道“官妓、营妓官府都要抽点儿,我看了县衙的账,数目不算很少了。这里面的经营我不是很懂,我手中事多、千头万绪,抽不出空来理会这个。你帮我看一看,福禄县这里是怎么经营的、分哪几项、什么人在做。里面的女娘年岁、身体是否康健,一旦不卖身了,还有什么技艺、能做什么营生。”
小江问道“您这是要干什么”
“有点儿想法,干什么、怎么干得看你打听到多少消息。你把这些都探听完了,我再告诉你下一步干什么。”
小江一口答应“好。”
她出了县衙便行动了,她不直接一头扎进柳巷里,而是在柳巷的巷口转悠两下。然后去集市上“偶遇”个出来买菜的妓女,在同一个摊子前站住了,借着买菜聊上了。识字碑就在市集外面,两人挎着菜篮子路过,小江就给这个妓女顺口说了识字碑的事。
妓女道“都说识字碑、识字碑的,识字才能看得懂,我与它相了这么久的面也不认识得它。”
小江就说“有歌呢,你会唱了,照着碑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着词儿就认得了。”她说着就哼了一句,然后指着碑说“第一个字就是煌,第二个也是煌第三个就是圣,就第一篇的字难点儿,后面碑上的字都好记好写的。”
妓女将信将疑,道“这么容易”
小江道“嗯。”
第一天就过去,第二天再买菜,两人就又聊了一阵儿。过不几天,这妓女就跟小江约好了,到河边小江教她,不用小江去柳巷。
歌传得不算快,“歌词对着识字碑能识字”这个消息倒是火速传播开来了。
小江高兴地把消息带回来,祝缨道“这个消息能传开来,比这些人都学会唱歌还要强呢。否则空有碑立在那里、歌唱在人的嘴里,无人去对照,两样都白瞎了。消息探听得怎么样了”
小江严肃了起来,慢慢地说“柳巷里人还不算少哩”衣着打扮跟京里比土得要命,苦却是一样的。在官府名册的竟有几十人,每天一睁眼就背着多少不等的要缴给官府的钱。大部分人身体都不好,少数人病得更重。
小江低声骂关丞“他只知道收钱,也不管管里面的人,四、五十岁了还不放人家,这一行,能活这么久不容易。”
“唔,你先择年纪大的透个信儿,不要多,四、五个人,咱们先试试,她陈情,我放她脱籍。”
小江瞪大了眼睛。
“福禄县是穷,县衙是缺钱缺得厉害。难道要我跟她们催要卖身钱”
“您您真的要放了她们”
“不然呢给她们看看病,好叫她们多活一阵儿,好好地卖身”
“可这样,您会不会有事这都是钱呐”小江说,“每月、逢年节,都要给官府缴钱,少了这一笔钱,您的日子怎么过”
“那是我的事。你的口要严,”祝缨说,“这是不能公然宣扬的。说出去了我不认。”
小江笑道“这样就很好了我去”
祝缨的打算是慢慢地从年纪大的开始,凡觉得有处可去、想离开的,自己陈情,她就把人给放了。然后也不给官妓名单里再增补人员,灶底抽柴,一根一根抽完,灶凉了,完事儿。
她不可能一次就全都干了,这样动静太大。等到福禄县能从其他方面把这一笔来源给填上了,官营的她就能全给关了。
福禄县本来是个穷县,这也是老大的一笔收入,但是妙就是妙在它穷,所以这个“老大的一笔收入”的绝对数目不是特别的多。如果祝缨卖橘子、增种庄稼的计划能够顺利,完全能够覆盖住这个窟窿,那就没有什么后患。
问题应该不大。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祝缨是个遇到了事儿就上去干的人,她不再为“以后”的事烦心,先去看了一回识字碑的进展。看着看着突然想为什么要让小江这么辛苦呢干嘛偷偷摸摸的呢既然妓女可用,那就用下去。
说起来,她还真不太知道传播这些个要用,盖因她实不是个“才子”走的不是这个路子。
十三乡的碑都树起来了,她便让小江不要再去柳巷,由县衙下令将县城的官妓集合起来学唱歌,再分派十三乡里走乡串村地唱它半个月。正值春耕已过,乡村还算闲,唱歌也有人听。
县衙出个通知,告知“歌词对着识字碑能识字”。
齐活
祝缨这里把告示一贴,又去流人营里看了一回,这个营盘几乎有个村镇那么大,但如果不讲盖得多么好、只要能够遮风挡雨的话就非常的快了。
已先盖好了十几间工棚。其他的房子也跟工棚差不多,不过有门有窗不漏雨。祝缨沿着流人营转了一圈,她盖过自家的屋子,不要流人营跟她的私宅那样好,只要结实、不会塌就行。指出了一处地基有问题的,命拆,又指出一处房梁不对的,让重装。又挑出几处小毛病,譬如窗歪了、门合不上之类。
祝缨重新估重了一下工期,也就再二十天就能成了。
这个进度祝缨还是比较满意的,识字碑、流人营两件事没有问题了,祝缨就打算召集士绅们继续说橘子的事儿。
从工地回到县衙,门上却向她献上了一张名帖。
祝缨边走边问道“这是什么”
童立道“是赵翁做寿,又是给他侄孙饯行。就是那位考上府学的小郎君。说是两件喜事合一件,再三拜托大人去吃杯酒。”
“哦族孙。”祝缨想起来了,那位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考上府学的学生也是姓赵,论起来是赵翁的孙辈,可实际上差不多出五服了。但是同姓,又都在一县居住还能时常见个面,赵翁做寿就能拉上他一起。
祝缨道“行,那就去吧。你拿着我的帖子过去说一声。”
“是。”
祝缨又让家里给准备三份礼物,一份是给赵翁的寿礼,只要寻常礼物就行,一般也就是点寿桃烧鹅肥鸡之类。另两份是给学生的,文房四房之类。祝缨一般不大参加乡绅们的家宴,全县这些大户人人做生日她都去,这一年不用干别的了。
这次过去是因为赵翁拿族孙说事儿,祝缨过去也是为了表个态。给学生饯行的礼物就得准备了。另一份就顺手给甄琦,也是显得不厚此薄彼。
日子在三天后,衙门里不少人都接着了请柬,祝缨就允许大家早半个时辰落衙回家准备。没接到请柬的人也都跟着欢呼了起来。
欢呼声还没停,赵翁那里又派人来请,说“今年六十岁,要大做,街上也摆流水席,路过的都有席吃。”
祝缨也换了便服,往赵翁家去。在赵翁家,衙里的官吏到了一些,乡绅里的熟人也有不少。
宅子外面的街上摆了十几张桌子,上面放着些菜肴,不时撤去残肴上新。
祝缨是主宾,她到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到了,赵翁率家人迎接。赵翁身边站着出了五服的族孙赵振,这孩子也是一脸的懵之前对我没这么好的呀
不过祝缨给了他文房四宝,他就高兴地接了“学生一定好好学习,不给大人丢脸”
赵翁也不在意祝缨给他多少贵重的东西,一把挂面都行,体面。
祝缨见席上坐的不止有乡绅,还有许多县学生,笑道“这是都齐了。甄琦呢”
赵振道“给他帖子的呢,他家说已经去府城了。”
祝缨就不再问了,转而对赵翁和赵辰的父母说恭喜。又说赵苏“你也要努力呀。”
赵苏是没去考的,知道这是场面话,配合着说“是。儿的功课还差着些,还是跟着义父再学两年才敢说有把握。”
县学生们挤眉弄眼,他们的父母长辈到场的却都开心。甄琦走了好呀
他们看祝缨跟赵翁说话,在底下窃窃私语“这下大人可有心多管管咱们了。”
无论学生还是家长,他们都能感觉得到祝缨对寒门学子是有些偏爱的。如果没有祝缨公开的选拔,不说“獠儿”赵苏,甄琦不是“獠儿”他一个穷鬼也是没什么可能进县学的。须知县学当时已然放羊很久了,塞满了各种想要个好听头衔的富家子。
而祝缨给县学的许多补贴,甄琦拿的最多。那些补贴对富家子只能算补贴,却能让贫儿没有后顾之忧。利好谁,他们知道,他们不敢说。
一个县令,精力就这么多,先有一个“义子”要高高捧起的照顾着,再多一个甄琦分了关注,别人能得到的就更少了。这回也有旁人想试试府学,就是有这个原因的县令大人心尖上站满了人,没地方了。当然也因为祝缨狠抓县学,大家的学问也都有了长进,也敢试一试府学了。不再跟以前一样,就只为混个县学生的名头,说亲的时候也好听,到了年载就退回家。
“县令大人要是肯管,必是有前途的。多学两年,把根扎牢了才能有出息呢。不由府里推荐,有县里推荐也是可以的嘛到了县里,还有咱们的事儿,府里谁认得咱们呢”他们低语。
祝缨在赵翁这里呆得不久,坐不多会儿就离开了。
次日,便是“还席”的名义,请乡绅们又一总请了来,这回就纯是为了福禄县的事了。
祝缨坐在上面,对下面坐得满满一屋子的众乡绅道“咱们的事儿耽搁了许久,可得开始了。诸位先看看这个。”
后面端出一盘子的梨子来,乡绅们都认得梨,由顾翁问“大人拿梨子来是什么意思分离可不好啊”
祝缨笑道“怎么会呢梨是秋天的东西,我却在前天吃到了。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了存储。”
她慢慢地给乡绅讲了两条财路,第一是“福橘”,这东西她已经开始着手了,在府学考场外就给每个上场的发了一个铁制的,等到赵振去了府学,就让他还带着,慢慢宣扬。等到秋冬橘子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些口碑了。
这是卖“彩头”的。
第二是“反季”。她说“在京城,四季都有鲜果吃,不过有的贵些,有的有钱也买不着,只供宫中及少数几家享用。我前天看到这梨子突然想起来这个了,这也是极贵的。京中是有暖室会种些果蔬,量少。不过,好像是可以窖存那咱们就不止卖一个新年了”
顾翁等人都说“不错是有些存储的法子。”
祝缨道“还要请教诸位父老。”
与农桑有关的东西,她都是现学的,也包括水果。冬天暖房种果蔬这种事儿顾翁他们不太懂,他们既没有这么奢侈也不太需要,福禄县这个地方,四季几乎都有产出。当然冬季少些,所以只要稍稍存储一点就行。他们的窖仓里更多的是用来存储粮食、蔬菜,并不去存很多的果子。
正如县令不让果树侵占农田一样,乡绅们也不会放弃存粮而存果子。
但是他们有余力还是会存一些。
一般就是窖藏,不能热也不能太冷。太热肯定会坏,太冷了就会冻坏。地窖里还不能干燥,如果干燥了,果子就空了,咬起来像败絮一般没有汁水了。在这段时间里还要有人时不时去翻拣,将坏掉的果子拣出来扔掉,不然一个坏了就会将周围的果子都传染坏掉。只要照顾得仔细,梨、柑橘这样的水果能存到来年三月。
顾翁等人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只是与卖橘子一样,也是需要一点事先的小小的“广而告之”的。
祝缨道“还有旁的难点,听我讲。其一,我不能出面经商。其二,存储仓库恐不够用。其三,咱们周围卖水果的多了去了,见你争买卖,又使坏怎么办其四,销路。其五,品相、口味好了才能卖得出去。其六,又需场地、人工等。”
顾翁等都点头。
顾翁道“今年橘子还没成熟,仓库可从现在开始筹备了。秋收之后闲人也多,若是量大,翻拣果子之类也得几百人手哩。”
赵翁道“大人不好出面,只管安坐幕后,您点个人来办事,大伙儿无有不服的。”
连雷保都说“咱们亲自押运,见机行事。”
祝缨道“起头各自行事必然不行,还是由县衙牵头,诸位做事。”
众人都说“谨遵令。”
祝缨便让他们先报上橘树的大概规模,再加上摸底的散户的,拢出一个数来。再与他们计算所需仓储,从现在开始,各家开始准备仓库。祝缨道“不能耽误了粮食。”如此一来,库就不够用了。因为以前是收了橘子绝大部分就当季价贱卖处理了。
现在是要存起来慢慢卖高价。
祝缨道“县里修库可以出租,按市价。”这就是县衙合法地从中取利了。乡绅们觉得这也是能接受的。而且祝缨出手的话,这仓库修得应该质量还可以,比他们自己修的还强些。
至于销路,祝缨道“福禄县人虽少些,在府里、州里还是有一些的吧先拣咱们县人多的地方,给他们拢一拢,同乡之间互相帮衬。设个同乡联络的点,抱个团儿。”
像陈相公子就带她见识了在京城做官的“同乡”,陈大公子的朋友傻点儿另说,陈相让她认识的人可都是能顶用的。
怕别人掀摊儿,那就自己人抱个团,在不偏僻的地方弄个院子,凡本地在外的人都可以这里联络感情。她就出这么个主意,头一年也不要干得多么的大。从现在到过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经营呢
顾翁等人眼前一亮“同乡”关系他们是很懂的,虽然同乡之间互相坑骗是常有的事,不过如果只是借个人气、声势,那就很划算了。
祝缨道“来,先从本府开始,咱们先设几处,择精干子弟去主持。他们过去只是客居游学长见识去的,并不是去经商。有本地商人过去要借用地方,也是他们照顾同乡。”
来了
乡绅们精神一振。
祝缨想过了,很多事不用乡绅们是不行的。福禄县这块地方,识字的人都少,一文十个橘子都数不利索的大有人在,也就只有这些乡绅家可用的人还多些。有老师教都得好几年才能教出个差不多的人,何况福禄县也没多少能正经讲课的先生,光靠识字碑怕不得个十年二十年的才有结果。富家子弟现成可用。
先定下五个点,比如南府就是赵翁的儿子,隔壁县是雷保的弟弟,隔壁府是顾翁的儿子。他们都不是商人,是去主持一地同乡会的。背后是县衙,但是县衙又不出面。这其中他们可以做的小动作就多了,也是会有收益的。
他们在当地先将橘子的故事传出去,到时候再由福禄县的商人去“投奔”。
赵翁的儿子到了府城,就可与赵振这位族侄有联系,讲一讲带了只橘子进考场从而考中的故事。
那边故事讲完了,这边库修好了,也就到了橘子收获的季节了。
祝缨道“诸位不要畏难畏险。试一试而已,输了算我的。”
顾翁等人都说“大人为我等思虑甚多,我等岂能毫无担当”也都要承担一部分。
祝缨道“本是我多事。诸位原可以安安稳稳取租过活的。”
雷保虽然挨了打,这一两年有事也没被落下,品出来自己就是撞枪口上了,事情过去不会再被重复追究,于是也站出来说“人往高处走县里穷成这样,能有别的出路还是想要的。只是咱们笨,没想着。经商也干不过别处的人。现在大人来了,就好了。”
当下讲定,祝缨幕后总揽,县衙就收个仓库租金以及商税,其他的盈利都是乡绅们的。但是乡绅们须得组织起来,也收普通百姓的橘子,不能压价,要买卖公平,每年都有个定价。再有,凡种橘树的种植、采摘、运输、仓储的管理也都要用本县的百姓。
同时,不许耽误了种地。
乡绅们一口答应了下来
祝缨道“还有一件事,橘子存储在秋冬,我想,秋收之后就又该征徭役、修水利了,今年又有这事,须得再腾出些人手来将路也再修一修。这个不用你们管,莫慌,县里出徭役人工。则仓储的人手可以用些妇女,县里不会为你们征这个徭役的,须得你们自己雇去。一是心细,二是正好得闲。我知道你们有佃户可使,你们手里的佃户也未必够用。”
顾翁等人犹豫“这也用不了太多的人手,何必要用妇人这许多妇人聚在一处,说出去不好听。男人干事更可靠。”
祝缨道“你们都是有年纪的人,见过的事情一定比我多。我只说一件,有了俩糟钱儿就去买酒、嫖娼、去赌、去轧姘头,到手的钱全花光了、老婆孩子在家里饿个半死的男人,不是一个两个吧花光了算好的,还有花得太顺手欠债的,最后老婆孩子都卖了,家破人亡。”
顾翁叹了口气“是有的,把自己喝死的也有很多。”
祝缨道“要是出了这样的事反而不美。老实肯干的男人当然可用,不过这样的人我要先征发了干工程,不能给你们。”
顾翁还有点犹豫。
祝缨道“我就这么一说,可以先试一试。我估摸着女人更能持家。如果你们要用男子,就要将他的工钱先批一半给他们家里。不能本县赚得钱,却有百姓饿死。”就说她家,她爹算好的了,不嫖不赌也尽力养家糊口,可钱财上头也不太聪明。
顾翁等人这才点头“大人说的是。”
祝缨道“事儿还没干下去,边干边定章程吧。等章程定下来了,我就不管了,全交给县中父老来处置。但在我手上,不能出纰漏。”
顾翁等人心中乐意,口上十分挽留。祝缨道“官员是不能经商的。我只为本地百姓才插手。”
顾翁等人又高声赞扬祝缨实在是个青天,自她来了之后风气都正了。顾翁率先提到了识字碑,说“实乃德政,开启民智。乡民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与他们说话杂夹不清的。他们也不懂礼法,就只认自己的死理。有时候又不识数,收他们的租子就以为我们盘剥”
说了一大套。
张翁道“以往不见衙门为百姓租牛,大人可谓民之父母。难得是能做得成。比那些满口文章、眼高手低之辈又强许多。”
雷保也说“大人宽宏大量,不计小人之过,对事不对人,给了小人改过自新之机,小人感铭五内。”
祝缨心道,等到这笔买卖的好处拿到手了再说吧真亏了本儿,有你们骂我的时候呢。
她面上却表现得十分谦和,说“诸位过奖了,等到事成之后,我与诸位一同庆功。眼下同乡会馆是少了些,以后会有更多,没有同乡会,还有别的呢。不要着急,有的是机会。”
大家都说好。
计划定下,各人都还算满意,没捞到同乡会馆的机会的乡绅虽然有些躁动,不过祝缨有了许诺,他们也都静观其变。
回家之后各家又有自己的盘算,也有准备扩建仓库的,也有加派人手检护果树的,也有给家人准备行李的。
祝缨让他们弄个同乡会也不是一张口,而是先批了款子,一人带着二十贯去,先定下落脚点。后续如果有什么麻烦,可以随时来报,官面上的事儿,县里会发文帮他们沟通。名义祝缨都想好了本县百姓在贵处有了纠纷,还望查实。
等等。
祝缨亲自将外出建立同乡会的人送出去,几个人都是她平日里观察过的比较能干的人,不至于出门被骗又或者从中抽成太狠。这里面几个人都不是一个乡的,从此又形成了一个格局同乡会中又有同乡,总是投奔离自己更近的人。
这些却是祝缨无法左右的了。
她现在手上又有了另一件事情的好消息赵苏来报,苏媛又来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