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功德

    “妙啊”窦大理览卷轻轻地赞叹一声。

    各地判完了需要复核的案子都要上报到大理寺, 地方上普通人判到流刑正在这个范围之内,祝缨便将赌博案等一并报到了大理寺,等着批复, 批准了就接着流放。这类公文的速度比较一般,到了窦大理手上的时候, 连同庄家带赌棍们都在南府打完了一百大板了。

    一个简单的流刑的复核不需要大理寺卿来做决断,只要下面的人复核一下,最后将一批案子汇总给大理寺卿汇报一下即可。然而即便经过窦大理的“理顿”,大理寺大量的中下层人士仍然惦记着祝缨在时的美好时光,一见是她断的案子先细细读了一遍,都觉得很好, 便将这一份特意放到了显眼的地方给窦大理看去。

    窦大理看赌博案并不很在意,扫了一眼要放下的时候看到了后半段, 便有此议。忽然想起来“祝缨”这个名字是还挺耳熟了,叫住了正在倒茶的老黄:“我记得这位祝知府以前是在大理寺的, 是不是原来那个人”

    老黄耳朵一跳,道:“大人要说的是南府的知府,那就是了,是由福禄县的县令升上来的。前番到过京城,是以小人还记得。”

    窦大理点点头:“果然是他是个能人啊”要是大理寺还能再出一个这样的人就好了。

    他一面感慨,一面将这份卷宗批了转交给刑部终审, 自己心里十分的满意。

    老黄躬着身子, 倒退着出去了, 心想:也不知道小祝大人现在怎么样了。

    祝缨在那儿榨甘蔗呢。

    苏鸣鸾所请的奏本朝廷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很快就批了下来。皇帝和政事堂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虽然恨不得一切都听朝廷的、如臂使指, 政事堂里的两位却保持了理智。祝缨能看出来的, 他们也有所觉,朝廷无法实现对阿苏县的直接有效的统治。如此一来,苏鸣鸾愿意让她的属官领受朝廷的任命,这就是一种进步了。

    批复的公文到达南府,还是由祝缨转给苏鸣鸾。王云鹤还承皇帝的意思,给祝缨写了封短信,让她再接再励,好好经营。信的后半段就是王云鹤自己的意思了:好好经营,不可冒进。

    祝缨看过了,亲自又去了一趟阿苏县,将任命给了苏鸣鸾。苏鸣鸾依照着山下衙门的建制也重置了自己的属官系统,有副官、有“六部”的官员之类,此外还有一个“守卫”的部分。她自己的护卫则是单列,依旧照山寨的特色,巫师也特别设置了一个部门,而不是像山下的佛道等作为某一个官员的管辖范围的一个小部分。

    祝缨带着苏喆回去山寨,亲自颁布了这道公文。山寨上下,凡与苏鸣鸾一致的人都高兴,祝缨也留意到了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比较沮丧的,想来是受到了排挤人。

    苏喆再次见到了母亲,心情很好,高兴地跟母亲说说笑笑,说着山下的见闻。比如“阿翁”有时候会蹲到梅花桩上,有时候又往秋千上晃着。再比如那位花姑姑总是很忙,但是她很喜欢。又比如太翁和太婆两位还会跳舞,与寨子里跳的不太一样。

    最后叽叽咯咯地笑着说:“阿翁好好玩,傻乎乎的,不会说话,就跟我坐在一块儿。”

    苏鸣鸾大为诧异,以为祝缨绝不会是个沉默的人,怎么会跟个小姑娘闲着没事儿就静坐呢

    既然将女儿托付给人家了,看着女儿比在山寨时开朗了不少,她忍着了没问。

    祝缨办了这一件大事回到府城,此时山下秋收已毕正在晾晒粮食的时候,而赋税尚未往征收,她正可腾出手来研究一下甘蔗。

    她买的是秋甘蔗,次年收获,再放一放,存放的日期已经比较长了,再晚俩月,今年的新甘蔗都能上市了白买那么早的陈货了。

    仗着已经将事务分派了诸人,她也暂时得了闲,便开始研究制糖的事儿。小地方有点红糖,或者说只要有点糖都是好东西,她是见过京城大世面的,知道糖以洁白纯净为上佳,所以主要的研究方向也是这个。

    动手前,她又订了个大大的空白本子,开始记录。以研究宿麦种植的经验来看,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它可以记录下每一个步骤中的问题,让后续可以避开这些错误,又方便分析总结。

    订好了本子就是动手了,全套的家什,她先自己动手来了一遍,弄出来的结果让她有点皱眉。好歹是见过更好的东西了,这一套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口感上来说,都不很好。祝缨摸摸鼻子,自己初次动手能有现在的成果还是不错的,比较之前自己吃过见过的,还是差了很多。且还有点黏黏糊糊的。

    祝缨蹲在一口大锅边,陷入了沉思。

    张仙姑乐得女儿能够休息一阵儿,往年这个时候都是祝缨最忙的时候,现在能够闲下来了瞎捣鼓点儿东西她也高兴。见祝缨蹲着不动了,张仙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道:“这有什么以前连这样的糖尝都难尝上一口呢现在闻着都很甜了我瞧着行。”

    祝缨心道:那就卖不上价了

    就这工艺,并不比别处的更好,想要多赚钱就得广种,但那是不可以的耕地得留给庄稼,首先要保证粮食的产出。此外再种甘蔗,再加工,就有点难。

    她对这东西也有一点想法,嚼甘蔗就不如喝柘浆的味更重一点,柘浆又不如糖,反正就是越干的越甜。而据她吃过的感觉来看,越洁白的越甜。反正,从外观上看,她已确定了自己检测的标准:白、干。现在弄出来的这个,两样都还差点儿,还得找工匠来问问,学东西她挺快的,有些经验之类还得问工匠。

    她说:“这点儿你们分了吃吧,不爱吃就分给旁人,别白放坏了。”就是这样的糖,她小时候想吃也不容易吃得上,南府的穷人也不少,分就分了吧。

    得再买点甘蔗了。

    祝缨将一块碎糖放到了碗里,慢慢地看着。张仙姑见女儿这样,又觉得她还不如去处理公务呢。

    项安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封信:“大人,有信。”

    张仙姑忙把碗收了:“你去干正事去”

    祝缨擦擦手,从厨房走了出来,顺手捞过项安手里的信问道:“这时节有人寄信来”

    这是不太对的,如果是京城的谁,是会特别的派人来送信或者是借着公文夹带过来,这些来路都是明确的,项安不至于这样讲,直接报名字就行。而冷云在州城,离府城比较近,也会直接报自己的来路。

    等拆开了信一看,才知道这是谁。

    祝缨后来返京又再次南下,曾与前丞相陈峦同行过一段时间。在京城的时候陈峦也给了她不少的指点,为她引荐了不少“同乡”以及陈峦的一些故旧。后来祝缨往南府之外设同乡会馆,出了本州之后第一站也是以陈峦之故旧、同乡,以及郑府家的关系为落脚点的。这些人都多少给了她一点帮助,至少没给她的同乡会馆使绊子。

    今天这一封信是一位同乡陈知府,陈知府与陈峦同姓却不是同族,但因是同乡,于是外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家人。不过祝缨这样的“乡亲”却知道,她们本地的陈姓还会三支呢,各有各的族谱和叙辈份的排序。

    陈知府这些年与祝缨保持着一种偶尔通信的关系,这在大家都背井离乡隔着几百里的距离的情况下就算是亲近了。他也给了祝缨的同乡会馆一定的照顾,祝缨也通过同乡会馆送他些橘子、山货之类,他也会有些回礼。

    以前是祝缨要借他的势,这封信是陈知府想请祝缨帮个忙。

    陈知府的信里先是夸赞了祝缨之“年少有为”,年少有为的功绩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抚远夷,一个就是劝课农桑。劝课农桑里宿麦又是一个突出的点,陈知府也想试种宿麦,这是来向祝缨取经,请求帮助的。

    诚然祝缨是头一个大张旗鼓说南方可以种宿麦的,她聪明,别人也不太笨。祝缨勉强说是自己首创,别人看着她干了,心思也活络了起来。陈知府就是其中之一,一想自己的地方比南府、比福禄县还要靠北一点,岂不是更容易种宿麦又通过一点消息渠道知道,户部正在推进这个,祝缨似乎还是因为这个跨过了一道最难跨的坎儿,得到了绯衣。

    陈知府也想干一则有利于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二则于自己之政绩、升迁也有极大的助力,三则既然朝廷、陛下重视,也可讨一下上头的欢心。陈相休致,大家在朝廷最顶尖那一团里没了自己人,还是得努力拍别人的马屁的。

    陈知府与陈萌也算熟人,陈萌在更北的地方,所以陈知府如果想要比较多的麦种,不必干等着户部冼敬那里的分派,也不必自掏腰包,更不用等着祝缨这儿“越种越多”分他一点,跟陈萌勾兑一点也是可以的。

    唯种植一项,南北地气不同,陈知府也考虑到了,北方的种植经验或许有不适合南方之处,南府在南方,虽然也隔了几百里,到底更近一点。

    陈知府便讨要人情来了。想问祝缨要个种植的法子,能有经验丰富的老农就更好了,如果再有个几百石的“南方种出来的”麦种那是最佳。不过陈知府也没有白要祝缨的东西,还好心提醒了祝缨一下,种子也是会退化的,最好注意一下选种。

    祝缨捏着信回到了前面书房,将信细细读了一遍。陈知府与她无怨无仇的,她也比较希望能够推广宿麦的,又想到了冼敬,她更加愿意帮陈知府这个忙。不过陈知府的要求,她还得仔细想一下。

    她先不急着回信,而是对项安说:“你师姐还好吗”

    项安心里震了一下,道:“师姐,小病了一下。”

    祝缨点点头,项安身上有股药味儿,项乐好好的,家里人都好好的,能让项安照顾而染上药味的人在南府屈指可数,除非还有她不知道的人,否则答案就写在项安身上了。

    祝缨道:“要是还不见好,可以跟大姐说一声。”

    项安道:“是。”

    祝缨又研究那个信,无论是选农夫还是麦种,她这儿都能够,但是都得精挑细选才行。农夫不能性格张狂,陈知府那儿也要优待这些农夫。她斟酌着措词,写了一封含蓄的信,然后叫来顾同。

    顾同彼时正在跟彭司士那儿学着核工程,被叫过来的时候脑子还有点懵,祝缨问他:“家里的地是不是已经稻麦两季了”

    他说:“麦子还没到种的时候呢。”

    说完又改了口:“是,都种上了,肥跟得上,收成还是不错的。”

    祝缨又问他:“谁是好把式找两个合适的,我要用。”

    顾同道:“有的有的是要在府城种吗”

    “是府城,不过不是南府。”

    祝缨算了一下这笔麦种的数目,觉得问题不大。两个知府私下的勾兑,问题可大可小,稍稍给点麦种应该没有问题。她让顾同回家选两个愿意出趟远差的农夫,再从衙门里挑几个白直,都由丁贵带队,给陈知府送过去。再将自己的种麦心得给陈知府誉抄一份这个活还是顾同的。

    吩咐完毕,下边县里征税的活也进入了尾声,干得快的比如关、莫二人,都提前派人过来知会一声:过两天要带着今年的税赋到府城来了,准备好仓库。

    祝缨只好将蔗糖的事儿暂往一边儿放一放,再过问下一这个事儿。此事也关系到府衙接下来一年过得是丰是歉,祁泰、小吴都非常的关心,章司马也早早要了一份府衙与下面各县之间的分配比例表,将这项工作也记在了自己的本本上。

    今天的收成不错,府衙所管之粮仓业已准备完毕,南平县因为近,是最选开始向府衙输粮的,颗粒也饱满。莫、关等人也陆续到来,王县令到得最晚,数目还是整齐的。

    众人先在府衙碰个头,将今年主要的任务总结了个清楚,这次去州府缴粮是由祝缨名正言顺地带队,四个人都非常的放心往年她只是个县令的时候就很不好惹了,这次输粮一定是非常顺利的

    他们猜测得很对,祝缨这次输粮也是比较顺利的,缴完了粮,他们没有马上离开,还是去刺史府拜见冷云。

    天气渐渐没那么炎热了,冷云身上的衣服穿得整齐了不少,见到祝缨说:“来得正好”

    祝缨道:“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要来缴粮兼回些事儿的,可不是正好的时候么”

    “我不是说那个你快来看看这两个活宝吧。”

    祝缨奇道:“什么”

    冷云头疼地说:“正是要紧的时候呢,他们两个倒闹起来了”他指幕僚中的另一位王先生,让王先生代为解说。平素,冷云身边该是薛、董二位不离左右的,没有这个也有那个,今天两个都不在。

    王先生也苦着脸,说:“二位先生为着钱粮谁管的事儿争执了起来。钱粮上的事儿本该是董先生管的,他老人家是账目上的行家。刑名上的事儿是薛先生管的,他于捕盗断案也是精通的。近来薛先生连钱粮上也颇上心了,我们想,董先生年高,许是两位先生自有默契。哪知”

    此事祝缨已有觉察,薛先生对宿麦是过于上心了。想必也是因为董先生得了官身而薛先生未得罢了。

    祝缨道:“大人没与二人好好开解开解”

    冷云双手一摊:“有什么好开解的倒是怨起我来了不就是那点子事么你说,怎么办好”

    祝缨道:“这是大人身边的事儿,自然也只有大人才能决断。您拿出主意来才好。”她打定主意不管这个事儿。刑名上的事儿本是薛先生的长项,但是黄十二的案子被董先生赶上了,又因此很幸运地有了官身,这找谁说理去两人当时就排了那个班不是

    冷云道:“现在不管不行了,粮税征完,别驾送粮上京。接下来就是种宿麦了他两个要闹起来,那可不成”虽然钱粮是董先生管的,薛先生要撂了挑子,他也难受。

    祝缨双手一摊:“大人身边的人,不该让别人来管。大人何妨亲自与他谈上一谈”

    “谈什么唉,实在不行,只好打发他回京城啦”

    “咝”

    “是吧”冷云一脸的生无可恋,“他可真够能闹腾的。”

    祝缨愈发不想掺和这事儿了,她说:“那是不得已的办法,能说通还是说一说吧。”董先生是个官身,且都六十多了,薛先生才四十来岁,就按年龄算吧,还是薛先生能干得久一点。但是如果薛先生太冒进,对官位过于执着,恐怕不能专心为冷云办事,如何取舍不是她能代冷云决定的,还得冷云自己斟酌。冷云身边这些人,都是冷侯给配的,她又不知这些人的底细,这些人又与她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瞎说什么

    “都是为您效力、以您为准。”祝缨说。她一丁点儿的锅也不想背。

    冷云想了一下,道:“好吧,我自己想。”

    祝缨道:“若是大人调和不了,想打发了谁,也请客客气气的,不要结怨才好。”

    冷云一撇嘴:“怕他怎地”

    祝缨不吱声了。

    冷云还又不放过她,说:“接下来就是宿麦了吧”

    祝缨道:“是。”将南府微调过的计划又向冷云汇报了一变,冷云记不得具体的细节,说:“好像与你上回说的不太一样。”

    祝缨道:“是。下官到南府这些时日,又有了一点变动,变化不大。照此看来,福禄县、思城县之全境,南平县、河东县之大半,今年可以了。”

    冷云好奇地问:“怎么突然这么快了”

    还不是你们催的祝缨道:“思城县去年办了黄十二,许多事情都好办了。”黄家兼并来的土地虽然分配了,却是连成一片的,比较好管理。再来水利设施之类没了黄十二这个阻碍,也可以统筹全局了。

    郭县令不知为何比之前更配合了,王县令也颇有干劲。

    冷云道:“我恨不得还能再办几个这样的这样人人有功拿,也不至于这么啰嗦了。”

    祝缨陪着感慨了一回:“是啊”除豪强、括稳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难的。既容易被利用,又容易被蒙骗,还容易被告发。

    与冷云一番对话之后,祝缨便意识到此地不宜久留,借口要回去布置宿麦种植的事宜,飞快地带着几个县令跑回了南府,连例行的在州城采购都压缩了时间。

    回到南府之后,祝缨便给四个县令下了死命令,休息几天,赶紧准备宿麦必须得干好

    她自己就与花姐、张仙姑准备往京城送的礼物,时候不早了,拖着许多的货物抵达京城必要到十二月了。今年她是知府了,往各处送的礼物得加厚一点儿,此外又有她提前为郑霖婚礼准备的东西,虽然不知道这姑娘订亲了没有、跟谁结婚、什么时候出嫁,先准备着总没错的。今年不嫁就明年,继续给她攒着

    她又忙着写信,保持好了与京城的关系与在南府做出政绩同样的重要。今年她又特别给陈峦那里也写一封信,预备让人路过的时候拐个弯儿再给他多送一分礼物现在终于有更多的钱和人手了。

    其中,给赵苏的信里特别多写了一点对家事的嘱托。她让赵苏将那一份给郑霖准备的东西存放好,什么时候听说郑霖要订婚或者结婚了,什么时候酌情给送过去。又写了一些其他的嘱咐,也没忘了一些“贫贱之交”,让赵苏掐着点儿过年的时候给曹昌等人也分发些物品之类。

    这一年要写的信尤其的多,祝缨足写了一整天才写完。派了小黄小柳两个带队押送,又许小吴等人捎带物品回去。

    她掐好了日子,比各地往朝廷输送粮草的队伍稍晚动身,挨着个尾巴,既能蹭一下大队的人多势重安全,又不至于与朝廷官队抢道。

    才送走这队伍,郭县令又来求见。

    此时宿麦尚未播种,连工程都只是将将开工,祝缨道:“有什么事么”

    郭县令陪笑道:“想向大人借个人。”

    祝缨道:“什么人”

    郭县令道:“就是,府衙里那个江娘子。”

    “诶”

    郭县令道:“却才下面报案,出了个人命。死的是个女子,还是新婚,婆家娘家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南平县并无女子为仵作的,往常都是寻个接生婆之类,下官见大人这里人员齐备,回去一想,有个女仵作确实更方便些,一年也花不了几个钱、几斗米。这一行本来没什么女人干的,现找是来不及了,故请大人行个方便。”

    祝缨道:“原来如此,这便不难,哎,你预备找女仵作了”

    “唉,就是找不着。”

    “唔,你找俩机灵的,跟着小江学吧。这事儿我做主了。”

    郭县令道:“那可太好啦多谢大人那现在这个”

    “牛金,把小江请来。”

    牛金答应一声,他已摸着了门儿,祝缨口中的“小江”是江娘子,别人口里的“小江”是江舟。他跑到停尸房那儿,站在门口叫了一声:“江娘子,大人有请。”

    小江出来,问道:“什么事”

    牛金道:“有个案子。”

    “稍等。”

    她自搬出府衙之后闲言碎语少了很多,与之相应的,因为仵作这个职业,躲着她的人又多了不少。她平常连江舟也不让多到她这儿来,听到招呼锁好了门才跟着牛金到了签押房。

    郭县令见到她来,有点惋惜:倒是个佳人,可惜了。

    祝缨已对小江简要说了情况,让她跟郭县令走一趟:“带上江舟吧。哎,郭县令,县衙有女监能腾得出手就派两个跟着她去,从现在开始学。小江,教不教”

    小江微笑道:“只要她们敢学。”

    郭县令道:“这回是来不及了的,人已经死了,再耽误怕尸身。”

    小江敛容道:“那就走吧。”

    “这、这,不用收拾么”

    “大人去点人马,我去收拾家什,叫上小舟就能走。”

    祝缨道:“去支领车马。”

    “是。”

    小江等人走后,祝缨又问项乐:“你师姐怎么样了”这几天项安虽得了她的允许,但总是不在身边。项安与项乐一样,都是很安静守时的人,如果不是有特别的时候是不会缺勤她身边的护卫差使的。

    项乐道:“请大娘看了一回,说是以前底子有点儿亏了,师傅又死了,她累的。人是一口气儿撑着,等安顿下来一口气松了就病了。大娘好心,又给了好些好药。这两天已好了一些了。”

    祝缨道:“那就好,让项安也别累着了。”

    “是。”

    项乐心里感动,口上却不表白多言,只紧跟着祝缨,看她又去榨甘蔗汁,也去帮着使力。

    花姐因祝缨到厨房忙,林寡妇向她说:“男人家不合进灶间。”便也走到厨房,看祝缨又在瞎忙。她对林寡妇说:“进就进了,你瞧巧儿,他爹还天天在灶间打转呢。”

    祝缨道:“那是。”她捏着笔,将自己试做糖的步骤都记下来,一边写一边问花姐:“你有本子不”

    “什么”

    “一些验方呀既然博士他们的道理不通,你这试过有效的方子不记下来推广吗”祝缨很奇怪地问。她自福禄县种麦起就是这么个法子,如今制糖虽不必非得自己弄出法子来,但也打算自己先动手做过知道是怎么个意思之后,再寻制糖的工匠来改良工艺,这个也是要记录的。

    都是类似的事,花姐之医术为何不能记载

    她对灶间门口招招手:“干嘛呢要看就进来大大方方地看。”

    苏喆和两个小姑娘从门边跳进了门框:“阿翁你干嘛呢”

    “做糖。”

    “上次那个有点甜,又不太甜。”苏喆虽然是山寨里的姑娘,却能比山下的贫民吃得更好,更好的糖霜她也吃过。

    祝缨道:“等着,我一定做出更好的。大姐,你想想”

    花姐道:“我也记过些笔记,要流传出去还嫌早吧”

    “管它呢先记着,记清楚些,总比叫人胡说八道说你不疼好吧你记,只要应验了的,我给它结集成册。笑话了,狗屁不通的歪诗文章都敢刊刻送人,救命的医术为何不能刊刻出来这是功德。”祝缨理所当然地说。

    说着,她又想起了小江:“诶小江单验女尸也可记一下。”

    她舀出一碗柘浆给了苏喆:“呐,这个好喝。”顺手给两个小丫环也各分了一碗。

    花姐道:“那行,我回去整理一下笔记。唉,还道医学博士能给我多些指点的。”

    “应该也有,”祝缨中肯地说,“他们学医多年,有些道理还是精通的,你自己斟酌取舍呗。”

    两人一边弄一边说,祝缨尝试了过滤,却感觉用滤酒的方法滤柘浆不太行。最后说:“罢了,还是悬赏吧”

    花姐笑道:“不弄了”

    祝缨道:“家什先留着,以后自家榨柘浆喝也很好呢我又不是卖糖的,不干了再写两个匾吧,赏金就有了。”

    花姐大笑。

    祝缨出去就悬赏,一是找工匠,二是让工匠尝试制出更好的糖来。新甘蔗快上市,这个时候是最便宜的,此时不试验更待何时

    悬赏完了,又让顾同拿着她订的本子,跟着制糖匠记录。顾同仔细研究了一下她那个本子上的条目,回去便抄了个纸条,将这个法子给记了下来。

    另一边,丁贵也从陈知府处回来了,陈知府除了一封感谢的信,又让丁贵捎带了不少当地的特产。祝缨对丁贵道:“拿到后面去给大姐收一下吧。陈大人还说了什么不曾”

    丁贵道:“一直说谢”

    咚咚咚

    丁贵住了口,扭头往外看了一眼。这一眼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因为响的是衙门外的鼓有人击鼓鸣冤了

    这不太对,一般百姓是不太会告状的。告状的情况多出现在官员新到任的时候,百姓对新官有点期望,这才会多告一点。其他的时候,告状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划算,能忍就忍了。

    如今南府应该已过了这样的时期了,能有什么案子还是底下各县有什么冤假错案

    丁贵道:“陈大人一直道谢,又说,大人要有用得着的地方,也只管再找他。大人,我出去看看那边。”

    祝缨点头,他跑了出去,过了一阵儿回来,脸上的神色很奇怪,道:“大人,是有人喊冤在门外一直叫着章司马给他做主,章司马已经出去看了。”

    “是穷人吗”

    丁贵忍笑道:“是。”

    祝缨道:“那就先交给章司马吧,先不要问,不要管,你去悄悄听一听。”

    丁贵道:“原告已叫出缘由来了。”

    “哦”

    “说是他家房子叫邻居一个富户给强拆了。这事儿有点儿奇怪,富户家的女儿被狐狸精迷惑了,富户家要抓狐狸精,狐狸精跑了,说是跑到了他们家。可他们家没有狐狸精呀富户不信,要强行闯入”

    祝缨道:“有意思了。什么地方的人”

    “就是南平县的。”

    “你再去听听。”

    “是。”

    丁贵悄悄溜到了外面,他将帽子一摘,混进人群里看章司马。

    章司马表情凝重,拿着状子简直想打原告了子不语怪乱力神,对,如果你扎小人,那是巫蛊,律法可能杀你全家。民间故事里,青天贤相可能做个梦就有苦主、神灵托梦提示线索,醒来就把案给破了。对,从皇帝到奴隶,拜个神、求个佛的是常有的,皇帝出生还有异兆呢官员还舍房子当寺庙呢但是,如果一个官员断案时说:这是有狐狸精闹的。一旦被翻出来,他这官儿也就做到头了。

    章司马道:“先将被告押来”

    原告被告都是南平县的,章司马命人把郭县令也给唤来。去的人回来说:“大人,郭县令也在查案呢,还是人命官司。”

    人命关天不是虚言,章司马只得自己下令把被告也给唤来。原告被告都居住在乡下,今天是带不来了,章司马得了个缓冲的时间。

    第二天,府衙官吏例行晨会结束有两个人都没有马上离开,都等着同祝缨说话。一个是小江,她要汇报一下验尸的结果。一个是章司马,他想跟祝缨先打个招呼。

    章司马先进的签押房,将昨日的事情一说,又说:“原告不识字,尚无状纸,着司法佐为他写一个现补。已派人去传被告了。”

    祝缨道:“司马去查就是。”

    章司马有心辩白一下自己现在必是秉公办案,不是偏袒穷人,又觉得说出来没意思,含了一口黄连出去了。

    然后是小江进来,对祝缨道:“大人,我回来了。”

    “怎么样”

    “是自杀。也不像是有人逼她的。”

    “咦”

    小江犹豫了一下,说:“我,看得出来。娘家婆家虽然闹,提到死者的时候口气都还算礼貌。新郎眼神也还端正。私下打听了一下,也没听说婆家不好。”

    “知道了。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带几个徒弟,然后你就轻松啦。”

    小江也一笑。祝缨问道:“你有笔记本子吗”,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