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一更!

    张耀民明摆着跟临安书院的叶院长是一起的, 进去了不可能会有好结果。

    护卫们将王姝牢牢地护在中间,等闲不叫人靠近她。

    差役们人虽多,却不敌护卫武艺高深。加上一个能打的托合提, 愣是逼得四五个人近不来身。

    这般一群人对付不了三个人的场面十分难看, 张耀民脸色难看。张口的话便不那么好听“都是吃干饭的麽五六个人拿不下几个人,干不了那活儿就别端那碗饭”

    他的一声激, 弄得几个衙役也脸色不好看。他们官职虽说不高, 却是县衙的老人。原先的主簿指使他们做事还会给点好处,这个新主簿倒是官威大。

    不过心里再是不满, 顾忌官大一级压死人, 又不得不上。

    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知情的不知情的都伸了脖子往这边看。

    芍药不知何时又摸上了那面锣。

    噹地一声敲,她口齿伶俐地就将王姝的那些话复述出来。不仅能将内容完全复述, 这丫头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她口条儿又顺, 口齿伶俐,愣是将临安书院的先生个个说得跟讨债的恶鬼似的“动辄打手打小腿不说,自己不会教学生, 还赖学生蠢笨。”

    芍药的话密集,说的又快,叶院长这会儿哪儿还顾得上王姝。指使着书院里四肢不勤的先生管事们去抓乱说话的芍药,气得头顶都要冒烟了。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这书院的先生就指着一个有功名院长装门面呢下头的助教先生连个童试都没考过。”芍药身子娇小, 身手又敏捷, 根本抓不着。

    她跟着王姝也算是释放自我了,锣敲得邦邦响,“先生自矜身份不爱教,就叫助教去讲。助教能讲明白什么学问也就认得几个字。光叫人背书。学生自然不会。如此,动辄指责别人家孩子蠢笨不好叫收那么高的束脩, 就敢这样糊弄人“

    芍药邦地敲了一下锣“站着挣钱还踩人一脚,当真是厚颜无耻”

    芍药的话通俗易懂,小姑娘年纪小,嗓音又脆。几句话一说,围观的人都听明白了。

    顿时,一片哗然。

    看别人家热闹,可火烧到自家可不一样。

    临安县城里,把孩子送去临安书院读书的人不在少数。临安书院束脩收到高不是秘密,先生们除了收高额束脩,逢年过节还必须要有孝敬。

    孝敬有讲究的。若是孝敬的不好,先生是不给好脸子瞧的。

    这些事儿往日没人提,吃过书院先生苦的人家是敢怒不敢言。想着不是独独自个儿一家是这般,都这样,便忍了。这会儿有人闹出来,自然是你一言我一语,什么都抖露出来。

    叶院长连带几个先生脸一阵涨红,他们自然是不认的。可这些读书人之乎者也的说一通,能不能被大字不识的百姓听懂在其次,声儿首先就被锣声给盖下去了。

    兼之被人指指点点的指摘,心虚底气不足的,自然是恨不得掩面钻地缝。

    这也是王姝从毛氏身上学来的。

    自打跟毛氏斗吃了亏以后,王姝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就是不能太讲规矩,也不能太自矜身份。对付这等读书人就要出其不意,不能给他们任何张口的机会。

    不讲武德,才是打击这些巧舌如簧的读书人最有利的方式。

    就如同王姝所猜的,读书人既想要钱财,又看中脸面。

    名声与他们来说,那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自古以来,读书人就该视金钱为粪土,方显得品行高洁。一旦跟金钱搭上关系,就仿佛低人一等了。

    事实上,他们今儿敢来县衙这,就是打着普通百姓怕官,有事不敢去告状的心思。这群人只当王姝就是个十五六的小姑娘,父亲又去了,没人撑腰。若是再被他们吓唬一下,就该任人摆布。没想到王姝人这样难缠,丝毫不怕。

    闹了这一场,他们不仅没把人给吓唬回去,反而还被人闹得名誉扫地。

    江管事已经不敢冒头了,缩在后头恨不得撇清了关系。

    张耀民看着火要烧到自个儿身上,有些话就不敢说的太绝对了。尤其是临安书院高束脩却教不好学生这事儿不是独独王玄之一人,许多人家的孩子也都有这个说法。你一言我一语的夹杂在人群中,似乎要引来民愤了。

    他顿时也犯了难,在叶院长几次使眼色中,那点底气就越来越虚。

    他呵斥着让所有人都静下来,不可妄议。但可惜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见声儿变小。四周看热闹的人不仅没少,反而越聚越多,心里就有点慌。

    这王姝也不晓得从哪儿弄来这些精悍的护卫,武艺竟然如此厉害。

    气氛僵持了这么好一会儿了,眼看着越闹越大,有人已经去寻刘县令了。

    张耀民额头的冷汗也冒出来。

    张耀民虽说如今坐上了主簿这个职缺,却也才将将一个月多点儿。换句话说,他如今屁股下面的位置还没坐热呢。若是真闹出个什么纰漏,惹得县老爷不满,他指不定就要被人撸下去。

    “住手住手”

    张耀民不敢硬碰硬了,只能放缓了语气哄道“都别闹了,有事进去说。我自会给你主持公道。”

    王姝能叫他主持公道

    自然不能。

    他们能说的,自然还是严师出高徒的那一通车轱辘话。

    这时代认同严师出高徒的价值观,不仅有严师高徒,还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论调。王姝跟他纠缠这个是没好处的,就拿先生自个儿学识不够说事儿“区区一个龙文鞭影都讲不明白,你这书院能教出几个人才”

    这话一下子戳到了几个先生的肺管子。

    “你又读过几本书你知道读书人的事儿不过一个丫头片子,字都不识几个,倒是张口就敢胡吣”

    那本身学问不扎实的,当下脸红脖子粗。

    又恼又怒,怒斥王姝脸大如盆。

    “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竟胆敢当众大放厥词我等乃是秀才出身,不敢说文采斐然,那也是饱读诗书,轮不到你一个黄毛丫头侮辱的”

    “我是没读过几本书,经史子集也只不过读了百卷书罢了。什么四书五经,诗歌古籍,也不过读个四五遍,自是比不得你们一本书读到老。”

    王姝说话当真是有毒又狠,直把人家的里子面子都撕得干干净净。

    “再来,你们身上有功名又如何这功名又不是学生的。”

    王姝义正词严道“先生教书育人,首先要教会了学生才算由本事。光你自个儿读书,藏着掖着不叫学生们学会。那他们交那么高的束脩给你做什么又是要束脩,又是要孝敬。拿了人家东西,就得把人教出点样子来不是吗不然你们哪儿来的脸皮在这自诩清贵”

    “你”

    王姝看了一眼托合提。

    托合提会意,转头将那卸了胳膊的六个学生扔出来。

    来的路上,托合提已经给过这些人教训。他们算是知晓王玄之有多不好惹。生怕说错话,往后一家子跟着遭殃。自然交代。不仅说的多,还学得像,将往日先生平日里如何教导学生,暗示他们欺辱人的事儿都抖露了出来。

    且不说这番话又引得众人议论纷纷,铃兰也赶到了府上。

    她先是将事情完整地禀告了袁嬷嬷。王姝在外闹出了事儿,这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主子爷的。原本铃兰打算着若袁嬷嬷不管,再去寻刘氏。

    自家小君不差钱儿,这事儿铃兰和芍药是亲眼见识过的。刘氏别的都不缺,就是身家没那么厚。两人住一个院子,免不了低头不见抬头见。刘氏就时常艳羡温氏的衣裳首饰。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好处许的够,刘氏可不得办事儿。

    谁知她话才说完,袁嬷嬷的脸色霎时就是一变。

    早在王姝入府后不久,袁嬷嬷就曾受过主子爷的指示,去了解王家继承人的性情。知晓这个王玄之虽出自毛氏的肚子,却是个秉性纯良的。当即便也按照主子爷的心思,默许了王姝跟这个弟弟亲近。毕竟主子爷有多看中王家,没人能比袁嬷嬷清楚。

    当即叫铃兰等上片刻,她立即去前院书房秉了这桩事儿。

    萧衍行有些意外,倒是没想到王姝看着脸嫩软糯,倒没想是个烈性脾气。

    “严先生是不是近来闲着多一个学生正好。”

    王姝闹事儿见官对萧衍行来说都是极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他看重的,还是王玄之背后王程锦创下的偌大家业,“叫他跟莫遂去县衙走一趟。”

    莫遂等人过来时,县衙这边王姝一个人以舌战群儒的架势,气得好几个先生要往地上倒。事情闹得这么大,张耀民见事情自己兜不住,就开始改口帮衬王姝这边。

    无论如何,今儿这事儿必然是要有个人担下来才能了。张耀民当然不乐意自己担。

    叶院长一听张耀民这口吻,立即就知道他的意图。他面上想说什么,扭头瞥见张耀民警告的眼神,只能把话吞回去。

    低下头,憋得一张脸青青紫紫,好不难看。

    说来,他折腾王玄之,确实是张耀民的意思。叶集跟张耀民一样,都是寒门学子出身。两人自幼相识,但张耀民却比他聪慧很多。求学的路上,张耀民自然就比他走得远一些,机会多一些。这些年,他一边巴着张耀民一边追赶张耀民,才走到了如今的位置。

    好不容易乡试的张耀民失利,他则凭着一股狠劲考了三次,终于中了举。

    寒门学子想考科举翻身是极其难得的。叶集能中举,已经是摸到了人生的天花板。再想往上运作,做官,没有银两是不行的。

    叶家中为支持他读书早已掏空了家底,再支撑不下去的。再来,他也老了,折腾不动了。好不容易得人赏识,得以在临安书院任院长一职,养家糊口。结果张耀民不知又搭上了谁,直接略过了考试,在县衙里捞了个主簿的职缺,又死死的压在了他头上。

    叶集对张耀民那是又羡又妒,因着自小到大都低人一等,却又叫他莫名对张耀民生出一种说不出的顺从心思和仰望姿态。

    上个月,张耀民忽然联系他,让他帮点小忙。许诺事成以后,会借王家的手帮他运作。

    叶集一听,不过是对付一个十岁的小童,便欣然答应了。

    如今张耀民的意思也清楚,这个亏他得吃下去。不然这桩事谁也逃不找好。这件事到最后,以叶院长给王家赔礼道歉结束。

    王姝深深地看了一眼一脸正气的张耀民,张耀民远远地朝她点了点头。

    时辰差不多,她安排人将王玄之和托合提等三人去她在城北的宅子,自己则吩咐马车打道回府。

    莫遂跟严先生全程站在人群之外,面上倒是露出了几分兴味之色。

    说来,主子爷的这个小君他们是知道一点的。

    王家在西北名气不小。他们当初初到此处,自然要了解一些大的豪绅巨富,俗称地头蛇。王家就排在首列。若非王程锦当时早已经重病缠身,起不来身,主子爷必然是要将王程锦拉入麾下的。

    “这个王小君,倒是个聪慧之人。”严老先生捋了捋胡子,“就是性子太泼了些。”

    莫遂“”是不是泼不知道,伶牙俐齿倒是真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