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楠最终还真就听了林文的话, 选了吴氏为后。
周太后知道后,再次气的半死,忍不住对着李太后哭了起来, “养儿子有什么用, 一点都不贴心,只知道气我。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生他,还能落个清净。”
李太后微微蹙眉, 有些不大开心。两宫皇太后之间, 她虽为母后皇太后, 身份更尊贵些, 可因着周太后是皇帝生母, 奉承她的人更多些,显得自己的寿仙宫更清净些。这一切, 不都是因为周太后有个当皇帝的儿子,而自己无所出吗
周氏这话,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吗
周太后也不是傻子, 话一说出口, 就察觉到李太后的脸色不对,不过她和李氏一起待了几十年了,自然知道如何哄好她。
“姐姐别多心, 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只是感伤自身罢了。皇帝虽是我生的,可您是知道的, 刚满半岁就封了太子,挪去了东宫。之后在他心里,只有林氏才是他的亲人, 我就是个外人。”周太后说着说着,又低头抹起了眼泪。
这话让李太后想起了当年那段动荡岁月,还有她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的时光,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前路未知,谁都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来临。她们互相依靠,彼此陪伴,才能度过。
她叹了口气,“我没有生气,只是劝你也别生气。我知道皇帝没有选孙氏为后,你很失望,可孙氏是你的外甥女,为了避嫌,你也不该选她。你不怕被言官参奏,说外戚为祸吗”
“我不过是想和皇帝更亲近些罢了。”说起这个,周太后也有些心虚,她知道,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弹劾周家了。
“你这个心是没错的,可不该放在这上头。你要是真关心皇帝,可以在皇帝的饮食起居上多用点心。你看林氏,就做得很好,进退有度,皇帝虽信任她,她也没有仗着皇帝的宠爱妄议朝政,胡作非为。此番也是皇帝执意询问她的意见,她才开口的。至于她也推荐吴氏,这也很好理解。你荐了孙氏,我荐了元氏,她不想得罪你我,便只能选择太皇太后推荐的吴氏。”李太后循循善诱道,“更何况,太皇太后历经四朝五帝,她看中的人,必定不会错的。”
周太后也知道,圣旨都下了,此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她不过是想找个人发泄一番罢了。
“我知道了姐姐,我都听你的。”
李太后见她态度一如既往,笑着点了点头。“你若真喜欢那孙氏,回头也召进宫,封个妃,经常陪你说说话也好。”
“姐姐也在母家选个亲近的女孩子进宫吧,就当陪咱们说说话。谁让咱们没有儿子缘呢。”周太后笑着说道。
李太后摇摇头,“既然亲近,难免有所偏颇。长此以往,后妃不和,后宫不宁,岂不是祸事若真心疼,不如给她选个好人家嫁了,日常进宫陪咱们说说话就是了。”
周太后却有些不以为然,“姐姐也太过谨慎了。”从前就罢了,如今她都是太后了,难道还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吗不过她倒是真喜欢果儿那孩子,封妃太委屈她了,还是封个贵妃吧将来若她有了孩子,自己就抱过来养,也算是补偿自己未能亲自养育孩子的遗憾吧。
周太后原以为自己已经做出让步了,这样小小的请求,皇帝不会反对的。
谁知皇帝是答应让孙氏进宫,却只给了个贵人的位份。
周太后为了外甥女据理力争,皇帝却说,孙氏无才无德,也无甚家世,又对社稷子嗣无功,当个贵人已是看在太后的份上,还敢肖想贵妃之位
周太后气了个倒仰,她认为这肯定是林氏挑唆的,于是趁着皇帝上朝之时,召见林文,也不说话,只晾着她,让她罚跪。
可半柱香时间还没到,太皇太后和李太后宫里就先后来人,让林文回去了。
周太后又是一番哭诉,这次没等李太后开口,太皇太后就先将她训斥了一番,“当初你初进宫,也不过是个贵人,后来伺候皇帝得宜,晋为嫔,有孕后封妃,生下楠儿后,才晋为贵妃。你的外甥女,难道比你当初还金贵些吗以哀家看,皇帝这样处置甚好。”太皇太后直接说道。
这一直是周太后心中的痛,她初入宫只是个小小贵人,而李氏却是皇后,哪怕她们现在同为太后,也是李氏在前她在后。她自己吃过名分上的亏,所以不愿外甥女再吃亏,可所有人都反对。
她不过想选个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她有什么错
她如今已经贵为太后了,可连儿媳妇的人选都不能决定,甚至连一个贱婢都不能处置,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周太后回去后就说身子不畅快,却不肯见太医,也不肯吃药。
皇帝对她这个生母本就没多少感情,见她为难林文,更是不喜。连面都不露,随周太后折腾去了。
周太后等了几天,也没等到皇帝的身影,又羞又怒,真的病倒了。
李太后来看她,“妹妹一贯聪明,怎么这回反而糊涂了”
李太后在她床边坐下,拉着周太后的手,“你看看你,不过日间,就瘦成这样了。你这又是何苦呢”
“姐姐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周太后捂着脸哭道。
“我知道,你是感伤自身,所以才想许外甥女以高位。又或者,你是在和我赌气。”李太后说道。
“姐姐,妹妹不敢。”周太后赶紧说道,在宫里,有些事情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哪怕她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
“是与不是,都不重要。这是人之常情,我也不在乎这个。只是妹妹,你叫了我十多年的姐姐,今日做姐姐的,就掏心剖腹的和你说几句话,听不听,全在你。”李太后说道。
周太后坐直了身子,低下头,“姐姐教诲,妹妹听着就是了。”
“咱们的楠儿长大了,他如今越来越有皇帝的样子了。不,他本来就是皇帝。你的这些心思和手段,想要拿捏儿子还可以,想拿捏皇帝,怕是不成。”李太后轻声说道。
周太后低头抹泪。
“上次我和你说的话,你全当耳旁风,我和你说过,你现在要做的,是如何缓和、拉拢你和皇帝的关系,你倒好,为了这些小事,和皇帝置气,你忘了前朝景帝的孝端太后吗”李太后又说道。
周太后的父亲原是个秀才,她也是识文断字的。后来,跟着李太后又看了不少书,自然知道前朝景帝的孝端太后。
孝端太后是景帝生母,景帝继位后被封为太后。景帝宠爱贵妃闻氏,可闻贵妃不被太后所喜,闻贵妃每每去孝端太后宫里请安,太后都避而不见。每逢宫宴,只要有闻贵妃,太后就不出席。闻贵妃温柔娴淑,待人以诚,从不肯因后宫琐事烦劳景帝。
可被太后如此针对,闻贵妃难免郁郁寡欢,不出一载就郁郁而终。景帝痛失所爱后,才知道孝端太后的所作所为。景帝大怒,再未踏进孝端太后的仁寿宫半步,直至孝端太后薨逝,十年间,母子再未见一次面。孝端太后的丧仪也是一切从简。等到闻贵妃之子哀帝继位后,自幼丧母性子狷狂的哀帝更是对这位逼死自己生母的祖母没有半点好感,直接将孝端太后的神位挪出太庙。哀帝在位三十八年,无人敢为孝端太后说话。哀帝死后,末帝继位,不过区区三年,前朝就亡了国。故而孝端太后成了前朝唯一一位主不附庙的太后。
李太后说起孝端太后,也是为了警醒周太后。让她明白,不是当了太后就万无一失。
周太后的确警醒了,她的脑子忽的一下就清明了,这些日子,她的确是糊涂脂油蒙了心,她虽当了太后,可上面还有太皇太后和李太后两座大山呢。她如何就这般狂妄起来。自己虽是皇帝生母,可和皇帝感情一般。
李太后看周太后一脸羞愧的样子,知道她已经明白过来了,拍拍她的手,“想明白就好。传太医吧”
周太后传了太医,吃了药,没两天就好多了。
之后李太后设宴,请了皇帝和周太后,在李太后和林文的周旋下,母子总算重归于好。
经此一事,周太后的智慧总算展现出来了,首先,周太后待林文的态度那叫一个和蔼可亲,还让心腹宫女亲手给林文做了几件衣裳。
其次,周太后也没打算让外甥女进宫了,和李太后商量后,给外甥女赐婚了,嫁的人就是李太后娘家侄子,也算是亲上加亲。
没几日,吴皇后也进宫了,性情端庄稳重,温柔和善。周太后这个正经婆婆见了,也无可挑剔,恰好太皇太后有恙,周太后直接将宫务交了出去,自己和李太后给太皇太后侍疾去了。
皇帝对周太后的转变是很高兴的,表现在他去给周太后请安的次数越来越多,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给周家的赏赐也越来越多。
如此,也算是皆大欢喜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