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除了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这些出名的大将, 还有李光弼、张巡、仆固怀恩、李晟、马璘、马燧
连中风的哥舒翰都还能前赴潼关拒敌,如此优势下,居然还能落得个天子出逃, 花了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的结局。
刘彻都无语了,这李隆基到底是有多废,才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高仙芝、封常清守潼关守得好好的,李隆基却听信监军官宦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这就罢了,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前往潼关的哥舒翰也是被奸臣的谗言害死的。就因为杨国忠进谗言, 李隆基就命令带病奔赴潼关指挥的哥舒翰出关应战。
一个使者接着一个, 哪怕哥舒翰不想出兵, 最后还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大哭着率兵出潼关,最后兵败被俘。
接二连三换掉前线的主帅,且主帅还是因猜忌而亡, 这谁还肯为大唐卖命
李隆基脑子是不是有病不懂军事就别瞎指挥, 这么爱指挥怎么只会躲在后方, 有本事自己御驾亲征啊。
明明胆小怕死还猜忌多疑, 又菜又爱玩。
可惜了死在安史之乱中将士们,未立寸功,却因君王昏庸无道而死。
这些将士给他,别说安史之乱,就算是突厥、回纥、吐蕃也能打回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现实中的刘彻也无语了,“大唐到底有多少武将”居然被李隆基这么造还能平定安史之乱。
“哥舒翰和仆固怀恩听着不像是汉人名字, 是异族”
汲黯“之前那本唐小说里有写过, 李世民在位时四夷臣服,万邦归心,突厥王子、可汗都自请殉葬。武后时, 四夷更是聚钱铸天枢,如此看来,唐朝重用异族将领也不足为怪。”
刘彻不屑道“有什么用,最后大唐还不是亡国了,还是被”好吧,是自己把自己坑死的。
若是他用大唐的方法将匈奴的地盘彻底并入大汉,百年后是不是再无匈奴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眼眶又忍不住红了,“朕可算知道为何大唐如此武德充沛,晚唐时却只剩一个宦官为国尽忠守节。李隆基这个败家子,把大唐的家底都败光了。”
“他把大唐树立起来的百年威望都打没了,人心尽失,呵。”李世民冷哼一声,目光极冷“我李唐没有李隆基这种不肖子孙。”
李渊也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扭头看向李世民“二郎打算如何解决李隆基这个祸害”
李渊言语愤怒中带着急切,就差把“这样的祸害可不能让他有登基的可能”写在脸上。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阿耶,这我得好好想想。”
老实说,听天幕说了大唐的将来,他还是属意李治上位的,换个人未必有李治做得好。
可选李治,不仅会出现武氏窃国,还有李隆基惹出的安史之乱。
若不选李治,承乾和青雀又能否担得起大任
唉选继承人比他打天下还难。
武周时期
武则天面无表情,但周身的气压却越来越冷,“婉儿,传朕旨意,明日起让所有皇孙郡主县主都去太学听课。”
上官婉儿有些意外,怔怔地看着武则天,机械地回应道“是。”
自天幕透漏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安史之乱后,武则天一直没有处置太子李显,也没对李隆基做什么,上官婉儿以为武则天是在考验二人,没想到是放弃了二人。
上官婉儿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没有李隆基,她是不是就不会死于唐隆政变
“朕可以还政李唐皇室,但太子李显平庸,相王李旦懦弱,都担不起大任,朕决定在众多皇孙中择一位聪慧灵敏之人立为皇太孙,待朕百年之后接任李唐江山。”
大臣们刚到就听见这话,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应。
李唐皇室、李唐江山,陛下这话的意思是打算把国号改回来
不是,陛下这话不是在说要废太子吗太子要被废,这才是大事啊
还是狄仁杰率先道“陛下圣明。”
择孙不择子,陛下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不少时间,可真圣明。
况且太子确实平庸,相王最出色的儿子楚王李隆基,唉,知道安史之乱后,实在无法以平常心看他。
相王府
十四岁,正意气风发的李隆基怒瞪天幕,他不能接受将来的自己会变成这样,而且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为何要因将来未发生的事责备他
他现在又没做这些事。
一次次被天幕提起,还全是负面评价,自负如李隆基也坐不住了,“四哥唐朝会管爹叫哥,皇祖母会废了我吗姑姑看我的眼神越来越吓人了。”
李旦正在逗鸟,闻言头也不抬道“儿啊,你干的那些事,你姑姑没有直接提剑上门砍你,已经够给你爹我面子了。”
李隆基“那不是我干的。”我现在还没干啊你还是不是我爹啊
李旦“三郎,史书白纸黑字上写着呢,你还是自求多福吧,父王可帮不了你。”
李隆基急道“那史书上还白纸黑字写着您将来是皇帝,若是按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您将来可坐不上那个位置。”
“三郎你怎么还看不清局势呢,自从天幕说出安史之乱后,你就没有问鼎大位的可能了,你爹我就更没可能了。”李旦一边逗鸟,一边悠悠道。
李隆基“”
李隆基不服,太子李显的四个儿子资质平平,史书上都说最后是安乐和太子妃韦氏立李重茂为皇帝,韦氏有嫡子却立最年幼的李重茂,说明嫡子已死,甚至那两个年纪大的庶子也没了,才轮到李重茂。
李重茂在位不足一个月,就被他和姑姑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拉了下来,若是这辈子还和史书上一样,就算姑姑不帮他,他也可以把李重茂从龙椅上拉下来。
可是为什么要有天幕这个变数。
一切都变了。
史书上写的很可能会化作泡影。
李隆基心情低落,他明明可以是大唐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缔造开元盛世的皇帝,却因为天幕的出现,成了软禁在相王府的笼中鸟,前途无望。
若下任皇帝不是他爹,那他必死无疑。
更可恶的是,他爹毫无夺储之心。
刘彻顺利平定安史之乱后,开始磨刀霍霍向周边的突厥、吐蕃,不管过了多久,刘彻还是看长安头顶那块草原不爽,看那些时不时入侵的中原的游牧民族不顺眼。
发兵的借口也很好找突厥、吐蕃趁着唐朝内乱趁火打劫,尤其是吐蕃,居然趁着安史之乱,浑水摸鱼,比突厥还可恶,突厥只是犯犯边境,吐蕃居然占领大唐的国土。
刘彻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干得漂亮”不愧是我。
唐太宗时期
听了安史之乱早已憋屈得不行的武将纷纷道“居然连吐蕃都敢犯境,陛下,应该将吐蕃也纳入大唐的疆域才是,臣请战。”
全都打下来,看他们还怎么入侵大唐。
民部尚书裴矩弱弱道“可是国库没钱啊。”
尉迟恭瞪大眼睛“怎么会没钱,朝廷不是建了好多作坊吗光玻璃厂就有七八个每天供不应求,玻璃都卖到大食国去了,这还叫没钱”
“你当打仗的军费说来就来呢,大唐如今百废待兴,所有建设都需要钱,那些作坊是赚钱,可赚到的钱都投到别的地方去了。陛下还说要多做一些惠民的农具免费借给百姓开荒,还有预防蝗灾、旱灾的费用”
裴矩一样样数着,数到最后,他都不想干这个民部尚书了,个个都找他要钱,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啊
李靖在心里算了算,“那要何时才有钱按照这个投入,用不了两三年大唐的情况就能好转,而且还有盈利吧”
“是这样没错,至少也要两年后,国库才能充盈。”到那时还要留出赈灾的费用、赏赐的费用等等,扣掉这些其他的才能拨出去。
打仗太烧钱了。
另一边,在大明顺风顺水的武则天也遇上了阻碍祖训不可违。
武则天大发雷霆要废除酷刑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祖训不可违要废海禁的时候你们也不说祖训不可违,怎么她要提拔自己人就开始说后宫不得干政
合着对你们有益的才能废除,对你们不利的就不能废除
武则天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okitty吗
武则天强硬的态度,以及熟练运用东厂和锦衣卫迅速罢免了朝堂上的反对之心。
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世家门阀跳出来阻止她,没有宗室发动政变,大臣的权力全部来源于皇帝,这种感觉,就一个“爽”字。
为此,武则天还特意朱元璋。
武则天朱元璋,老朱,你的大明国策是把各朝代的补丁都打上去了啊,大权在握的感觉真不错。就连藩王问题都被你儿子解决了。
还有你儿子可真有远见,自他之后,皇子公主嫁娶都选小官或者平民,加上你定下的皇帝死后让无子妃嫔殉葬。
连外戚的烦恼都没有。
朱元璋听了前半句还有些自得,听完后心里颇不是滋味,仰天长叹一声。
朱元璋可惜算无遗策却没想到后代个个是奇葩。
李世民老朱,这我懂你。后代不行,地基打得再好也没有用,反而是给他人做嫁衣。
朱元璋看到这句话,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样瞬间跳脚。
朱元璋说给谁做嫁衣呢
武则天他说的当然是我了,不然你以为是谁
朱元璋
朱元璋关闭群聊后,觉得浑身不得劲,他建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后面想废却出现了比锦衣卫权力更大的东厂、西厂、内行厂;
废丞相集权,却诞生了比丞相权力还大的内阁;
严防贪官污吏,明亡时官吏个个贪得珠圆玉润,只有朱家天子瘦成皮包骨,连军费都凑不齐。
防外戚、宦官、文臣武将,最后把自己防成了孤家寡人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的文官彻底压制住了武将,此后党争不断,还有宦官专权,连着几个皇帝死因不明。
他所期待的千秋万代没有见着,只见到了一代不如一代,代代出奇葩,最终彻底断送了大明基业。
百万正规军却不如5万金兵。
何其可悲。
洪武时期
朱元璋瞪圆眼睛,整个人僵住了,不可置信地扭头问一众儿子和百官“刚才天幕说什么”
向来爱拍马屁的朱樉缩了缩脖子,努力把自己变成透明人。
朱棡也不敢吭声,自从大哥和娘死后,老爷子的逆鳞就是大明江山,谁敢拿大明江山说事,是不想活了是吧。
朱棣也怔住了,他从未想过明朝会以这种姿态亡国,连军费都凑不齐百万正规军不如五万金兵
大明到底经历了什么居然会落到这个地步。
藩王不敢吭声,百官就更不敢了,尤其是听到国之将亡,军费都凑不齐,官吏却珠圆玉润,呸,贪污受贿。
空印案和郭桓案还历历在目,这谁能不害怕百官们吓得脸都白了,内心不断祈祷可千万别牵连他们,这钱不是他们贪的啊。
朱元璋脸一拉,冷声道“都不说是吧”
朱棣见状,出列道“父皇息怒,天幕说这些是好事,知道这些咱们才能提前防备。之前天幕就说过,大明军备松弛,那会距离现在也不过三四十年。”
开国还没到百年就军备松弛,往后的情况可想而知。
因此朱棣虽然惊讶,但却没有多少怒火。
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为了巩固大明的江山,为了将大明江山世代传下去,可谓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政策,现在却告诉他,他想的政策没几件是可靠的。
他想利用藩王镇守边境,一则旧元势力还未清肃,二则也能让军权从大臣手中转移到自己儿子身上,让天下之要塞掌握在朱家人手中,永保大明江山。
可惜他刚走好孙子就削藩,儿子起兵反孙子,成功后直接把他的藩王制度给改了。
他阅遍史书,编撰祖训录,为的还不是大明的江山,防外戚、防宦官,防功臣,他把能做的都做了,到头来竟是为他人做嫁衣。
大明各个时空的皇帝们死因不明谁你说清楚啊
太祖爷爷话别只说一半,快给你的儿孙后代透漏透漏。
武周时期
“heokitty这是什么”前面汉武帝不还是病猫吗怎么到她这里就变成heokitty了
还没等武则天想明白,就听到后面的嫁衣论。
武则天笑了,“这大明朝的国策听着是挺不错的,无宗室内乱,无外戚干政,无世家门阀。”就连宦官都防了。
后世的朝代果然不一样。
要是她身处大明,哪里用得着这般煞费苦心。
不过大明的皇子公主皆选小官或者平民之女,没有家世助力和见识,入宫的女子想来也不会有干政之心。
防得这么彻底,最后还不是亡国了。武则天摇了摇头,缺了平衡之道。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深有同感,“是啊,地基打得再好,后代不行有什么用。”
大明朝防着防那,最后也没比大唐好多少。
汉武帝时期
刘彻“heokitty是什么”都是老虎不发威,怎么她就是heokitty,而他却是病猫
众人绝倒“”陛下你的关注点能不能再清奇一点
霍去病认真地想了想“可能也是病猫的一种吧。”
武则天掌权几年后,在心腹大臣的拥立下正式称帝,废原来的皇帝为顺王。
大权在握怎能不培养几个会揣测上司心思的大臣呢,他们就是你的嘴替,会为你冲锋陷阵。
武则天在位期间,大明焕然一新,改科举、重开武举,废户籍制、殉葬制度、废裹脚,大幅度提高官员的俸禄,同时规定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抑制土地兼并等等。
还让大明的女官从后宫走到了前朝。
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武则天却觉得没什么挑战性,索性朱祁镇已经被废,土木堡之变的时间也过了,也先都被打没了,武则天便立朱祁钰为太子,提交完成任务。
回到地府后,武则天向阎王提出想挑战地狱级副本。
阎王你确定吗
武则天果断点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心道大明这种高度集权,皇帝一言堂的副本有什么难的,地狱级就算是穿成皇后,哦不,太子妃,普通嫔妃也可以,她照样可以完成任务。
阎王祝你好运。
武则天再次睁眼,时间线来到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她变成了被赶鸭子上架的朱祁钰,负责收拾残局。
武则天一来就被人簇拥上皇位,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当即在跨界聊天频道发了一句
武则天换了地狱级难度,好像更简单了。一来就是皇帝,连夺位都不用。
大明的任务可真简单,怪不得朱元璋想抢。
朱元璋再说一遍,我不是因为简单才想抢,呸,换。我是想自己收拾不肖子孙好不难道你们不想吗
朱元璋说完,发现聊天频道瞬间变沉默了。
过了好长时间,才看到武则天发了一句
武则天不想,大唐的任务不是安史之乱就是唐末的五代十国,会分分钟把人气死。
秦始皇想,但是不想变成胡亥,我怕忍不住自残。
李世民和政哥一样,怕忍不住自残。
刘彻想,但是阎王不给机会。我也想换难度了,吐蕃和突厥也没多难对付,比起当年的匈奴差远了。就是李隆基的儿子都太一般了,生了这么多儿子,都没一个能顶事的。
我都不知道立谁当太子好。
唉,我当年虽然生得少,但前有刘据,后有刘弗陵,质量还是不错的。李世民建议你家少生点,优生优育懂不懂,李隆基生那么多一点用都没有。
李世民
武则天多生几个还是有好处的,大号废了还可以练小号。
李世民
刘彻
秦始皇
朱元璋
武则天忘了,大家都是练过小号的人,溜了溜了。
武周时期
武则天表情有些扭曲,这回书里的她是不是太过活泼了点
罢了罢了,就当不是她就好了。
其他时空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
大号小号们齐齐沉默了。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后世的突厥、吐蕃不如匈奴刘彻勾唇一笑,那不是说击败了匈奴的他更厉害吗
随着武则天、刘彻换难度挑战,秦始皇被激起胜负欲,也想快点完成任务,好开展下一个。
于是,秦始皇又开始了他的007工作制,在他的带动下,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变了一个画风,武将积极得不行,就怕被迫武转文,文官忙得没有时间结党营私,都忙着加班呢。
就连敌军奸细都被抓壮丁,没有时间传递军情。
另一边,朱元璋也支棱起来了,再不努力他就要垫底了,这怎么可以。
于是朱元璋阔刀大斧地准备改制,在寺庙待过的朱元璋深知寺庙那一套,他决定学武则天整一个“圣母临凡”的祥瑞,师出有名才能废掉李旦,自己坐上皇位。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历史上的武则天是把唐朝宗室清理得差不多之后,才这样做的。
他现在就这么搞,那些宗室肯定会学朱棣来一套清君侧。
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
为了更好的监督朝中和他作对的大臣,以及搜集宗室的罪证,朱元璋再一次成立了锦衣卫。
洪武时期
朱棣“”为什么躺着也能中箭。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