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所谓荣光 李三娘:弟弟,让你白费口舌……

    隋朝隋文帝时期。

    天幕又再次讲起李家之事, 这次出乎意料的,竟是李渊生的那位李娘。

    这倒是又惊讶震撼住了杨坚。

    单一个李二郎,便是隋末李渊得天下的一大助力, 结果这李渊生的女儿竟是也不差。

    能有如此一双好儿女, 难怪最后得天下的会是李渊了。

    杨坚不禁摇了摇头, 随即又是一笑,继续往独孤伽罗宫中行去。

    现下这个时候, 二郎和那窦氏应该也在那里。

    如今杨坚和小李世民相处下来, 越是喜欢欣喜得不行, 如此麒麟儿, 竟是能被他寻到,怎么想, 也都是一大幸事。

    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 再有就是让窦氏也留在宫中。

    没听天幕都是如此说,二郎的教导可离不开窦氏。

    至于李渊杨坚又是暗自点头,那李建成自然也是不错, 留给李渊,也算是他对李家的一点弥补了。

    想必再接一个李娘进宫, 那李渊应当也不至于说些什么。

    想到此,杨坚脚步不由得加快, 他得和伽罗说说。

    秦王宫。

    嬴政皱了皱眉,有此等功绩和能力的女子,为何没有更多记载下来

    在分析原因之前, 让我们再来更深入回顾下刚才所说的

    李渊起兵,柴绍要响应去迎接义旗,而平阳昭公主留在长安,一介女流之辈, 于隋末乱世之中,当真如她所说的那样,一个妇人,遇到危险最容易躲藏起来吗

    那个时候,隋炀帝还没死,各地农民起义混乱不堪,连有些郡县官员都各自称王称霸,可谓是草木皆兵的时代了。

    更何况,平阳昭公主可没选择一条稳妥保险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凶险的道路。

    前面有言,平阳昭公主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于旧唐书记载中“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我们足以得见,这只几百人的队伍,可是在满是流寇山匪的混沌之地那些人,可基本上都是一些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刘彻嘶了一声“一介女流,又变卖家产,去招收亡命之徒,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啊。”

    但话说回来,能在如此复杂危险的情况下,做到这种程度和地步,更是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平阳昭公主的胆识与谋略。

    将一群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又要让其听令,将诸多人拧成一股绳,还要再继续招收和笼络其他势力的人,而且还是在个多月的时间里,试想一下,若换做是男子,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吧

    而这些人所听令和效忠的,可还是一位女子。

    要知道当时李渊的势力可是也还刚起来,打着李渊的旗号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乱世之中可不缺枭雄人物,如那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

    可多数起义军尽被平阳昭公主招入麾下,又是因为什么凭的又是什么

    能起义的首领,再怎么说,也必然是有所能力之辈,他们却甘愿听命于一个女子,并且在平阳昭公主的带领下,击退一波又一波前来攻打的隋军,势如破竹的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这能说是巧合和幸运

    历朝历代无数人下意识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这又怎么可能归功于巧合和幸运,恐怕是男子,都未必做得到如此

    所以,单凭这些仅有的记载来看,平阳昭公主之能力,其在军事指挥上的天赋和胆略,以及能够和秦王李世民并肩作战的实力,我们是否能够猜测或笃定,这李唐的江山,平阳昭公主恐怕也居功甚伟

    可这样一位军事能力卓绝的公主,却在长安之战后,几乎销声匿迹,再一次传来的,却是她的死讯

    为何独独是作为女子的她,没有更多的记载事迹流传下来

    是平阳昭公主在战局稳定之后,就退居幕后这可能吗她甘心吗

    一个完全有能力,也不比男子差的女子,一个已经统领了七万多人队伍的女主帅,怎么就要突然退居幕后了

    所以,这若是平阳昭公主之意,于情于理都不合。

    那么,只能是外界因素的迫使

    隋末乱世。

    听到这里,李娘蓦地攥紧了手。

    随即无声扯了扯嘴角。

    外界因素的迫使如今她遭受的,岂不是同样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外界因素

    让我们来看看于史书记载中,关于平阳昭公主以军礼去下葬时的情景

    平阳昭公主下葬时,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这是军礼规格,但有礼官和大臣反对,提意见说“以礼,妇人无鼓吹。”

    即女人下葬时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

    为什么不合难道她没有在乱世之中出了力难道她没有组建那超七万余人的队伍难道她没有和李世民一起攻克长安难道那山西的咽喉要道,不是她带领娘子军去驻守和防守

    哦,是了,也是给出了答案简简单单的“妇人”,以及“女人”二字,与古礼制不合,就能抹杀她的一切

    咔哒

    武则天将手中的茶盏放于桌案上,无声讽笑。

    妇人,女人与古礼制不合,呵,何其可笑。

    何其可笑,以这种理由来阻止,好像一个女人的身份,就能让他们有理由去蔑视平阳昭公主所做的一切

    恐怕他们还以为理由正当,也理所应当。

    可还是那句话,是非功过,自在人心,世道是会变的,历史总会留下痕迹,哪怕平阳昭公主的事迹仅此而已,可从其中,我们依旧能描画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形象来

    而试图将其功劳掩埋之人,必遭人唾弃鄙夷。

    隋末乱世。

    李元吉僵硬着脸色,梗着脖子,突然想到,今日他来这里闹着一出,这营帐之外,可是有许多人看着听着

    今日之事,恐怕也必然留下印记,而悠悠众口,又如何堵的住

    他这位姐姐,在后世之中,显然是备受推崇之女子,而他现在

    一想到此,李元吉简直想在心中骂脏

    怎么天幕就偏偏说起了她李娘

    现在又叫他该如何收场

    礼官是如此说,但李渊反驳道“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就是说,当时李渊为平阳昭公主说了话,认为平阳昭公主于过往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也因此,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李娘一愣,抬头看了看李渊。

    不过李渊也是面露诧异之色,随即反应过来,轻咳一声,立即又收敛了神色。

    他竟会如此说吗

    再看另一边的李元吉。

    听到这里,李元吉的脸色更是不怎么好,紧抿着唇说不出话来,也不知心中是作何感想。

    然后又听天幕继续道

    基于此,便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而这也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

    平阳昭公主,“昭”这个谥号,确实是缘由李渊。

    李渊也为自己女儿说了话,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儿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更知道,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而且李渊也确实是要以军礼来下葬自己的女儿,并赐谥号为“昭”。

    李渊不禁直了直身体,天幕这是要夸

    不过,虽是如此,但平阳昭公主可是死的早,比李渊还早。

    李渊“”

    这什么意思

    我们从李渊的话中,不难听出,李渊最起码也是知道平阳昭公主之功绩和能力的。

    但为什么,平阳昭公主会早死

    又为什么,这死前的六年中再没有多少的记载和事迹流传下来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一下

    平阳昭公主的死,和这六年中间发生的事情,是否有关系

    连死后的荣誉,礼官大臣都要反对,那么,这六年之中,又是否因她是“女子”之身份,而发生过什么

    而李渊如此说,如此做,又是否是出于对女儿的愧疚于是在女儿死后,要弥补给她一份荣誉

    别忘了,李渊还有那么多儿子呢,比如李建成,李元吉等。

    李元吉“”

    一种胸口中箭的感觉天幕你是不是有什么神通

    这眼下的情况,简直

    另一边,李渊也是脸色变得尴尬又难堪了些。

    天幕虽还未明说什么出来,但其指明的意思,和眼下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简直有种把他们现下的情况摆在了明面的感觉。

    着实是叫人难堪

    李娘观李元吉等人的脸色,心中讥讽之意更甚

    原来他们也是知道,之前的种种行为是令人不堪的

    一个女子,要那么大的权利干什么又如何能拥有那么大的权利要建功立业,还不如相夫教子,更何况,李渊手下也不是没人,他的儿子不说各个顶用,也是能拿出一二个。

    这会不会是当时那些人的想法李渊的,平阳昭公主那些兄弟们的亦或者是其他的大臣手下等等

    又会有多少人愿意看着这样一个女子站在他们头顶之上,看着如此一个女子掌权,甚至比他们还要出色能干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下,与众兄弟相比,与儿子相比,平阳昭公主一个女子,是否就成了可取而代之的存在

    尽管她天赋出众,胆略过人,但她只是一个女子啊。

    单一个“女子”二字,在那个男权社会下,便就有无限可能,也有无数种无可奈何,以及迫不得已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沉默下来,不知该如何作答。

    所以这六年来,没有多少平阳昭公主的记载和事迹传出,是否当时她手中已无兵权也已无任何事可做

    所以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一个能在乱世之中,女扮男装深入险境,不惜变卖家产,豪赌一把,一个能在短短个多月内,就能召集收编一大群人,并让人听命效忠的女子,当她被迫沉寂下来,她当真就心甘情愿

    可那样一个时代,谁会坚定站在一个女子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够支撑和维护在她身边

    就算是身为父亲的李渊,恐怕也会认为收缴了平阳昭公主的兵权,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而最后,李渊要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又是否因为这六年中,一个本该更加闪耀于历史中的女将领,却只能蹉跎于后宅之中,而后郁郁寡欢,所以心生愧疚,终是在平阳昭公主死后,才弥补她一次荣光

    李娘闭了闭眼睛,心中难免苦涩。

    她甚至可以想象,若当真如此,那她心中必是难以忍受的。

    原来那历史轨迹中,到最后竟是如此

    凭什么她只能身后得一次荣光凭什么

    她原本可以做更多事情的

    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只能从一些记载和事迹中去努力窥探和分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知晓,这位平阳昭公主,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钦佩,也令人赞叹的女子,那闪耀的历史长河里,必然有独属于她的位置存在。

    她是大唐的公主,是李唐天下建立之初,无法抹去的荣耀与光辉,哪怕仅以此,也足以青史留名,为人知晓。

    那封建王权,男尊女卑的社会下,能够出现这样一位女子,她身上所代表的,所展现的,所延续下来的,是同样作为女子的荣誉与精神,这让我们更加知晓,历史不是一群男人的舞台

    在这群人之下,无论如何抹灭,各色女性的魄力与魅力依旧长存,那些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她们一直存在

    作为女子的荣誉与精神

    李娘缓缓松开握紧的双拳,深吸口气,看向李渊,沉声道“阿耶,现下二弟已将军务交予我,我是绝不会退让的”

    再看向李元吉

    “你若是不服,那且看着,看看究竟我能不能做到”

    “我”

    李元吉脸色难看的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反驳的话出来,可是有先前天幕之言在,他又如何能说什么

    简直就像生吞了铁块儿一样,堵得哪里都不舒服

    而正在这时,外面竟有骚动传来

    李渊不得不叫士兵进来问话,那士兵看了李娘一眼,低头回答道“是小姐招收的那些人,他们”

    李元吉憋憋屈屈,只能发火到士兵身上“他们怎么了支支吾吾干什么”

    士兵于是果断开口道“他们举着小姐的旗子,说如果小姐不能带领他们,那他们就不干了还说他们就是奔着小姐才投靠的,若是还没小姐本事大,别想他们听话”

    “然后这些人一边听着天幕,一边在军营之中附和以及宣扬小姐之前做的事,军中士兵响应也颇多”

    “我们觉得,小姐能带领我们胜利”

    很简单,这些将士都想要军功,而天幕之前说的那一句话“势如破竹,每一次的胜利”,就显然戳到了他们的点上,换句话说,就是跟着小姐,有肉吃

    而再看李元吉,才差点犯了一次大错,将士又不是傻的,知道李娘的能耐后,能甘愿跟着李元吉

    这是谁都能想明白的简单道理。

    李渊和李元吉等人自然也能想明白。

    于是李渊不说话了,而李元吉他听着外面传来的动静,骤然眼前一黑,脸上难堪又难看。

    这可真是什么都不用筹谋了

    李娘嗤笑一声,朝李元吉示意“弟弟,让你白白浪费口舌了。”

    “你”

    李元吉气到胸膛起伏。

    却见李渊不再有开口的打算,李建成也竟是直接朝娘道了喜,于是只能气到甩袖离开,竟是难堪退场

    好了,平阳昭公主的事迹说完,我们接下来再要讲讲另一位同样值得称道的女性人物了。

    她是谁呢

    秦朝时期

    “哦是谁呢”

    刘邦一边喝着酒,一边附和着天幕。

    行李已经收拾妥当,他们已经踏上了去往咸阳的路上。

    吕雉和刘邦一起待在马车里,正手抚着行李,不知在想什么,然后就听天幕继续道

    她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之妻吕雉。

    “噗”

    刘邦直接喷出了一口酒,望向同样惊讶震撼的吕雉“什么”

    汉朝刘邦时期

    无独有偶,同样震惊的还有已成为汉高祖的刘邦,以及已成为皇后的吕雉。

    此时刘邦正和戚夫人待在一处。

    听到此,戚夫人就是一个皱眉,暗哼了一声。

    而刘邦摸了摸下巴,倒是挑了挑眉。

    竟是吕雉那天幕会说些什么,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