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无冕女皇 那答案几乎让刘彻骇然住了……

    在刘邦和吕雉密谈之际, 天幕的声音仍在继续

    我国封建礼教之下,世人对女子多有苛责。

    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女子身上, 与发生在男子身上,便往往是两种说词,两种角度的看法

    如女子当权便是牝鸡司晨, 而男子窃权便是能者居之

    男子为巩固权利杀人,后人却能多看他之功绩,怎么女子为巩固权利杀人,后人却又眼界变窄,只能看到如此了

    无非就是同一性质的事情,结果就因为“女子”二字, 便先有了偏见和苛责。

    仿佛身为“女子”,做此类事情,就是不当也不该, 触犯了自身的利益,也拿“女子”二字攻讦说事,犹如就站在了至高点上一样,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实属下贱双标之行径, 令人作呕, 反胃恶心。

    历朝历代诸人“”

    下下贱

    嘶天幕骂得好狠啊。

    但要他们针对此反驳,却是也站不住脚

    可女子当权

    可这女子当权, 实在是

    还记得之前说过的,“临朝称制”这个词吗

    自是记得,但突然提起这个又是为何

    还有第一个视频最开始, 说过的汉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众多王朝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足有四百多年之久。

    这一句话大家也都还记得吧

    这当然也记得,还有那流传下来的汉人之称。

    但提起这个又是为何

    给大家放一个数据,关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各个朝代“临朝称制”的女性数量

    “嗯”

    嬴政眸光一闪

    “临朝称制”数量与延续时间最长的汉朝吗

    西汉有三个,东汉有六个,整个汉朝加起来,一共是九个。

    东晋两个,北魏两个,唐朝两个,北宋五个,南宋三个,整个宋朝加起来是八个。

    辽国一个,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那位萧太后,后来的西辽两个,若算上就是总共有三个。

    元朝两个,明朝没有,清朝一共有三个。

    从这数据上,看出来什么了吗

    这

    临朝称制的女子,竟是汉朝最多

    而汉朝国祚延续四百多年之久,是为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

    这二者之间的关联,莫非

    虽然一个国家延续时间的长短有诸多因素,而且也不能说所有临朝称制的女性都对国家做出了贡献,但显而易见,有吕雉在先,后面多个临朝称制的女性,的确都做出了不少的功绩和贡献,所以这其中,必然不能说没有任何的联系。

    唐朝先不说,出现唯一的一个女帝,对全盛时期大唐的积淀也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

    再看宋朝,整体加起来足有八个,不能说全部都是好的,但最起码其中一部分女子,对于维护朝局稳定,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毕竟宋朝扯后腿的皇帝可还有不少,哪怕整体不能和汉朝相比,可至少也将宋朝的国祚维持了下去。

    辽国,出现一位萧太后就已是不得了了,压着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

    至于元明清就不多说了,女子地位越来越低,约束也越来越多,其中究竟损失了什么,看前朝就可知道。

    这天幕给出的数据,不得不说惊住了许多人。

    他们自是知道,国祚的延续,诸多因素数都数不过来。

    但但汉朝国祚延续四百多年之久,其中临朝称制的女性确实是最多的,这其中难道就能说没有半点关系

    其次就是宋朝最多,但宋朝整体而言不强也不盛,毕竟还有那些拉后腿的软蛋皇帝在,就不多说什么了。

    可话说回来,宋朝拉后腿的皇帝那么多,之前听着国祚延续时间也不算短,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临朝称制”的因素在

    恐怕谁也不敢肯定去否认。

    所以这女性之能

    这还只是“临朝称制”的女性,除此之外,像平阳昭公主那样出色的女将也不单此一例,以及女宰相,女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等等,这些女性的涌现,无疑都证明了一件事谁说女子不如男,只是多生不逢时,机会太少罢了。

    我们再来说下一位女性为政时的功绩

    她在后世有“东汉艳后”之称,却也是“无冕女皇”。

    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

    说的就是东汉的和熹皇后邓绥。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禁怔然,又是汉朝。

    东汉的无冕女皇

    那这位邓绥,又做了什么

    从吕雉到邓绥还有先前天幕所给出的,关于各个朝代“临朝称制”的女性数量等,这让刘彻心中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先不说那女将军,女宰相,以及各种家什么的,显然这女子之能,竟多依托在地位和权力之上

    而造成如此现状之根本原因

    刘彻骤然抿紧了唇

    是天幕所说的男尊女卑,是对女子的压迫与约束,是男女职权的分明与界限

    所以女性只有掌了权,其胆识谋略,心计魄力,才能如此体现出来。

    可这由此带来的弊端也不少

    外戚专权,任人唯亲,权利相冲,后宫与朝政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等等

    所以在吕雉去世之后,才会有如此惨烈动荡。

    若女子之能不弱于男子,那如何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和矛盾又如何能避免那“临朝称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那就只能让女子之能,之地位等合理,合法,合权

    霎时间,刘彻呼吸骤然粗重了起来。

    那下意识涌现的答案,几乎让刘彻骇然住了。

    不这也是一体两面,就算为那女子之能,使得女性能有更多机会展现才能,比如入朝为官等,但如此一来,“临朝称制”岂不是也合理合法了甚至是更顺理成章了

    这

    刘彻蹙紧眉,下意识摇了摇头。

    他要想想,再多想想。

    明朝朱元璋时期。

    一路听到现在,朱元璋的心情如何不复杂。

    他简直是复杂难言极了。

    想那汉朝唐初离他已经够远的了,他其实对诸多事情都不甚清楚,也不甚了解。

    就比如那位唐朝的平阳昭公主,其军事之能这些如今听起来,可真是叫人心情复杂,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可原来女子能做的事情竟是如此之多,也如此令人意想不到,满心难言。

    有这两个女性在前,如今和他一样听着天幕之言的女子们,又该是何种想法

    而天幕现下还在继续往下说

    和熹皇后邓绥,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

    此时一后宅之中

    “无冕女皇,皇后之冠啊”

    一群女子聚在一起,正一边听着天幕,一边在说着话。

    “各位姐姐们,可是了解东汉的这位邓绥邓皇后”一年龄较小的女孩问道。

    “这位皇后应该也是被记载在史书之中吧”

    几个年龄更大的互相看了看,随即开口道

    “了解是了解过,但是”

    但是她们从未有过什么多余的想法。

    可现如今,一路听天幕说到现在,却不知为何,总在心中掀起无数波澜。

    与吕雉差不多,在汉和帝刘肇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其临朝称制时间长达十六年之久。

    那邓绥在这期间都做了哪些政绩出来呢

    首先政治上,再一提到这位“临朝称制”的女性,肯定大多又想到了外戚专权吧

    但邓绥不是,她没有放纵外戚,也没有任其专权弄势。

    反而恰恰相反邓绥对外戚更严加管束,不仅有功于汉室,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后世。

    当时邓氏一族有两大“根据地”,一是老家南阳,二是京师洛阳。

    于是邓绥便给司隶校尉,即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还有河南尹,南阳太守下令,说邓骘等人虽然安分守己,但是邓氏子弟不少,难免有人会违法犯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严惩,不留情面。

    从此以后,邓氏亲属有犯罪的,从不宽恕。

    因为邓绥认为,要想使皇室外戚子弟不招破败之祸,最重要的便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读书。

    而正是由于邓绥的约束教育,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

    比如她哥哥邓骘的儿子邓凤在接受贿赂的事情被揭露之后,邓骘就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这在封建社会中确是少见之事,与邓绥严格约束外戚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汉朝未央宫。

    听到这里,刘彻不禁挑眉。

    这位邓绥竟是如此吗

    那想必她当时也不需要用外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约束外戚,戒饬宗族。

    不仅是外戚那边,皇室宗族也多有约束,而且邓绥还兴办学堂,普及教育,让近臣,宫女,贵族子弟等都受到教育指导,这种无论男女,富贫,贵贱,都令之受教育的思想,可谓开明,先进。

    这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也差不多了,真的是很值得称道赞扬的一件事。

    “和现在的教育理念差不多”

    嬴政听得不禁心思一动

    现在后世。

    这后世又究竟是何种教育理念

    而又听天幕继续道

    除此之外,邓绥还采纳尚敏“兴广学校”的建议,广建郡国学校,同时让公卿举荐隐士大儒,鼓励后生向学,特征李充为博士,又诏令中官近臣到东观向许慎等人求学,受读经传,从而教授宫人,左右学习诵读,早晚济济一堂。

    还有创办新学堂,征召五岁以上的亲王,以及邓氏近亲的男女共七十多人,一律到专门开设的学馆中学习经书。

    对此,邓绥不仅请了老师为他们教授经书,甚至还亲自监督他们学习。

    而年纪太小的,都专设师傅,让他们到宫内亲加教导。

    像邓绥这种为皇室以及邓氏近亲的子女开办学堂的行为等,可以说是把女子家庭教育上升为学堂教育,这样开拓性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可称得上一大创举。

    虽说仍是局限在皇室宗亲,近亲外戚,贵族大臣等范围之内,但其不限男女,还有宫女等也能学习的种种举措,单从这几点来看,从邓绥身上,这完全是突破性的,先进的,也格外开明的思想了。

    普及教育有多重要,其意义有多远大,这一点就不用过多明说了吧

    而邓绥能有如此行为和举措,纵观历史,也着实是难得一见了。

    秦王宫。

    嬴政不禁提醒宫人仔细记录下来

    普及教育,鼓励向学,兴广学校,不限男女这种种举措说明,都必须记录下来。

    待天幕结束之后,他可要细细思量一番

    再说回政治上

    邓绥执政期间,还轻徭薄役,广施德政。

    如汉和帝去世安葬后,他的妃嫔都要到陵园守陵。

    而邓绥怜惜众妃愁苦,便赐予妃嫔王青盖车,采饰大车,骖马等,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一位贵人王级赤绶,只因这位贵人头上没有步摇环佩,邓绥便加赐她步摇环佩各一具。

    不久之后,邓绥还诏令各个陵园的贵人,以及宫人等,有宗室同族若体弱年高,无法服役的,叫园监核实上报名册,亲自到北宫增喜观检阅询问,听他们自己决定去留,当日便免除遣散了五六百人之多。

    “竟是如此吗”

    “这位汉朝邓太后,竟还做了这些事情啊。”

    “让女子也能学习,竟是还有宫女”

    历朝历代中,经过平阳昭公主,以及汉高后吕雉这两位女性的盘点,多数女子逐渐聚集到了一起,说的话也更多了起来,她们一边听着天幕,一边交谈着,一边也在思考着,无形中,心底种下的那颗种子又再次挣扎生长起来

    天幕在夸她们,后世之人在纪念她们,也在颂扬称赞她们。

    哪怕身为女子,这岂不是也青史留名,为后人所传颂

    还有那句“谁说女子不如男,只是多生不逢时,机会太少罢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

    看看那位平阳昭公主,看看汉高后之能,再看看这位和熹皇后这岂不是也如同男子一般,同样有所作为

    可那是公主,是皇后,是太后啊。

    她们现下就算有再多的念想,又能如何

    一想到这里,连好不容易兴起的情绪都又再次低沉了许多。

    汉和帝刘肇时期。

    还处于皇后之位的阴氏,在听着天幕竟说起“邓绥”时,尤其是那“第二任皇后”的字眼后,就几乎要咬碎了一口牙

    在这之前,邓绥的德望称誉就逐渐高涨,现在竟连天幕也说起她

    这这叫她如何是好啊

    阴氏抿了抿唇,之前在脑海中的一个想法,现在又冒了出来

    虽然天幕多次说这世上根本没有神仙等,可万一呢

    万一管用呢

    而且她想要求助的也不是神仙,而是鬼神

    既是如此,她不妨试试,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