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七十一章 。

    一长串的“鸡”念得众人头昏。

    评论区原来只显示文字没有配音, 这一集开始却自动配了音,就让观影者被动接受了一波“”音攻。

    朱元璋注意到水镜右下角多出了一个○,其中写着“ai配音”。

    他不了解ai是什么, 但听着正在读评论的声音没有一点感情起伏,猜测这种声音不是人类发出来的。

    后世能模拟以假乱真的陨石雨,那么搞出不是人的人声也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他猜测这些技术或许都本集里提到的名词“电子计算机”相关猜测正确与否, 无从证实,而且它也不算太重要。

    就如ai不是重点, 重点是绕口令让人注意到文字注音问题。

    在小本本上记下这点,着重做了标记, 等看完所有评论再来讨论。

    月半弯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确实很先进,但是没有在中国推广普及。内部机械结构越精妙, 量化生产越要大量的前期投资,还要考虑到成本与收益比差是否值得大批生产。

    林语堂是文学家又不是资本家,他为发明打字机把前半辈子积攒的十几万美金稿费都给搭进去了。好不容易做出成品样机, 可是在商业化上折戟。

    那时已经是1947年。看年份就知道国内的局势,不指望能哪家厂商能拿出大笔投资。

    与此同时,糟心事不断。意大利籍美国工程师声称“明快打字机”是他发明的, 被林语堂窃取了。

    林语堂在美国申请了这款打字机的专利,但对方污蔑式抢夺发明权的做法给明快打字机本就艰难的商业化雪上加霜。

    哪怕是今天, 美国公司抄袭或盗用了中国公司的产品设计,要追讨赔偿也不容易。

    在美国打官司, 怎么可能不遇上地方保护主义。即便最后胜诉,是损失了一大笔的精力、时间门与钱财。

    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打官司也一样。林语堂在一堆乱事与濒临破产的情况下,只能把打字机的专利低价卖给了美国公司。

    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公司不会再去中国搞大规模投资,这款中文打字机项目最终被彻底雪藏。

    其实,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国内普遍采用的是舒式打字机,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都在用。

    舒震东发明的。没有键盘,而是一大盘排列有序的铅字。需要打哪个字,就在一堆字中寻找,操作杠杆针对性地按下哪个字。

    舒式打字机据说每小时能打两千多字,这种速度比手写要快倍左右。

    它的先进性不及明快打字机,但是从普适性的角度来说,更符合当时国内的生产条件。没有过于精密的机械结构,前期投资也就小了很多。

    检索字体时不使用划分部首偏旁的巧劲,而是一个个字去搜查。

    考虑到民国时期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按字搜查的检索方式初时很笨拙,但更容易上手。虽然耗费时间门,可通过死记硬背也能熟能生巧。

    再说国内有对打字机的市场需求。在手抄与批量印刷之间门,存在空白地带。

    那个时候使用印刷设备的成本较高,只有印刷大批量文本才能赚取利润。日常办公只需要几十分文件的话,手抄太慢,印刷太贵,那就是打字机的市场了。

    商务印书馆在1920年就首推舒式打字机,还给量身打造了推广动画片。

    1922年,后来鼎鼎有名的万氏兄弟,制作了舒正华打字机,这是中国第一支动画片,时长一分钟左右。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开拓先锋,制作出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等颇负盛名的动画片

    舒式打字机的销量尚佳,直至1934年的十几年间门,商务印书馆共计卖出超过两千多台打字机,还推广到了东南亚地区。

    音量所以说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一件发明想要成功商业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林语堂的打字机出现得太晚,比舒式打字机晚了二十多年。想改写市场既定的格局,肯定要投入更多成本。另外,舒式打字机是国货,明快打字机却只能靠美国佬注资,就又受制于国际局势。

    回复46

    我不爱吃素简体字牛逼拼音牛逼

    休止符得了吧,缺胳膊少腿的玩意有啥好的,繁体才好。

    不是吧不是把3202年了,这个问题怎么还在吵

    脱离时代谈问题都是耍流氓。民国年间门,使用罗马字母取代汉字不是非主流声音。谁都想平稳推进改革,但时不与我,有时候只能以极端手法办事。

    后来,适当地简化汉字也是适应时代需求。那会大陆的人口基数与极低识字率摆在那里,简体字更利于推行扫盲与普及教育。现在进入网络时代了,真想要学习繁体字的途径不要太多,没人拦着你充分利用一键转化功能。

    回复100

    至此,评论结束,水镜在几秒之后消失。

    朱元璋收回紧盯墙头的目光,环视在场的众人。

    “今天谁也别谦虚,你们就是憋也要给朕憋出看法来。对于本集影像,谁先说”

    “打字机制作为时尚早。”

    朱棣当仁不让摆出他的立场,现在说打字机之类的机械化太遥远了。即便能通过视频示意的结构图做出一两台,但也没有售卖的市场。恰如活字印刷比不过雕版印刷,这会没有打字机普及的需求。

    朱棣“普及教育是改革的基础。简化汉字、创造新的注音方式,有利于改变百姓大字不识的状态。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之计。儿臣不善文事,请父皇寻当朝名士以成百年大计。”

    简化字体,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完成的。

    纵观汉字演变史,咕咕也在视频里提到了「隶变」是重要的分水岭。自隋唐楷书进入成熟阶段,后来汉字字体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打破旧习俗总是困难。

    朱棣倒是有些明白为何视频里提到汉字废除论。

    世上事总是如此,你提出要改动,总有人推阻四,表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你说索性全部废除,就会有人觉得改动字体很不错。

    朱棣又补充“大明不同于历史上的清末民初,推行简化汉字已是不易,立即推广字母注音不合世情。”

    史书上的清末民初,中国遭遇西方列强入侵。人们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看到了西方的强大。在亡国边缘,萌生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思潮,甚至是不惜以牺牲汉字为代价,为的恰恰是拯救中国。

    待获胜反超之日,认为重拾汉字为时不晚。

    毕竟历史上也不是没遇到过汉学被压制的时候,元蒙之初官方就不用汉字。

    如今与清末民初不同,东西两方往来几近断绝,大明又是东方最强。

    假如大明想搞汉字注音,且不论众人对西方字母文字体系了解很少,就说凭什么以西方字母的外形来注音汉字

    因此,有些经验只能参考而不能照搬,否则只能搞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朱元璋亦明白不可能照抄,何况水镜里也没显示出汉字字母注音详情,不存在照抄范本。唯独知道「ji」是那一篇“鸡”的注音字母。

    要说搞文字这一套,自己也不擅长。

    此时不免想起了旧臣宋濂,曾经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令他主修元史。

    洪武十年,宋濂却因其长孙宋慎的关系,被牵扯到胡惟庸案中。

    朱元璋将宋家连坐下狱,一度要杀死宋濂。

    是马皇后与朱标相劝,才改判了流放。宋濂年事已高,没能撑住,终是死于流放途中。

    如果宋濂还在的话

    朱元璋脑中闪过这个念头,不愿再往下深想。

    后悔吗去年此时他不悔,但水镜的出现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执政决策。

    有些人真的不该杀,有些手段不该那样极端。

    历史上,朱祁镇搞出土木堡之变又坑害了那么能臣,追根溯源就是明朝的君臣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平衡。

    朱元璋压下复杂思绪,一些死亡已经发生,他能做的是亡羊补牢。

    这就继续眼前的讨论。“注音之法不必操之过急,如今有以字注字之法。等将来海船出洋,必会与那些表音字母的国家接触。不取西洋字母外形,大明亦可有自创注音字符。饭一口口吃,先行简化字体之事。”

    学习汉字不容易,这事朱元璋有发言权,他本人有过多年目不识丁的经验。当有能力去捧起书本时,他就想过如果那些字少稍稍简单一些就好了。

    问题在于怎么改最合适

    朱元璋“说说吧,你们认为哪些人有能力担任此重任”

    这问题不好回答。

    在场很多人都清楚这种时候推荐谁,颇为有些坑人的意味。。

    水镜评论区都还有简体繁体之争。如今搞汉字简化,是会留名青史,还是会备受争议,真是不好说。

    朱元璋可不会让人保持沉默。

    刚刚老四发过言了,这就先点名了朱橚,“老五,你说呢”

    朱橚心里非常苦。虽然他写过些诗词歌赋,但专业更偏向搞植物研究,对于文字这一块真不算有多少研究,现在能说啥

    此时此刻必须发扬兄友弟恭的精神,把在父皇面前表现的机会让弟弟。

    朱橚尽力自然而然偏头,把目光投向另一侧的十七弟。

    朱权

    坑弟了老五,你有本事别看过来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