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 佳慧看着外婆,一把抱住了那衰……

小说:重生之山村人家 作者:万山横
    从平安市到沙河县的外婆家,开车过去要三四个小时。这条路佳慧很熟悉。上辈子,每年春节前,她和冯小河都会回去看看老人,再绕道回奶奶家。在他们买车前,这段旅程尤其麻烦,需要在各个客运站转来转去,有时甚至要在路上耗一天。

    外婆去世后,佳慧就很少回沙河县了,她跟她妈见面半小时就会吵架,相见不如不见。

    佳慧曾经非常讨厌母亲,厌恶她的刻薄、她的暴躁和她没完没了的抱怨。明明能好好说的话,她却一出口就成了呵斥和责骂。虽然外婆经常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但刀子嘴照样会伤人,甚至伤得更重。

    但时隔多年,佳慧反省自己的人生,却不得不承认,她最像的便是母亲。

    她认为自己是深爱七宝、关心冯小河的,但很多时候她随口而出的那些话,在现在想来,只是要发泄自己的焦虑、无奈和恐惧。

    她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才反过来对母亲有所理解,或许,那个脾气火暴的女人也有很多苦衷吧

    在佳慧眼里,外婆和外公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在她最痛苦彷徨的时候,两位老人接纳了她,没有任何条件地照顾她。但在母亲口中,外公又成了最为偏心固执、重男轻女的人。如果不是外公那么偏心,她也能吃上商品粮,成为城里人;如果不是他那么固执,她也不会去学校当什么鬼民办教师,辛苦那么多年,还不是说清退就清退了;如果不是去了那么偏僻的乡村学校,她又怎么会嫁给王宝山那种男人

    在外公去世后,佳慧曾经向外婆求证,她妈抱怨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外婆的神情她到现在都忘不了。瘦瘦弱弱的老人长叹一声,说“要怪只能怪你外公瞎了眼,跟我结了婚。他要是也找个吃商品粮的,两个人都有单位,不就有个工作让你妈顶替她又怎么会摊上这个命”

    那时佳慧才知道,外公结婚前,在镇信用社当会计,是吃商品粮的。而外婆是农业户口。那年头,吃商品粮的人天然就高农村人一等,身份差别类似于后来的海市人、京市人和外来民工之间的区别。外公跟外婆结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人在镇上忙工作,另一个人在农村种地,照顾两个孩子。像他们这种情况,以前被称为“半边户”。

    “半边户”在城市被人瞧不起,在农村还是很让人羡慕的。在大家都很苦很穷的年月里,

    家里能有一笔旱涝保收的固定收入,经济上多少都会比周围人宽绰点。外公每个月只给自己留点吃饭的钱,余下的都拿回来交给外婆,如此一来,孩子们读书就不用找人借钱,过年还能买新衣服新鞋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婆的日子很好过。在农业机械化普及以前,种田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耕田打耖、挑麦扬场全都是纯粹的力气活儿。夏天缺水时节,村里人都会争抢农田灌溉用水,家里没壮丁的往往会受人欺负。尤其外婆还是个长得很瘦小的女人,性格也很柔顺。佳慧后来分析,可能就是这样的生活场景,才让母亲长成了一个暴躁泼辣的女孩。她能不泼辣吗父亲长年在外,家里只有弱母幼弟,她又怎么能不跟人争不跟人抢不争不抢怎么活

    那时候,农村人做梦都想过上吃商品粮、拿工资的日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用受种地的苦。但农业粮要想转成商品粮是非常困难的。外公有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他退休时,让两个孩子中的一个顶替自己的工作。而让母亲最为愤愤不平的,是这个顶替的机会最后落到了她的弟弟头上。

    对于这个决定,外婆的解释是,这并非是他们重男轻女,而是外公慎重考虑后的艰难选择。如果两个孩子注定只有一个人能顶替父亲的职位,那么另一个孩子的未来就非常让人忧虑。而根据外公对时势的观察和分析,让孩子读书求学或许也是条出路。如果能考上县师范,甚至是大学,那就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儿子的学习一直很稀松平常,而女儿很要强,成绩经常名列前茅,那么当父母的肯定就要望女成凤,把“鲤鱼跳农门”的美好希望都寄托到女儿身上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母亲以几分之差错失县师范,后来去读了高中。那时候,县里中等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可是要比高中高几十分三年高中后,母亲复读仍没能考取大学,信用社的职位已经被舅舅顶替,舅舅没考上高中,在家游荡了两年,眼看要跟人学坏,外公只好办了内退,让还没满十八岁的舅舅进了单位。

    后来外公托了人,让高中毕业的母亲到乡下小学去当民办教师。就在那个更为偏僻落后的乡村,心灰意冷的年轻女孩邂逅了一个长得比较英俊又能说会道的农村男人,可以想象后来会发生了什么。在外公的强烈反对下,她嫁给了王宝山,生了个女儿,后来又在外公外婆的强烈反对下离了婚。之后民办教师被清退,母亲再没回过学校。她辗转打工,干过很多职业,很多年后才嫁给了现在的丈夫。

    佳慧后来承认,母亲这半生过得很艰难,但这并不能让自己多爱她一点。上一辈自有他们的恩怨和隐痛,可她又做错了什么凭什么要被扔在王家,被王宝山和他的父母辱骂和殴打她甚至不愿意称他们为爷爷奶奶。在七宝出生之前,她唯二的血缘上的亲人,只有外公和外婆。

    所以,上大学后,哪怕路途再遥远,她都会回来看看两位老人。老榆树下的岁月,将佳慧性格里更为尖锐和偏激的部分融化了。而王家那边,她从搬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现在,在经过漫长的跋涉,她终于再次看到了时常梦到的那棵老榆树,和它茂盛树冠旁的那幢四合院。佳慧的心脏在胸腔激烈跳动,她不得不把车停在路旁,趴在方向盘上稍微歇息了片刻。

    过了很久,她才把车开到榆树旁的空地上,下了车,做梦似的朝那个小小四合院走去。

    小院的门吱哑一声打开,一位瘦瘦小小的老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婆婆”

    老人家抬头,脸上瞬间满是惊喜,“佳慧哎呀,我乖女怎么突然回来了”

    佳慧看着外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走上前,一把抱住了那衰老瘦小的身躯。

    外婆,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您离开后,再也没有人给我炒辣椒红薯梗了;再也没有人惦记着我的生日,打电话让我给自己煮碗长寿面了;再也没有人在我难过时,搂着我说“乖女莫怕”了

    佳慧满脸的眼泪,显然把老人吓坏了,“这是怎么了我乖女莫怕,坐下来给婆婆细说。是不是小河委屈你了孩子呢到底发生什么了,你告诉我呀”

    佳慧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眼泪擦干。她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个笑脸,“没有,都没有我们都很好。我就是太想您了”

    她又抱住老人,轻轻摇晃,“婆婆,你不知道我有好想你我真的太想你了”

    “好好好”外婆轻拍她的后背,“外婆也想你想得没办法哦”

    好一会儿两人才松开对方,外婆又再三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佳慧赌咒发誓说没骗她,他们一家人真的很好,她才松了一口气,“你这孩子,吓了我一个好的饿了没快进来婆婆烧火你吃”

    佳慧被老人牵着手,进了四合院。院子里跟她后来在很多次梦中见到的一样,东西放置得井井有条,铺的青砖连地缝都扫得干干净净。正房廊沿下的小方桌上有菜碗,老人显然已经吃过午饭了。佳慧过去揭开防蚊罩,就见里面一碟咸菜、一盘吃了一半的清炒南瓜头。

    只要佳慧回家,外婆总要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但佳慧其实一直都知道,在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外婆是吃得很清苦的。然而猜测总比不上亲眼所见,看到如此简单的饭菜,她的心里仍像是被狠狠刺了一下。

    “家里还有肉吗舅舅和我妈多久没回来了”

    “经常回来的前不久刚回来过,”外婆忙解释,“那屋里还有你妈拿来的点心,还有你弟带来的桔片爽,我拿来你吃点,垫补垫补,婆婆这就给你去下面,中午简单点,晚上我们好生吃。”

    她欢欢喜喜地忙碌着,拿了饼干和一瓶桔子罐头给佳慧,然后去菜园里摘了葱和丝瓜,到厨房里做饭去了。佳慧看了看饼干上的生产日期,都过期了,她本来准备扔垃圾桶,想了想还是放在了廊下的小方桌上。

    外婆手脚很麻利,十来分钟就把饭做好了。一大碗清汤面,丝丝分明,淋了麻油,洒上绿色小香葱,热气腾腾被端过来,放在小桌上。还有一大盘鸡蛋炒丝瓜,淡绿的丝瓜切成滚刀块,和黄灿灿的鸡蛋堆叠在一起。

    佳慧说“婆婆,你再陪我吃点吧。”

    “我吃过了。”外婆在佳慧对面坐下,满脸慈爱地看她吃饭,过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现在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回来了孩子呢怎么也没带回来”

    佳慧嗦了一筷子面,才说“我正要告诉您,我们回冯小河乡下老家了。”

    外婆点头,“回去看看是应该的,他那边也有老人,肯定也想你们哪。”

    “不是,我们回去就不打算走了。”佳慧抬头,轻描淡写道“冯小河有个同乡,在老家开了个香菇厂。那人生意做大了,顾不上,就想卖给咱们。刚好我们也想辞职,就把厂房买了,准备回家种香菇。”什么担保还贷之类的,说了老太太也听不懂,干脆提都不要提。

    外婆果然震惊了,顿了片刻才接上话,“好好的,怎么想到辞职的”

    “城里工作也辛苦,小河天天加班,我经常要到外地出差,孩子太小没人带。”佳慧真心实意道“破工作干脆辞了算了。”

    外婆神色黯了黯,长叹一声说“遭孽呀我乖女吃了那么多苦,但凡有个人能帮着带带孩子,你也轻松点,你妈那边呢又有个妹妹正读高中,也离不开人,要不你把七宝带回来,我帮你带到上小学”

    佳慧朝前倾了倾,离外婆更近点,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婆婆,我们在香菇厂旁边有幢房子,两层楼,可宽绰了,你跟我过去住吧,顺便帮我带孩子。”

    可怜的外婆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小院里,从没走出过沙河县,闻言有点恐慌,“好是好,可是”

    “真的婆婆,菇厂天天好忙的。”佳慧大打亲情牌,“带孩子”这个借口真好,不用白不用,“马上要种菇了,七宝没人带,天天扔沙堆上玩儿。到了冬天还要腾出人手摘香菇,越发顾不上她”

    外婆极为心疼,嘀咕道“小小的娃儿,怎么能扔沙堆上”

    “那你跟我去嘛,你暂时去住两个月。”佳慧诱哄道“我把小河奶奶也接过去了,跟你做个伴儿。那边也不像城里住得窄。家旁边有山有水有菜园,跟你家一样一样的。”

    外婆听说只是暂住两个月,神情有所松动,想了想说“好,你告诉你妈、你舅一声,就说我到你那边住几个月。”

    这是自然的,哪怕舅舅和她妈也不是经常回来看望老人,但出远门这种大事,肯定还是要提前跟他们商量的。

    吃过了饭,佳慧就给她妈和她舅分别打了电话,让他们明天回来一趟。她妈倒没说什么,舅舅却有点支支吾吾的,问有什么事,说他上班脱不开身。佳慧也不让他为难,干脆把时间改到了两天后的周日。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