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说起巫蛊之祸,离不开一个人江充,刘据的悲剧可以说是江充一手炮制出来。

    江充本名江齐,原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是赵国太子刘丹的姬妾,后来他得知刘丹跟自己姐妹通奸,遭遇到刘丹刺杀。江齐一不做二不休,改名江充跑到刘彻面前告密刘丹谋反,从而赢得“不畏权贵”的美名。

    卫青握住刀柄,他记住了,此人一旦出现在陛下面前,哪怕拖着残躯他也要一刀砍了

    刘彻摸着下巴露出神秘微笑,竟然有这种好事,这不是给他借口削藩

    前面说过,刘彻喜欢到处提拔人才,可以说是来者不拒。有没有才先不说,给个机会,浑水摸鱼再赶走不迟。江充得到皇帝赏识,走到皇帝身边。

    刘彻为何喜欢提拔人,因为这些人在朝中无关系,能依靠的只有皇帝。江充很快发现皇帝太子之间的间隙,又因为江充和其他黄门一样在刘彻面前说过刘据坏话,自然让刘据深恨不已。

    被一个未来皇帝痛恨怎么办这一点,刘嫖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弄掉太子。

    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在家里显赫后嫁给了公孙贺生了一个叫公孙敬声的儿子,公孙家同样是刘据的外戚,江充想要弄死太子就得一块剪掉他的翅膀,于是在大将军卫青去世的第六年,阳陵大侠朱安世“以武犯禁”被皇帝下诏通缉,想一下,都传到皇帝耳边了,那犯下的事肯定不小。

    然而皇帝下诏许久都没抓到人,正巧公孙贺声这时候因为扣兵响被抓,此时正值太子被皇帝厌弃的时候,公孙贺自当六神无主,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抓住朱安世为儿子戴罪立功,偏偏也巧,皇帝抓不到的人,被公孙贺顺利抓到了。

    刘彻无语了,就在前不久他才做媒,让公孙贺娶了卫夫人的姐姐,本意是为了给卫青增加点资本,却没想到这公孙贺如此蠢笨,被人糊弄得团团转。

    他需要立功救子吗只要保住太子,哪怕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未来他也不可能杀太子表弟。

    这朱安世被抓,立马举报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用巫术诅咒皇帝,皇帝一查证据确凿,将公孙贺一块下了狱。

    上一个行巫蛊之祸的是谁被废的陈皇后。可惜公孙家没有陈皇后的家世背景,公孙贺父子很快被赐死,刘据唯一的外戚没了。

    刘彻陷入沉默,要说他信鬼神之说那肯定是假的,当年他提拔儒家是因为儒家思想逢和君意,可恶那董仲舒企图弄个天人感应压在皇帝头上。

    什么山崩地裂自然灾害都得皇帝背锅,这让刘彻大怒。

    可只有儒家学说贴合他心意,掩住鼻子采纳儒家学说后,他就立刻驱逐了董仲舒,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可要说不信鬼神,还是那句老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没有也不影响什么,可万一有呢

    有一个细节是当时去查巫蛊的就有江充,江充在太子宫中寻

    找巫术,声称挖出一个桐木人。

    当然,江充敢诬陷太子,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叫苏文,这人在汉武帝后期管着小黄门,简单来说就是皇帝身边的大内总管。这个人对太子敌意甚深,给汉武帝打小报告说刘据调戏宫女就是他干的。

    后来刘据知道此事,对他深恨不已,苏文跟太子结了梁子,自然不愿意太子登基。大家应该知道皇帝身边聚集的人往往会抱团,当这个团体排斥其他人靠近,那么想要走近汉武帝身边,就得加入这个团体,江充想要得到汉武帝信赖,首先得解决以苏文为首的黄门团体,他怎么做的跟着其他人一起说太子坏话,理所当然被苏文等人接纳。

    江充这么干不就得罪了太子,既然得罪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他比苏文等人胆子大,前脚可是干掉了赵国太子刘丹,也不在意再干掉大汉的太子。于是在椒房未搜到巫厌之物的他,转眼在太子宫中挖出一个桐木人。

    你要说他不是事先准备,谁信要知道太子所在的宫室可不是清朝毓庆宫那屁大地方,太子刘据成年后,皇帝专门让人在长安城南修了一座博望苑让他居住,大家应该知道带苑字的占地都不是小数目,可以打猎游玩的地方,例子参考汉武帝的上林苑。

    这么大一个地方,你江充一去就找到一个小桐人,这让我们出动警力几个月都没能从学校后面找出学生尸体的警方情何以堪

    刘据干没干自己还能不知道,再傻也知道遭到小人算计,可人证物证俱在,他百口莫辩,被逼无奈的他发动门客杀掉江充,言江充谋反。

    可惜江充死了,苏文跑掉了,当时皇帝在甘泉宫,这甘泉宫在咸阳附近,也就是说此时皇帝不在长安城,苏文逃到甘泉宫第一件事就是禀告皇帝太子谋反了。

    在外的皇帝突然得知太子在长安城起兵谋反,他怎么想肯定要先探知情况,一探太子起兵一事证据确凿

    刘彻闭上眼,沉痛不已,太子这孩子这般傻,跟小人结仇就该赶尽杀绝而不是放任,真杀了,作为皇帝还能因为这些人责怪太子

    显然对于大权在握的刘彻来说,太子这反造得很可笑,这场匆忙起事被平息,以太子逃离告终。

    刘据兵败后逃亡藏匿,最后还是被找出来被迫自杀,要说刘据的悲剧完全是汉武帝一手造成,难免有些牵强,只能说父子俩不爱沟通,再加上有心人诱导而造成的悲剧,这似乎是华夏父子关系常态。

    失去继承人,汉武帝面临一个窘境,没有合适继承皇位的人选。皇帝不缺儿子,缺少优秀继承人,刘彻自己也知道自己主战给大汉带来的创伤,这从他临死前将大汉对外政策从积极进攻转变为积极防守就能看出,刘据或许性格上有些问题,但是作为太子无疑是合格的,政治上主和,能让大汉进入休养生息时期,可不幸的是这个继承人一下子没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我政哥应该很羡慕汉武帝有刘据这样一个儿子,同样被儒家忽悠傻了,起码刘据愿

    意反抗一下,而不像公子扶苏傻傻自杀。刘据死后,刘彻很快意识到太子是被诬陷,他非常后悔,杀了苏文,将逼死太子的官员满门抄斩,将跟此事有关联的人来了一次大清洗,还建了一座思子宫,希望刘据魂归来,刘彻的悔意是真是假,我们并不知道,毕竟刘据唯一的后代流落到民间,并未对有多优待,毫无疑问逼死儿子这件事成了汉武帝人生中最大污点。

    刘彻舒了一口气,这样一想,因为知晓未来而暴躁的心情好了许多。

    起码比秦始皇强,好歹没有公子扶苏那样一个让人恨不得塞回娘胎的儿子。

    但一想到自家傻儿子没比人家强多少,再次火大起来。

    最终汉武帝挑选了幼子刘弗陵继承皇位,为了的杜绝外戚之患还弄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代夫人。

    清溪想,这句话完全是屁话,汉书中有记载,汉武帝晚年经常待在甘泉宫,当时的宠妃钩代夫人一直随身伺候,这位钩代夫人犯有过错,遭汉武帝训斥,致使她郁郁而死。

    那么她到底犯了什么过错,让她惶惶不安,知道皇帝不会原谅她呢

    很大可能跟太子刘据有关,刘据被逼谋反不一定是钩代夫人谋划,毕竟当时她儿子才三岁,干掉太子也轮不到她儿子上位,或许是在得知太子谋反后,她言语推波助澜了一番,在汉武帝查明太子被冤枉,才会迁怒钩代夫人。

    总之刘据的事告一段落,汉武帝也没能想到,二十多年后兜兜转转皇位还是落在了刘据一脉上。

    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因病去世,因无子招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贺为皇太子,这位十六岁登基的新帝显然就是一傀儡,仅在位27天就被卫氏外戚霍光废除,很快霍光将流落民间的刘据之孙刘病已迎回做了皇帝,这位汉宣帝接替汉武帝完成刘汉使命,在位期间南匈奴投汉,北匈奴远走,汉朝设西域都护府控制西域,达成继文景之治后的昭宣中兴为西汉续了一波命。到汉宣帝儿子汉元帝时代,北匈奴终于被消灭,汉与匈奴百年战争告一段落。

    看到这里刘彻心情很复杂,所以他儿子反对他,他孙子倒是继承他遗愿干匈奴

    搞笑的是汉武帝死后没有庙号,因这一直有人质疑汉昭帝刘弗陵不是汉武帝亲子,世宗这庙号还是汉宣帝这个曾孙子为刘彻抬的,顺便给自己爷爷刘据立了恶谥“戾”。

    何为戾,谥法解有言不悔前过、不思顺受、知过不改曰戾。

    不悔前过这是暗指刘据蒙冤受屈,另外“戾”虽然是个恶谥,有总比没有好,以上便是戾太子刘据的一生,下面来借用前人言,来总结煌煌大汉。

    宣帝定胡碑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刘彻豁然起身,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李世民直起身赫然唱道“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

    正在考验孙子对汉朝那段时期有

    何看法的朱棣,跟着激动起来,“这话说得好,我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朱元璋盯着光幕看了几秒,在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字。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强汉毁于外戚,我大明万不可重蹈覆辙”

    李治经过针灸治疗,风湿症状缓和许多,又询问了后世风疾缓解之法,如今疼痛减缓,此时看到这一行字,立刻握住老婆的手。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媚娘,朕若不能完成大业,你应继续”

    说完了第一位太子,我们请第二位宇文赟出场,这一位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不过他老爹大家应该听说过,武帝灭佛的周武帝,也是隋文帝杨坚篡位的那个北周。

    正在锁定锚点,视频投放成功。

    宣政元年,宇文邕率军北伐突厥,行军第二天宇文邕有些不适,本想继续赶路,却被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光幕惊着。

    “下马扎营”

    大象元年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己躺在后宫中纵情享乐,醉醺中,看到面前出现光幕,他一乐。

    “呵呵,老天爷显灵了怎么不弄死那些人”

    之所以将这一位拉出来,是因为这位太子的人生自然是够悲催,不过他比接下出场的两位太子不幸的同时有足够幸运,他幸运在顺利继承了皇位。

    宇文赟嗤笑一声,“幸运,这也叫幸运”

    他宁愿没有,起码能过上不必担惊受怕的生活。

    宇文赟对着酒杯饮了一口酒,又搂过一个美人哺喂过去。

    前面我们说过,南北朝基本上是亲戚混战,跟东西汉以时间区别不同,南北朝以地域划分。

    南边立国的宋齐梁陈归为南朝为汉人建立,北边魏齐周称为北朝是胡人国家,其中北魏后来一分为二,分别是东魏西魏。

    这北周政权由西魏分裂出,北周的第二位皇帝宇文邕也就是周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差一点统一中原,可惜倒在了统一的前夕。

    本就感觉身体有些不适的宇文邕大惊失色,什么他马上要死了

    宇文邕生活质朴,厌恶奢靡,上位后灭佛是一桩,在灭掉北齐后,还将北齐华丽的宫殿付之一炬。

    而作为他的儿子宇文赟就很悲催,从宇文赟的名字就能看出宇文邕对儿子期望,希望他未来能成为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所以他对宇文赟的管教非常严厉,稍有些出格就棍棒教育。

    宇文邕一脸严肃,“这有何不妥”他自小接受的就是这般教育,怎么他可以,宇文赟那小子不行

    宇文赟自幼年开始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大家都知道有的小孩子就是熊,所以熊孩子怎能不犯错,宇文赟比较惨只要他一犯错,不管大事小事都会被他爹拉出来一顿棍棒教育。大家都知道长期遭受暴力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扭曲,宇文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宇文邕一脸狐疑,怎么可能,他出征北伐前,已经许久没听日人禀报太子犯错了。

    还有性格扭曲又是何意

    “来人,派几人回京探听太子行迹。”

    宇文赟长大后,有了点小爱好,就是喝点小酒,看看小美女。清溪深度怀疑他是想靠酒精麻痹自己。这让宇文邕深恶痛绝,喝酒喝什么酒不知道喝酒容易误事于是又将宇文赟拉出来一顿毒打,还专门给东宫颁发了禁酒令,没错,就是针对太子你。

    朱标汗颜,确实跟历代太子相比,他爹对他还是很不错,虽然小时候也被棍棒教育过,可好歹没让人时刻盯着,次数也少得可怜,他爹忙着打仗,幼年时他跟爹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反而是老二老三老四挨打比较多。

    东宫不能有酒还说得过去,离谱的还是不能有酒器,发现酒器就将宇文赟拉出来再一顿打。

    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宇文赟不得不伪装自己的本性,为了测试儿子是不是装的,宇文邕还派人日夜监视儿子

    宇文邕无语,这小子还真是装的。

    说到这里清溪不由想起日本的某位乒乓球选手,自小她母亲会在她睡着后在她耳边低语“能打败中国的只有你”,堪称恶魔的低语。宇文邕这位虎爸所作所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家是精神控制,宇文邕是精神都不放过。

    被李世民拉到立政殿的李承乾瑟瑟发抖,跟宇文赟一比,他跟弟弟李泰这点争宠完全是小儿科。

    李世民咳嗽一声恐吓道“高明,你也不想被你阿耶我棒打一顿吧”

    这样在高压环境下长大的宇文赟自然而然长歪了。

    “什么长歪了”宇文邕不敢置信,他猛然起身,“怎么会长歪”

    不是说树不修不直,人不打不成才,太子怎么还会长歪

    正常来说爹死了,儿子要守孝二十七个月,继位皇帝肯定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再登基,可以特事特办以月带日,守满二十七日再登基。

    而宇文赟怎么做的呢,他爹死后第二天他就脱掉孝服迫不及待登基称帝了,为了报复老爹,将他爹后宫女人都拉出来侮辱了一遍,还在他爹灵堂当着他爹的面玷污后妃,就差把他爹拉出来鞭尸了。

    宇文邕气炸了,撩起兵甲就要上马。

    “启辰回朝”

    北什么伐他要回去打儿子

    北伐已成定局,岂能说半途而废,宇文邕也不行。

    立马有人来劝阻,大致意思,打儿子不着急,先干突厥,儿子何时都能打

    宇文邕被劝住了,刚好军帐搭建好,他怒气冲冲冲入帐中。

    紧接着宇文赟又干出了两件大事,一是魔爪伸向了宇文温的夫人尉迟繁炽,乘着人家进宫朝拜,将人奸污了,然后给宇文温安了个谋反罪名杀了。

    第二件事就是同时立下五位皇后,分别是元天大皇后杨丽华、天大皇后朱月满、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天右大皇后

    元乐尚和天左大皇后尉迟繁炽。

    宇文赟或许是真好色,但他立这么多皇后却有自己的智慧。

    武则天皱眉,这不是众所周知的吗后世人这点都不知道

    这里不得不提关陇贵族,没错,延续到隋唐的那个关陇贵族。

    关陇贵族的前身是西魏大丞相宇文泰一手建立的八大柱国。这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其中李虎就是李世民的曾祖父,李弼是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就是三个女儿分别做了北周、隋、唐皇后的“天下第一岳父”。

    李渊惊讶,这样说来他岳父确实称得上这个称号,不论皇位更替,做皇后的都是独孤家的女儿。

    这八大柱国之下还有十二大将军,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这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组成了二十个超级家族,各种还有小家族附庸,靠着均田制府兵制瓜分人口、财富、土地、军队,这就是关陇贵族的由来。

    李世民点头,正是因为关陇贵族这般厉害,他才对于女帝能干掉他们很吃惊,哪怕经过几代削减,关陇贵族势力大不如前,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干掉。

    宇文邕在位时,亲掌十二大将军,不用担心军权旁落,他儿子宇文赟上位就没那么幸运,因为老爹死得太突然,没来得及将兵权转移到他手中,这就出现了权力空白。

    史书记载宇文赟对皇后杨丽华非常不喜,一度想把她赐死,是独孤伽罗跑去宫中哭求才保住杨丽华的命。那么宇文赟为何这么恨杨丽华原因很简单,杨丽华是杨坚的女儿。

    宇文邕皱眉,“胡闹。”他选杨丽华是因为她长相吗当然不是,完全是看上了独孤家的势力,独孤信生的儿子是不怎么样,生女儿却很厉害,跟宇文家、杨家、李家联姻,杨丽华背后势力强大,善待她也能得到她背后家族帮助。

    前面说过宇文邕倒在大一统前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是北周、北齐、南陈并立,其中北周和北齐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南陈是汉人建立。

    北周打下北齐跟南陈南北并立,听过五胡乱华的人应该都猜到当时汉人对胡人的深恶痛绝,北周想要吞并南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非将汉人赶尽杀绝。

    恰巧皇帝宇文邕病死,太子宇文赟还敢出那等大逆不道的事,这就让关陇贵族起了想要换个汉人血统的皇帝,这样摇身一变就从鲜卑国家变成汉人国家,你看我们皇帝是汉人,我们就是汉人王朝,这个人选是谁,最后选了娶独孤信女儿的杨坚。

    宇文邕踹了一脚凳子,虽然知道其他世家不靠谱,但也没有这样过河拆桥的,要知道他们能有这般势力都是他宇文家创造的

    北周时期王朝的资源、人口、财富可不全部在皇帝手中,很大一部分是关陇贵族手里,皇帝宇文家也只关陇贵族的一分子。宇文家可以代表皇帝,皇帝却不能代表宇文家,宇文赟和杨广一样

    遭遇自家背刺,当时宇文家背弃了宇文赟,也赞同了换皇帝一事。

    宇文赟为何抢宇文温的妻子尉迟繁炽还不是遭遇到宇文家背叛,同时挑中尉迟繁炽还有一个好处,尉迟家同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只要尉迟家支持他,他就有了兵权。

    然而换个皇帝就能轻而易举吞并南陈,尝到甜头的关陇贵族根本不可能改变主意,在瓜分北周享受到肥肉后,他们对南陈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恰恰他们拥有随意换皇帝的能力。

    宇文邕脊背发凉,他此刻都不敢迈出营帐,门外领军的其中一道就是杨坚

    宇文邕盯着门帘,明明快到夏日,他却感觉到一股寒意。

    刚上位的宇文赟愿意吗肯定不愿意,他反抗不了关陇贵族,于是开始有了骚操作,你们不是想换皇帝吗我多娶几个皇后,我看你们会不会不顾你们女儿死活,废了我。而这五大皇后有来自八大柱国也有来自十二大将军。

    史书上怎么记载宇文赟在位一年就退位给了七岁儿子做了太上皇。一年后死于纵情声色。

    想必老色批李渊会唾弃鄙夷,写史书的脑子长包,纵欲一年就死了,看不起谁

    好了,关于宇文赟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清溪将他列出来并不是想讨论他的皇位怎么丢的,而是他的例子很经典,父对子的棍棒教育一直穿插在华夏历史中,却没有哪一位像他这么倒霉遇上这样一位虎爹。

    门帐有兵马骚动,很快平息。

    宇文邕叹息一声,就见门帘被人掀开,本以为是杨坚,不料是个令他意外的人。

    一日过后,宇文邕因中风不得不返回长安城,很快退位让于杨坚。

    关陇各世家达成共识,他也无法更改,好歹保住那不孝子一命。

    他能为不孝子做的只有这些了。

    只是,让他痛快的是杨坚也没能保下他创立的隋,大家都是关陇贵族的推到明面上的代言人,谁也别笑谁

    这第三位出场的太子就是万众瞩目大唐太子的承乾。

    目送宇文盛进入军帐内,杨坚很激动,没有一个人在知道自己未来会做皇帝,还能保持冷静,这么大一个金馅饼砸到自己头上,他既忐忑又不安。

    然而在听天音提起唐时太子,他终于想起唐是隋之后的朝代。

    唐是谁家建立

    他思索了一次关陇贵族中李姓,是李虎、李弼还是李远

    李虎和李弼的后代名字都在天音出现过,莫不是这二人中之一也不是说李远不可能,李远是十二大国柱之一也掌着兵马。

    十二岁的李渊被母亲独孤氏抱住,他没能理解母亲眼里的担忧,反而闹着要出去骑马。

    李世民长吁一口气,总算是等到承乾出场了,他要仔细看了,这孩子是如何养歪的

    李承乾的出生可以说得天独厚,出生时大唐已经建立,虽然外面还是乱世,他生活的长安城却很安稳,唯一愁的应

    该是跟太子大伯家的堂兄弟在爷爷面前争宠。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承乾的冲击应该很大,前日还一起争执吵闹的堂兄弟一转眼变成了尸体,这大概给年幼的他刻下深深的印记,那就是太子不当皇帝会死。

    想看玄北的盘点历史谎言,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吗请记住的域名

    李世民脸色大变,看向李承乾“高明,你跟阿耶说,你是不是真这样想”

    李承乾回忆过去,脸色变白,他永远无法忘记昨日还气势凌人抢了他蹴鞠的李承道隔天消失不见,仿佛从未有过这个人出现。

    他还记得自己被母亲抱在怀里躲在暗道中,听见外面兵器交接的声音。

    长孙皇后见状不好,哄着长子去了侧殿。

    李承乾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书中有记载,丰姿岐嶷,仁孝纯深。李世民杀兄上位,他爹不愿意见他,是李承乾帮他尽孝。

    李世民对待这个儿子也很看重,即位后就封他为太子,还找了李纲来教他,后世李纲被誉为“太子杀手”,教导杨勇,杨勇被废,教导李建成,李建成没了,教导李承乾,李承乾反了

    杨坚愣住了,未来长子被废了

    他跟李世民陷入同样苦恼,儿子被养歪的苦恼。

    李世民跟着怔了一下,这样一想还真是如此。李纲身上带着不详啊。

    被气病回家的李纲听闻光幕一说,一口气喘不上来躺床上了,这能怪他吗这些学生一个个有自己想法,根本不听他管教

    哈哈哈,清溪只想说大家真错怪李纲了,李纲这人是有真本事,不然也不会受到三代帝王委托去做太子老师,可问题老师再好,学生不听也没用。

    我们都知道杨勇被废是因为他宠爱小妾和喜好奢华,惹皇后独孤伽罗不喜,李纲劝过,杨勇就是不改,导致绿茶弟弟杨广上位,隋二世而亡。

    杨坚差点没喷出一口血来,他气坏了,他夺北周皇位还得担着乱臣贼子的名声,结果二世就亡,夺了个寂寞吗好歹超过三世不至于跟暴秦并列呀

    教李建成时,发现他有不妥之处,比如爱用小计谋,拉拢后妃在老爹耳边说二弟坏话等等,这些都是不入流的小道,别人可以用,太子用了就显得小家子气,这不是帝王之道,李纲发现他走了岔路进言过几次,可是李建成捂住耳朵,不听不听他就是不听,李纲无法,只能向皇帝辞职,这学生教不了,嘿,皇帝也不听,不许他辞职。

    武德年间,晋王领着兵马赶赴三妹处,就听见天音所言,他也是无语凝噎,李纲还是太子之师,只是这太子变成了李世民,也没见李世民事事听李纲。

    等到了李承乾时,李纲是真心累,这时他都是八十多岁老人了,哪还有精力教人,别为难他老人家了好不好好在李世民看重太子,多安排了几位老师,李纲到底年纪大了贞观五年就去世了,所以说李承乾养歪了还跟李纲关系不大,他总共就担任了一年,说不定还只是名义上老师。

    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将李纲剔从太子老师名单中剔除,绝对不是嫌弃他经历晦

    气,而是作为皇帝他体谅老人家,人没两年好活了

    总之,李承乾是接受了当时最顶尖的教育,可为何还会走歪,这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比太子还要受宠的皇子李泰。

    李世民心揪起来,早从评论区他就知道高明被废跟青雀脱不开关系,却不知个中因由,这两兄弟为何会闹到那个地步

    李泰同样是嫡出皇子,跟太子李承乾年龄差距不大,这就意味着太子步入朝政,李泰很快就能跟上。

    同时李泰还有个李承乾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不是太子。没错,不是太子有时候反而是一个优点。

    这话怎么说呢,长子要继承家业,幼子留在膝下感受天伦之乐。不是太子不需要担负江山社稷,可以让李世民尽情表达父子之情,李世民宠李泰到什么地步坐轿上朝,特许不之官。

    长孙皇后脸黑了,“二哥”

    她之前就提过让青雀早日就藩,可却被丈夫敷衍过去,不想还真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两兄弟失和。

    李世民抹把脸,垂头丧气道朕知道了。”

    前者不必说大家也知道,后者什么意思呢不之官就是不用去上任,唐朝皇子成年是要去封地就藩,无诏不得回京,李泰被李世民留在身边,不用就藩,这让他滋生了野心,同时也给了他一个错觉,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啊这

    本来还有点小心思,打着小算盘让青雀半年在封地半年留在长安城。

    结果天音话落一盆冷水浇在李世民头上,让他寒冰刺骨。

    他想到了他和大哥,他阿耶前期也是这般宠他们,最后还不是弄得两兄弟你死我活。

    他给了自己一巴掌,怎么就没记住这教训

    长孙皇后伸手触碰丈夫的脸,叹息一声劝道“二哥,以后不准再让青雀去甘露殿,乘他还小由我管教吧。”丈夫只能做慈父,那就让她做严母吧。

    除了不让他就藩,还任由他招揽人才,造成太子党和魏王党明争暗斗。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那你们太小看李世民这个儿控了,他每月赏赐李泰的财物远超过了太子,你这让太子怎么看

    长孙皇后这下是真没话说了,虽然青雀也是她儿子,但她还要说丈夫对青雀宠爱太过。

    华夏的父母很少能一碗水能端平,作为父母往往会更偏向能说会道和比较弱势的孩子,在李世民看来,次子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多宠一些就宠了,无伤大雅。

    在李泰看来,太子不受宠,他爹更加宠他,有官员对他不敬,他爹都能将一众朝臣拉来痛骂一顿,又给了他种种优待,让他觉得太子也就那样,不比他高贵到哪里去,不过是比他虚长几岁,大家都是嫡子,他李承乾能当太子,他也能

    李世民捂住脸,当初大哥是太子时,他何尝不是这样想。

    大安宫中李渊叹息道“念犊之心,世民该有所体会了吧。”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何尝愿意看到兄弟相残

    可在李承乾看来这一切糟糕透了,从长孙皇后死后,他就没了依靠,父亲更疼爱李泰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舅舅长孙无忌不只是他的舅舅,同样也是李泰的舅舅。更不要说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直接令他心态发生转变。</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