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举起酒杯,“敬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新年伊始,传来一个好消息,匈奴根本无法抵抗火药的威力。
火药一炸,成千上万匹马自己就慌了,自己踩死不少,哈哈哈,过瘾,太过瘾了
节省了大量军费,刘彻高兴一挥手,将几个受灾地区的赋税都省了,当然省的地方是中央直属,各封国该交还是要交。
还有墨家,一些躲起来苟延残喘的墨家听说朝廷要用人,也跟着出来了。
刘彻可是愿意将一些后世书拿出来共享,才将这些诱惑出来。
墨家人太少了,刘彻极稀罕那可以一日千里的飞鸟,若是有朝一日能坐上,岂不是日出长安,暮至龙城
大汉铁骑何处不在
刘彻看着世界舆图熊熊野心燃起。
“阿父”
一稚嫩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刘彻从畅想中回过神来,就看到自己的独苗苗。
刘彻冲他招招手,小孩跌跌撞撞跑过来,直接撞入父亲怀中。
吸取未来父子直接太过疏离的教训,刘彻从儿子满周岁时就带在身边亲自教育,绝对不给小人离间父子之情的机会。
效果也很显著,才不过五岁,小孩已经有了刘彻三分气势。
哪怕长相不是很像刘彻,小脸一板,就是小一号天子。
刘彻心里感叹,后世人说得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的儿子天生该做太子,怎么能养于妇人之手,合该多沐浴天子之威。
自己亲手养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般,刘彻不吝啬外放的感情,对着儿子小脸亲了一口。
“据儿,看到这张舆图了吗”
年幼的刘据严肃着一张小脸点头,知道父亲又要考验他。
“儿知。”
刘彻一手背在身后,一手在虚空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据儿,这是我大汉如今国土,这里往北的土地朕会为你打下,从北方穿过极大一片土地就是极西之地,这里是不弱我大汉的丰饶之地,这里交给你,这是父皇为你定下的目标,未来你要带领大汉占领这里,能做到吗”
刘据盯着地图,小脸严肃回道“孩儿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刘彻哈哈一笑,俯身将儿子抱起,往上一抛再接住。
“好好好,这才是我大汉的好男儿”
刘据严肃的小脸立刻破灭,忍不住咯咯笑出声。
这样的一幕不断在刘据幼年重现,随着大汉领土扩张,他年龄渐长,哪怕有了更受父皇宠爱的幼弟出现,他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为大汉开辟疆土,是他生来使命
朱元璋摇摇头,“咱以为老天爷针对咱大明,前些年不是旱就是涝,往后一百年还要降温,原来一切都有因果。”
天音出现让他明白世界之广袤,天音出现令他知晓人类之渺小。
他不知晓人类起源,不知
几十万年就有人类,不知道短短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多么短暂,更加不知几十万年人类史对于这个星球又是多么短暂。
原来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很早就有人生活,上古人类太渺小,一场洪水就灭绝了,这样的灭绝在几十万年人类历史上是不是出现过很多次
大明的两百多年历史对于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微乎其微。
朱元璋摇摇头,不能再想了,越想越让人心灰意冷,不能因噎废食。
朱标批阅奏折,批到一半,看完转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皱眉,“开海禁”
开海禁成为近日热门话题,不吵到了朝堂上,南京城内也有百姓在讨论。
因是天音鼓励,锦衣卫没接到命令,也不敢拿这些大势讨论的人怎么样。
朱元璋也知道是哪些人,京城的学子。
他已经有好些年未开科举了,这些读书多年找不到出头之日的学子积攒了不少郁气,这是借着天音之势来抗议他。
朱元璋轻蔑一笑,“鼠辈尔。”
朱标轻轻咳一声,“父皇,天音说得也对科举是给底层人一个向上奋斗的口子,我们不该堵住。”
朱元璋摇头,“我如何不知”
只是前面几次考出来学子只会四书五经,问政事、刑法、农事,一窍不通。
他挑选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官员,不是一群不问人间世事年轻人。
这些人最后没处安置,还要花钱粮养着,老朱何曾吃过这般大亏
还没有人白白占他老朱便宜。
见亲爹心中有数,朱标掠过这话不提,又重新说起了开海禁一事。
“非得开吗”
老朱皱眉,因老朱吃过水军的亏,也知道沿海一些跟倭寇纠缠的匪徒,正因为大海沿海太长,几十万水军都打不住,他才不想白白养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现在还在跟北边作战。
朝廷没钱了。
老朱节省了一辈子,当上皇帝也没过上几天多好的日子,这些钱用来养兵了。
养兵打心腹大患元蒙,他心甘情愿。
养几十万吃白饭的水军,他不乐意。
“倒也不用。”
朱标看了眼折子开口道。
老朱眉头立刻松开了。
朱标继续道“云南王沐英知晓爹您的忧虑,花了大价钱求问了后世不开海禁的方法。”
朱标一本正经道,还是他英哥懂他爹,他爹太抠门,本来花钱就能问到答案,偏偏不愿意出这个钱。
朱元璋热泪盈眶,“还是英哥儿念着咱呐”
若是其他人敢私自问这种砍头的问题,老朱肯定当对方有不轨之心。
但要换成云南王,老朱就没有这个想法,沐英是他儿子,儿子孝顺老子有什么问题
再说沐英一脉对大明的忠心可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朱元璋一抹眼睛,问“说说,英
哥儿折子里都说了啥”
朱标“爹,后世人的意思是初期没必要开海禁,沿海渔民对抗风险弱,不开海禁也是保护他们,后世人的意思禁止民间下海也就算了,不能朝廷自己也限制了。”
“什么意思”
朱元璋凝眉,“这是让咱学老四那混账玩意,官方组织船出海交易”
“爹,大哥折子里附带了几个配方,一是制冰糖法,二是造玻璃法,三是烧水泥法。”
“儿子看了,后世人给出了一系列操作,还怕我们看不懂,还给了一本以四弟为主角的白话话本,话本里详细写了这几样东西的制作方法,儿子看了试一些,认为可一试。”
朱标说到这里打了个哈欠。
朱元璋这才注意到他有些黑的眼圈。
“什么话本拿给咱看看”老朱察觉到哪里不对。
“话本字数有些多,无法抄录,大哥通过天音传给了我。”上千万字,抄写到哪年哪月
朱标只看了个开头,整个人仿佛打开了异世界大门,里面涉及了民生、粮食种植法、大明宝钞滥发贬值解决办法,虽然涉及朝堂争斗有些可笑,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好书。
这可比干巴巴的配方好理解多了。
朱标看了一部分,又知道了老四初上位发生过的事。
朱标看得很慢,但是话本很吸引人,他看到日上三竿才反应过来夜已深。
朱元璋将话本要了过去,才看一个开头,就觉得合他胃口。
白话写的小说,大明还真少见。
哦,这开头一个后世人穿越到大明来
啧啧,他要是穿越到秦朝,绝对比刘邦强。
老朱看了个开头,又翻了翻,大致明白是后世人根据历史创造的话本,选择的是老四在位时期。
这些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后世有的,不错不错,回头他抽出空来好好了解一下,关于大明宝钞贬值那部分,他还是没听懂。
说不定这话本里能给出答案。
“玻璃、冰糖,夷人出售给大明的价格都很昂贵,看配方却很简单,玻璃原料更是随手可得,夷人却卖给我们天价,我们可以按照配方做出更好的反卖给夷人,再用这钱从海外买粮、买矿石。”
朱标走到朱元璋身边继续总结折子里的话,“至于水泥可用来造坝,这几剂良方都经过后世验证。另外,儿子请求国子监再开一算学,算学对于后世来说非常重要,我大明要走远,需要提前培养学子。”
朱元璋点头,“这些你交给你去办,咱授你全权处理的权力。”
说完老朱语重心长交代“标儿,咱可不能让老四那兔崽子走到咱前头。”
老朱还是对四儿子在群里向他炫耀神粮一事耿耿于怀。
朱标含笑点头。
“爹,玻璃和冰糖成本都不高,福建多山儿子建议多种甘蔗,极易干旱区域还是催促多打井,爹不是从后世弄来威力更高的火药吗比咱
们的要好,不如拿来开山,炸石。”
杨广虽然被骂暴君,可他修运河一事还是受到赞扬,杨广修运河没有火药,只能靠人工,我们有火药,遇石炸石,遇山炸山,慢慢修,每年抽出一个月时间修,肯定不会像杨广一样累死那么多人。”
“水运一通,大明才能更好运转,也能让更多易干旱地区有水可用。”
“另外建立的水军可依照后世之人建议,只取有家室之人,水军初步人不设多,可学盐引出售海运引,获得海运引的商户拥有出海资格,每年只放几个海运引出去,让这些商户出钱雇佣水军保护,这样一来可以熟悉海上情况,二来熟悉水域,三来遇见倭寇也能练兵。”
“待到时机成熟,才扩大水师规模,水师不需要咱养,平日海寇侵犯我边疆一百多年,积攒了不知多少财富,水师也可出海剿匪,得到的财富也足以养一支水师。”
朱标觉得那话本里有一句话说得好,“靠着大海还能饿死哪怕是捕鱼也饿不死水师呐。”
杨坚很头痛,妻子久病不愈,儿子也不省心。
朝堂
本该平静的朝堂也起了风波。
多雨之秋啊
杨坚不是不想反抗,可是天命如此,他已经不年轻了,还有几年可活,若真大杀特杀,关陇一群贵族倒是能拔除,岂不是便宜了河北世家
天命,天命
难道这就是他夺了自己外孙江山的报应
远在江都的杨广却嗤之以鼻,什么天命,他不信,自己未来是皇帝,只要杀了叛乱之人谁敢反大隋
什么李渊、什么李密,全都杀了,哪怕大隋注定要亡,也要天下世家为他杨家江山陪葬才是。
结果他爹呐,乃鼠胆,连尝试都不愿意,先退缩了,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意如鼠辈一样苟活,去岭南又如何
未来还不是会被赶尽杀绝,除非离开中原之地。
杨广不愿意,他距离皇位只剩一步之遥,凭什么放弃
哪怕天音降临后,大隋原本稳固的江山摇摇欲坠,哪怕庶民之心相悖,可那又如何,这大隋还是他杨家的江山。
只要他还姓杨,这群贱民就得帮他将城池守好了
江都一战,杨素心情最复杂,这一仗该怎么打
皇帝下令不准伤了晋王殿下,不下死手让他如何打这场仗
杨素擅长打仗,只是他的打法比较怪异,人家是身先士卒,跟将士同吃同宿,他不是,战前先杀一批人,警告将士,或退或拜,就得死。
开始后还会派几波敢死队,敢死队也是只能进不能退,所以杨素领兵厉害,乃是常胜将军。
可这种事能对着晋王来吗
晋王是敌人吗
皇帝都先下了调,晋王是被反贼挟持,一切都是反贼的错,晋王是无辜的。
哪怕知道真实情况,谁敢说还不是帮着遮掩过去。
以往的手段不能用,杨素只
能围城,让城内断粮不战而胜。
可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城内自己乱了,他是打还救呢
杨广灰头土脸被绑成死猪,脸上还带着不敢置信,他竟然被一群一向看不上眼的庶民给抓了。
若不是父皇没有下令杀他,这群贱民真敢下杀手。
随后杨广大怒,这群贱民怎么敢欺辱他
等他回复自由身,他要将这些贱民砍杀殆尽
杨素远远看到城门打开,他策马上前,就看到满城的人抬着被捆绑起来的晋王出来。
杨素意外,很快命人上前将人接过来。
“给晋王解绑”
杨广被松开,没理会杨素,狠狠指着城门前那群庶民道给本王诛了囍”
杨素眯着眼睛盯着城门口一群往后跑的庶民,一挥手一队人马上前冲了过去。
杨广出了一口气,才质问杨素,“说吧,父皇让你怎么处置我”
杨素低头,“挟持王爷的反贼已经剿灭,臣自然是送王爷前往岭南。”
杨广咬牙,“懦夫”
也不知道他在骂谁,杨素并不敢猜。
杨广回头看了看江都的城门,看了看城门口的尸首,心里茫然极了。
他这二十年来的期盼都没了,临门一脚的希望被天音一脚给踹了
哈哈哈,杨广大笑出声,声音里满是绝望,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加让他意识到,他没希望了,他不再受母后宠爱的皇子,连依靠的江都都被怕了他。
他将会成为罪人,一个什么没干,被钉在历史上的罪人
杨广跌跌撞撞往护城河跑去,纵身一跃。
杨坚做了一个噩梦,惊醒过来更是满头大汗。
守夜的内侍听见床上动静,点了蜡烛走进来。
杨坚就着内侍的手喝了一碗温水,然后才躺了回去。
他睡不着了,脑海里又浮现起几日前接到的密信。
江都来的传信,一想到信的内容,杨坚就心如刀割,他没想到二郎性格这般倔强。
想到杨素描述二郎被救回后,一直不说话,宛如没了生气,他就痛彻心扉。
若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他也有精力斩断朝中乱象,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老了,就像兽群里已经步入年迈的王,是个年轻力壮的猛兽都想挑战他。
知道二郎未来所为,全天下都不想要一个乱来的君主。
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没有人想要再进入乱世,乱世中死人太多了,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人老觉少,杨坚能够感受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看折子也变得费力起来,还是那些字,放在一起却变得很难理解。
杨坚在恐慌,他这时大概跟秦皇能够产生共鸣,那种不甘心生命力丧失的恐惧,他是皇帝,是所有人的君主,掌控着天下万物,他怎么能死
怎么能在知道自己建立的王朝在死后不久跟着覆灭呢
杨坚不得不承认他畏惧死亡。
叹息一声,杨坚无声开口,“二郎啊,阿耶能为你做的都做了,不要辜负阿耶对你的期望。”
足足走了半年才越过崇山峻岭来到岭南。
岭南不仅多山,还多山林,路边蛇虫更是随处可见。
从江都迁徙跟着过来的人,都是一脸嫌恶,骨子里冒出对蛇的恐惧,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恐惧基因。
途中遇见商队,商队远远跟在队伍尾处,看到路边被打死的蛇,摇了摇头,“这都冬日了竟还有蛇出没。”
商队其他人看了看仍然葱葱郁郁的树木不说话了,岭南有冬天吗
岭南的冬天就跟北方的秋天一样,不怎么有存在感,车队跨越葱岭改坐船,顺风顺水船只行了半个月就抵达了广州。
此时的广州已经有夷人出没,这并不稀奇,从汉时期,周边国家就已经跟这块土地通商,知晓这边情况,沿海派人过来通商再正常不过了。
广州进贡的香料犀角象牙等贡品不少就来自周边小国。
杨广一行人到来,广州刺史已经提前收到消息,殷勤在港口等待。
杨广并不喜欢广州这个名字,这跟他名讳冲了。
杨广情绪很低落,在自己搏命反抗玩笑似结束后。
他无法忍受这样的结局,他宁愿享受过之后轰轰烈烈死去,也不愿意什么都没做却要背负不属于他的骂名苟活于世。
杨广情绪不高,对待这偏僻之所的刺史也是爱答不理。
广州刺史仍然很谄媚,尽所能为这支特殊的队伍接风洗尘。
几日调整过后,连年幼的皇孙都恢复了过来。
杨广却沉醉在酒水中,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
皇孙杨昭前来请安,醉醺醺的杨广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不是最宠爱的皇孙吗还不是送来一起流放。”
杨昭自小被养在祖父母身边,深受二人影响,独孤皇后支持杨广上位,未必没有最爱孙子的功劳。
人都会偏心,一个是跟父王对着干,总想试图将母亲权力从朝堂中驱赶走,一个早早生下嫡长孙,还听话,让娶谁娶谁,府里干净,在外也是众人称赞。
更不要说杨昭还是嫡子,太子至今未生出嫡子,嫡孙分量直接在独孤皇后心里加重分量,在独孤皇后看来,嫡孙才是孙子,庶出就是给口饭吃的阿猫阿狗,长大后分个爵位打发了,想要觊觎皇位是想都不要想。
杨昭生来就要做皇长孙,突然受到父亲牵连,祖母病重,祖父翻脸二话不说将他驱赶出京,年少的他还要照顾母亲和弟弟
此时还受到父亲的讥讽,杨昭心里不是不难过,但更多是松了一口气。
他低下头奉上一封信。
“祖父让儿子抵达广州后交给您。”
老头子还有信交给他
杨广迟迟没动,杨昭也没收回去,就这样父子二人僵持着。
不知过去多久
,杨广嗤笑一声接了过去。
杨昭手放下,悄悄捏了捏发酸的手臂。
杨广面无表情打开信,信里还是老调重弹,让他好好经营岭南,不过多了一些内容。
“最南边的海岛隔着大海还有一片不小于中原的土地,那块土地上土著少,都是平原地带。我儿暂时在广州多经营几年,造船去找这块陆地,未来大隋一旦有个不幸,你可将封地的人口一块都带走。”
“万万不要再逐鹿中原,你父我一生不自由,以前在宇文家统治下兢兢战战,后来稀里糊涂当了皇帝也备受制约,中原王朝寿命有数,天音言之不过三百,父深以为然,反倒是交趾等小国国祚更长,我儿可跳出中原去海外开辟新土地,等中原再陷入战乱,子孙可挟持百年积攒夺回我大隋江山。”
杨广嗤笑一声,说这么多不还是告诉他几百年后再夺吗那时候他骨灰都不一定存在了。
随手将信扔给杨昭,“这任务交给你了。”
他喝了一口酒,觉得这提议非常不错,老头子安排的任务就交给他最疼爱的孙子,他是不管了,他今生哪怕是死,也要埋在中原
新一年是个丰收年。
朱棣看着城外土地很开心,种红薯好啊,只浇几次水,需要的水比种植小麦还要少。
哪怕结出的果实也没有后世的夸张,亩产也没那么高,光耐旱这一点就足以弥补其他不足。
种玉米好,高高的玉米秆子可以拿来喂牛羊,不嫌拉嗓子玉米棒芯也能一块磨成面。
重要的是耐旱,只浇几次水。
特别适合旱田极多的北方。
种土豆好
想不出更多夸赞的词了,朱棣也不介意,满脸喜悦看着望不到边的田地,像极了辛苦一年等待丰收的老农。
“种土豆好,种红薯好,种玉米好”朱棣哼着自创小调,转头问身边的农官。
“玉米可以采了”
农官忙点头,“玉米可以,红薯还要晚半个月,土豆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
朱棣意气风发道“马上就到中秋节了,俺要在中秋节前知道玉米产量。”
农官也是一脸喜气洋洋,“下官这就去安排。”
皇庄里的佃户已经整装待发,除了佃户,还从外征了一群农户提前服明年的役。
浩浩荡荡的人穿梭在玉米地中,先掰下已经老了的玉米棒子,很快一筐筐玉米从田间运送到田头,再倒在地头上。
田头也有驴车将一车车玉米棒子送到庄上,庄子已经提前空出了一大块平地,堆积的玉米棒子被老少女工扒皮系在一起,挂在搭起的竹竿上晾晒。
所有人都是一脸丰收喜欢,皇帝老爷可是说了,这些粮食也有他们的份,外面各种找关系买新粮的,得知皇庄佃户今年也分了新粮,就提前出大价钱瓜分了佃户分到的新粮,准备拿到南方去种。
每家每户分到不少钱,这些钱拿去买陈粮,可以吃两年了,就算明年闹起饥荒
他们也不用再怕了。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朱棣没在田头多待,锦衣卫搬了一筐皇帝亲手从田间掰的嫩玉米,将皇帝护送回宫了。
回到宫中,皇帝吩咐全煮了。
自己只留了四根,其他都高兴分享给留在北京城的官员。
因为玉米有限,每人只分到半根,半根尝尝味道,不仅不难吃,味道还带着甘甜。
不少人发出质疑,“这还是粗粮吗”这分明就是细粮
河北皇庄大丰收,新粮产量远高于现有粮食产量,这可是不少人亲眼所见,皇庄所在的田地又不禁止人靠近,采收时有人亲眼看见。
多少粮食,心里一算都能算出个大概。
“上天保佑我大明”不少人喜极而泣,这么多粮食,寻个旱地,种上个十亩,哪怕遇见旱灾其他田绝收,只侍弄这十亩也够一家人活命了。
更不要说土豆和番薯的果子是埋在土里,埋在土里意味着什么
不怕蝗虫啊
农民抵抗力太差,不就是在抵抗灾情方面太差吗
有人已经盘算将属于自家的荒山也给种上,也就辛苦几日,种在山上不用担心洪灾。
哪怕种得少,只种一亩地那也能活命了。
皇帝老爷可是说了,第一年收获的新粮拿来做种子。
第一批玉米晒干脱粒,没等储存就被送去地方官府售卖。
价格不高,一分钱两粒,买上一百文,就有两百粒,足够种一亩地。
家境贫寒的相互抽钱买个两百粒再分分,反正种上一年,明年可以用自家的种子,虽然不明白官老爷为何嘱咐玉米地最好跟邻家挨着,但大部分还是听从了。
头一次种新粮,心里也没个底,还是听从有经验的官老爷。
买到新粮的老农刚走两步,又听到不远处有详解讲解新粮种植的农官。
“玉米要育苗,怎么种,棉花怎么育苗,玉米就怎么育苗,正月过后就能育苗,平时用草盖起来,日头好的时候掀开稻草晒晒太阳,咱们这边比南方要冷,最好等清明过后一个月,气温彻底变暖再移栽,种的时候旁边可以点些豆子,能让玉米长势更好。遇见什么问题,就来问,村里有识字的乡佬也可以带一本农书回去,都是后世结合的经验,可能不怎么对应我们现在的气候,大家可以拿来做参考。”
老农一下走不动路了,他正好有个识字的孙子,脚步一转老农挤进人群中,“俺要一本。”
“都有,都有,大家别着急,这是皇上开恩给咱们印的。只要两文钱,两文钱可是连纸都买不到,更不要说是一本农书了。”
“皇历要不要今年的皇历改了,下面多了些田间常见药材,大家遇见可以采了自己用。一些药材药铺里也是收的。”
老农二话不说,“要”
一翻书,上面还有绘图,他认出来了是只猪。
皇历上印只猪做何
老农怀揣
着这个疑惑回了家,一回到家先将玉米种子挂起来,避免被老鼠啃了,然后慈眉善目将小孙子叫过来,将两本书递过去,让他帮着念。
小孙子念得磕磕巴巴,但好在没有生僻字,都是常用的字,也不是饶舌难懂的文言文,全是大白话。
老农也听得懂,听到怎么堆肥眉飞色舞,听到怎么在冬日做豆芽,两眼放光,听到猪难产怎么处理,以及母猪产后该怎么护理,直接兴奋起身。
他孙子很不理解爷爷的兴奋,“咱家又不养猪。”
老农拍了孙子的小脑袋瓜,“现在不养,不代表以后不养。”
他看皇历眼神都不一样,这哪里是皇历,分明是皇帝老爷赠予他们的致富秘籍
“还是现在的皇帝老爷好。”
以前的皇帝老爷也好,杀了不少贪官,可是穷呐,跟他们一样穷,现在的皇帝老爷好,能带他们致富。
朱棣最近荡漾百姓热情吹捧中,已经被捧得晕迷糊了,哈哈哈,老百姓说他比他父皇做得好
哈哈哈
朱棣快要乐疯了,以后谁还敢拿他夺了侄子江山这事说事
他可是得到百姓拥护的明君,就跟那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哪怕杀手足逼亲爹,只要对百姓足够好,谁也抹去不了他的功绩。
朱棣摸了摸眼角,不行,他要稳重。
他是要做明太宗的人
悄无声息在皇帝群里炫耀了一下,哎呀,这种好事就应该跟大家分享,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敞亮,他朱棣不是那种对家人有所保留的汉子。
朱元璋沉默盯着群,许久未说话,脑子里还是嗡嗡作响。
他坐在椅子上冷静许久,还是无法想象,百姓心目中,老四做皇帝竟然比他做得好。
朱标已经看到了四弟炫耀内容,笑了笑,另一位四弟虽然当了不少年皇帝,但还是让他感觉到有几分熟悉。
以前爹在外打仗,娘忙着管理府外的事,几个弟弟基本是他带大,老四什么性子,他可是比老父亲还要清楚。
老四现在的模样像极了知道老父亲无法拿棍子打他,隔着时空,跃跃欲试来招惹父亲。
别看他是炫耀,话里话外取笑老爷子皇帝没他做得称职,说再多也掩盖不了他想要爹夸他。
说他这个皇帝做得好。
朱标就不信爹看不出来,偏偏老爷子就是不说,父子就这样僵持着。
朱标倒是无所谓,就是可怜这个世界的老四,每当爹被另一个四弟气着,这个世界的四弟都会挨一顿打。
想到昨日跑到太子府哭诉这日子没法过了,想要他帮着求情说服老爷子放他回北平的四弟,朱标抿嘴,用老爷子的账户发了消息。
明太祖朱元璋四弟,我是大哥
朱标询问另一个四弟做了什么,那边沉默半日,发上来数万字解说,显然一下午都忙碌这件事上了。
朱标拿到了指南,也拿到了朱棣命人整合的农书、皇历。
他粗粗看了,觉得这计划完全可以拿来用。
“爹,老四这皇帝当得也不错,虽然时常打仗,也没像汉武帝一样被骂穷兵黩武,后世名声也不错。”
这就很难得了,得位不正的皇帝不少,历数下来也就李世民和朱棣没有背负太多骂声。
朱标也没怪罪老四夺位,只怪自己死得早,他死后,老爷子应该选下面弟弟才对,为了他才选择皇孙继位。
允纹一上来就想要弄死自己叔叔,不能说错,可输了就是输了,历来皇位之争哪能不流血。
上位的是四弟,他还很欣慰,大明好歹没二世而亡。
朱元璋正大光明看朱棣传过来的消息,也翻了翻新皇历,皇历中还有牛马常见病症,病症起因和治疗药物都写得清清楚楚。
老朱心想,当年他要是有这么一本指导书,也知道怎么放牛,不至于牛病了挨刘地主的打。
要是能过得下去,他也不至于做了皇帝。
“让翰林院整理一下,不能输给老四,咱也要印。”
几次科举选出来的人朱元璋都不满意,一个个问啥啥不知,就知道四书五经,老朱眼不见为净全扔进翰林院养着。
养了几年觉得不划算,连科举都停了,正好可以让这些吃白话的干点活,当官不行,编皇历总该行了吧
再不行,滚回家吃自己吧</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