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植物间谍6

    “尺八竟然失传了”

    李隆基不满了。

    作为梨园行业的老祖宗,李隆基对各种乐器都比较精通且喜爱,他还不知道,他赏赐给日本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已经成为绝版孤品。

    日本的圣武天皇在位期间,曾两次派遣唐使前往大唐学习观摩,这个时期正是唐玄宗在位。

    李隆基赠给了日本许多珍宝,其中就有后来日本人当做国宝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这是唐朝的艺术精品,如今也成为了世界上仅存的五弦琵琶文物。

    此后,日本琵琶与华夏的琵琶发展向了不同的方向。

    李隆基听到尺八还要从日本传入,不高兴了。

    “在朕的陪葬品中,放入尺八。”说完李隆基顿了顿,连尺八都没有,其他做法难度更高的、材料更为珍贵的乐器恐怕更绝迹,他补充道“所有宫廷乐器都要放。”

    华夏乃礼乐之邦,华夏自己的乐器无法传到后世这算什么事,竟然还要从日本重新学习,作为老祖宗实在是无法接受。

    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他也没说错,从华夏这个竹子的起源地看,各个阶层对竹子都有不同的喜爱。

    百姓爱它的实用,而士大夫阶层,赋予了竹子新的含义。

    竹与梅、兰、菊被列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

    2000多年前,吴越春秋记载了古时候的歌谣弹歌,弹歌是华夏诗歌史上最早咏竹的作品,在诗歌中唱道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描写的是华夏5000多年前,黄帝时期古代先民砍伐野竹,用野竹制作房屋和生活用品的生活场景,以及打出泥弹、进行狩猎活动的场面。

    这充分说明,5000年前,华夏先人已经开始使用竹子,并且对它大肆赞美

    到了舜时期,竹子成为了纯洁、高尚的爱情象征。

    有文曰“舜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描写舜驾崩时期,娥皇与女英洒泪挥别丈夫,泪水落在竹子上,从此斑竹也被叫做“湘妃竹”。

    先秦时期,诗经楚辞里有关竹子的记载比比皆是。

    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出现了。

    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中的“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南齐谢朓的秋竹曲和咏竹,晋朝戴凯写了竹谱。

    唐宋时期,唐朝有“竹溪六逸”,宋朝有“苏门六君”,咏竹诗空前繁荣,现存唐朝咏竹题材诗歌有222首,以中唐为盛,晚唐次之。在创作者中,白居易以22首之多高居榜首。

    清朝时有“扬州八怪”,代表人物是

    郑板桥,一首竹石成为了课本教材,大家无不知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一刻,不同时空的古人齐齐想到了自己与竹子的缘分。

    宋朝时期,苏东坡仰望着天幕,看着窗外的一片竹林,抚须而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此间哪有扬州鹤。”

    竹子,又好看又好吃,真是大宝贝

    想到这里,苏东坡摸摸嘴角决定了,今晚吃竹笋炒肉,肉与竹二者兼得

    元朝时期,李衎看着天幕,再看看笔下的竹谱。

    虽然前人写过竹谱,也不影响他写得更详尽,更完美吧

    白居易捧着自己的养竹记,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实乃四德君子。”

    听到天幕夸他写了22首咏竹诗高居榜首,白居易顿时得意了“嘿嘿,唐宋诗人词人都不及我”

    哪怕是李太白,这时也被他压了一头哈哈

    而在其他地方,听到白居易是以数目取胜,大唐诗人们酸了。

    “不就是多写一些,我上我也行”某个不知名诗人愤愤然发表了意见。

    等到再听到后世清朝郑板桥的竹石成为教材诗歌,文人们齐齐慕了。

    教材他们懂,不就是类似孩童的启蒙书籍、书生考试必学的四书五经吗

    一首诗成为了无人不知的教材,那得多少人学习,天幕曾说过,后世可是有14亿人口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郑燮的友人齐齐拱手道谢“恭喜克柔,青史留名了”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此时的郑燮,已经先后被贬为山东范县知县、潍县知县。因为爱护百姓,郑燮在山东遇到灾荒时采取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的举措,引起了屯粮抬价的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屡次上奏折弹劾他。

    郑燮已经听到朝中故人传来的风声,最近他可能要被彻底贬为庶民,再与仕途无缘了。

    天幕称赞他的竹石诗,其实是他为自己的画配的诗,此时山东屡屡遭灾,郑燮不愿意贪污,同样囊中羞涩,已经靠在卖画维持生活。

    听到友人的话,郑燮只淡淡一笑“看来老夫的竹子不愁卖了。”

    友人摇了摇头“你本就诗、书、画三绝,现在天幕也认可了你的诗歌,想必朝廷很快会把你调回中央,重新重用你。”

    他意味深长道“你忘了,当今陛下最喜欢舞文弄墨。”

    郑燮闻言,反而有了些茫然。

    他都一把年纪,还能返回京城吗

    而且就算返回朝廷中央,大清如今的局势,一切还能挽回吗

    日本有竹取物语,但其实华夏早就有类似的竹子传说

    日本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故事,讲述竹子中诞生的姑娘“辉夜姬”

    的传说。因为作者匿名,创作年代不详,讲述的故事背景大概是平安时代。

    但是华夏不仅有类似的故事,还有多个。

    首先是藏族故事斑竹姑娘,1957年就曾经出版过,取材于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与“辉夜姬”

    高度相似;

    竹取物语讲述一位老人在竹子里发现一位小女孩,带回家中,3个月就长成了美人,老人为她取名为“辉夜姬”。

    辉夜姬因为美貌,遇到了众多男子的求爱,后来有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辉夜姬分别向这些求婚者提出难题要求寻找宝物,最终求婚者都失败了。之后天皇也想强娶,辉夜姬披上羽衣直接飞上天宫;

    华夏的斑竹姑娘讲述的是藏族青年朗巴从土司手下保住一株斑竹,斑竹里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姑娘同样遇到了5位权势青年求婚,并且同样用寻找宝物的难题拒绝了5位权势青年。但是结局是斑竹姑娘与朗巴从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明朝,被忽视的朱元璋恶狠狠道“大明书生不是喜欢写小说吗让他们去编”

    大明也不是没有诗人,但是天幕盘点写竹的诗歌时,竟然无一大明诗人上榜,连清朝都有,大明竟然没有

    但是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审美的,郑板桥的诗歌朱元璋同样看得出来写得很好,风骨卓然,也很适合他的胃口。

    这样一对比,再一想到天幕说过大明书生文人沉迷艳情小说和玩小唱,朱元璋又想生气了。

    好悬地忍住后,朱元璋将怒气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看向自己的儿子们和满朝文武“你们都别闲着,下朝后还想着喝花酒玩小唱想都别想,回去给朕写诗歌写小说去,朕要检查”

    儿子们

    父皇啊,你看看我们像是有诗才得人吗还不如让我们去打仗

    大臣们彼此对视一眼,文臣还好,看到前朝后世的文人因为诗歌扬名,总有点不服输的心思。

    但是武将就苦了,他们若是擅长文,何必去拿命搏前程

    实在不行,看来只能照着编了

    李景隆看着天幕,感觉难度不大不就是在某个地方出生,再遇到某个恶霸吗这种故事他也会。

    他家的花园什么牡丹月季多得很,一种花来一个,一年365仙都给他编出来

    竹取物语具有十分日式物哀的结局,斑竹姑娘具有十分华夏特色的结局。

    且不说竹取物语到底有没有受到斑竹姑娘的影响,华夏各个民族都有奉竹子为祖先的传说。

    华夏古代从汉朝时期开始,华夏的南方就有少数民族流传着“竹王”的传说,比如彝族、苗族和土家族,他们族中的共同特点是认为竹子孕育了本民族的祖先。

    广西的少数民族传说记载,开天辟地的太古时代,一个兰竹筒中爆出一个人

    来,他的面貌似猴类,出生就会说话,名字叫做亚槎。后来,他遇到了另外一只居住在梨树下的猴子,两人结为夫妻,他们的子孙就是罗罗也就是后来的彝族。

    广西彝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兰竹所生,因为把兰竹视为“祖竹”。

    刘彻闻言脑洞大开“朕下次去打南蛮等地,直接扛着大竹子去,是不是就会让当地人直接拜倒臣服”

    主父偃默了默“陛下,武王伐纣时期背负文王的木主,是为了表示孝道,要替父报仇替父完成使命,您背负别人的竹王,这是”

    给别人尽孝

    刘彻顿时黑了脸色“闭嘴吧你”

    大汉虽然崇孝,也没有给别人的祖先尽孝的说法。

    还不如砍了别人的竹子带回来自己用,那什么竹纸大汉就很需要嘛。

    古代书籍中关于竹子的图腾崇拜非常多。

    “雨后春笋”“如竹苞矣”,起初是用来形容竹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网上,带有生殖崇拜。

    除了生殖崇拜,华夏古人还认为竹子有驱邪避凶的能力。

    大年夜,乡下百姓在家门口燃烧起了熊熊篝火。

    他们把竹子扔进火堆里,一会儿就听到火堆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

    大人小孩嘻嘻哈哈捂着耳朵跑远,看着火堆里的竹子被烧的爆裂开。

    一直到百姓都睡着了,火堆熄灭了,内部的余热依然时不时烧的竹子“啪”地爆裂一声。

    在大年夜,传说有年兽袭击的时候,人们听着竹子爆裂的声音,睡得十分安心。

    在火药没有发明之前,“爆竹”就是指燃烧竹子,在燃烧的过程中竹节处爆裂开发出“噼里啪啦”声音,被古人认为可以驱邪避凶,专门在过年的时候燃烧,以竹子爆破之声恐吓鬼怪。

    竹子流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在新年也演变出了自己的新年文化门松。

    新年期间,日本人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摆放“门松”或悬挂松枝,以示新年开运。门松一般是由毛竹和松树树枝,以及腊梅等构成。

    相传,神仙是居住在树上,门松上附身着年神,挂上门松是为了将年神请进家中。

    放出“门松”的图片,圆筒底座,扎着松枝,最顶部是三节巨大的斜切面的竹筒。

    在松枝底座,用彩色绳子将松枝和竹筒捆绑固定,还会搭配一些彩色的扇子、香囊或者鲜花来装饰。

    在向海外传播的过程中,竹子不但自己流传出去,还被人把蚕种藏在竹子空心,偷偷带了出去

    “蚕种”大清非常依赖出口丝绸带来的经济,弘历顿时急了,“我们的蚕和桑不会都被偷走了吧”

    鄂尔泰道“按照顺序,下一个就是要讲述桑了。茶叶都被偷走了,桑种臣也想到会被偷走,没想到连蚕种都不放过。”

    老臣张廷玉叹息“难怪后来的洋布会入侵华夏市场。”此时的他们,自然不懂

    当工业革命全面机械化后,

    机器纺织比人的纺织更为高效快速。

    “他们能偷我们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偷他们的”弘历一想到自己的皇宫被洋人掘地三尺的挖了,想到自己用过的东西全被洋人抢走,再一看到蚕种也被偷,顿时如鲠在喉。

    “天朝上国稀不稀罕无所谓,百姓能用就是好东西。”

    要强大也是强大自己的国民,凭什么强大敌人。

    强大了汉人至少也会好好对待他的皇陵,强大洋人什么鬼,那就是一群劫匪

    日本的竹子是什么时候引入的呢

    目前的物证考据是江户时代,也差不多是大明时期,岛津家21代吉贵于1736年从琉球移植来两棵毛竹,成为日本的毛竹栽培之祖。

    1907年,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从华夏神农架带走神农架箭竹回到英国,并且以自己女儿的名字莫瑞尔命名。没错,这位威尔逊就是前面的“植物间谍”威尔逊,华夏这么在意竹子他怎么可能放过。

    神农架箭竹被引入欧洲后,落户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此后从此走向世界各地。

    又是熟悉的威尔逊,又是熟悉的植物间谍,古人听得齐齐牙痒痒。

    “这人对自己女儿到底是疼爱还是仇恨”文人不懂了,从其他国家偷来的东西,用自己女儿名字命名,这怎么好意思

    家人提醒“国外风俗不同,他们为了致敬先祖,还给自己孩子取先祖的名字。这个威尔逊也用自己名字命名过。”

    文人“”

    果然搞不懂,万一大家都去世了,在地府相会,喊同一个名字,到底是喊先祖还是喊孩子呢

    先祖不会骂他大不孝吗

    到了近代,全世界对竹子的重视齐头并进。

    每年,各个国家都会发布对竹子的国家政策。

    肯尼亚发布国家竹子政策;

    乌干达国家竹子战略与行动计划;

    埃塞俄比亚竹子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

    日本大肆宣传竹子旅游节,竹子旅游文化;

    欧洲竹子协会年会召开,成员国有瑞士、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以及美国竹协。

    荆咕特意放出了网络上有的竹协会展视频。

    在竹协会展上,各国成员分别使用法语、德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交流,介绍华夏和日本的竹子园林,竹子品种,欧洲竹子的发展历史,法国英国和美国的竹园,意大利新建的竹子中心,竹子建筑艺术和新培育出来的竹子品种。

    等到世界竹子大会时,为了表示重视,还有一位法国人驾驶竹子制作的飞机飞往哥斯达黎加,去参加世界竹子大会,还在大会上介绍飞机的设计制造方法。

    “竹子还可以做飞机”嬴政看着竹子飞机飞上天,激动地直接站了起来,“还能飞上天”

    他清楚地记得这些飞机在

    战场上有多大的用处,天幕每一次放到关于飞机坦克的各种后世武器画面时,宫里的画师都很详细的画下来,嬴政还让工匠做出了陶土的模型,放在自己的咸阳宫,时不时赏玩,打算日后带到骊山墓中。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可惜不能动啊,不能动

    “这飞机可惜隔得太遥远了,看不清楚内部结构。”墨家巨子也很遗憾,“若是天幕能详细介绍一下飞机的设计制造方法就好了。”

    别的材料或许没有,竹子大秦也有啊。

    可惜,技术相隔太遥远,哪怕有材料也毫无头绪。

    在民间,不懂的百姓和微微懂行的工匠同样在议论。

    “那飞机好像个大鸟,人坐在鸟肚子里面飞上天。”

    “我们也有竹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

    “太远了,看不到里面怎么做得。”

    “后世的看不到,但是大鸟我们大秦有啊”

    一句话启发了无数人,工匠们看着天上飞过的鸟,跃跃欲试想去抓鸟,这时天幕展现了新的画面,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竹子,虽然被认为是君子品性,但是在不同人的手中,染上了不同的气息。

    在文人笔下,是风雅之物;在农人手中,是生活用品;在猎人手中,是狩猎机关。

    用竹篾编织鱼篓,可以捕捉泥鳅小鱼;

    把竹片削尖,埋伏陷阱,既可以捕捉森林里的猎物,也可以用来防御敌人。

    冷兵器时代,竹子已经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到了热武器时代,竹子依然没有被放过。

    到了野心家的手中,也可以成为战场上的致命武器。

    1797年,法国青年罗齐尔从100多米高的热气球上跳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跳伞。

    1801年,英国空气动力学家乔治凯利听说了罗齐尔的故事,受到启发,根据风筝和鸟的飞行原理,通过8年的研究探索,终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机。

    天幕放出古老的黑白照片

    乔治凯利的滑翔机类似鸟翅膀,以竹子为骨架,以布料为架身。它没有操作系统,所以驾驶者的身体不得不悬在滑翔机的下面,这非常不利于控制。

    这也导致凯利首次试飞只飞行了几米远,滑翔机就被撞毁了。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启发,才有了近代的滑翔机,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研发和进步。

    19世纪末期,德国工程师奥托李林塔尔制造出多种实用滑翔机,这也是近代意义上真正的滑翔机,李林塔尔因此被称为“滑翔机之父”。

    1797年,正是清朝嘉庆时期。

    西方继在控制了大海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天空。

    从跳伞,到初代滑翔机,再到近代军事化的滑翔机。

    从最初的兴趣,到后来被投入军用,技术变革也带

    来了军事力量的碾压性提升。

    荆咕特意放出了详细的滑翔机演变过程,

    从一开始粗糙的人造竹木结构大翅膀,

    只能承载一个人;到后面越来越大,可以装入多名伞兵,德军的滑翔机甚至可以装入120名伞兵,而这么巨大的滑翔机,完全没有使用任何金属。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凡尔赛条约限制不允许拥有飞机。

    但是德国人野心不死,开始有了替代品那就是滑翔机。

    当时的德国政府瞒天过海成立了很多滑翔机俱乐部,以看似娱乐的方式培养人才。小胡子甚至规定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要普及滑翔机训练,并且在苏联滑翔机伞兵空降的启发下,生产了一系列的轻型滑翔机;

    二战开始的初期,滑翔机因为无动力、纯竹木和帆布结构、完全没有金属,让对方的雷达成了瞎子。

    1940年5月10日,德国突袭比利时著名的埃本埃美尔要塞,这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土地堡群,如果是常规的地面对战是非常强悍的防守要塞。

    但是,德军选择了最擅长的闪电战空袭,没有飞机,还有滑翔机。

    5月10日,493名特种兵乘坐滑翔机,在夜幕的掩护下从2000多米的高空俯冲而下,降落在要塞上突袭,几个小时便击溃比利时守军继续西进。

    18天后,比利时宣布投降。

    后来,英美有样学样,相继研制出自己的滑翔机,在诺曼底登陆中,1200架滑翔机参战,运送了35万名士兵,仅用15分钟就控制了桥梁要塞,最终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几个小时打了胜仗18天国际宣布投降”

    这一刻,看到天幕上大鸟似的滑翔机时,所有帝王都心动了。

    而且天幕说了,滑翔机是竹木帆布结构,竹子、木头、布料,古代都有

    虽然不懂什么是帆布,但是作为丝织品大国,完全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替代品。

    嬴政眼神亮得惊人“这滑翔机从高处就可以往下飞,是不是站在百越之地的高山上往下飞也可以”

    刘彻想起了他念念不忘的匈奴“匈奴地势平坦,草原上风也大,多适合这滑翔机一旦大汉找到匈奴的王帐,从天空上神兵天降,踏平匈奴不是梦”

    主父偃想说什么,被看不下去的董仲舒扯了扯袖子。

    收敛点吧,真怕你被陛下直接在朝堂打死。

    至于什么“首先得找到王帐”,以为陛下不知道吗还不是一时嘴嗨。

    主父偃砸吧砸吧嘴可是他也是一时嘴嗨啊。

    算了,小命要紧,闭嘴吧。

    李世民时期,一群武将一个比一个积极。

    “这滑翔机有危险,身为臣子,当为陛下冒险”尉迟敬德说话很好听,但是李世民表示不听。

    “诸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朕不舍尔等为国冒险,还是朕上吧”

    “陛下,

    不可俺老程是粗人,

    俺上”程义贞抢着说道。

    一时间朝堂无比热闹。

    长孙皇后看得心累,很想提醒醒醒,大唐还没有滑翔机

    滑翔机还两个致命缺点,这也是导致了后期它的退役。

    一是毫无防御措施,一旦情报被提前破译,在空中的滑翔兵和从滑翔机跳下的伞兵就成了靶子;

    “滴滴滴滴滴滴滴”

    后方情报处,情报人员窃听着德军的电报信号,对着手中缴获的密码本,快速破解密码。

    一群情报人员有条不紊地配合,窃听,翻译,上报给长官。

    “密码已破译,德军将在克里特岛登陆。”

    “登陆方式”

    “伞兵。”

    “呵,要想不被雷达发现,不出意外,又是滑翔机群。”长官抽着雪茄,语气傲慢而得意,“给他们准备一份大礼。”

    与此同时,丝毫不知情的德军果然如期而至。

    滑翔机是无动力飞行机械,要想空袭海岛,在附近找不到高地滑翔的情况下,是由德军的飞机拖曳。

    当抵达雷达辐射的范围之外,将滑翔机从飞机上投下,装备了降落伞的伞兵在滑翔机上等到合适的时机会再次跳伞,进行登陆行动。

    但是,这一次,他们计划再严密,在情报被拦截,行动计划被提前泄露的情况下,对方早已做好了完善的应对方式。

    伞兵跳伞了

    “练靶子的机会到了。”

    长官对着炮兵微笑着说道,拉下了防空炮火的启动键。

    “轰轰轰”

    一炮一个,在空中炸出血色的死亡之花。

    二是降落需要平坦的场地,敌人在地上插入粗木桩就可以简单而有效的反制滑翔机。

    诺曼底行动中,隆美尔让德军在地面上布置了大量木桩,在上面挂上地雷和炸药。

    隆美尔骄傲地宣称“这是我的隆美尔竹笋,我等着猎物的到来。”

    当盟军的滑翔机到来,在高空上看不到这还没有小树高的木桩。

    等他们快要接近地面,看到地面上的“隆美尔竹笋”时,已经来不及了。

    滑翔机不像飞机那么灵活,全靠俯冲动力,一旦从高往下冲下,再无回头路。

    “嘭”

    “嘭”

    “嘭”

    一艘艘滑翔机仿佛是自投罗网的兔子,撞到树桩上,撞得人机俱灭。

    “大明有大炮,就差滑翔机和伞兵了”

    朱元璋转怒为喜,十分兴奋。

    天幕说明清时期西方高速发展,还时不时侵扰华夏边境,现在总算有个打压敌人的方法了。

    还好天幕放滑翔机时很详细,从滑翔机的发明到德军滑翔机训练都有,大明可以尝试着训练起来。

    野心家有野心家的特色,华夏人也有

    华夏人的特色。

    华夏人在研发竹子工具上也没有落后于西方。

    华夏的吴旦人吴老,是中南大学的退休教授,曾经专门研究竹材料的加工。

    当退休后,调任到地方上工作,继续研究竹子。

    1986年,吴老发明了竹地板系列产品,是华夏竹地板加工产业的开山鼻祖,并且以“竹胶镜拼地板”

    这一成果拿回1990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此后,研究出了竹管材,再次应用到了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7年,吴老在湘江边上,用竹子全手工做出了5艘能乘坐8个人的游艇,划着竹游艇去云南世博会参展;

    2007年,吴老研发出竹编瓦,并且与建筑公司合作,让更环保更实惠的主竹编瓦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吴老做竹子相关的各项科技研发,拥有20多项专利,与河北搞裘皮开发的张葆祥被合称为外贸部的“南吴北张”

    两块科技王牌。

    “竹子还可以制造游艇,不错”宋哲宗赵煦特别高兴。

    南方竹子多啊,大宋尤其不缺竹子。

    南方水系也多,多做一些竹船岂不是可以北伐占据优势

    他看着滑翔机,心头火热若是能把滑翔机也研制出来就更好了,大宋的能工巧匠明显更多,天幕也夸大宋科技发达,是不是意味着可以用能工巧匠来弥补战斗力不足

    “让工匠研制竹子游艇和竹子滑翔机,成功者有重赏”赵煦颁布旨意,不仅对宫中工匠,也张贴到了皇城,宣告全国工匠。

    作为农业大国,作为水稻大国,华夏把竹子吃出了花。

    前面说过,竹其实不是树木,是禾本科植物,也就是一种草。

    巧了,水稻也是禾本科植物,也是一种草。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水稻和竹子也相爱一下,诞生一下爱情结晶呢

    还真有,而且,成功了,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食竹稻。

    竹子和水稻同为禾本植物,虽然竹子是竹亚科而水稻是禾亚科,关系有点遥远,但是二者依然是可以进行杂交的,在生物学上被叫做“远系杂交”,难度非常大。

    华夏科学家钟章美,从80年代开始研究竹子与水稻的杂交,花费了40年的时间终于将竹稻研究出来,如今已经在江南普遍种植,被誉为“世界竹稻之父”。

    竹稻继承了竹子最大的优点

    首先是抗倒伏能力极强,如同竹子一样茎秆粗壮,是普通水稻的3倍,而且茎秆上长节,组织厚度高,遇到大风也不容易倒;

    其次是耐干旱,种植竹稻的水田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不需要时常灌溉。即使农田干的开裂,竹稻依然能够正常生长。

    竹稻的抗病能力也非常强悍,在竹稻的茎叶和稻谷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抗菌物质竹黄酮,竹黄酮可以让竹稻叶片不会生虫长菌,农民种植以后连农药都可以省了,非常环保健康。

    最后,竹稻的亩产非常高。我国目前杂交水稻的亩产大约在980公斤左右,竹稻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这里是指普通水田,并不是实验农田,实验田的亩产更高。

    “980公斤1000斤”

    dquo98050055”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在一起激动之余,忍不住抱在一起假哭

    “天幕什么时候直接赐种子,我们不想努力了”

    武曌看得哭笑不得。

    果然还是年轻人敢想,让天幕赐种子,很好的想法,就是很难做到。

    不仅如此,竹子还可以和玉米、小麦、高粱进行杂交,都属于“远系杂交”,可以说竹子是非常的博爱且实用了

    目前,华夏的竹稻米远销海外,日本就很喜欢进口华夏的竹稻米回去做寿司,因为它自带竹子的清香,而且收捏成型,口感优渥,十分受食客的欢迎。

    “这竹稻,我们自己也有就好了。”

    屋后有茂密竹林的南方老翁闻言羡慕之余,忍不住起了研究竹稻的心思“天幕所说的杂交水稻到底怎么杂交就种在一起让彼此花粉传播吗”

    老翁的儿子严肃地翻阅着手里的农书“恐怕不止是如此简单。”

    老翁瞅了一眼儿子,心里好笑。

    他的儿子也是读书人,原本考上功名对农耕一事不屑一顾,自从天幕讲述了农耕对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开始手不释卷看得还是农书。

    读书人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次“不过我们可以试试。”

    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话“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

    竹子,真是全身是宝,华夏人完全离不开

    有人看着看着,突然转身就往山上走,妻子一愣连忙问道“当家的你干嘛去”

    男人道“去山上挖竹子回来种”

    “我也去”妻子提上锄头跟着一起上山,下面能干活的孩子一起跟上,不能干活的老人小孩在后面道“多挖点”

    如同华夏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竹子一样,衣食住行,排在首位的就是“衣”。

    华夏人的“衣”,离不开“蚕”,“蚕”离不开“桑”。

    华夏的桑蚕,影响的不仅仅是本国人的穿衣大业,影响了本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还影响了海外经济,以及海外的政治与文化。

    甚至,引起了西方的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

    首先,要从这一片树叶说起。</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