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跨度非常大。
从远古时代的口头文学,到夏商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华夏祖先早已在上完年前开始了精神文明的创造。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不仅出现了独立的美术、音乐它们通常是伴随着祭祀和劳动产生的,还有了口头文学。
伏羲氏的“网罟之歌”,神农氏的“丰年之咏”“扶犁之歌”,伊耆氏的蜡辞和弹歌。
还有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
“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
唐朝诗人元结念出自己比较熟悉的两句网罟。
元结正在与友人一起品茶看天幕,听到这里瞬间看向元结“次山,这不是你诗歌补乐歌十首里的吗”
元结摇摇头“这是我从民间听到的民歌,相传是伏羲氏所作,狩猎劳作时创作的。”
友人有些失望“可惜,天幕没提到你。”
元结却微微一笑“现在还早,还没到大唐,不一定没我。”
友人顿时来了信心“没错,大唐文人辈出,等到了天幕说唐朝,没准你我一人都天幕上有名”
这一说,一桌人都高兴起来,痛饮三杯清茶,一片其乐融融。
我们后世根据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能推断,大概是在殷商时期,华夏散文已经有了雏形。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以及易经中记载的卜筮之用的卦、爻辞,已经能见证散文的形成过程。
天幕放出一系列的甲骨文、金文,大部分人看得是一脸茫然。
自从天幕宣传了各种知识文化,各个朝代的百姓都发现了识字的重要性,开始想方设法去学习认字。
朝廷开始设立各种粉壁宣传农业措施、政治法令,还有各种草市、集市、医学交流会议等,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时候,越是不识字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原本口口相传的经验也显得不够了,必须要写下来,都想着能传世,能传给后人。
在刚开始学写字的大秦,庶民接受到的挑战是最大的,他们看着天幕上的一个个字,每个看起来都是互不相识。
小孩童言无忌嘻嘻笑“好像我乱画的画”
匠人看看自己手下的墨斗、刀斧、木板,再看看天上的复杂的文字,只觉得识字比自己做过的最难的家具还要复杂“奇奇怪怪的符号,这学写字这么难的吗”
“你看,旁边做了解释,我大秦的文字叫做小篆。”说完,农人哀嚎,看着小篆复杂的笔画,越发感受到学习认字的艰难,“小篆也很难”
今天的古人,也在感受学习的辛苦。
今天特意提一部书籍,尚书。
天幕放出尚书的内容,作为儒家必
学的经典,古人都很熟悉,听到天幕讲解,也都很期待。
尚书,作为华夏古代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记载了古史,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华夏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但这些散文,用古代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排在第一个的朝代,是虞朝,此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夏商周”。根据尚书的记载,虞朝持续了两千年,假如虞朝的历史被证明,华夏就不仅仅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上下七千年”。
“没错,我们就是上下七千年。”刘彻已经先天幕一步做了认定。
大汉都学尚书,他作证,排在第一的就是虞书,先辈不可能是编故事骗后人,说明“虞朝”是真得存在过。
那么为什么天幕之前提到的朝代是从“夏商周”开始
刘彻想起被火烧过得秦始皇陵,想到了自己倒霉催的多次被盗的茂陵,想到了集体倒霉的大汉皇陵,脸色黑沉沉“定然是盗墓贼的错把虞朝的王陵都给毁了”
他的茂陵,设置的重重机关连天幕也单独分析赞赏过,但还是抵不住人心,抵不过内部的偷盗贩卖,抵不过王朝末年的贼寇盗墓当军费。
真是越想越气
尤其是想到可能被卖到海外洋人那里,猪猪愤怒
但是目前并没有出土任何有关虞朝的遗址或者文字资料,因此哪怕是国内也很少认可虞朝。
要知道,目前西方对于“夏朝”的存在也是不认可的,因为华夏虽然出土了夏朝都城遗址,也出土了文物,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也就是说,我们后人并不知道夏朝人使用的是什么文字。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主要是商周时期。
咕咕非常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虞、夏的文物和文字出土,让华夏可以骄傲的喊出“我们的文化上下七千年”
明明华夏还有更古老的历史,却不知道文字和历史,淳于越看得难受“没准夏朝也有甲骨文,被我们古人不知道,当药材吃了。”
他还记得天幕提到过,把记载了甲骨文的龟壳当“龙骨”,磨成灰敷在伤口上,或者直接口服。
每逢天灾或者战乱,不少坟墓被地震、洪水冲垮,里面不知道多少甲骨龟壳露出来,又不知道多少被无知者破坏。
尤其是战乱时期,还有军队故意去盗墓求财,放火烧墓,谁知道毁了多少。
“这盗墓,怎么就屡禁不止呢。”
“你能管盗墓,管得了天灾吗”李斯难得跟不对付的淳于越说几句好听的,“放心,天幕强调了甲骨文的重要性,以后大家不会再随意破坏了。”
夏无且也道“还有,医学发展,大夫多了,大家有了正规大夫就不会乱吃
药。”
淳于越忧心忡忡一叹“但愿如此吧。”
现在知道甲骨的重要性,没准民间盗墓取甲骨的更多。淳于越依然担忧,但也知道,只有担忧徒劳无益。
在大秦繁华稳固的时候,朝廷可以禁止,到了战乱,谁都顾不上,为了活着什么不会做。
他只能隐晦的看一眼始皇帝,希望始皇帝活得更久一点。
起码,先把目前大秦的烂摊子解决好。
咕咕个人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在商周以前,比如虞夏时期,对文字的管控更为严格,连遗址里也不会存放。
各朝各代的文明是先后相继的,周天子以“君权代神权”,商君王以神权捍卫王权,这是一个从神走向人的过程。那么会不会在商朝之前,夏朝,甚至虞朝,对神权更为尊崇,对文字更为垄断,以致于不会在人间留下任何只言片语。
为什么咕咕有这种推测呢这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态度逆向推测。
春秋战国时期,“法”开始不断向民间普及,反而激怒了旧贵族。
足以看出传统王室的态度对文字、文化,占有绝对霸道的垄断权。
公元前536年,子产当上郑国的执政大臣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遭到了晋国大夫叔向的激烈抨击;
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范宣子执政时修订的刑书铸于鼎上。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遭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激烈反对;
公元前501年,郑国大夫邓析私造刑书,写于竹简,称之为“竹刑”。在竹刑中,他明确反对礼治,提倡“事断于法”,主张实行法治。
邓析认识到民智未开的恶劣影响,主动把刑法刻在竹简上,做成“竹刑”,比刻在铜鼎上的法律更便于携带和传播。
邓析把“竹刑”在民间传播散发,并且鼓励庶民参政议政,甚至还专门替人写诉状,帮庶民分析诉讼技巧,还帮人打官司,类似最古老的“讼师”。因为求助的人太多,忙不过来,邓析就开办私学,来讲解“竹刑”。
“竹刑”大盛,庶民知道了哪些事违法哪些事不违法,不再只是贵族的一言堂,开始不服官府的以权势压人。
后来郑国大夫驷歂掌权后,对邓析更为不满。
公元前501年,驷歂以“竹刑”中的法律,抓住漏洞杀死邓析,还挂尸示众,以儆效尤。
此后,各家学说都把邓析当成反面教材,无论是荀子还是吕览,都是站在统治者阶级的位置,出谋划策如何管理庶民。
“郑国说好听点是民风淳朴,说难听点就是极其保守。”此时,大秦百家汇聚的地方,名家的后人听到天幕说起名家先祖邓析非常高兴,开始当着百家弟子的面分享先祖的故事,哪怕被郑国后人用死亡视线注视也无所谓。
“邓析见到民间浇水只能用瓦罐去背水,就设计了桔槔,结果反而被无知农人嘲笑”
墨家弟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好奇问道“什么是桔槔”
名家弟子道“在河边或者水渠边树立木桩,把一根较长的横杆架在木桩上,一头系上水桶,一头绑上石块,这样可以从地处提上水来,可以省很多力。”
“哦,这不是称杆吗,有的地方叫吊杆,原来你们叫桔槔。”墨家弟子顿时了然。
这个东西并不是郑国邓析原创的,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原始,而且因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在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的。
墨家弟子瞥了一眼还在出言抗议的郑国人,在心里默默附和这都能说奇技淫巧,的确无知保守。
“原本一天只能浇一亩地,用了桔槔这个可以浇一百亩,但是没用,还是不用。”名家弟子又开始嘲讽郑国人,“不用就罢了,还冷嘲热讽,说是奇巧淫技,带坏人心。”
墨家弟子默默嘀咕桔槔也没这么夸张,还是需要人力的,一天一百亩,大力士也受不了。
但是看着郑国人和名家弟子开始习以为常的吵架,很快其他百家弟子也加入,墨家弟子默默后退。
不行,天幕讲得知识太重要了,不能吵架,免得错过,让其他人去吵吧,他们墨家趁机多学点,日后也来个“墨家科举”,嘿嘿
且不论儒法之争,新旧贵族阶级之争,单纯以文化的角度看,在那个只是被垄断的年代,“竹刑”对平民的普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开启民智,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甘誓、奴隶五刑,周有九刑、吕刑。只是以前只局限于贵族和官员,只有邓析把刑罚刻在竹简上传到民间,天幕竟然还会因此赞赏他”
李斯开始反思,难道大秦的法律没有彻底得到贯彻,也是朝廷的推广不足
“普法,开启民智,原来法也可以如此重要。”扶苏喃喃自语,再一次对“法”有了新的认识。
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父亲,还没开口,嬴政已经看出他所想,淡淡说道
“现在大秦有纸,也可以普法。”
扶苏第一次主动伸出对法家的橄榄枝“此事,儿臣愿往。”
李斯惊讶地看了一眼扶苏,他不是亲近儒家的吗
连儒家大臣也震惊了,扶苏这是怎么回事,要背儒投法吗
想到这里,淳于越狠狠瞪了一眼李斯肯定是这个先学荀子后学法家的家伙影响的
嬴政却对扶苏的这一举动很满意,微微笑了笑“可。”
扶苏受到鼓舞,更加振奋了。
这说明,他的选择没错
春秋战国前后历经了五百余年,这五百余年虽然战争不断,是天下大势的重要蜕变期,是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重要转折期,是古代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巨变期,同时也是文学的
巨变期。
以春秋战国为分割点,在此之前,商周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一直为王室和诸侯贵族所垄断。商朝是“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周朝是“备物典册,官司彝器”“藏于盟府”。
商周时期,文化属于垄断资源,文学创作大多附庸于王室诸侯,就比如我们现代能看到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记录诸侯贵族或者王室的祭祀、战争、农作等活动。
“别说庶民百姓,连我们很多也不知道。”
大秦的朝臣,有出身不高的,比如李斯,也有世家贵族,但许多依然不认识甲骨文和金文。
或许先祖的先祖曾经认识,但也是极少数。
文字没法传承下来,也让那古老的历史大部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极小部分流传下来,能从后世的文献资料中窥见局部。
也因此,商周时期并没有出现拥有独立人格和自觉创作精神的个体作家,也没有诞生出蕴含个人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很多个“第一”。
说到这里,许多文人振奋了起来,开始为各自喜爱的文人呐喊
“孔圣人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老庄”
“屈原”
一时间,热闹的如同后世的偶像粉丝掰头。
我们说过“百家争鸣”,今天不仅仅说“百家争鸣”。
屈原是华夏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在秦楚相争的年代,哪怕自己一心向楚殚精竭力,提倡“美政”,依然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屈原在逆境中写下离骚九歌等楚辞体的诗篇,成为了华夏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华夏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之后,宋玉等人把屈原的辞令演化为“赋”。这也为后来的汉赋奠定了基础。
“竟然没有孔圣人”
汉朝,董仲舒有些遗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说后世,不会真的完全不学儒家吧
司马相如紧张中又含着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汉赋,不知道会不会再夸夸他的赋他又写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夸几句。
只有刘彻,摸摸下巴,看着天幕意味深长。
他发现能上天幕的都是有点“特长”的,自己作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就连宋徽宗都能因为写医书多提几句,他总不至于连宋徽宗也不如吧
虽然他不会写,但是可以命人编,后世很多皇帝不都是动不动组织人编书,一修就是篇幅宏大的巨著。
若是以前,大汉只有竹简可用做
不到,现在大汉既有造纸术也有印刷术,大汉也可以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历史著作。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这些都属于历史散文。
左传以春秋所叙述的大事为纲,记载了春秋时代250年的历史事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国语偏重记言,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别是纵横家的言行。
这些散文对后世的议论文、史传到小说、汉赋都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些表现手法,比如最著名的“春秋笔法”“左传义法”,也成为了后世文动的旗帜。
天幕挂出了后世对“春秋笔法”的定义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笔削或“春秋书法”,又称微言大义,是华夏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
这个说法来源于孔子编纂春秋时的创作手法,对于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
汉朝,古文经之争中,今文经学尤其推崇“微言隐义”和“微言文”。
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手中执笔,在看天幕时仍不忘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大声赞扬“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孔圣人的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我等该好好学习”
他的妻子何夫人在门外闻言,无语了。
丈夫在外时嘴笨,不善言辞,无论是年轻时求学还是后来收徒,他人有问只能写在纸上,用书面作答。
后来入朝当了郎中,又与朝臣不和,觉得不符合自己的生平所愿,于是称病辞官。
党锢之祸起后,何休受到连累被禁锢,没想到何休反而乐在其中,把自己关在家中闭门不出,每日埋头在书房里,用功十余年,一连创作了许多书籍。
有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注孝经、论语等,现在正在写的就是春秋汉议,以春秋大义,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
何夫人总觉得,丈夫这样的作风迟早要把整个朝廷得罪完。
但是心里又隐隐有种期待,万一,丈夫能凭借自己书籍青史留名,岂不是能扭转目前的困境
想到这里,何夫人捏紧帕子,看着天幕,紧张地等待着后面的故事。
先秦时期还有一项著名的文体,那就是“寓言”
同学们,不知道大家上学时有没有被韩非子里面的寓言故事所骗,以为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宋人疑邻、螳螂捕蝉等等,都是韩非子里面的寓言
咕咕当年上学,还以为真有那么愚蠢的郑国人是故事里那样买鞋的
秦朝时百家弟子狂笑,除了郑国人。
今天,也是郑国
人风评被害的一天。
郑国人开始疯狂骂骂咧咧“我们又不是傻子”
“韩非如此贬低我郑国人,我们也要写寓言嘲讽他”
“对,写把六国人都嘲讽一遍,我们郑国人才是最聪明的”
群情激奋中,某位郑国贵族一时口不择言,当着众多六国人的面这样一说,瞬间迎来六国旧民的视线。
“哎呀,谁打我”郑国贵族感觉气氛猛地一静,正在紧张时,不知道谁从背后打了他脑袋一下,快速回头,结果后背又被打了。
“太过分了当我们没看到是吧”
其他郑国人看到,一起朝着出手的人动起手来,打作一团的同时还有人傲然的笼袖旁观
“以为只有你们会写,我们也会”
“不是只有韩非会写,李斯也会”朝堂之上,李斯看着天幕又开始赞赏韩非,还被话语中透露的后世学子都学习韩非的书籍羡慕了。
他已经在写了,李斯子一定也能传世
老实说,看这些故事完全能理解始皇帝为什么喜欢韩非子,我也喜欢嘿嘿。
嬴政“”
虽然但是,他也不完全是为了看故事,怎么说得他像是喜欢看故事的小孩。
连嬴政的子女也对这些故事感兴趣起来,听起来法家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以寓言为广”,即用寓言来阐发自己的主张。它产自民间,是从比喻中发展起来,在原著中其实并不独立成篇,只是作为论证手段之一,在战国时代比较盛行。
庄子一书,寓言共有200多个,韩非子中达到300多个,其余著作也不少见。
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揠苗助长”“齐人乞墦”“一子学弈”来自孟子,“望洋兴叹”“庖丁解牛”“庄周梦蝶”来自庄子,“刻舟求剑”来自吕氏春秋,“南辕北辙”来源于战国策魏策,“画蛇添足”来源于战国策齐策,“狐假虎威”来源于战国策楚策。
“这些,我们也学。”
秦朝的贵族非常骄傲,原来他们学的书籍内容跟后世一样。
“后世海纳百川,各家都学,颇有杂家之风。”杂家弟子得意的挺起胸膛。
杂家“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吕不韦在世时得到重用,并且编书有吕氏春秋,就是天幕上提到的吕氏春秋
是不是发现我们老祖宗的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这些寓言,上继远古神话,下启发小说,直接影响恶劣唐朝、明朝的寓言创作,也可以看作是后世魏晋杂事、志怪小说的雏形。
不得不说,先秦时期的圣贤们养活了后世多少文学家史学家
这一次,百家齐齐骄傲没错,他们老祖宗就是最厉害的</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