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清文学,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除了四大名著,大概就是色情文学吧。
因为明朝取消了出版税,而且印刷技术发达,所以春宫图也是明朝开始兴盛的,各种彩色印刷本,远销海外,比如日本
今天讲这些还有点刺激呢
朱元璋感觉,有点头大。
“太医,候着。”
听这个语气,感觉又要被气了。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王朝。
比如它实行的其实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但是盛行的是色欲最繁盛的色情和春宫图,还有男男涩图、男妓院等各种。在明清,连太监也经常结伴上青楼,还会娶妻认义子,这“人欲”到底灭到哪里去了,可能只有古人才知道。
刘彻笑地可开心了“啧啧,朕对这个明朝很是好奇。”
这什么春、宫图,男男图,他都没看过,真想大开眼界一番。
大臣们“”
陛下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的存在
明朝建国后,逐渐恢复生产后,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加强各个领域的封建统治,思想领域的控制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许多家族发达之后都喜欢给自己找个厉害且有名的祖先,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对外宣称朱熹是自己的先祖,于是程朱理学便是当时的主流。
朱熹“”
他还有这种子孙
一个开国皇帝的子孙,到底该不该认呢
当然,我们知道这完全不对,朱元璋实行完程朱理学后依然自称“淮右布衣”,老朱家何止是布衣,是贫民中的贫民,以前是给地主家做长工,最惨的时候拿着破碗当乞丐,所以才称呼明朝是“开国一个碗”,加上崇祯帝的煤山自缢,就是“结局一根绳”。
朱元璋狠狠闭了闭眼。
尽管不是第一次听到明朝的结局,依然有些心梗。
闭上眼睛吧,闭上眼睛就听不到了。
实际上他真正的用意是利用传统哲学来控制读书人的思想。明朝时期除了著名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外,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只有在明朝中后时期,戏曲和民歌才有了新的发展。
日本最喜欢的明朝书籍,除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外,大概就是剪灯新话和金瓶梅。金瓶梅大家知道,千古第一,剪灯新话可能陌生点,且容咕咕给大家介绍介绍。
剪灯新话是明朝的文言文短篇,作者瞿佑,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禁毁的。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睛,狠狠皱眉。
这本书好像有点耳熟,听国子监的博士提到过
剪灯新话作者从明代至今一直存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明代诗人瞿佑撰写的文言短篇集,最早在明代洪武十一年,也就是个公元1378
年编订成帙,起初以手抄本流行。
该书一度在太学、国子监等学堂之间流传,经生儒士之间非常流行,被太学教师抓到之后被朝廷禁毁。
除了书写普罗大世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之外,还描写人鬼相恋、交合之事,成为了遭到禁毁的主要原因之一。
瞿佑有些羞愧“此书近于诲淫,原本是藏至于书笥,不欲传出,没想到还是流传了出去。”
瞿佑起初根本没有刊刻这本书,藏在自己书房里二十多年,只有朋友没来看才会借去看。
但是在大明洪武年间,已经有了众多文字狱,在高压政策沉闷的政治环境下,如此刺激的书籍让文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刺激,受到了喜爱与共鸣,许多人借阅之后自己手抄,也就有了最早的一批流行的手抄本。
在印刷行业已经非常发达的明朝,还有手抄本,足以说明最初流行的是多么隐晦。
即使被禁毁,文人模仿者众多。
比如永乐年间有庐陵李祯的剪灯余话,宣德年间有赵弼的效颦集,万历年间有邵景詹的觅灯因话相继问世。
此外,白话和戏曲也受到剪灯新话的影响,金凤钗记、翠翠传被元末明初的凌濛初改成白话,这两篇作品和渭塘奇遇记、绿衣人传等被一些戏曲家改写成杂剧、传奇和地方戏曲。
剪灯新话在海外,更是让人想象不到的受欢迎。
朱元璋有些意外。
他想起这本书为什么耳熟了,国子监的确在流行,师生偷偷传阅被老师举报了,上报到自己面前,朱元璋原本打算禁毁,但是最近因为天幕的出现打算,大明上上下下忙着各种政策,一时之间把这本书忘到了脑后,没想到,天幕如此重视。
朱元璋突然想到唐朝的游仙窟,突然有些猜到海外哪些国家会喜欢,肯定是日本。
剪灯新话传入朝鲜后,公元1465年,金时习创作了金鳌新话,该作品被视为朝鲜传奇的鼻祖。
1559年,林芑集释的剪灯新话句解,是朝鲜地区有史以来第一部注释本。
金鳌新话剪灯新话句解连同剪灯新话传入日本,产生了奇异杂谈集、浅井了意的伽婢子和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等作品。
因为剪灯新话在日本的长时间影响,荆咕特意做了个演变图。
剪灯新话传至日本后,在日本的受容过程经历了“翻译改写再创作”的过程。
最初,16至17世纪出版的奇异杂谈集和灵怪草,均选译过此书,还处在翻译、的时期;
江户时代,浅井了意的伽婢女之中的第三卷牡丹灯笼,完全是以瞿佑的牡丹灯记为蓝本写作的;不过,中的人物、场面、背景、风俗,都显出日本的传统特色。三游亭园朝,又将它改为“讲书”,题目则成怪谈牡丹灯笼。
这种以明清作为蓝本而写作出来的所谓近代型,日本人称之为“翻案”,也就是“改写阶段”。“牡丹灯笼”也成了日本著名的怪谈故事。
此后,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不少内容也是根据剪灯新话改写的。
德川幕府时期,剪灯新话在日本的版本“隽刻尤多,俨如中学校的课本”。
1954年,日本学者村上知行出版了全译剪灯新话,他在序文之中称赞说“是颗怪异而美丽的星,辉耀着东洋古典世界的天空。”还有日本人将此剪灯新话列入“在中国不被重视,却在日本深受欢迎的十部书之一”。
此后,日本人以此为灵感,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怪谈,也就是“再创作”。
根据“牡丹灯记”改编的牡丹灯笼,与四谷怪谈皿宅邸阿菊齐名、号称日本三大怪谈之一。
除了歌舞伎、新派剧、落语等传统文艺样式之外,电影亦是其重要的活动舞台。日本电影百年以来,特别是在默片时代,与牡丹灯笼有关的影片根本不计其数。
天幕特意把华夏的“牡丹灯记”和日本的“牡丹灯笼”放在一起对比。
“牡丹灯记”讲述的是男子乔生在妻子去世不到一个月,正在服丧期间,七月十五时遇到一位侍女,侍女提着牡丹灯笼,自称金莲。侍女伺候的小姐符丽卿羞答答看过来,一开口就让乔生心神荡漾“今夜我们二人相遇,说明我俩有缘,妾身愿意自荐枕席,与君共度良宵,”
“如小姐意,这边请。”乔生把二女带回家中,当晚就美滋滋拥着美人共度春宵。
小姐符丽卿与侍女金莲每晚天黑便来,天亮离开,与乔生共度了一个多月。
邻居发现了不对劲,于是悄悄去偷看,结果看到乔生抱着一具白骨睡眠。
第二日,邻居告诉了乔生“你晚上遇到的美人有鬼”
“您怎么知道莫不是嫉妒我有此艳福”乔生不相信。
“我亲眼所见,红颜不过一具白骨。”邻居继续劝阻,乔生不耐烦了,连小姐的住址都告诉了邻居,邻居却较真起来,直接带着乔生去住址处找人。
等到了所谓的千金故宅,一片荒凉,乔生吓得脸都白了。
再往里面走,在厅堂只看到一副棺椁,棺椁上贴有白纸上写着“故奉化符州判女丽卿之柩”,牡丹灯笼后面立着一个明器纸人,纸人背后写着名字“金莲”。
乔生吓得当场腿软“原来真是女鬼这可如何是好”
乔生连家都不敢回,要夜宿在邻居家中。邻居帮他想办法“玄妙观有一位法力深厚的魏道长,你去找他,求些符箓。”
乔生找到魏道长,魏道长一见就道“好浓的妖气”
乔生快速拜倒,求魏道长相助。
魏道长赐给乔生两道符箓,一番指点。
一个月后,乔生与朋友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回家,路上遇到金莲训斥
他“我家小姐等待你很久了,你竟然宁愿相信妖道的话也不肯相信我家小姐。”
乔生又心虚起来,想着手里有符箓,不必害怕,于是跟随着金莲往前走,结果走到小姐的棺椁前,金莲突然抱住他,棺椁打开,金莲抱着乔生一起摔入棺椁,把乔生一起关了进去。
邻居久等乔生不回来,开始觉得奇怪,再次找去旧宅,打开棺椁大惊失色“乔生怎么看起来像是死了很久”
昨晚才失踪的乔生就在棺材里,但是看起来像是死了很久;反倒是旁边的两女面容栩栩如生,如同吸走了乔生的精气。
此后,当地经常有二女提着牡丹灯笼夜晚出门,碰到的人都会生重病,让当地人很恐慌。
后来,再次请魏道长出山,捉拿乔生和符丽卿,一番训诫,也是作者告诫世人不要贪图美色。
牡丹灯记比较符合当时明朝重“理”的社会氛围,以乔生守孝期间遇到美色枉送性命来警告世人;但是牡丹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意义。
牡丹灯笼里故事的人名变了,更加日本化,也从教化故事变成了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江户时代,浪人新三郎与千金小姐阿露相恋,但是因为门户之见并不被阿露的父亲认可。
直到有一天,新三郎听到阿露因为相思成疾病死的噩耗,连侍女阿米也跟着一起病死,非常悲痛,想要去祭奠也被赶了出来,只能在家痛苦地借酒浇愁。
谁知道到了七月十五的晚上,新三郎家中的走廊外传来木屐的啪嗒啪嗒声,新三郎醉醺醺一看,发现竟然是阿露和侍女阿米,提着牡丹灯笼,在走廊上笑吟吟看着自己。
新三郎喜出望外,把二人迎入室内,阿露告诉新三郎一切只是个误会,她俩都没有死,只是被父亲强行送到乡下静养。
从此,阿露和阿米每晚都来新三郎家中,不断传出欢声笑语,让邻居非常好奇,也开始破开纸墙偷窥,这一看就吓到了有鬼
新三郎在灯下,抱着一具白骨
第二条,邻居把自己看到白骨的事情告诉新三郎,新三郎派人去打听,结果得知阿露和阿米真得是早已病逝,吓得连夜去请来寺庙的法师,在家念经超度,在墙壁上、门上到处贴满了符箓。
阿露和阿米再次到来时,就发现新三郎的家里贴满符咒进不去了。
但是她俩并没有放弃,阿露请求住在另一边的邻居阿藏“请您帮忙把符咒拿去,让我进去。”
“除非你给我百两黄金。”阿藏害怕归害怕,知道对方是鬼,反而生出了更加贪婪的心思。
阿露答应了,并且在第二天真的带来了百两黄金,而阿藏也把新三郎家中的符箓撕去一部分。
两道鬼影顺着缝隙钻入新三郎家中,室内的烛光就此熄灭。
第二日,和尚来查看,看到符箓被揭开连声道“不好”。他快步走入室内,就看到室内躺着新三郎的尸体和两女的骸骨,只有牡丹灯笼在一旁,但是烛光早已熄灭
“的确很多地方相似,主角改了人名,但是男女三人和邻居,还有法师都没改。”
瞿佑作为写作者,对哪些是借鉴非常熟悉,尤其是自己的故事被“借鉴”的元素非常多。
但是想一想剧情,又似乎明白了为何牡丹灯笼在日本更受欢迎。
比起说教教化,人们当然更喜欢单纯有趣的爱情故事,不单是日本,在华夏也是如此。
剪灯新话还传到越南,受其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有阮屿的传奇漫录、段氏点的传奇新谱、阮演斋的传闻新录、范贵适的新传奇录,形成了越南汉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传奇类。
这里的“段氏点”是越南最早的优秀女作家之一,当明清各种约束华夏女性时,东亚其他国家的女性反而受到汉文学的影响,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女性文豪。
段氏点按时间来说其实是清朝时期的越南女性,这里暂且不提。
朱元璋“什么意思这本书在大明被禁毁了,结果在海外如此受欢迎,岂不是说大明皇帝有眼无珠”
大臣们低垂着头不敢回答,朱棣欲言又止,最后老老实实选择闭嘴。
天幕说这本书成书于洪武年间,那么原本的历史上是被谁禁毁的,嗯,还能有谁呢
朱元璋自己并非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听到这个故事,朱元璋依然不喜欢,但是他偏偏不愿意承认自己“朕就不封禁不但不封禁,还要印刷出来,到处卖”
那日本不是喜欢吗,那他就光明正大卖到海外,赚海外的买书钱
除此以外,现在还能看到,创作、刻印、流行于明朝的色情还有欢喜冤家宜春香质如意君传情史和隋炀帝艳史等十二三种。这些作品中,不论创作的主旨如何,都有大量的、露骨的“床上戏”。除此之外,那些较为隐晦但仍以描写男女之情、或者男男之情的擦边,就更是多得难以计数。
嬴政“”
大秦连纸质的书都才刚出来,后世有那么好的条件,就来做这事
嬴政有点想骂人,想把这些力气多到全部使在笔杆子上的文人全部打发去修长城。
百家就直接开口骂了“后世子孙都是什么鬼好色之徒几辈子没见过女人吗”
“还有男男之情的,还有那种图画真是闲的慌”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还有更刺激的。
除了文字,明朝春宫画的出现和流行,也并不亚于色情文学。
据汉学家高罗佩考证,明朝春宫画在其鼎盛时,印刷时使用了五色套印,其水平之高,画面之美,至今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色情文学,在四五百年之后的今天还能见到,足见当时的印数之多,流行之盛。
天幕放出了一系列的明朝春宫
图,比如大名鼎鼎的金瓶梅连环画。
为了不被封号,当然都是打码的。
但是古人并非没有见识,即使打码,许多人依然看到了,快速捂住自家女孩或者小孩的眼睛。
李世民羡慕又无语“大唐都没有五色套印”
魏征看着上面丰富的色彩,再想想大唐的书籍,主要以文字为主,偶有的插图都是黑白线描这么好的印刷技术,竟然全用在印刷春宫图上,大明的文人除了好色就没点别的追求吗”
明朝比较经典的大家都知道,除了四大名著中的三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作者有争议的封神演义。
许仲琳嗯,怎么有争议了
他的封神演义火了,很高兴;
但是作者竟然被怀疑,让许仲琳开始努力思考,自己是不是写了化名。
明朝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从当时流行的文学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哪怕是被称为“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里,女性要么是被任意践踏成就男性功名的阶梯,要么全是、恶妇这样的恶女形象,被随意残忍杀害,我说得是哪些剧情大家都知道。
此外,金瓶梅里大写特写潘金莲的恶、淫和死,反而是男性恶人的死就是一笔带过;绣戈袍全传中的刘素娥,美貌阴毒,与人私通还毒害幼子,作者感叹“真是个妇人尽可杀,免教冤鬼哭盈城”。
原本,明清的文人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恶妇就是该杀,哪不对了”
不止是男人如此觉得,连女性也觉得,女人淫不就是要被沉猪笼,要被千万人唾骂,那潘金莲就是毒妇,就是该死
还有看过这些名著的文人在家中与自己兄弟说起自己喜爱的作品,兴奋无比“三国演义本就是文人谋士和勇将的天下,女人不过是战利品,有她们什么事。”
“水浒传108将看得我热血沸腾,杀得人头滚滚,多刺激,女人哪里懂这种起义好汉的英勇”
家族中,难得有机会看着天幕接触外面世界的女孩忍不住道“天幕说过,清朝的起义女领袖很多我大明还有女将军”
平辈的兄弟一愣,皱眉想了想“女子起义能成什么大事,肯定都失败了。”
女孩冷笑“你那梁山好汉不也失败了,还死的很窝囊。”
兄弟顿时像是抓住了女孩的把柄“你看什么水浒传,实在不是本分女子还如此牙尖嘴利,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家里的长辈听到二人的争执,眼神严厉地看了过来。
女孩连忙噤声,心里却非常不甘。
明明以前,都不是这样的
唐传奇里智勇双全的侠女,在大明的著作里再也看不到了。
哪怕水浒传里的孙二娘,也无法快意恩仇,而是以一种泼辣“母夜叉”的形象存在;扈三娘得配“矮脚虎
”王英;顾大嫂也是个“母老虎”形象,要么是美艳的不安于室被残杀,要么就是母老虎在男性的世界以彪悍的形象争权。
三国演义里的大乔小乔,最终随着夫死也得守节;巾帼不让须眉的孙尚香也得为了政治联姻嫁个可以当自己父亲的刘备。其他女性要么是战俘,要么是工具人。
男人的书籍里,女性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角色,也越发显得那极少数男作者笔下的魅力女性很珍惜。
封神演义里把所有的亡国罪名都推到妲己身上,说她是狐妖转世专门来祸乱商朝,为她设计了大量的酷刑来表现妲己的狠毒,什么炮烙、剖腹、酒池肉林,写得仿佛作者亲眼看到一样,也不考虑一下商朝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周朝讨伐商纣王的檄文。
许仲琳疯狂擦汗。
文中许多事物是按照明朝时期的风格所写,毕竟让他去找商朝时期的史书,其实没有那个条件。
但是天幕开始讲解历史,许仲琳快速开始记录。
周文王讨伐商纣王的檄文,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说商纣王不敬鬼神,不祭祖先。
周与商之间有着国恨家仇,周王季历被文丁所杀,周文王又被商王纣所杀,这是家仇;周人和夏人先是一起被商人从中原驱逐到了西北,失去了故国,之后又屡受商人征伐,被迫放弃了豳地的家园再次迁徙到了周原,这是国恨。
历史上的商纣王并没把文王做成肉羹什么的,只是把他抓起来关到了羑里。
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夏桀囚商汤于夏台,纣王囚文王于羑里,据说文王演先天八卦正是在羑里这个地方被囚禁期间。而后商纣王因为周人送土地和珠宝贿赂又把文王放了出来,这样子怎么也不像是“英武”,说是末代昏君倒是挺像。
有时候我们看文人写得史书,可以充分看出文人想象力的匮乏。
荆咕特意把两位昏君的典型相关描写的句子并且在屏幕上,给大家直观地感受文人如何套路化的描写
写夏桀能“手搏豺狼,足追四马”,纣王则“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夏桀讨伐有施氏获得了妺喜,“听用其言”,纣王则讨伐有苏氏获得了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纣王则“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广沙丘苑台”;
夏桀“造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纵靡靡之声”,纣王则“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夏桀“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使可运舟”,纣王则“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夏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纣王则“为长夜之饮”
总之,他俩就像一个人一样。原本英武不凡,但是一遇到美女就昏了头。
嬴政轻蔑一笑。
“末代昏君对什么不昏头,别说美人,连一只白鹤也能昏头。”
“卫懿公的确荒谬,还给鹤封官,配马车。”
扶苏看到有些弟妹不理解,耐心地给弟弟妹妹们解释
“胡人打进来时,将士不愿意守城,非常愤怒的让卫懿公的鹤将军去守城,卫懿公这时候清醒了,把鹤煮了给将士分食,可惜还是迟了,卫国亡国,他也成了亡国之君。”
公子将闾听得饶有趣味“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人写卫懿公的故事。”
阴嫚公主冷哼“为鹤亡国哪有为女色亡国更吸引人,你看后世那么关注女人,哪里会去关注鹤。”
“这种关注,还不如鹤”
可见,民间的文人到底不是真正能接触朝政之事的大臣,以这种一个女人可以崩坏一个国家、可以毁掉一个原本英明的帝王的手法,那盛世帝王应该被毁坏的更快,毕竟盛世帝王接受到周边蛮夷送上的美女更多,谁敢说其中没有美女间谍
秦始皇当年身边有六国的美女,唐太宗的后宫还有前朝的仇人之女,明成祖后宫还有藩属国的后妃,论丰富程度,要昏头早昏不知多少次了,谁昏头了
听到提起自己后宫,李世民眼神飘忽。
他的后宫还有前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也是他儿子李恪的母亲。
还有阴妃阴氏,父亲阴世师是隋朝忠臣,曾在李渊起兵后挖了李家的祖坟、毁了李家的家庙,并捕杀李渊庶子李智云。
怎么能不算自己仇人之女,怎么不算丰富呢
长孙皇后轻笑“陛下定力不错,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世民“”
这里说一下许多故事的原型比如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原型,其实来源于文人的恶毒。
潘金莲和武大郎都是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且就是明朝人,但潘金莲完全不是,武大郎也不是侏儒。
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时小名“大郎”,中年即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妻潘氏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曾任知州,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贤淑名媛,在武植还没中进士之前,就不顾家人反对下嫁给家境贫寒的武植。婚后,两人家庭生活和谐,十分恩爱。
“大郎,我是黄堂啊”有一天,武大郎的老家来了一位老乡黄堂,向他求助,“我家中糟了火灾,房子被烧没了,我名落孙山,前程也无望,只能来向你求助。”
武大郎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黄堂,还向自己夫人介绍“这是我的恩人,当年考科举之前家贫,全靠王书生接济,你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潘氏爽快答应“妾身这就为黄堂安排住宿的庭院。”
但是黄堂要的不仅仅是吃好住好,还要求财求官。
“不急,不急。”武大郎安慰道,“科举之路艰辛且漫长,你且在我这好好读书,再考取功名。”
黄堂却摇摇头,沮丧地请求“我已经不想走科举路了,让我在你手下做一个小吏,能得个温饱就不错了。”
武大郎想了想“若是不求仕途只求温饱,为何不直接在老家,便于照顾父母”
黄堂以为武大郎是在找理由拒绝自己,敷衍几句离开,回头就忿忿不平“不就是不想接济说,说什么照顾父母”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了”
黄堂不告而别后,依然心绪不平。
路过一家茶楼,坐下用餐,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说八卦,一时间报复心起,凑过去与别人八卦起来“我跟你说,那潘氏是个美人,可惜水性杨花,嫁了个侏儒武大郎”
越说听的人越多,大家都凑过来,让谣言在小小的茶楼几乎是人尽皆知。
但是黄堂还不满足,故意写了造谣文书,当做故事书一样免费传发出去,让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越传越离谱。
“我跟你说,潘氏水性杨花,武大郎是个侏儒”
“我跟你说,潘金莲,武大郎”
等黄堂回到家乡,刚到村口,就听到村里人热情招呼他“王生你可回来了武大郎派人给你家盖好了新宅子,你爹娘已经搬进去了”
“新宅可气派了,快回去看看”
黄堂回到家乡,当看到武大郎派人为他家中盖好的新宅子,想起自己造过的谣言,顿时追悔莫及。
他怕毁人名声,后悔地一路奔回阳谷,并将其所写的造谣文书一一撕毁。
但是已经迟了,谣言一旦传出,便难以收回,武潘二人的谣言就如此传开。
什么叫“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就是。
因为黄堂的恩将仇报,潘金莲成为了民间有名的,武大郎成了被戴绿帽子的侏儒。文人施耐庵听到了民间传说,将之写进了水浒传一书,后来“兰陵笑笑生”在此基础上扩大写成金瓶梅,“金”就是潘金莲,将她写得更加可恶。
现代,1992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武植的棺椁,发现武植至少一米八,根本不是侏儒。
水浒传说“武大郎,清河县人氏。”
历史上中,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人,而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村人,与武家那相距不到两公里。
根据黄金庄潘氏家谱记载,宋末就有潘氏居住,因为过去常年闹水灾,这里地势较高,从未受患,并且土壤肥沃,集市繁荣,堪称“宝地”,故名黄金庄。而潘金莲原本是十分有才名的贤媛。
武植为官清廉,死后被当地人立了生祠,成立了“武植祠”,现如今一直香火鼎盛。
在武植祠里,最醒目的就是武植的碑文,写着这段痛苦的往事“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这一段,写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出身,以及武大郎的政绩,让乡民立“万民伞”立生祠,可见得人心。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
,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这一段,写得便是名节被毁,含恨之事。
可见,武植在生前,已经被谣言困扰,并且知道是谁造的谣。
一个男人都被困扰,那潘金莲得有多么痛苦
“这黄堂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施耐庵怒骂,觉得黄堂的造谣也连累了自己。
武植祠还特意配上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画像,并且有对联挂在两侧,可见对施耐庵的愤怒。
分明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一地清官,和端庄贤淑的佳人,偏偏因为误会和造谣,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施耐庵突然有些心虚他搜集民间素材写作时,并没有去认真考据,考虑到自己的书都成了“四大名著”,岂不是把这二人的污名传遍了全世界
历史上,潘金莲不但不认识西门庆,而且与西门庆的原型人物压根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
“西门庆”的原型可能是著名的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小名叫“庆儿”,他的号是“东楼先生”。有人说,兰陵笑笑生是用“西门”暗喻“东楼”,严世蕃的贪婪、残酷、奢侈,也与西门庆极度相似。
严嵩拍桌怒起“这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还有施耐庵是谁怎么如此污蔑我儿”
严世蕃想着自己的政敌,眼里闪过一道道阴狠的暗光。
除了严世藩,还有一种说法说影射的是正德皇帝,因为正德皇帝的帝号叫“大庆法王”,正德皇帝建立豹房,并给豹房取名为“西华门”,豹房有一个“豹”字,而西门的属相是“虎”,虎豹相对应。而且正德皇帝与西门庆一样都好佛,但不是正经信佛,是研究欢喜佛,也就是房中术。
严世蕃笑了,安慰父亲“父亲不用着急,陛下被牵涉进去,此事不会就这么善了。”
据明史记载,正德皇帝为了向僧侣讨教房中术,专门在西华门豹房设置护国佛寺,曰宝庆寺西门外宝庆寺,不就是“西门庆”中,西门庆将胡僧引至家中,求取房中之药,以身试用,最终年仅30“英年早逝”;而历史上的正德皇帝也于33岁死于放纵,且都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正德皇帝朱厚照
比起豹房被调侃,朱厚照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结局。
“我33岁就死了”年轻的朱厚照玩不下去了,想到现在他也的确没有子女,有些慌了。
他死的这么早还没留下后代,那是谁继承的皇位
不会是藩王吧
大臣们也急,听着杂言还听到了皇帝的死因,如此不光彩还后患无穷的死,这难不成又变成下一个宋朝
大臣们眼神互相一对,下定决心得约束约束小皇帝,太医时时刻刻关注,最重要的是,先得留下子嗣
但是大家知道,明史真实度一直饱
受质疑,清朝皇帝几次大修史书,不仅修改历史还修改经典典籍,是圣人见了都得提棍子打人那种程度。
弘历眼神微闪。
不对,他不是修改了吗,既然已经修改了,后世人如何知道的
是谁还私藏书籍了
“西门庆”的原型到底是谁,目前没有定论。但是无论是严嵩的儿子还是正德皇帝,都是明朝中后期。
潘金莲与西门庆,一个生活在元末明初,一个生活在明朝中后期,隔了几百年,就这样被家勾结在一起,被骂了几千年。
“这群文人的嘴实在是不修口德,”喜爱文学的邓太后也为这种情况愤怒,“也不修笔德。”
原本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事,因为文人一支笔,让无辜的好人背负了几千年的骂名。
“此事需要严加管束。”大汉的文臣也不喜欢这种风气,秦汉之初还有妖言令,禁止民间议论帝王之事,原本还认为秦王严苛,现在发现,果然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普及了,这种事迟早会发生。”蔡伦联想着最近越来越先进的造纸术,向邓太后提议,“朝廷不如设置出版部门,将民间需要刊刻的书籍审核之后再出版。”
邓太后若有所思,并没有立刻答应“后世看起来文字颇为自由,应该也有类似的事,我们先听听天幕怎么说。”
而且明朝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多恶劣。
传奇钟情丽集,明清人都认为是邱浚的作品。它大概成书于景泰初年,叙述辜辂和黎瑜娘的恋爱故事,内容浮猥蝶亵,文字浅近鄙俚,实在是一篇恶札。
据褚人获坚瓠集记载,邱浚少时,他的父亲曾为他求婚于士官黎氏。黎氏拒婚,并且嘲讽邱浚不配做他的乘龙快婿,邱浚遂愤而撰这篇传奇,写黎氏失身于辜辂。然而“辜辂”根本不是人,是广东人呼狗的声音
后世的有些男作者,求爱失败就给女性造黄谣,编造什么“被强奸”“被嫁给侏儒”等等剧情,在明朝的里已经有了。
或许是男性的劣根性,也或许是受到影响,但每次咕咕看到,只觉得活该被拒绝,这种人品若是没拒绝,在一起后患无穷
如果褚人获所说属实,则邱浚的写作态度实在非常轻薄。那么黎氏实在是眼光毒辣,看出邱浚人品不行。
黎氏气得在家中大骂“是老夫拒绝你父亲的提亲,你若是对老夫不满就冲着老夫来,凭什么要如此折辱我的女儿”
黎氏看着女儿委屈到哭,想想日后对女儿名声的影响,对邱浚父子都恨了起来。
黎夫人心疼地抱着女儿“天幕说得没错,这门婚事拒绝的好,若是我儿嫁过去不知道还得怎么被虐待。”
黎氏还有些不甘心“我要请陛下为我作主,不能让我儿平白无故被如此污辱”
说着,他毫不耽搁,立刻取出纸笔去写折子。
随意给女性造黄谣,这就是明朝文人的态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仅仅针对女性。
当朝统治者在用童女修仙炼丹,嗑选秀纵欲,达官贵人在上行下效玩小脚女人、玩小手男人,有钱的文人在青楼里各种狎妓然后染各种性病,没钱的文人就在文字里发挥想象力各种猥亵。
这就是大明的男人,句句不离“理”,处处都是“欲”。
明朝的文人齐齐急红了眼“我们不是只有这种人”
“我们也有正经人”
“这群家真是败坏名声连累我们正经文人”
当家写别的女性的黄谣时,他们看得热闹,哪怕知道是造谣,也觉得女性应该受着,不是她们自己不检点,怎么会有这样的谣言
但是当自己一起被污蔑,终于感受到那种有口难言的委屈时,才开始慌了神,极力辩解着,徒劳的愤怒着,如同被造谣的女性。
继之而起的有怀春雅集天缘奇遇刘生觅莲记花神三妙传兰会龙池录双卿笔记等几篇传奇,内容都和钟情丽集不相上下,字里行间充满了淫辞亵语,远远不能望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的项背。
皇帝禁毁了剪灯新话,却没想到,后面的质量是地里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
朱元璋觉得简直没眼看。
听完前面唐宋的文人,再看看大明的文人写得作品,这都是些啥
还不如元朝的文人,不会写就别写,你学前人编戏曲也行
除此之外,明朝的抄袭情况也很严重。
比如周复俊的泾林杂记书已亡佚,仅古今书集成中闺媛典内辑有数篇,都是抄袭节录李祯剪灯余话中的作品成文,只有记唐寅故事的一篇当是出于他的手笔。他是明末泾林续记作者周玄的祖父。
李祯“”
不但书籍质量一茬不如一茬,文人的质量也是一茬不如一茬。
都不会自己动脑子写吗,竟然抄他的剪灯余话这种书都有人抄袭
在嘉靖年间,民间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的抬头,连带影响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措施,取消了若干严刑峻法,文网也因之较宽,给书籍的出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时稿件供不应求,使得文坛上抄袭和作伪的风气因此加剧。
其实前朝未必没有抄袭和作伪,也未必没有故意污辱人名声,但是作为能被记录下来的明朝,还不是孤例,足以说明范例之广。
在现代,施耐庵的后人专程来到武植祠堂,为祖先的冒犯请罪,并且写下两幅对联。
施耐庵后人施胜辰,亲自去武植祠堂谢罪。
施胜辰是一名画家,亲自根据考古资料和族谱的文献资料,画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画像挂在武植祠,并且为之作诗文。
在武大郎的画像旁写道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在潘金莲的画像旁写道“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余今重塑武潘正容,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还是希望古人写作的时候,多注意德行,不然自己的后世子孙还得为自己的罪过去道歉赔罪。
施耐庵看着天幕上的画像与诗文,突然沉默了。
那是自己后世子孙在为自己造成的恶劣影响赔罪。
而同样被骂的邱浚原本还想撸袖子去找多事的褚人获算账,现在也沉默了。
会不会他的后人最终也得为自己的轻浮之语,去给黎氏的后人赔罪
大家都说“祸不及子孙”,都想着把一切好的留给子孙,各种宝贝藏起来,留作传家宝。
但是他们留下的就是这
子孙为祖先的错赔罪道歉时,会不会怨恨祖先
明朝,是与西方文艺复兴同时进行的时代,这一时代,明朝有了复古思想,讲究“复仁”“复礼”。
而且东方的牡丹亭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同一时代创作,两位作者不是同年生,却是同年死。
现在,让我们看看大明的文学成绩,与西方的文艺复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