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郭解最近交了一个新朋友卫青,新朋友为他找了个光明正大的好差事,从游荡乡里的游侠首领一跃成为军中特殊军种,让郭解顿时喜气洋洋,回家收拾行李、与昔日友人告别时,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掉不下来。
他的门客、和民间结交的其他游侠齐齐不舍“老大,你入军了我们怎么办”
“也参军吧,日后建立军功,咱也可以封侯拜相”
郭解说着,想到了卫青对他地劝诫,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高祖时期,朱家救助季布却不求报恩。先帝时期,剧孟帮助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现在,也到了我郭解扬名天下的时候了”
他不知道,历史上的自己并不受刘彻待见,与卫青的相识,是刘彻要把他遣送到茂陵守陵,卫青为他求情。但是依然改不了武帝对游侠的忌惮、厌恶,以及对郭解的杀心,后来依然以郭解的门客杀人为借口,杀了郭解。
郭解在民间的名声越大,在游侠中越受尊敬,就越受到帝王的忌惮。
但是,因为天幕呈现过的民间大侠保家卫国的行为后,刘彻知人善任的技能再次点亮,开始发掘游侠的新用处。
游侠喜好与民间游侠结交,这岂不是正适合送去边疆,在两国鱼龙混杂的地方打探消息
游侠武器高强讲义气,这不正符合直来直往的草原民族的喜好
游侠结交乡里,这不正好方便留下他们的把柄,也不用担心真叛国
想开之后,刘彻开始让卫青召集民间身手厉害的游侠,建成一支特殊的军队。
类似绣衣使者,直接听命于皇帝,但是主要是针对周边国家的特殊间谍部队。
当然,郭解目前还不知道,带着自己的侠客梦,以及对未来建功立业的野心,背着简单的包袱,与友人们告别,行走在去长安城的路上。
几乎是同一时刻,在大汉的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方面的人才,朝着长安汇聚而去。
战国时期,诸侯流行养士,门客、游侠都属于诸侯公子们养士的人选。汉初曾经游侠纵横,但是经过当权者的打击后,渐渐衰落。一直到汉末,天灾不断,流民成为了新的游侠,最后逐渐汇聚成农民起义军,从曾经配合朝廷、结交官员与豪族变成了推翻朝廷、推翻官员与豪族。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到了汉朝儒家独大,其他学派渐渐衰落,并且逐渐销声匿迹。
但是因为天幕的到来,游侠有了新的用途,百家也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并且以新的形式呈现。
“耆老,这新水车怎么跟邻村的不一样怎么看起来小啊”
村庄里,村民汇聚在河边刚建立的龙骨水车旁,时不时上前试着手转、脚踏,或者直接用牛拉,觉得比一桶一桶挑水到田地里灌溉省力气多了。
但是也有人不满,对着一位站在龙骨水车旁的斗笠老者提出疑问。
“邻村的大水车不需要人蹬,省力气多了”
斗笠老者语气和善介绍“邻村的是筒车,需要水流冲刷带动筒车转动,适合山地。咱们村这叫翻车,可以从下把水往上带,适合地形差异没那么大的田。你看看咱们两个村是不是地形不一样。”
提出疑问的村人还没回答,其他村人已经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没错,以前我还嫌弃他们村路难走,上山下山累得慌,都不爱过去。”
“隔壁村那山坡爬的要人命,我每次走亲戚行礼多了都得让亲戚帮忙挑,不帮忙实在是扛不上去”
“以前觉得他们山高水远不方便,现在没想到水流落差大还有这好处。”
村人们议论起两个村水车的不同之处,斗笠老者围着水车打量着,时不时与一旁另一位斗笠老妇交流一二。
翻车最早出现在东汉,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毕岚发明了翻车,“翻车设机车以引水”。而筒车据说是发明于隋而盛行于唐。
但是因为天幕上出现过这些画面,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一毕岚发明的翻车提前出现,筒车也很快也被能工巧匠打造了出来,根据不同的地形,交替着使用。
这一村庄正在位于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处,他们村地形比较平,隔壁村已经属于山地,高低差异很大,便能看到两村很明显的不同之处。
这两位斗笠老者、斗笠老妇,也不是普通的村人,而是新鲜出炉的“农师”。
大汉刚发明成熟的纸和书本,农书根本不多,农官有点难度,但是从民间选拔有经验的老农集体交流,指导其他人,还给予官吏待遇,对朝廷而言也是双赢。
目前选拔的“农师”非常简单朴素,看每一年谁家地里的收成最好、经验最丰富、而且愿意对外分享自己种植经验的。
这斗笠老者就是本村的农师,斗笠老妇就是安装着筒车的隔壁村的农师。
自上任以后,两位老者时不时行走于村中,传授自己的种植经验,还会统一去城里参与农师协会的交流学习,哪怕是这样春雨连绵的季节,也忙碌的脚不沾地。
忙完水车,还得忙草市。
草市的交易看似简陋,但是很能促进农民研发农副产品积极性,在各个村中都很受欢迎。
而在更有条件的长安和一些庄园里,当有知识有钱财的贵族、官员、庄园主受到天幕启发,开始花大钱搜罗民间人才,渐渐地开始将农业分科细化。
养花,养果树,养鱼,种稻,种麦,种桑麻,原本就有各种大类别,现在更加细分擅长温室养花的,擅长花卉病虫防治的,擅长培育新品种的;擅长柑橘嫁接的,擅长柑橘增收的
这些原本得到了宋明清才会因为市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农林园艺,在汉朝只要被点拨开,依然有条件实现。
在各地多了许多工业交流行会,有官方行会,地方行会,也有民间私人行会,开始从闭门造车走向融合交流。
并且还慢慢出现了各种木工大比、铁匠大比之类的工艺比赛,有钱
有兴趣的富商出资赞助,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工匠从中寻找自己未来的出路,还有更多没技术但是感兴趣的平民或者学徒来观看比赛,看着看着,开始学习深入某一行,投身其中,为行当带来新的血液。
而自从宫中重视刺绣地图之后,擅长刺绣的女子不仅仅是有商业价值,还有了军事政治价值。
宫中特意召集聪颖绣娘,教授绘图、测量知识,不仅仅刺绣地图,做立体军事沙盘,还涉及到刺绣一些不适合用纸张或者竹简保存的书籍秘闻的保存。
当一位看似年迈体弱的绣娘亲自冒险去匈奴假装酒娘卖酒,窥探到了匈奴大汉交界处的地形,刺绣出了非常精准的军事地图后,得到了刘彻亲封的官职这也让大汉的女官越来越多,让民间的女子越来越敢为了自己的将来,拼一把
医者研究着针法灸法和草药学,有的利用提炼出来的酒精各种做实验寻找适合的用途,有的开始自己扎自己研究穴位实践
还有胆大的医者,比如义妁等不甘落后于后世医者的太医,亲自持刀解剖乱葬岗没人要的尸体,或者是死刑犯。名声传出去后,谣言经过发酵越传越恐怖,一时间导致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宫中的方士在研究火药,时不时传出爆炸声,还有方士把自己炸成重伤,也让民间对火药的研究淡了许多。当然,就算有,那明显的爆炸声也逃不过大汉对硝石等材料的严格管控,而且爆炸声非常醒目,也非常好抓人;
民间的方士们开始研究化学,一会儿炼丹炉里烧铜铁,一会儿烧后世寒食散配方然后去铺路,还真利用石膏黄土生石灰等随处可见的简单原料,烧出了土水泥的配方,糊墙之后光滑不掉灰,铺路之后光滑不扬尘,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条件。
最重要的是,材料便宜随处可得,哪怕是做成品卖也便宜。
民间的游侠有些主动从军,有些在民间担任起武术师傅,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学习棍棒力气、射箭刀剑等招数,后来被村里人集资凑了一间武术学堂,成为了最早的武术老师;
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了各行各业,发挥自身所长,为行业带来女性的风采
各行各业飞速发展时,知识分子见识到时代的剧变,受到巨大影响,一时间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纨绔子弟们擅长文字的亲自动笔写,不擅长的就召集门客编书;
贵妇人们有些保守一点继续写汉乐府诗、汉赋,也有的受到神话影响开始写神话同人小说,还有些有强烈表达欲,写个人日记或者自传,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当然,还有卓文君这样不走寻常路的才女,迈出大胆地步伐,不断地尝试天幕上出现过的各种新题材小说。
当市面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各色文学作品,一时间呈现一派文学盛世的景象时,卓文君依然埋头在卓府专心写作。
当卓文君完全不惦记司马相如,也不管他到底纳妾不纳妾后,司马相如反而患得患失起来,
主动频频给卓文君写情书。
卓文君看过一眼,发现曾经眼里才华横溢的丈夫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甚至在民间,自己的才名比司马相如更盛。
卓文君从一开始感慨万分,自己放弃了司马相如的爱情才得到他的情书,到现在看多之后已经平淡无波澜。
她从丫鬟手中接到今日份的情书,淡淡瞥了一眼,也没细看就将司马相如的情书扔在一边,继续埋头写作。
刚想出来的灵感,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耽误了。
卓父现在非常忙碌,偶尔来找女儿一趟,也是与他讨论起卓家私学的事。
卓家私学主要是教授经商,卓母闲着也是闲着,亲自去上课去了,结果带动了许多富商家族的女眷或者曾经的纨绔二代来学习,一时间人满为患。
卓父看到私学这么受欢迎,想要扩建私学,来询问女儿。
卓文君却坚定地拒绝了“今上是一位霸道的帝王,咱赚好自己一亩三分的钱就够了,不与陛下争锋。”
卓父一听这话,顿时如同冷水浇头,清醒了许多。
没错,他为什么从自家住的好好的四川来到长安,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
好不容易在长安经营好了,若是又被赶去别的地方,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罢了罢了,还是谨慎点好。
卓文君又问道种的茶树怎么样了”
“给陛下上贡了一批,陛下很满意,已经给我们批了榷茶权,以后又多了一门好买卖。”
说起这事,卓父喜气洋洋,越说越觉得私学都不算什么,他们卓家主要是做生意,不是开学堂,那个扩建私学的心顿时彻底散去。
“陛下已经确定了盐铁专营,咱家卖铁不是长久买卖,但是这茶,可以长长久久。”
卓家的原籍就是四川,现在卓王孙马不停蹄派人回四川承包了茶山,准备大干特干。
天幕连茶叶鞣制法、畅销的地点都说清楚了,若是这样还不能做好茶叶买卖,那他卓王孙经商几十年白干了
卓王孙信心满满,还带着对中原以外的茶叶市场的期待。
不止是卓家,许多家族都是如此。
一想到茶对外销售带来的巨大利润,对盐铁专营的抗拒顿时小了许多。
比起可以再生的茶树,需要炼制的盐和需要采矿的铁辛苦多了。
巨商们抢起全国适合种植茶树的山地来,有些还属于其他地方势力的,主动出钱出力配合大汉铁骑去“和平吞并”。
比如夜郎国,历史上直到东汉才彻底吞并,现在派遣桑弘羊一起去了一趟,提前得以并入大汉版图。
不仅仅如此。
受到后世“儒商”“义商”“皇商”以及大汉对商人的宽待新政策的影响,不少商人开始大方地各种捐钱为家乡作基础建设、为家乡的守军捐献防寒衣物改善生活等等,亲自去受灾现场发放药汤,出钱修建临时木板房子,在灾难过后
,收留了失去父母的孤儿和老人,建立起大汉最早的孤儿院和养老院。
对于贵族、豪商而言,可能捐出去的只是自己一餐山珍海味所花费的钱财,但是对挣扎求生的贫民而言,就是一家人生存的希望。
“现在的大汉,真好啊”
刘彻的车驾出现在水渠还没修完就发起洪水的灾区时,还以为会听到灾民的愤怒,特意亲自来安抚,但是没想到,听到的竟然是这样一句话。
刘彻的车驾虽然华丽,但是躺在道路两边的灾民也不惧怕,这些日子这种豪华车马见多了。
他们反而充满希望,每一次贵人们到来都会为他们送上许多物资,这一次是送吃的喝的,还是保暖防寒的衣物
刘彻掀开车帘,看到面黄肌瘦浑身脏兮兮的灾民投来期待的眼神,忍不住反省自己特意带来许多防止灾民暴乱的士兵是不是太多疑太过分了
但是随后赈灾官员的到来也让刘彻回到正事上。
“还是会有人趁乱做坏,买卖人口,欺负弱小”赈灾官员说起这事都觉得委屈,“还好我们来得及时,不然放任这些事态扩大,迟早得积累民怨民愤,最后还得是朝廷背锅。”
除此之外,还有贪污赈灾粮款,是屡禁不绝。
所以赈灾官员都是搭配了受命于皇帝的绣衣使者,绣衣使者给刘彻奉上另一份朝廷发放的赈灾物资和实际发放的赈灾物资,让刘彻都佩服“有些人真是冥顽不灵,举头三尺有天幕,就不怕被天幕谴责,遗臭万年吗”
而且明知道如今朝廷上上下下都很重视水利和赈灾,还敢贪污,刘彻只能说,低估了贪官的胆量。
绣衣使者想想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官,家里奢侈享乐的比长安的大官还要奢侈,那可真是仗着山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他自认见多了贪官,还是为这样的行为叹为观止。
“直接斩了,就在这里给灾民看看。抄家之后,直接充公赈灾。”
刘彻的一句话决定了此后的赈灾风格,也让更多大臣被杀鸡儆猴,吓得不轻。
刘彻冷眼看着贪官被杀,罪行被揭露,还以为会被灾民怨恨,没想到有灾民反而更信任他了
“陛下真好啊”
“都是贪官的错贪了这么多粮食,没准水渠一直没修完就是贪官的错”
“活该被杀活该被抄家”
还有一些亲自来灾区现场亲眼查看情况的小说家、说书人等灵感迸发,激情讨论着未来的作品“听说刚刚是陛下亲自下命令这不就是武帝微服私访,斩杀贪官奸贼”
“听说陛下以前好大喜功,天幕降下之后才如此体贴民间疾苦,这是天幕替民请愿,武帝大彻大悟”
“什么大彻大悟,陛下本就是大才,现在无非是神仙指点迷津,武帝迟早飞升。”
听着人群的议论声,刘彻坐在马车中,先是有些无语,后面哭笑不得。
这些小说家、说
书人,真得知道他就在身边吗
马车上还有不少最近流行的小说,刘彻取出一本,随意一翻,就翻到里面讲述灾情时刻贪官贪赃枉法的剧情。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再合上书,这本书的署名却是匿名。
但是刘彻有绣衣使者,派人调查过,这个匿名的真人,依然是卓文君。
卓文君用本名写各种奇怪诡异的凶杀、悬疑、恐怖小说,用匿名却是专门写天下不平之事。
最重要的是,刘彻丝毫不怀疑,以卓文君和卓王孙的地位,许多事情极可能都是亲自听过、见过的真实事件。
所以,他看到这个故事,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快速赶来灾区,还真是一抓一个准。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这一出事后,定然会吸引更多小说家去揭露地方贪官的真面目,或许会导致民间言论野蛮发展,但是对于帝王而言,也多了一条查探民情的途径。
“这本书写得不错,日后哪些很火、或者很怪的书籍文字,都及时传上。”刘彻对着心腹吩咐。
等回长安的路上,刘彻故意在民间酒楼下榻时,已经听到民间正在讲述那本小说、和灾区惩治贪官后新编的小说的后续,还听到了民间一些大家族子弟模样的人摩拳擦掌,说自己也知道很多,也要去写。
刘彻隐藏在人群中,微微一笑。
比起各种篡改历史,这才是民间闲得无聊的文人的正确用法。
天幕能带来各种新技术,可是依然改变不了汉武朝时期天灾的频繁。
天灾的一切,依然得靠大汉朝的君臣民一体,上下一心去度过,这其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害群之马,就需要群众的眼睛去监督。
而刘彻,对于平安度过频繁发生的灾情很有信心。
历史上没有天幕自己都能成为千古一帝,现在已经有了天幕带来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他一定能做到最好
先立一个小目标
让龙凤猪的“凤”变成自己,让李世民去当猪</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