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还有萧寻初,两个人成婚。
这是谢知秋短时间能想到的,最直接、最容易,也最没有后患的策略。
只要成婚, 他们两个人就再也不用担心怎么见面的问题。
她可以永远解决祖母和父亲的催婚。
萧寻初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归自己原来的生活, 甚至面对萧家的长辈, 他还可以像他原来那样直接喊爹娘。
他们如果要讨论换回去的问题,这样无疑也会方便很多。
当然这不是谢知秋一个人能决定的, 必须要萧寻初也同意才行。
而且, 此路也不是前方定然畅通无阻了,两人的家庭环境可能都会有些问题
谢家自诩书香门第, 谢父不喜欢萧家这样的武将世家;
而谢老爷只不过是白身,萧寻初就算离家出走了, 也是萧将军次子,门第比谢知秋高得多,谢知秋琢磨着萧家只怕也未必愿意讨这么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媳妇。
但这两点,从其他角度来看, 并非没有克服的可能性,也没有他们当下面临的其他问题那么严峻。如果成功, 收获会远远大于付出。
总之, 先看看萧寻初怎么想的。
谢知秋坦荡地看向萧寻初。
然后,她就看到萧寻初的面颊, 一寸一寸地变红了。
正像萧寻初眼中的谢知秋仍是谢知秋的本来面目一般,在谢知秋眼中, 萧寻初也是一种接近其本质的模样。
他比六年前要高了,样子褪去青涩,成为一个俊美青年。
但是, 萧寻初脸上那种坦然逍遥的神情、清冽明澈的眼神,却和当年两人初见时没什么变化。
或许是因为表里如一,他连衣冠打扮甚至都和实际差别不大,仍旧是未加簪冠、长发披散,宽宽松松地披着浅色衣袍。
只是此刻,他面红耳赤,然后似是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反应失态,忙别过脸,用手背抵住面颊。
慌张之中,萧寻初无措道“你和我这、这不太好吧”
谢知秋将这句话当作是委婉的拒绝,有些失落地垂下眼睫。
“你不愿意吗”
谢知秋道。
她问“为什么不愿意莫不是你已有婚约”
萧寻初结结巴巴“没、没有。”
谢知秋又问“那你难道已有心上人”
萧寻初愈发窘迫“也、也没有。”
萧寻初自认一直将谢知秋当成朋友,但这时他才发现,和谢知秋讨论这种问题,与以前跟男性朋友讨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至少当谢知秋直截了当地问他意见的时候,他却不太敢直视她的眼睛。
话说回来,还什么心上人,与他关系还算好的同龄女孩,不就只有她谢知秋一个吗
然而谢知秋不太理解萧寻初的崩溃,听到这里,饶是冷静如她,也未免有点受到打击。
“这样说来,你是单纯的不愿意了。”
谢知秋微微蹙眉,像是有点缓慢地开始考虑自己身上的问题。
她迟疑地问“是不是因为我性格呆板,既不常笑,也不太通风情,不太会那种大家希望女子身上有的温柔体贴,所以你不愿意将此等终身大事,浪费在我身上”
这些是谢知秋时常听到的评价。
祖母和父亲都时常让她多笑一点、说话柔顺一点,尤其是对秦皓,生怕她一直将脸摆下去,会磨尽秦皓的耐心,让他对她不再喜爱。
谢知秋知道自己多半是有这些问题,但她以往并不在意这些,因为她根本不想成婚。
而眼下,她有意凭此来达成目的,却被萧寻初拒绝思及理由,她难免去想是不是就是这些原因。
然而萧寻初听她这样说,大惊失色“不、不是怎么可能和你没有关系你明明就非常有女孩子的”
萧寻初说着说着又脸红了,他讲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匆忙停住。
他以前对谢知秋,是绝没有友谊以外的感情的。
因为他觉得谢知秋读书不易,如果在那种时候还对她产生多余的情绪,完全是一种亵渎。
可是此刻,谢知秋说出来的提议,却一口气打破了他一直以来自设的界限,模糊了两人之间原本纯粹的关系,迫使他不得不去思考他们两人之间的可能性。
而他在这种可能性面前产生的剧烈动摇,令萧寻初自己都有点害怕。
萧寻初轻咳一声,正色道“总之,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问题。我在外面的口碑,其实我自己多少也有自知之明。”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这些年,他和师兄弟们经历过的鄙夷和轻视。
他眼神一黯,但尽力没让谢知秋觉察这细微的情绪,只说“我听说谢家祖上乃是名门,极为看重年轻一辈的德行品质,反而看轻常人所重的门第财富。像我这样的人,恐怕入不了谢家长辈的眼吧”
不要说谢知秋,任何一个良家女子,但凡听说他的名声,只怕都会退避三舍。
谁会将女儿嫁给这样的怪人
更何况,他也无意成婚,既然走了这样的道路,又何必拖累其他人。
果然,谢知秋闻言,也露出犹豫之色,并未否认“确实会有点问题。”
谢知秋这话,并非是否认萧寻初本人,而是从客观情况来看,这对两人的婚事是个难题。
不要说当年谢父在见都没有见过萧寻初的情况下,就对武将之子多有鄙夷,谢知秋光是回想之前雀儿在马车上对萧寻初的评价,就知道以萧寻初如今的名声,他绝对没法过谢家那一关。
萧寻初耸了耸肩。
谢知秋则快速思考起来。
其实说起谢家长辈,母亲那里多半不会有问题,只要她表达自己的意愿、说清楚理由,很容易就能让母亲支持她。
可是关于她的婚事,父亲和祖母都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只得到母亲的支持,还是不可能成功。
祖母那里说到底她是愿意听儿子的,只要父亲同意,祖母不会是问题。
关键还是谢老爷。
谢知秋考虑了一下父亲的性格,说“目前虽有困难,但并非全无可能。”
她问萧寻初“你现在身上有功名吗”
萧寻初微怔,回答“离开书院之前,凑巧过了童试,之后就没有再考了。”
他对谢知秋说这个,多少有点赧然。
时下男子是以有功名为荣的,其实他这个年纪,只有秀才也不算差。
但是,谢知秋是甄奕的学生,平时与甄奕来往较密切的学子,大多都已过了乡试。
特别是秦皓,十六岁便中了举,可谓年轻有为。
如此一较,他便相形见绌。
萧寻初有些耻于在她面前说起这个。
但谢知秋并未去比较他们,反倒在听闻他已过童试之后,略一思量,便道“来得及。”
“什么来得及”
“明年之前考中进士,还来得及。”
谢知秋眼神沉静下来,已有计较。
她乌亮的眸子有如漩涡,这是她思考时会有颜色,深邃得似能将人吸入其中。
“今年八月有一场秋闱,只要通过,明年就有参加春闱的资格。我父亲看重功名才学,若是能够金榜题名,便有了能改变他想法的筹码,到时再上门去,他定会有所动摇。”
谢知秋说得果断,没有丝毫疑虑,反而是萧寻初惊呆了。
在今年八月份中举,然后明年立即去参加春闱,还要考中。
这种事情,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可是,他想想谢知秋的才学,又觉得这似乎不是不可能。
谢知秋心意已定,目色逼人,她望向他问“你意下如何”
“我”
萧寻初远没有谢知秋反应那么快,而他今日遇到的事情已经太多,再加上两人交换以后,他一直有些头痛,听到谢知秋得出这样的判断,他顿觉有些思考不过来。
他道“这有可能做到吗”
谢知秋淡淡回答“若不试试,就无法知道结果。”
半晌,萧寻初想得有些晕,问“我必须立刻回答吗能否多给我些时间,再作答复”
话说谢知秋若去考试,恐怕只能用他的名字,如果谢知秋当真考中,那换回去以后,他岂不是占了谢知秋的便宜
还有,谢知秋一旦高中,他们岂不是真要成、成婚
可眼下两人连能否换回去都说不准,若是纠结于这些表面形式,只怕更难有进展。
只是科举变数极多,哪怕是聪慧如谢知秋,也未必有十拿九稳的把握。
“也好。”
谢知秋十分宽容,表示愿意给萧寻初时间考虑。
她说“这终究是你的身体,你才有决定权。我办法也考虑得匆忙,未必周详,不如我们各自都先好好想想,等你我下次见面时,再作商量。”
“好。”
这时,谢知秋看了眼天色,道“雀儿许是快回来了,我不宜久留。”
“等等”
萧寻初见谢知秋许是要走,当即想起要事。
因为两人交换身份需要的信息太重要,他之前竟没找到机会说。
此刻,他忙从袖中取出甄奕给的空白信函,道“甄学士特意留了东西给你。”
谢知秋一顿,取信拆开。
萧寻初在旁边解释“甄学士说,他很遗憾之前没能帮上你,所以和李夫人商量以后,留给你这封信,你可以模仿他的笔迹书写,如果你能想到值得一试的办法,便用这封信,尽可以一试。”
“”
其实不必萧寻初多解释,正如甄奕预料的那样,谢知秋一看到只有印章和落款的空白信,就完全明白了。
谢知秋乌眸逐渐睁大,随后,眼底似有动容之色。
她轻轻抿唇,明白了萧寻初为何会在替她送甄奕夫妇这件事上如此卖力。
她将信收入袖中,道“我知道了。”
言罢,她将手放在身前,先向萧寻初行了一礼,道“多谢你。”
萧寻初笑笑“信本来就是给你的,我代收了一下而已,谢什么”
谢知秋道“不止是信,还有多谢你,替我送了师父。”
她顿了顿,说“甄师父与李师父于我有恩,我本该亲自送他们二人。本来出了这样的事,已经以为不行,但没想到”
她直视萧寻初,真诚地道“谢谢。”
“这没什么。”
萧寻初本觉得这是举手之劳,谢小姐现在这么认真地向他道谢,他反而有点难为情起来,下意识地想摸后脑。
他解释道“其实我本来也没想这么做,只是凑巧听到有人说你是女子没法为恩师送行之类的混账话,一时来气,就冲动了你若是喜欢这个想法的话,孔明灯前院还有很多,本来我想留下一些让书院里的学童替我放到晚上,但既然你来了愿意的话,不如由你亲自来放。
“若你不愿在这里留到太晚,也可以等回到临月山以后,让五谷帮你做几盏,自己在山上放。这个很简单,他见我做过好几次,应该做得出来。”
谢知秋淡淡垂眸,道“好。”
这时,不远处忽而响起脚步声。
谢知秋知多半是雀儿回来了,这下真不可再聊,便侧身一隐,打算离开。
萧寻初忙问“等等我们下回,什么时候见面”
谢知秋停步,迅速一想,说“三日后。你对祖母说想去祭拜月老祠,祖母定会同意。届时,我们便在月老祠中碰面。若有变数,我去谢家放竹蜻蜓给你。”
“好。”
萧寻初应下。
萧寻初稍作思索,又道“我床边箱子里有一个紫色香囊,里面放有香米,下次见面,你拿一下
“其实我前些年训练了几只麻雀,等拿到香米以后,你我便不需要用竹蜻蜓了。”
戌时。
小厮五谷捧着一个大木箱,匆匆赶回先前少爷与他约定的会合之处。
少爷果然等在那里,只是身边不知为何多了许多孔明灯。
少爷身披薄衫,茕茕独立。
他一手拿着火烛,一手托着一盏孔明灯。
少爷将孔明灯点亮,让其升起,然后,又弯腰取一盏,再度点上火苗,任其上升。
此时已经入夜,少爷那双桃花眼幽幽的,漆黑瞳色中倒映着一点孔明灯的火光,那明光悠然跃动,令人看不清少爷心底在想什么。
五谷捧着木匣,遥遥望着少爷的身影,有些愣神。
少爷自从摔了那一下以后,给人的感觉,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是气质、气场,还有行事方式,全部都有变化。
先前,少爷让他把那金疮药还到原来的地方去,还让他不要跟着他。
但五谷心里清楚,那金疮药根本没有失主,也不必归还,况且少爷还受着伤,他自然不能放着不管。
所以,他假装去还金疮药,实则少爷一下山,他就悄悄跟在后面,竟发现少爷竟是回白原书院。
而且,行到中途,竟有无数孔明灯从书院里飞起来。
然后,一到书院,少爷就忽然折返回来,一下子抓到偷偷跟在后面的他。
少爷就像是早已猜到他会跟着一般,跟他解释说,自己之所以回书院,是想拿回以前放在书院中未能带走的旧物,让五谷帮忙去问。
少爷数年前就离开了白原书院,且是中途退学、不告而别。
这事和书院闹得很不愉快,而且少爷当年的屋舍也早换了别的学生住,五谷听到少爷时隔这么久居然还想拿回东西,简直不可思议,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谁还会保留那么久以前的退学学生之物只怕早就被书院的学官扔了吧
然而,少爷让他不必多想这些,只管去问。
结果,还真找到了。
说实话,在看到那堆旧物时,五谷简直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认少爷料事如神。
原来,少爷虽离开了书院,但他毕竟是节度使之子,书院的人不敢乱扔他的东西,纵然觉得都是垃圾,他们也全都将之好好地存放在库房里。
于是,少爷差人一问,立即就有人帮他找出来了。
在找到所有旧物后,少爷的表情波澜不惊,仿佛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猜测可能有误。
但他看都没看其他东西,只从其中拿走一支竹蜻蜓。
然后,少爷差他留在库房继续收拾东西,自己则说久不回书院,想去转转,就暂且离开。
两人再见面,已是现在。
在此期间,少爷去做了些什么,五谷全然不知。
他看到少爷身边多了这么多孔明灯很是吃惊,抱着匣子上前,问“少爷,这些不是听说是谢小姐送甄奕学士放的孔明灯吗,怎么是您在放”
少爷扫了他一眼,淡淡回答“谢小姐要在天黑前归家,但她希望孔明灯能放到夜晚,好让甄学士在前往金陵的船上仍能看得见。
“她本打算雇学童来放灯,但是我们不是缺钱吗我遇见,就接下了这个活。”
五谷听了这个解释,内心顿生佩服
少爷果然头脑变通,在等人的功夫,居然还能给自己找到个差事赚外快
五谷问“这么说来,少爷遇见谢知秋小姐了说上话没有少爷不是一直很喜欢谢小姐的秋夜思吗有没有趁机与她聊聊”
“萧寻初”垂眸回答“没有,只不过和她身边丫鬟聊了几句罢了。”
这时,少爷像有什么在意之处,忽问“我很喜欢秋夜思”
五谷笑着打趣“少来少爷你连这都忘了那诗不是你亲自抄下来挂在床头的吗还嫌自己字不好看,反复写了好多遍呢平时可从没见您这么认真。”
“少爷”稍有停顿,然后什么都没说,只是浅浅地笑了下。
过了一会儿,少爷将拿出来的灯放完了,又走回前院,将留在里面的孔明灯也一一放飞。
在少爷放最后一盏灯时,五谷看到他嘴唇动了动,好像说了什么,只是他离得远,少爷声音又太轻,他没有听见。
其实也不是什么与他有关系的话,但如果他能听见的话,他会听到自家少爷当时如此说道
“师父,多年教诲之恩,知秋没齿难忘。今日未能亲送,万分抱歉。愿两位师父顺利归乡,余生平安顺遂。”
孔明灯直到深夜才放尽。
谢知秋放完孔明灯,感觉像亲自送过师父,了却了一桩心事。
她回头对小厮道“走吧。”
萧寻初的小厮五谷不知她的心事,眼看着她在放完“谢知秋”留下的孔明灯后,居然还自己亲自动手做了几盏去放,于是在旁边直呼少爷真是个良心雇工,还说这种职业精神世间难寻,若他不是天生就是个少爷,光凭这种良心恐怕也能从小厮一路当到管家了。
谢知秋没有接腔。
放完灯后,二人从书院借了辆马车,返回临月山的草庐。
谢知秋是此生第一次这么晚还在外面赶路,而且还不必戴帷帽,所以她索性没有进车内,直接和小厮一块儿坐在前面,一路仰头望着星空。
五谷见她看得入神,笑道“少爷一直看天空,是想起当初和邵学谕、叶公子、宋公子他们一块儿在山上赏月观星的日子了吗”
谢知秋没有否认,轻轻附和“是啊。”
她和萧寻初还没有定下到底要不要为了日后方便而成婚,但谢知秋打算趁这段日子再观察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故而快到临月山时,她貌似不经意地问道“五谷,如果我今后改变主意,打算去科考入仕了,你觉得我父母会怎么说”
“少爷要改变主意了”
谁知,她话音刚落,五谷的反应当即热烈起来,简直可以用两眼发光来形容。
他夸赞地道“那老爷和夫人可要高兴坏了恐怕要连夜接少爷回家,然后敲锣打鼓放鞭炮地庆祝呢”
“”
“少爷怎么了”
“没事。”
谢知秋只是走了一下神。
她没想到五谷会表现得这么高兴。
这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当她提起自己想做官的时候,有人如此理所当然地表示喜悦,并且立即就支持了她。
这种感觉,有点陌生。
谢知秋看向远处,回答“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