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暖锅事件

小说:市井人家科举路 作者:星栀
    马车行了十来天, 终于到了京城。

    几人在城门外跟商队告别,进了城内,直奔租的小院而去。

    小院子里果然没人, 季君豪解释道“崇文兄恐怕已经去翰林院报道了。”

    林秀点点头,表示理解,孟平远事先不知道他们哪天到,自然不会在家里面等他们。

    她打量着这个小院,不大,两眼就看完了, 怀里的豪豪兴奋极了,小手不停的乱摆,嘴里面咿咿呀呀的叫着。

    季君豪给两人介绍“当初和崇文兄商量好的, 这堂屋两家共用,东厢房我们用,西厢房你们用。”

    林秀转了转,诧异问道“有两间厨房”

    季君豪点点头“这边租房的价格不低, 像这样的房子一般都是租给两家人的,所以多一个厨房, 也是为了冬天烧炕方便。”

    京城这边地处北方, 不比广阳府一带暖和,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得烧炕。

    另外西厢房这边还有一间小屋子, 原是杂物间, 后来改成了洗澡的地方, 里面陈设也很简单, 就一个大澡盆,还有一扇木质的屏风,一个空架子。

    这间屋子夏天用的比较多, 冬天用得少,天气太冷了,稍不注意就会冻成风寒。

    林秀点点头,这样倒也方便,各家做各家的饭,互不干扰。

    梅慧茹心里的幻想却有些破灭,本以为京城哪里都是好的,处处繁华,可是这屋子也小,院子也小,甚至还不如在老家的屋子。

    季君豪也看出了妻子的为难,不过他也没办法,他如今不事生产,读书靠的都是朝廷的补贴和家里的支持,京城物价贵,他们在这里,每天一开门就要花钱,不精打细算不行啊。

    孟平远不在家,林秀也不指望他,将豪豪放在床上用枕头围起来,自己就撸起袖子开始搬东西,等将带来的所有东西都归置好之后,又打了一盆清水,将家里的角角落落都仔细的擦了一遍。

    孟平远应该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厨房的锅灶里都没有多少灰,厨房里除了一个碗,两个碟,一篮子挂面,还有一些简单的调料就没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她心想这没个女人,男人过日子真是极其应付了事。

    眼下时间还早,林秀原本想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可是豪豪实在脱不开手,想想便算了。

    孟平远已经到翰林院报道有十多天了,翰林院表面虽然是文人清流聚集之地,但是以他这些天的暗自观察,这里面的道道可不少。

    他初进翰林院,秉持着多听、多看、少说的原则,在同批一起进来的进士中算是很没有存在感的,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没有靠山背景,会试成绩在这些人中也不是很出色。

    来了这么多天,甚至还有好些人记不住他的名字

    他们这些新进的进士也就是庶吉士,算是翰林院中最低的品级,一般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讲解经籍,其余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翰林院中跟着各位大人学习。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在下一次会试之前进行考核,只有考核优异者才会被留在翰林院,成为正式的翰林,其余人则都要被派往六部或是到各地方任官。

    只是孟平远有意低调,旁的人却看他好欺负,有时候忍不住便要阴阳几句,事情还要从两天前说起。

    那日中午休息,皇帝突然派人送来了几个暖锅子,要请今年新进的庶吉士们吃暖锅子,吃完后下午各写一篇文章呈上去。

    这本来正常,哪日皇上若是来兴趣了,或是叫人陪着吟诗作画,或是考较众人的学习成果,但是这派人送暖锅子还是头一遭。

    翰林院的几位大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摸不着头脑,来传旨的小太监也是一问三不知。

    这可就难办了,今日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笨蛋,所有人都在心里猜测皇上这是是么用意

    宫中御厨做的暖锅子味道自然不差,只是从宫中一路送过来,里面的肉也都老了,蔬菜也都不再脆嫩,更因为天气寒冷,热乎气都快没了,只有一点余温。

    有些人吃了几口便停下了筷子,这暖锅子吃的就是一个热乎气,毕竟就算是御厨做的东西,现在都快冷了,味道自然大打折扣。

    孟平远则毫不嫌弃,自从他们搬到新的院子后,做饭老妈子自然也没有了,平常他都是早上在路上买上一个烧饼,中午也就是趁着休息出去吃碗面条或是混沌,晚上回家一个人也大都是下一碗挂面,简单省事。

    因此这在其他人口中不咋好吃的暖锅子此时在他的眼里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了。

    反正是皇上送的,见其他人吃了几口便停下了筷子,他也就没有客气,直把肚子吃了个饱才停下来。

    等所有人吃完,来传旨的小太监让人收拾了铜锅,便回皇宫复命去了。

    太监总管王公公见皇上这几日兴致缺缺,有意说些个新鲜事给皇帝解解闷,便将那小太监回的话绘声绘色说给了皇帝听。

    果然皇上一听,挑了挑眉,来了兴致“哦,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王公公弯腰笑着“哎呦,老奴哪里敢说假话啊。”说着将刚刚回话的小太监喊进殿中。

    小太监也是机灵,回到“回皇上,其他大人大都吃了几口就停下了,就孟大人吃的可香,生生将那一铜锅的肉和菜都吃完了。”

    启德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忽的严肃起来,转头望向王公公“你命人将我的晚膳拨出两道来单赏他。”

    晚上下休之前,圣上御赐的菜到了,这次是单赏孟平远一个人的,其他人就只能看着。

    这又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这孟平远自从进入翰林院以来,表现平平,也没有哪块地方能引起皇上的注意啊,于是便有人酸溜溜的说道估计是皇上垂怜,看他中午吃那么多,特地又赏他两个菜。

    闻言有人便笑了出来,有人又说起孟平远的出身。

    “出身不好,估计长这么大都没吃过暖锅子,也不习礼仪。”

    孟平远隐约听见有几个人聚在一起,似乎在说自己,不过他不在乎。

    本来皇帝赏御膳是天大的荣耀,按理说都应该回去设案焚香,敬献先人的。

    但是孟平远却觉得皇上这次赏赐御膳仅仅是为了给他吃的,正准备拎着食盒回去,出了翰林院的大门还未拐弯,恰巧遇见崔道植。

    两人一同进入翰林院,不过待遇却截然不同,崔道植因出自世家,朝中又有叔伯提携,一进入翰林院就如鱼得水,身边多的是人追捧。

    孟平远虽与他说得上两句话,可是见此情景,也不往前凑,今日却正巧遇见。

    崔道植上前几步拱了拱手,问“孟兄今日下午的文章做的可有把握”

    “把握”

    崔道植见他一脸茫然,心想他怕是还不太了解这其中的道道,于是就问道“敢问孟兄下午的文章是如何开笔的”

    话说到这里,孟平远就是再傻,也意识到不对劲了,崔道植的意思是下午的文章还不是随便写写的,听起来颇有讲究的意思。

    他拱手谦虚请教“我以为圣上赐下暖锅是赏赐,便感谢了一番。”

    他当时脑子里真没有想那么多,吃暖锅子的时候就想起来林秀嫁给他的第一个冬天,那年东郡县下了好大的一场雪,晌午之后雪花就飘得越来越密集,天逐渐变得黑蒙蒙的。

    那天晚上,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烫暖锅子吃,再暖上一壶酒。

    虽然当时没什么好菜,全都是就地取材的家常菜,不如今日暖锅子里的菜名贵,可是那种感觉却让他终身难忘。

    他还记得那日林秀还调制了蘸酱,烫肉吃起来别具一番风味。

    又想起自己与家人分别已经几月有余,儿子出生到现在一直不得相见,但是又想着即将要和妻子孩子团聚,心中便充满柔情。

    反正他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絮絮叨叨将这些都写了进去。

    崔道植听得目瞪口呆,这

    虽说圣上也没规定他们要写些啥,可是按照以往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都是考教这些庶吉士们的学习成果。

    怎的到孟平远这变成话家常了。

    不过此时每个人写的文章都已经呈了上去,说不定此时已经摆在了圣上的案头,说什么都晚了。

    “这一般圣上会不定时的考较众人,大家也都是努力抓住机会,要是入了圣上的青眼,以后仕途自然顺顺当当,不过孟兄也不用担心,这是第一次,圣上想必也不会计较。”

    甚至他心里此时还冒出个离谱的想法,说不准还就是孟平远这样真诚的性子对了圣上的胃口,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个离谱的想法赶了出去。

    孟平远此时也只得认命了,想来圣上看了他写的东西,最多也就是斥责几句。

    此时皇宫内,启德弟对着眼前的折子已经愣神很久了,看的一旁伺候的王公公心惊胆战的,时刻注意着皇帝脸上的表情变化,一刻也不敢分神。

    启德帝今日奏折不多,也是突发奇想,才让翰林院新进的庶吉士们写篇文章上来瞧瞧。

    晚膳前,他奏章已经批完了,闲来无事,便随手翻了几篇,也没啥亮点。

    直到看到孟平远写的。

    这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个故事,描述的绘声绘色,启德帝看着甚至有些羡慕,他生来就金尊玉贵,吃饭都是一大群太监宫女们伺候着,何曾感受过这样的家庭温暖。

    良久,启德帝站起来说“好久没去过皇后宫里了,今晚的晚上便在皇后宫中用暖锅子吧,还有叫御厨调制一个吃暖锅的蘸料。”

    他倒要尝尝什么样的蘸料能让烫肉鲜嫩无比,甚至让萝卜都别有风味。

    “是”

    王公公应了一声,当即吩咐下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