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又渣了

    他虽然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但瞧着荣国府的女眷们这般作态,便也猜出来了一些。

    他原本就打算在收拾四王八公的时候无视宁国府,再对荣国府网开一面的。现在嘛,既然她们已经从小电母那里知道了些什么

    太上皇摸了摸头发越来越少的头顶,笑得很是不怀好意

    想大难临头各自飞

    可以。

    但若是朕放了荣国府一马呢

    太上皇越想越兴奋,他太想知道贾母和凤姐儿知道了荣国府不会有事会不会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兴奋的太上皇并没有立时就行动,他准备再钓回鱼,等人都跑光了再告诉她们这个好消息。

    明旭瞧了一眼太上皇,只当没听见太上皇那猥琐的笑容,而是一脸沉重的在直隶总督逼上来的折子上写了个准字。

    直隶那边先下了冰雹,后又下了暴雪,不少百姓都遭了殃。

    大多数百姓的房屋都是茅草棚底的土坯房,根本经不住这般摧残。冰雹和暴雪又都发生在后半夜,房屋倒塌时不少百姓都是在睡梦中被压在了下面。

    若是白天,许是还不会有太多的伤亡。偏偏却在后半夜,人们睡的最熟的时候。损失之惨重,让明旭心痛极了。

    小公主那边有太上皇安排的人,见小公主这样就知道小公主肯定是又听到了什么。一刻钟后黛玉问小公主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小公主也没瞒着一五一十的说了,于是跟前侍候的人便也全都知道了。

    在小公主收拾洗漱准备回宫的时候,关于直隶以北遭遇雪灾的消息便已经第一时间被小公主身边的人送进宫了。

    那会儿,明旭在上朝,太上皇一脸自己捡到便宜的呆在临敬殿,用一种朕真的禅位了,朕都不用上早朝的心情等明旭下朝一块用早膳。

    消息送过来后,太上皇便让人送到前面了。正好那会儿还没下早朝,明旭便直接在早朝上说了一回直隶以北遭遇雪灾的事。

    朝中文武百官不是没看见有人送消息过来,心中还在琢磨着是谁将消息送进来的,是太上皇的人还是明旭安排的探子。然明旭却没给他们时间琢磨这些事,而是直接问户部和工部以及其他部门的官员历年雪灾情况以及都是朝廷如都是何赈灾的。

    冬天不比夏天,赈灾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安置受灾百姓以及对那些受伤百姓的救治,另外今冬的暴雪会不会对明年的春耕有所影响。

    其实这个时代的雪灾,是其他自然灾难里最轻省的。

    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住的是平房,虽然部分房屋会受损,但大多数粮食却能够保存下来。而且天冷雪化的慢,甚至是都不会化,如此一来大多数东西都不会泡在水里了。只要从雪里或是倒塌的房屋里挖出来就能继续用。

    可以说雪不像洪水或是走水,百姓的损失是有限的。若是走水了,或是洪水,泥石流损

    失都不用计算了。

    明旭摇头,苦中作乐自我安慰后,散了早朝将其他不相干的官员都放走,叫上相关官员回临敬殿议事。

    直至翌日晌午,直隶那边关于灾情的奏折才快马加鞭的送过来,结合奏折上的具体情况,明旭这边再调整了一回赈灾力度,当天就有钦差奔向直隶,跟进赈灾情况。

    明日休沐,明旭忙完了这件事后又批了一回奏折,随即看向坐在一旁吃甜品的太上皇,“父皇,我想去趟直隶。”

    他虽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可到底见识有限,父皇虽禅位,又年事已高,但他却并不糊涂。有父皇在京中坐镇,他也能亲自瞧一回下面的情况。

    太上皇看了一眼明旭案头上的奏折,又问了一回他什么时候回来。

    现在不过申时,一路快马加鞭,天亮前就能赶到最近的受灾县城,明旭寻思了一回给了太上皇一个时间。太上皇便也没说什么就让明旭走了。

    明旭放心的将朝中诸事交给太上皇,太上皇心里高兴明旭对他的信任却还做作的感慨了一回禅位了还要劳累他老人家,之后就任劳任怨的做起事了。

    至于之前看热闹时定下来的事,太上皇也没忘。

    走肾不走心的下了两道口谕,一道是升有孕的玫嫔为玫妃,赐住凝粹宫主殿,待诞下皇嗣后再行册封礼,一道是宣小甄贵人临敬殿伴驾。

    小甄贵人就是之前甄家在南巡的时候送给太上皇的一位美人,回宫后被安排住入凝粹宫的后殿,如今玫妃又成了一宫主位,可以想见仇人见面如何份外眼心了。

    元春没了谋害皇嗣的危机了,甄家的贵人却迎来了职业风险。

    最有意思的是,太上皇准备让玫妃悄悄流产。至于之后玫妃会借机陷害小甄贵人还是玩一出假怀孕狸猫换太子,太上皇这边都有配套应对

    天凉了,让甄家抄家吧

    天暖了,让陈家上路吧

    就在小甄贵人伴驾的翌日,在太上皇的安排下,陈也俊又出事了。

    他同样被人打晕丢进河里了。

    不过甄宝玉那会儿是盛夏,陈也俊这会儿却是隆冬时节,人虽救上来了,却伤了根本,落了病根

    后宫被整齐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太上皇这边无论斗成什么样都不影响明旭的东六宫。不过相较于太上皇的西六宫,明旭这边也闹不起来,主要是他自己不作妖,他的妻妾论更是伤透了一干人。

    那些不管是怀揣什么目的进宫的女子们都在尝试了许多争宠办法后,灰心丧气了。

    就这样吧。

    反正斗不斗的结果都是当今嘴里不能扶正的妾

    ╮╰╭

    不管嫔妃们如何折腾,太后日常就是与姜皇后打打牌,或是宣内廷那边说书唱戏的过来侍候。

    太上皇后宫的事太后不管,明旭后宫的那些事太后也是不闻不问,主打就是一个省心。

    不过太上皇太渣了,他

    给了太后一个名单,让太后挨个接见一回名单上的诰命,先帮小公主过滤一遍婆婆方队。

    为了方便太后行事,太上皇这边还放出了风声,再之后他又在小甄贵人伴驾的时候打着对小甄贵人好的由头让甄应嘉携妻女进京述职。

    说实话,小公主对她老子给她整的那一堆秀男并不感兴趣。

    好多都是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尬聊,连投其所好都不会做。她真的有用心去挑选,却没一个让小公主觉得满意的。

    且不说太上皇又渣到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只说小公主将直隶那边的消息送出去后,又在宫里呆了大半天下晌就又回了宁园。

    黛玉对她的公主小姐妹特别上心,知道她又吓到了,不光准备了安神汤,还准备了安神香,最后又让人烧了热水,用玫瑰精油泡了一个舒缓至极的澡。

    早起小公主进宫的时候宁望雪便知道直隶那边出现了雪灾,还与黛玉商量了一回要不要捐些东西。

    在现代的时候,无论哪里出现什么灾情网上都会开通爱心助力通道,每次出现这样的事,宁望雪都会尽下心意。

    一百块,两百块,虽然不多,但心意到了,就感觉自己倍有善心,没有麻木不仁。为社会做了贡献,也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社会给予她的一切了。

    以前觉得那些天灾离自己好远,甚至是听都不曾听说过。如今天灾预报服务器就在自己身边,无论是黛玉还是宁望雪都没办法当做不知道了。

    黛玉有个砖瓦窑坊,正好最近烧了不少三尺以上的长瓦,原本是想要将宁园这边的瓦都换一遍的,现在便决定先拿出来给直隶那边修房子用。

    宁园这边的瓦到是没什么事,不过都是那种常规形的小瓦片,家里养的猫多了,动不动就会跳到房顶上,本来那些瓦就容易掉,再加上这些小祖宗们就时常会有落瓦的现象。

    于是黛玉在她的玳园用了这种超长瓦后,便决定给林家和宁园换一回瓦,只是还没来得及换就要先捐给有需要的人用了。

    姜丝煮水可以驱寒暖身子,所以在黛玉决定捐一批瓦后,宁望雪这边就决定捐一车生姜。

    其实荆州地震时,宁望雪也想过要不要捐点东西尽尽心意,可京城离荆州实在是太远了,宁望雪想了想过于劳民伤财便作罢了。这次直隶遭遇雪灾,宁望雪觉得直隶离京城不算太远,这才和黛玉一块捐点东西聊表心意的。

    一车姜

    也亏她想得出来。

    太上皇听说了这事后,再次感慨了一回小电母不是个良善的,装都装得四不像。不过太上皇也是个人才,他直接放出风声,说宁望雪捐了一车江米给直隶受灾的百姓们。

    江米是糯米的一种,不少人家端午包棕子的时候用的都是江米,甚至是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以江米做主食。

    宁望雪的电母人设拿得稳稳的,这消息一传出去,京城中不少豪门世家,勋贵朝臣都暗自揣摩了一回宁望雪此举的用意,之后也纷纷慷慨解囊,捐了不少吃食送往直隶

    。

    没人问过宁望雪的意见,也没人当面夸一回宁望雪如何善心。这也导致了宁望雪不知道自己捐了一车江米,其他人不知道宁望雪捐的是一车生姜。

    这误会,美好的让人哭笑不得。

    大批的物资被陆续送达直隶以北所有受灾地区,明旭回京城的时候还在路上看到了陆续送往直隶的物资车队。

    人在路上,并不知道太上皇骚操作的明旭还有些不解,等回到京城知道事情始末时,明旭又有了旁的主意。

    朝廷是允许捐官的,但捐的官却不允许有实权。

    明旭突然有个想法,他想给那些捐官的官员一个实权的差事。

    捐官时出一笔银子,但之后朝廷也会按品级发放俸禄与他们,虽然跟捐官时得的银子相比,朝廷发还的那些俸禄不及十之一二。但明旭却觉得既然拿了朝廷的俸禄不如就给朝廷干点实事。

    比如说当个赈灾使什么的。

    每次有什么灾,什么难的就捐些东西的那种

    除此之外,明旭虽然没有取缔捐官这种事,却还是叫来了吏部官员商量了一回这个捐官的事。

    比如说,以后捐官也不是什么人拿几两银子就能捐的。他至少要有三次以上赈灾经历,才能有资格拿银子捐官。

    太上皇背着手听临敬殿偏殿的议事声,不禁心忖了一句这便宜儿子越发较真了

    ╮╰╭

    宁望雪将空间里关于农学的书都寻出来,又结合着这个时代跟农学有关的书对比着看,看上一段再寻了实操大能们问一回实操方面会遇到的问题。日子琐碎平淡又有种稳步向上的样子。

    宁望雪仍然没有放弃刺绣这个技艺,因为宁望雪心心念念的现代并不需要她去种地。

    晴雯用了好多的心思在宁望雪的手套上,同时还到处为宁望雪收集养手护肤的方子和药膏。双管齐下,到也没让宁望雪的手因为干农活而变糙。

    最近宁望雪正在接触异色双面绣,只是她没办法像晴雯或是其他丫头那般将大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所以虽然弄明白了其中原理,却绣得极慢。以她现在的速度想要将手上这幅扇面绣完,最快也要明年了。

    黛玉最不耐烦做这些针线,但她也做得极好,只是她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做诗上,所以同样也跟宁望雪一样是个慢工出细活的。

    宁园的生活可比宫里有意思多了,小公主最近一直住在宁园,每天忙忙叨叨的,受到的惊吓早就不是事了。

    宁望雪开了个头就不往下折腾了,下面庄子上送来的羊毛便都被正闲着无所事事的小公主接手了。

    小公主带着人弄那些羊毛,最后再看着那些羊毛变成毛线别提多有成就感了。黛玉还给小公主出主意,让人寻来了染布的师傅过来给那些羊毛线染一回色。

    小公主折腾羊毛线去了,黛玉则因为宁望雪早前提及的之后会以船当家而时常带着人去码头折腾家里那两艘船。

    太上皇

    赏的那艘官船很大,也很规整,家里早前是买的那艘楼船也不错。

    按理,用太上皇赏的那艘官船往返也够用了,但宁望雪却总担心一艘船不安全,两艘同行哪怕一艘出了事,也可以转移到另一艘上去。

    想看外乡人的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黛玉也赞同宁望雪的想法,不过她除了顾虑安全外,还想到了马匹车辆的问题。

    他们出行肯定要带着马匹车辆的,全放在一艘船上多少有些挤呢。

    而且船再大,面积也有限,所以黛玉想在有限的条件下先分隔出前后区。为此黛玉让玻璃作坊生产了好些玻璃,她准备将官船后面都用玻璃包上。

    玻璃上再挂些竹帘帐幔,一个相对私密的后花园就布置出来了。

    不过大块的玻璃坏了以后不方便更换,所以黛玉准备每一块玻璃都是窗户大小,坏了也可以及时更换。

    而且官船后面都用玻璃包上,也更安全些。

    黛玉在为明年出行做准备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的就会看着舆图发一会儿呆。

    明年真的可以顺路倭奴吗

    时间一晃就到了宁望雪收土豆的那天,她还特意搞了个小型的丰收季,又提前两天就特别隆重的给正在打双陆的黛玉和小公主下了帖子。

    到了收土豆的正日子,黛玉和小公主都换上和宁望雪差不多的农家女服饰,一人挎了个小竹篮子,手上拿着特质的小铲子兴致勃勃的跟着宁望雪一块挖土豆。

    太上皇听说后,先故意让戴权给小公主和宁望雪她们送闽南那边的贡品,等戴权回宫了太上皇就和明旭一副刚刚知道消息的样子微服私访的来了宁园。

    用了十二分心思侍候的土豆田丰收了,产量没有辜负宁望雪的古今结合种植理念,也没浪费了那些草木灰。管家将收上来的土豆整个称重,之后又按实验田的大小计算了一回亩产量。

    宁望雪当初用了多少土豆,又是怎么种植的,期间都做了什么别说宁望雪自己有记录,就是太上皇和明旭那里也有记录,如今确定这种种植方式能丰产,太上皇和明旭那里自然要普及全国。

    土豆不光是菜,它也能做主食。亩产提高了,于国于民的功劳不言而喻。

    太上皇之前就跟明旭说过,等水稻什么的也都丰产了就给黛玉和宁望雪提爵位,所以这次只重赏了黛玉和宁望雪一回。不过虽没给她们俩提爵位,却下旨让她二人享双俸。

    没办法,谁让银子给少了影响宁望雪发挥呢

    配合着果蔬暖棚里的其他菜和宁园自己家养的鱼和家禽,太上皇和明旭都在宁园这边吃了一顿土豆宴。宴毕,太上皇又将黛玉和小公主裹夹回宫了,宁望雪则留在宁园继续跟进她的水稻实验田。

    也快成熟了呢。

    喝了一点自家酿的葡萄酒,又吃了三杯鸡,宁望雪被冷风一吹多少有些晕呼呼的。正寻思着要不要先回房睡觉时,就有丫头送了帖子给她和黛玉。

    让丫头将黛玉的那张帖子放到一旁,自己到是一目十行的将自己那份看完了。

    帖子是探春下的,说她准备办个诗社,还说园子里的腊梅开了,姐妹们一块赏梅咏梅什么的。

    不是很感兴趣的随手将帖子放到炕桌上,向一旁的九歌问道“荣国府最近有什么事吗”

    打贾母搬出荣国府后,宁望雪一边让人去将她们留在那边的行李和茜雪都带回来,一边又安排人盯着荣国府的一举一动。

    对于荣国府的消息,黛玉会经常过问。不光如此,黛玉还时常让人往贾母所在的庄子送些吃食。

    贾母一改往日作派走了孤苦无依套路,哪怕黛玉知道贾母是装的,也总会被贾母的前后生活落差弄得心软不已。

    宁望雪虽然极少过问荣国府的事,却也对那边的事知道一些。她看出来贾母在跟黛玉玩套路,黛玉心里也是门清。于是两人都非常有默契的没对贾家任何一个人说过明年出了正月就离京的行程。

    别说现在不会说了,也许明年出发时都不会特意去辞行呢。

    “姑娘不知道那府里都乱成一锅粥了,别说湿的了,干的都成糨糊了。”见宁望雪问贾家事,九歌笑着斜了一眼炕桌上的帖子,“这会儿下帖子定是为了贤德妃娘娘省亲的事寻姑娘打听消息呢。”

    宁望雪“”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