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和制糖方子呈去府州后, 韩彻便将这事暂时抛开。
安南如今不过才刚进入发展期,韩彻并不想在这时候撒手离去的,但他也确实是想过要回京城。哪怕不为自己想, 韩彻也得替柳氏, 尤其是三娘四娘着想。
要知道再等上几年,三娘四娘的年纪再大些,便要开始面临成家的问题。
韩彻并没有一定要逼着她们嫁人结婚,也并不是瞧不上安南。实在是对于这种关系到俩人一辈子的大事, 他想让三娘四娘能多点选择自由,而不是一辈子只能留在安南。
好在这事暂时不用着急, 便是三娘,今年也才刚满十二岁。
这一次的制糖,安南县的农户们真称得上一句暴富。衙门每日征收回来的税收也极为的可观, 府库得到很大的充实, 韩彻也终于能着手办其他事情。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在教化和兴建基础建设上。
学校修建花费不了多少银钱和时间,难的还是在找寻合适的夫子这事。不过眼下银钱到位, 只做前期开蒙要求的话, 还是比较好找的。
韩彻便一面命人去各乡村测量合适地方, 修建乡村学校。一面又命人发出招聘告示,广招教书先生。
同时进行的,还有道路的修建。
自古修路皆是一个大工程, 安南县面积还不小。因此, 早在之前劫匪被抓那次, 衙门后面所张贴出来的那张舆图所标红的道路, 便是韩彻和钱县丞还有刘县尉一同商议过的,后续预计要修建的。
人类从远古时代便已经开始修建道路,在经历数千年修路的历史至今, 时人已经掌握了好几种修路的办法。
如最早期的夯土筑路,便是利用随处可得的低成本,又能持续发展的土壤,将它们夯实压制再混合石灰稳定。
到汉代时期人类又学会用黄土烧制成地板砖,坚硬程度是没法和现代的水泥路相比较。不过在没有各种重型车辆的古代,已经足够坚实耐用。
再到后来,人类学会烧制石灰。并且把石灰跟河沙,还有黏性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后得到的材料,便更为坚固。
这也是时下最主要的修路方式。
恰好,安南在修路上还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安南缺什么都不会缺沙子,因为它不仅靠海,也靠江河,其中有一处河道的河沙还经多年自然沉淀。
韩彻动早在动心思想要修路时,便曾派人去查验,发现那处河道的河沙含泥量少,非常的干净,便是拿来修建房屋建筑都是极好的材料。
像之前被抓的那两个巫医还有那群劫匪,便被韩彻分配到那处河道,这些时日也挖采出一批不少的河沙。
黄土便更好办,安南到处都是,甚至可以依据修路时的进程,随取随用。
也就是说,在修路主要材料这一块,韩彻需要花钱的地方便只有购置石灰,和使得三者黏合时需要施入的灰浆技术所需的材料,糯米浆汁和杨桃藤汁。1
这里的杨桃藤并不是韩彻穿越前食用的那种杨桃树,而是猕猴桃的藤枝。在古代,猕猴桃作为水果食用的功能并不被重视,但是对它藤蔓汁液的使用却是时下一些匠人们的拿手本事。
比如顶顶有名的宣纸组成时的重要辅料之一,便是杨桃藤汁。
最后等到韩彻将修路的全部预算做出来,最为耗钱的一部分反倒是人工费。
安南县人口实在是少,哪怕马上进入一年一度的服徭役,韩彻还是需得从其他城镇引不少人前来做工。
时下交通不便,信息传播又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彻韩彻便找寻一部分距离安南县较近地区的商人,让他们帮忙放出消息。
忙并不让人白帮,这些商人们只需回去传递消息一趟,韩彻答应他们下次过来,允许他们优先购买一批糖。
如今白砂糖和棉冰糖名声越传越广,每日早上刚出摊,集市上那些草棚摊位的糖便被商人们很快哄抢完。
去得晚一点,当天便是白跑一趟。
也不是没有商人动心思直接去乡下采购,但说实话,能买到手的糖并不多。糖作价本来就昂贵,眼下的价格在各地赶来的商人们哄抢下,更是比之前还高。
在售卖农产品上,乡民们一直又都不用缴纳各种税收,韩彻还县城免费住宿等各种帮扶政策。对于这种牵扯到银钱较大的交易,自己在乡下直接售卖给商户又多挣不来太多的银钱,乡民们显然便更信任在集市上去做。
于是为了能抢购到更多的糖,这些商队便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数多的拿着抢到手的糖赶紧返回,将其售卖换回银钱。再留下少部分的人,每日赶早去集市抢糖。
此刻,有那商人一听,积极性一下子便上来了“不知韩大人总共需要多少人手”
“我预备将几条主要道路尽快修建好,人手这块,千八百人也不多。”韩彻回答道。
“要这么多人啊”商人吃惊道。
太远地方的人肯定不方便过来做工,所以能来的也就是离安南最近的杞县和渠县这两个地方。
渠县之前遭受过一次大水灾,不少乡民还逃到安南做流民。休养生息才刚两年,眼下人口数量比安南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杞县,虽是情况要好些,但总人口数也才刚过万。扣除掉老弱病幼和留家的,还有马上要参加服徭役的,最后能过来的人怕是也不多。
再者眼下的农户是不可能丢下地里劳作不管,所以他们即便是过来做工,也只能做年前的这点时间。
进入深秋后,随着地里的作物逐渐收割,杞县不少乡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变得缓慢悠闲了起来。
日子贫苦是真,事实上这两年除了安南县除外,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其他地方的农户需要做的活越来越少才是普遍现象。
直到这天,村中有一家牛姓汉子跑回来与家人商议,说隔壁村村中一户人家的儿子是在杞县县城内一大商铺做工的,前几日回来告知大家,言道安南县如今需要大量的人手修路,工钱给的很足,而且做工期间管吃管住,吃食上更是一日两顿主食餐,餐餐管饱的标准
隔壁村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报名,正准备集合一起前去安南县做工挣银钱。
“安南县我知晓听说他们现在可富裕着呢”妻子满脸羡慕道。
牛母也说道“你去吧那安南的韩县令是个爱民的好官,去给他做事,没什么可不放心的。”
时下寻常百姓鲜少出远门,好些人甚至一辈子连自己村所归属管辖的县城都未能去过。就更别说提起胆气,去到别的县城做工。
但安南县不同。
这两年安南县变化得太大太快了,名声也传播的极其响亮,附近这些个县城的百姓便没少听说。像他们村今年还有那么几户精明厉害的,也学着安南那边的技术种植了好些莲藕,制作成藕粉,银钱也是没少挣。
也因着韩彻传出来的这股好名声,当那些商户把招工的消息带回去没多久,安南县便迎来了一大批前来做工修路的外县汉子。
人手一到,修路工程很快便开展起来。
比起修路这块,学校修建的进程更为迅速。也就半个多月的时间,韩彻之前定下的八个乡村的学校便陆续修建好。
修建学校在银钱上几乎没有什么花销,首先地是不要钱的,安南气候一年四季都温暖,房屋修建上的要求便不高。大部分的材料地取材便可获得,修建房屋的工人又皆为各村的村民主动报名。
待到这些学校一修建好,韩彻提前招聘到的夫子也陆续安排上岗。
夫子酬劳这一块,安南县农户家中皆变得富裕,送去学校念书的孩童人数还超出韩彻的预料,最后竟用不着衙门做补贴了。
“定要好生听夫子的话,认真念书,得像大老爷那样习得一身本事”
“大老爷可都说了,人要多念书,才能变得更聪明”
“”
也不怪安南百姓现在都把韩彻的话当金科玉律一般去信奉和遵守,只要是从韩彻嘴里说出来的,他们便深信不疑。
实在是韩彻没来之前,他们还在为追求温饱而艰难度日。对于眼下这般好的生活,便让安南县的好些农户老觉着自己像是活在一场美梦一样。
在安南县村民这般对韩彻的夸赞下,那些本就羡慕山下村民生活越过越富裕的山间土著们,便越发动摇起来
这一天,韩彻带着韩老三和几个衙役下到乡村,查看完道路修建情况后,又转去附近乡村的学校巡查时,他便见着学校外面不远处的地里有几个山间土著,时不时往学校这边探头探脑。
韩老三也觉察到了,便说道“大人,那边有人在偷看咱们”
韩彻正要说话时,知晓自己被察觉了,那些山间土著们忽然转身,撒开腿就往山上跑。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这些土著们便跑进山林,再瞧不见他们的身影。
直把韩老三瞧得,愣在原地“大人,他们跑什么”
韩彻一脸无奈道“应是怕被罚吧”
虽说安南县这等地方,历来任职的官员对于这些土著们的存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便是朝廷,也是早知晓这等问题,一直在放纵。
可事实上未造户籍,躲避赋税都是要被治罪处罚的。
所以眼下这些土著们便是再如何心动,也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他们一旦主动下山,找到官府登记户籍,最先迎来的极可能是惩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