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小说: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赵俭, 是重活过一辈子的人。

    虽现在重活的这一辈子, 已经有许多事情不一样了,但大体走势还是相差无几的。尤其是一些人的心性, 更是没如何变,该阴险还是阴险, 纯粹者依旧纯粹。

    比如黎池,上辈子即使历经坎坷, 依旧不改其志, 爱权却不弄权, 是持心颇正的一个官员。这辈子的黎池,因他不再与黎池为难, 还明里暗里帮助于他, 走得比就上辈子轻松了许多。

    至少在上辈子,他做了十多年逍遥王爷之后,黎池被流放四方边陲之地十来年终于回京, 又做了六年京官, 在三十六岁上时才艰难入阁。

    当然,这个岁数就能入得内阁, 已算是天纵之才,引得众人羡慕了。毕竟很多读书人,在三十六岁这个年纪上, 还蹉跎于科举呢。

    而这辈子,黎池携六元及第的盛名,出仕以来政绩赫赫, 在二十三岁上时,就已被提名入阁了。

    在涂远成出列,禀道:回禀陛下,臣以为不妥时,赵俭心里一点都不着急。

    因为在贞文二十五夏季的这场大洪水之前,还有贞文二十四年冬时,皇帝的一场凶险的风寒。

    这辈子虽赵俭有先知优势,却也拿不准究竟是哪一天,皇帝身体埋下了风寒隐患。防无可防,只能时常关心父皇身体,尽一尽孝心。等到风寒来袭,再也不过是亡羊补牢,确实也为时未晚、没有上辈子那样严重,但照样也凶险得很。

    在这场风寒里,不仅是皇子和朝臣们,意识到了皇帝也免不了老、病甚至于死,皇帝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英明神武了二十五年的皇帝,依然没有因此沉迷于寻仙问道,追求长生不老。可是虽不想承认,但皇帝自此在行事上,难免任性了一些,又难免迷信了一些。

    任性的地方具体表现在,皇帝更加乾坤独断、说一不二了,不似以前那般有耐心与朝臣扯皮了。

    至于迷信的表现,倒也不严重,不至于去寻仙问道,只是有些信神仙果位的事情了。比如:紫微帝星转世下凡,文曲星君转世下凡等。

    其实不止是在生死关上徘徊了一次的皇帝,确实在生死关过了一趟又重生的赵俭,对黎池这个人及其来历,也是有些拿不准的。

    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又有之外、圣人不言之说,所以究竟有无天上的神君转世下凡之说,谁也拿不准。

    至少现在来说,黎池的六元及第,种种治世之举,甚至是翩翩风度,都已经让皇帝有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念头黎池此人,聪明非凡,或许有些来历

    要问赵俭如何得知皇帝的这种心思一是上辈子的经验,二是父子两在闲谈时,皇帝看似无意地与赵俭讨论过这件事情。

    赵俭再揣摩几分,也就大概得出了他父皇的这几分心思。

    但幸好的是,皇帝或许还信了紫微帝星转世下凡,顾虑到不可因失德、而不能在殡天后归神仙果位,因此皇帝并未因这一场大病,就变得昏庸无道。

    因一场风寒大病,而变得有些迷信的皇帝,对于黎池或许有一种仙友互相照应的意思,又有种用好文曲星治出个盛世之景的宏愿。

    因此,黎池科举出仕才五年,方二十三岁之龄,顶着正三品礼部左侍郎之职正常是正二品及以上官阶方才入阁,就欲被冠以文渊阁大学士头衔,入了内阁。

    黎池的才学实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源于皇帝的任性和迷信。

    涂御史“回禀陛下,臣以为不妥。”

    因了去年冬天那一场风寒,身体不如以前的贞文帝,声音中的慵懒都已不似以前了,多了几分捉摸不定。“哦有何不妥”

    皇帝让黎池入内阁的事情,之前完全没有一点风声,实在是打了朝臣们一个措手不及。自然地,涂远成并未能像以往弹劾朝臣一样,提前列好诸般罪状,现在就只能即兴发挥。

    “首先不妥的一点”涂远成脑中急速地苦想着,找到了“黎池此人年纪尚轻,凡入文渊阁者,皆是德高望重之辈,黎池资历尚浅,恐不合适。”

    会耍嘴皮子的御史和文臣,大皇子赵义阵营中有,偏向三皇子赵俭的自然也不少。正当站在赵俭这边的御史,习惯性地朝三皇子那边看一眼,然后就准备出列上去硬怼时,就看到三皇子似因举着奏板举得手酸,就将右胳膊放下轻轻地活动着

    于是准备出列硬怼的御史,以及某些准备出声反驳的文臣,就暂时闭口不言了。

    贞文帝“择饱学之士,入值文渊阁,以供帝王顾问,此乃文渊阁学士的起源。从何时起,入文渊阁的标准是德高望重了而且,又是从何时起,德望与资历是对等的了德高望重就一定资历深资历浅就一定不德高望重”

    贞文帝几句问话一出,朝臣安静如鸡而正面硬抗帝王几问的涂远成,一时想不出应对之言

    说如今的文渊阁,已不是选饱学经义之士入值的文渊阁,已经是形同宰相的一个存在,需得德高望重者方能入内说文渊阁,形同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涂远成不敢。此话一出,即使皇帝不当场处置他,过后内阁诸人也要整死他。

    至于德望与资历的关系,涂远成是辩不赢的。皇帝只需拿一个庸碌老臣出来一举例,他就辨无可辨了。

    贞文帝一句话,就将涂远成问得哑口无言。

    平时贞文帝是不与朝臣们杠,若他真要杠,没有充足准备的个把御史,他还是能杠得赢的。

    但治国不能硬杠,口舌尖利并不能办成实事,也不能让朝臣信服。而若真要凭口舌之利,说到朝臣信服,就要驳得他们无话可说。

    于是,难得决定杠一回的皇帝,连连发问,将涂远成问得哑口无言之后,又体贴地递出了一个台阶,“涂御史既说了首先,想必还有然后了索性涂御史就将不妥之处,都说出来。”

    见皇帝没有继续揪着上一轮不放,涂远成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哪怕他已经有所预感,他今天站出来反驳,很可能无功而返。但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了。

    “然后,还有一点不妥之处”涂远成心中已生徒劳挣扎之感,但还是说了出来,“入文渊阁者,皆是为大燕鞠躬尽瘁、至少二十年的老臣,黎池出仕才五年,就与诸位大臣并列,颇有些长幼不分。”

    虽去年冬天病了一场,但贞文帝作为帝王的洞察秋毫,却是没有失了去。御史们平日奏禀是什么样那是句句如刀再听这涂御史的说话,一直在拿捏着资历说事,已然是辞穷了。

    贞文帝的目光在殿中朝臣们脸上扫过,最后在数目已增加到十二个的成年皇子身上停留片刻。

    然后,贞文帝似是烦恼,又似是动摇了般,问道“只有涂御史如此以为还有谁也认为,授予黎池文渊阁大学士之衔不妥”

    以前嘛,朝臣们想不在诸皇子中站队,有点困难。但有了秘密立储制,朝臣们就滑不溜溜得多了,别无所求或明哲保身者,已很少掺和到皇子争储中去了。

    尤其是去年冬天,在内阁首辅周扬青、皇家宗室宗主赵炳、护国将军钱武威三人的见证下,贞文帝已经将立储圣旨放到这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之上,自己又贴身藏着一份后。

    朝堂上的暗潮汹涌,已经与周扬青等人无关了,为了避嫌,他们三缄其口,几乎断绝了与朝臣的私下来往。

    而如今的暗潮汹涌,可能也不过是最后一咕嘟了。

    虽都知道储君、下一任皇帝人选,就在他们所处殿中的正大光明匾后,但却都不甘心。就仿佛秋后的蚂蚱、热锅上的蚂蚁般,准备多蹦跶几下,说不定就更换了匾后的圣旨呢

    然而,又都怕这一蹦跶,将原本是自己的名字,给蹦跶成了别人的。于是又都万分小心,不敢露出端倪来。

    即使是赵俭,虽有信心,却也随着时间的临近,而变得不那么确定了。时而想着万一依旧如上辈子一样,依旧是赵义得了皇位呢但赵俭忍住了,越到最后,越不能慌乱

    而今日让黎池入阁,似乎就有了些别的意味。或许只是皇帝单纯爱惜人才,也或许想一想,黎池与三皇子赵俭交情甚笃。

    然而,若是因为黎池与三皇子赵俭的关系,正大光明匾后圣旨上的名字真是赵俭,那当今皇帝为何不留着黎池入阁之事,等三皇子来施恩呢

    如今皇帝亲自点黎池入阁,或许是三皇子已没有施恩可能但黎池与赵俭交情甚笃,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皇帝才亲自点黎池入阁,施恩后驯服了,才好交给下一任皇帝用

    一时之间,除了被赵义指使试探的涂远成外,竟无其他人出列了

    贞文帝特意表现出两分动摇,好似只要反对的人多,他就会收回让黎池入阁的决定一般。然而,似乎并无人上钩。

    如周扬青这等人精、重臣,已经不掺和了。而那些掺和进去的人,也都看各自跟随皇子的指示。

    而能掺和进来的皇子,心思也多得是,就没有一个蠢的。即使是被赵俭不齿的赵义,也只是手段不够大气,而不是傻。

    如此一来,上首贞文帝发问之后,竟是鸦雀无声

    贞文帝,一个玩了大半辈子帝王心术的皇帝,对于朝臣和儿子们的心思,也差不多猜了个七七八八。

    非常难得的,贞文帝轻笑一声,“呵,既除涂御史外,再无其他人觉得不妥,那此事就定下了。”

    于是,黎池入阁这样的事,竟然就在这诡异的平静之中,朝臣们的不反对之下,顺畅通过了。

    “现任户部郎中黎池,在与接任的南海商贸司监督交接完毕后,即回京述职。届时兼任礼部左侍郎之职,授文渊阁大学士之衔,待钱粮预算制推行完毕后,即卸去户部之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