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又过了几天,便开始准备过年了。冯太太是理家的好手,一人做了一身新衣裳,窗户上贴上窗花。陈殊字写得好,亲自写了春联贴在门上。大年三十一早,冯太太就钻进厨房,煎炸蒸炒,整治了满满一大桌子的好菜。

    到了晚上,众人乐呵呵吃了年夜饭,坐在一处守夜。快到零点的时候,两个小丫头迫不及待跑出去放烟花。

    陈殊微醺,领着尔雯,尔雅,出去发烟花。这个时候的上海不同现代,大多数人都舍不得过年放烟花的,天空上只有偶尔的五光十色的烟花开开落落。

    两个小丫头疯了一个晚上,依旧精神十足,本来是要熬夜守岁的。陈殊熬不住,半夜去睡觉了。冯太太,冯先生也歪在沙发上,倒是两个小丫头实打实的熬了一夜。

    过了正月十五,陈殊这才收到光明日报孔主编的回信。

    尔雅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跑进来“陈姨,陈姨,有你的信。”

    那信的日期倒是年前就寄了出来的,陈殊打开来,是和陈殊商量出书的事宜。

    因为那篇大国崛起很受欢迎,报纸也是一版再版,可就是这样,也没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许多读者写信到报社去问,能不能出一套全文的大国崛起。

    这位孔主编是位读书人,可也有商业头脑,把那篇几万字的大国崛起,分做了十几篇小文章,放在报纸上连载。

    有的读者并非是从第一篇从头看起的,过后也买不到。

    因此,这位孔主编便想出一本书。市场有需求嘛

    陈殊心想,这才几万个字,怎么出书在陈殊的印象中,那些能够出书的好歹也得十几万字吧

    尔雅在一边垫着脚,问“陈姨,是圣约翰大学的信吗”家里的人都知道,陈殊想去圣约翰大学读书的。

    陈殊摇头“不是,是光明日报的回信。”

    陈殊不知道,那封圣约翰大学校长的信件中途被邮局的邮递员给弄丢了,也间接改变了陈殊在民国的命运。不过,那都是回来的事情了。

    正说着,外面突然一阵门铃响了。陈殊叫尔雅去开门“估计是是来收房租的,今天到日子了。”

    尔雅推开门,外面下起了雪,草木都覆盖上薄薄的一层雪,陈殊透过门缝,看见外面铁门处停着一辆小轿车。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撑着伞,站在门外,瞧不清楚面容。

    尔雅开了门“请问,您找谁”

    那位移了伞柄,露出国字脸,金丝眼镜“请问,这是陈殊小姐的家吗”

    尔雅倒也不怀疑,大大咧咧放人进来了“你进来吧,陈姨在里边。”

    什么人会知道陈殊的名字又知道她的地址要知道,陈殊可是才刚刚搬家的。期间暴露地址的,不过是寄了两封信,一封给光明日报,一封给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圣约翰大学的自然不会找过来,至于光明日报

    陈殊放下信封,推开门,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我就是陈殊,这位先生好像面生得紧,我们好像没有见过吧”

    那人收了伞,立住了,推推金丝眼镜“冒昧叨扰陈小姐,我是受廖公的吩咐,聘请陈小姐做秘书的。”

    说着伸出手“鄙人冯琦,是廖公的行政秘书。”

    请我做秘书陈殊虽然觉得奇怪,但这人显然和那个黄主编没有关系,因此放心下来,伸手去握手“冯先生,请进,怠慢了”

    尔雅端上茶“冯先生,请用茶。”

    冯太太出去了,家里便十分的安静。

    冯琦不急着喝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细细擦了擦眼镜,戴上了,笑笑“陈小姐,本来年前就去拜访您了,只是您似乎搬家了,因此错过了。”

    陈殊点头“是,年前搬了一次家。您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冯琦梳了个大背头,戴了副金丝眼镜,西装口袋上还插了花,很标准的上海小开的模样“说到这里,就要感谢光明日报的孔主编了,要不是他知道您的新地址,我也找不到您。”

    说着从一旁的公文包里边拿出一张聘书“陈小姐,这是廖公亲自写的聘书,您收好。”

    廖公是的,廖俊波,上海军政府的财政部长,是军政府的钱袋子,财神爷,今年已经五十多了。

    陈殊接过来,那上面的字还是用毛笔写的。这时,人人以写钢笔硬体为时尚,写这样一笔毛笔字倒不常见。

    陈殊斟酌用词“冯先生,很冒昧的问您”

    冯琦笑笑“陈小姐叫我冯秘书就好,廖公也是这么称呼我的。”

    陈殊点头“冯秘书,我并没有向军政府投递简历,而且我也没有见过廖公。廖公为什么会聘请我去做他的秘书呢况且,我也没有秘书的工作经验,只怕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心里所想,口中便委婉的表现出来。对于陈殊而言,这个时期的政府与军阀,都是危险的代名词,最好不要与其有所关联。

    冯琦耐心的听完“陈小姐不用担心,秘书的工作只是冗杂了一些,并不是太难。陈小姐的文章,廖公也读过,很是欣赏。本来廖公是要亲自来的,只是另有要事耽搁了。更何况,陈小姐是提督亲自打电话向廖公推荐的。陈小姐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区区秘书一职,廖公还说,只怕是屈就您了。”

    文章喔,是那篇大国崛起。这可是几百年历史的总结,无数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能不让人耳目一新吗

    这样说起来,陈殊倒是坦然了一些。只是,陈殊是学医的,来到这里,还是想干老本行。纵然那位圣约翰大学校长没有回信,陈殊还是想多去几个大学碰碰运气。

    因此委婉的拒绝“能够到廖公身边做事,是我的荣幸。只是家里最近有事,实在是走不开”

    话还没说完,那位冯秘书就接口“我知道的,陈小姐家里的老夫人最近身体不太好。其实廖公这段时间都不在上海,陈小姐只需要去军政府报个到。之后,也不耽误陈小姐尽孝。”

    最近冯老夫人的身体的确是不太好,住院了,冯太太每天早出晚归,很是辛苦。

    这位冯秘书大概来之前,很是做了一番功课,调查了陈殊的背景,只是他误会了陈殊和冯家的关系。

    这样说来,陈殊也不好再推辞了,与那位冯秘书约定好了,下个星期三去军政府报道。

    冯秘书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笑眯眯的告辞了。

    晚上冯太太、冯先生回来了,冯老太太的病情又恶化了,已经完全不认得人了。不仅不认得人,连基本的吃饭、如厕都不能独立完成,成天都要冯太太照看着。

    冯太太看起来累极了,双眼下都是青黑。

    陈殊和尔雅、尔雯,做了面条端上来,冯太太不好意思“陈小姐,麻烦你了。”

    陈殊心里早把冯太太当做了亲人,见她照顾病人是极累的“老夫人的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的,我们还是去外面请个帮佣,无论是料理家务,还是去医院照顾老夫人,都能帮您分担一点儿。”

    冯先生头发上还积着雪,他不仅去小学教书,还找了份写写抄抄的兼职,也很不容易,开口就是拒绝“这些日子,又是换房子,又是老太太生病,已经花费陈小姐很多钞票了,我们不能再得寸进尺。”

    冯太太也无论如何不同意“尔雅、尔雯都大了,家里的家务她们两能做一些了,陈小姐不用担心。”

    陈殊不好再说,只暗地里打算先去外面请个人回来,先斩后奏,冯太太也不会把人送回去的。

    吃了晚饭,一家人早早睡去了。

    唯独陈殊还亮着灯,她想了想,拿出信纸,给光明日报的主编孔立人回信。

    言道,出书自己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是担心字数太短,不能够成为一本书的规格。至于出书的细节,自己并不懂,一切都委托给孔主编了。

    写完了,仔细的检查一遍,没有错误的地方,这才封好。

    这位孔主编是年前写的信,却这时才收到。

    陈殊想,那位圣约翰大学的校长也许已经写了信了,只是自己还没有收到罢了。陈殊是希望自己能够去医学院读书,继续自己的老本行的。

    陈殊躺在床上,那位廖公突如其来的聘书,也叫人疑惑。他甚至连陈殊的面的没有见过,就派人送过来一份儿聘书,这实在是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作者有话要说  还看得下去的小天使,顺手点个收藏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