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离开临南府之前, 穆二胖他们还按着礼数,带着礼物去拜访了一趟刘学政。

    说来在刘学政手底下过了那么久,穆二胖他们却还未曾见过刘学政, 几人亲自去学署送薄礼的时候,还想着或许能在刘学政卸任之前, 见他一面。

    毕竟有了王尚书这珠玉在前,他们难免想着, 或许刘学政也如王尚书那般和气。

    不过门房没让他们进去,只把茶叶和点心收了, 说“我们老爷最近正在忙着整理手头的事务,后头好和新上任的学政交接。最近是一位客人都不见的, 请几位举人老爷莫要见怪。”

    穆二胖几人自然都道不会, 后头门房又给了一些回礼, 说是刘学政特地准备的。

    回礼同样简单,就是时下书生几乎人手都会备着的一条方巾。

    不论是材质还是绣纹,都很常见。一看就是刘学政让人大量采购之后,放在家中用来打发所有上门求见之人的。

    回青州府的路上, 众人谈起这件事,卫奚道“看来刘学政跟王尚书一样, 都想着要避讳一二。”

    那会儿王尚书说主持完乡试后立刻就要动身回乡,后头听说是连夜就离开临南府了。

    其实皇帝特地指派他过来临南府主持乡试,肯定是留了日子让他归乡, 慰藉他的思乡之情的。

    不至于说连一夜都等不了, 要他老人家冒着夜色赶路。

    所以急着归乡虽也是真的, 但另一层意思,就是王尚书不想跟本届举子有任何私下接触。

    毕竟后头的会试主考官虽不是他了,但整个在京城举办的会试、殿试等, 都是由礼部操持的。

    这会子乡试,流言四起的时候,旁人尚且会站出来说他老人家那样的地位,不至于在乡试这种级别的考试中弄鬼。举人而已,难道还能对王尚书有什么裨益不成总不可能他老人家这把年纪,这种地位,还会把乡试中会出现的贿赂看在眼里,而不顾自己一辈子的清誉和官声吧

    但若是会试和殿试呢

    这里头考出来的,一般可都是直接授官入仕了。牵连可就非乡试可以相提并论的了。

    加上京城又是天子脚下,这上头要是传出什么流言,怕是即便是王尚书也有的头疼。

    刘学政卸任之后,同样是回礼部任职,王尚书需要考虑的问题,自然也是刘学政需要考虑的。

    所以梅若初也赞同道“刘学政这般,其实也是为着我们好。”

    几天之后,翠微的一行人就回到了青州府。

    先是在考场里头吃了一顿大苦头,又是赶了这么久的路,少年们都是累的不轻,自然又是一番休整。

    但好歹在书院里了,所以大家的状态都恢复得比之前快不少。

    后头便是该庆祝的时候了,翠微这边素来主张简办的,之前少年们考上秀才,也只是自己聚一聚。

    如今成了举人,除了先自家人吃上一顿好的之外,很多礼数也不能省。

    首先是少年们得去府学里送谢礼,教授和训导都要送一轮。

    等送完了这一轮,府学里的同窗知道了他们都考上了的好消息,纷纷出面相邀。

    虽然翠微的众人从前同出同进,在府学里关系亲厚的同窗有限。

    但此时若是拒了,便还是跟前头一样,容易显得一朝得势,目中无人。

    至于本地的乡绅富户,当然也有抛来橄榄枝的。

    但所幸崔家在青州府根基深厚,有崔家帮着抵挡,少年们便也不用强忍着不喜去赴这种目的不纯的酒局。

    最后,梅若初和卫恕两个早年在其他书院读过书的,也得回去一趟。

    卫恕这边,沈翠倒是挺放心他的。

    法则对他的影响是让他无条件成为穆云川的工具人,相比书院里其他学生,并算不上严重。

    而且他回永宁县,跟远在京城的穆云川又碰不上头。

    更有劳不语,一听说能回去看看凌青明,他比卫恕本人可起劲多了,特地翻出了崔斐在临南府给他置办的新衣裳,主动说要陪他一道回去,还询问沈翠和穆二胖要不要同行

    沈翠跟穆二胖也都是有些挂念沈家人的,也想亲自回去和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但沈翠既不如少年们年轻力壮,也不像劳不语似的,有着早年四处游历打下的底子,这时还有些没缓过来,此时再赶路回县城,估计脸色还要再差上几分,没得让郑氏和沈老爷子操心。

    她能想到的,穆二胖同样想到了,比起姥姥和姥爷,他更在乎身体不虞的亲娘一些,就说先陪着沈翠养身子,左右至多再半年,就能回乡团聚一阵了。

    但梅若初就有些难办了,老山长待他可凌青明待卫恕亲厚真诚多了。

    即便是不出于礼数,梅若初也很想在这时候去亲自给他老人家报喜的。

    但离会试这样的大考越近,沈翠就越不放心他,总怕法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对他下手。

    索性她也没有纠结很久,老山长亲自来了青州府。

    他猜着梅若初考完乡试,不管好与不好,肯定要赶着回弘乐给自己报信。

    与其让梅若初两头跑,不若他自个儿坐几天马车过来听信儿,而且他到现在还未亲自跟沈翠道过谢呢,总不能他仗着自己年纪大,就还等着沈翠这帮了他大忙的恩人抽出空来去登门。

    得知梅若初这次不止考上了,更是有惊无险地中了解元。

    素来持重的老山长亦是颇为激动。她这份激动跟前头沈翠看穆二胖服用了洗髓丹后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他考得好的事儿,而是激动梅若初拿到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后头知道少年们几个月后还要接着再考,老山长还在翠微中当了几天的临时先生,给众人好好授了一番课。

    这一系列事情都忙完,沈翠就定下了上京的时间和早先的穆云川一样,她也准备入冬前就动身,习惯环境和气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是,得提前去找个宽阔些的住处,把书院挪过去。不能像乡试似的,因为地方不够,那小宅子不足以规制成系统承认的书院,把少年们都暴露在法则之下。

    她觉得按着为位面法则的尿性,应该越到后头重要的考试,它越会弄鬼。

    没有书院这样类似信号屏蔽器的存在,不足以让她安心。

    沈翠就定下了十月中旬上京,老山长也一直留到了这会子才回弘乐去,最后便是就该去衙门办路引文书了。

    古代人出门素来是需要路引的,像明朝时,百姓离开籍贯所在的百里开外就需要去开具这份东西了。

    但可能这个世界是架空的一本书,科举方面还算严谨,这方面就架空的比较厉害了,律法规定是出籍贯所在的省才需要路引。

    翠微的众人去京城应会试是再正经不过的事儿了,也不需要疏通和打点,衙门那边当天就开具了出来,而且差役的态度也是热情殷切。

    头一回,沈翠直面的感受到了阶级飞跃之后的便利。

    离开青州府之前,沈翠把宅子收拾了一番,将宅子的钥匙交还给崔五娘。

    这或许是两人最近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了毕竟翠微的众人考的都很不错,穆二胖的名次更是仅次于梅若初这幼时便远近闻名的神童,很有可能明年就也一路顺利地考上去了,而沈翠自然也就陪着儿子留在京城了,不大可能再回来。

    所以崔五娘格外上心,亲自过来拿了钥匙,又拉着沈翠的手说了半天的话,最后心疼道“我看孩子们怎么好像都缓过来了,你反而比从前瘦了些”

    沈翠摇头无奈道“我可能就是瞎操心的命,自己虽没下场,也没那份才学可以指点他们,但就是思虑的多了,又不如他们年轻,这会子还没缓过来。”

    其实这方面沈翠这阵子已经系统抱怨好几次了,到这会子了,系统商城里的东西还是绝大部分只可对陪玩对象使用,她这山长的使用权限依旧不高。

    不然这次乡试结束,她拢共得到了五位数的购物点奖励,早在给卫奚买药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一份吃上了,不至于还得这么慢的自己一点一点恢复元气。

    系统也很无奈,只劝着她再忍忍,等明年考完,穆二胖顺利通关,权限就全都开放了。

    眼下沈翠虽然面上不显,其实又在脑内骂了系统一句黑心肝,骂的系统都不敢吱声。

    崔五娘满眼的心疼,“那你们提前上京是对的,冬天是最适合温补的时候,早些过去,你早些开始调养。回头我让人给阿斐收拾行囊的时候,多放些补药进去,你也跟着孩子们一道吃,省得孩子们还没如何,你先病倒了。”

    聊完了这些,沈翠又问“你们家准备出多少人来送考”

    早前崔五娘放崔斐去考乡试都不放心的,如今有沈翠跟着,她是再放心不过,便只道“去的家丁多,对你不方便。可去的若是丫鬟,则对学生们不方便。所以我跟爷爷商量过了,就还是只派车夫和几个随行小厮就行。”

    安排妥当之后,十月中旬,翠微的众人便离开了青州府。

    这次赶路可就折腾了,先是坐马车,后头又是乘船换水路,后头再接着走陆路,足足折腾了将近一个月。

    这期间沈翠为了防止少年们生病,一边自己累的浑身骨头疼,一边也针对他们各项数值,买补药、做针线不得歇。

    十一月上旬,一行人总算是到了京郊。

    虽也能连夜入城,但一路上舟车劳顿,沈翠觉得没那个必要,就决定带着众人在京郊的驿站休息一晚。,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