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大汉 第二个视频(三) 茂陵

    一时之间门, 偌大马车内默无声响。朝廷的显要们各自出神,都在暗自思索着天幕平平讲述的寥寥数语。能在御前行走的都是熟读经纶典籍的高士,也正因如此, 在听到天音以再平白不过的语言讲述他们耳熟能详的教条时,才不觉大为震动。

    倒不是文采精华动人,而主要是震慑于那种精密、冷酷的逻辑, 以及一针见血的剖析;虽然气势与想象力上远不如纵横家们的排比论述, 却别有直指人心的说服力。

    但也正因为这种意料不到的震动,君臣人反而一时难以措辞,心中虽然翻涌着千言万语, 但真到嘴边却不能出口, 仿佛总有词不达意、过于浅薄的顾虑。

    如此沉默许久之后,还是皇帝缓缓吐气,自言自语的开口,提及的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丝绸之路”

    卫青俯下身去“陛下, 臣屯兵于雁门之外,曾听往来的商贾议论,说汉地的货物行销诸国,最为珍贵罕异的,便是丝绸与铁器“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头。大汉的冶铁技术独步天下, 士卒能仰仗铁器在正面对战中一边倒的碾压匈奴。但近日与匈奴对战, 却常见匈奴贵人手持铁剑,显然是从走私商人手中获取到的物资。

    天子曾为此震怒不已, 但数次命少府与太守严查, 依旧屡禁不止;而今听闻天幕这“丝绸之路”的说法,却不由心中一动所谓堵不如疏,与其截断这些走私商人的门路, 倒不如索性放开丝绸贸易,让他们转而买卖大汉的绫罗绸缎,诸多奢侈珍品。

    既然是丝绸之路,想必对丝绸的需求不在少数吧

    当然,天子起居富贵,对这贸易买卖委实不太熟悉。他尽力想了半日,依旧不得其要领,而俯视帐中重臣,固然文韬武略各个精通,但也没有这多钱善贾的天赋。所谓术业有专攻,还是要托付给可信的人才。

    至于这人才嘛似乎宫内有个商人出身的侍中,唤做桑什么的来着

    皇帝思索未毕,天幕的口气却再次一转

    当然,自孝武皇帝至孝宣皇帝,大汉数十年来对西域的倾注、经营,也获取了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战略方面不必多说自从切断西域与匈奴的联系以后,大漠的游牧部族大大衰退,再也不能骚扰中原;在光武皇帝时,匈奴干脆分裂为南北两部,彻底沦为了大汉的狗。

    而解决战略的麻烦后,西域贸易的丰饶利润更令大汉朝廷大开眼界以桑弘羊的话说,这叫“中国以一端缦,得匈奴累金之物”,中国两尺的丝绸,可以换价值千万钱的黄金,这买卖还做不得至于什么“骡驴马驼,可使衔尾入塞”,更是朝廷莫大的收获。中国珍贵的驴、骡等畜力,正由此而引来。

    这样的收获实在太大太多。也无怪乎历代皇帝口嫌体正直,虽然重农轻商的旨意下了一道又一道,但始终不妨碍朝廷派遣使者到西域沟通有无,乃至在长安、洛阳扩建市场,容纳四方凑集的胡商。

    虽然西域道途遥远,能被千里转运到长安、洛阳贩卖的多是珠玉金宝,抑或苏合香、割玉刀等奇珍,于寻常百姓似乎无所增益。但西域胡商随身带来的驴、骡,乃至大蒜、胡椒等香料,以及黄瓜、蚕豆之类的作物,却极大改善了本土的农耕环境,为中国人的味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可不谓稀世之功

    听到此处,皇帝的眉毛都不由向上一动,竟尔违背了天威不可测的习惯,神色中多了抑制不住的喜悦。

    皇帝如此喜不自禁,倒不仅仅因为汉地丝绸那惊人的暴利,更因为天音口风中无意透露的细节所谓带回一点香料瓜果就算“不世之功”,那朕派人将西域特产的作物尽数取来,岂非可以刷出无穷无尽的偏差值来

    皇帝双眼发亮,自觉已经找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当然,有趣的是,桑弘羊这段有关西域重利的表述在汉代并没有引发什么争议虽然霍光砍了这位经济大师,却很有默契的延续了他的政策;朝廷高调子唱归唱,不妨碍皇帝组织西域都护府来控制商道,甚至派出甘英远赴大秦,试图沟通这个多奇宝、黄金,“有类中华”的富裕大国,建立直接的买卖渠道。

    大家可以一起赚小钱钱嘛,没有中间门商剥一层皮,多好

    相较于大汉专心赚钱的理念;真正火力全开,痛批汉廷经营西域的反而是大宋大概是新旧党争中被搞成了魔怔人,旧党不遗余力组织舆论发动攻势,而自带流量的两汉史当然成了影射重灾区;像桑弘羊这样醉心商贸的兴利之臣,更被视王安石的绝佳化身,在史论中被批成“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直接搞起了人身攻击。

    自然,任命桑弘羊的主子更没有逃过春秋笔法。两宋的旧党在史论笔记中反复叙述,绘声绘色的描写武皇帝茂陵被贼人盗取时的盛状;而最为津津乐道的,则是盗贼在茂陵中取出的玉箱、玉杖。据传这两件宝物是康居国所献,那么旧党反复提及,用意就不言自明了

    正因为孝武皇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为了这无用的珍宝凌逼西域诸国,才会有身后的惨祸啊。

    只听哐当一声巨响,皇帝手中把玩的玉珏骤然折断,美玉碎屑溅落满地,晶莹断面上还浸润着一丝血迹。

    随侍的臣子立刻跪了下去,匍匐叩地,不敢仰视。

    这实在是天崩地裂的消息,也绝不是臣下应该知晓的消息。汉人事死如事生,盗掘皇帝陵墓便等同于侮辱皇帝本人,将整个大汉朝廷的颜面践踏如脚底的泥土;此时战国古风尚存,所谓主辱臣死,臣下本应狂怒不禁,拼死也当斩下盗墓者的头颅,乃至夷灭罪人的家族,用鲜血洗刷大汉的耻辱。

    以卫青、霍去病的血性骨气而言,当然顷刻间门就想到了这杀贼报君的应有之义,但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愤尚未涌起,便同时想起了尴尬的问题

    盗墓的是谁来着

    天幕所透露的信息虽然少,若有蛛丝马迹,倒也不妨追查。但以天音的只言片语,皇帝这身后的惨祸,多半是后世盗贼所为

    难道让他们去处置后世盗贼的祖宗么

    于是两人立刻垂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上一声。

    在此众臣噤口之时,马车中寂静得异样,甚至能隐约听见皇帝磨牙的声音天子数十年来顺风顺水,一辈子最为烦心的也莫过于当年的祖母窦太皇太后及亲妈王太后,但归根到底也只是朝政上明枪暗箭的算计。眼下当着最亲近信任的大臣面前听到自己被刨坟盗尸的结局,当真是让至尊破了大防,腾腾升起了所谓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天子之怒”

    但还是那个问题,这火气又该向谁发泄呢

    皇帝无能狂怒之极,只能将牙根咬得山响。

    不过,天幕却并未顾及皇帝的心情,依然轻松愉快的科普震颤心灵的猛料

    宋儒意在言外,痛批武帝的穷兵黩武,也正是要以此影射,宣扬所谓“以德化远”、“务本节用”的理念。以这样的理念看来,用兵于绝域自然是极大的浪费与挥霍,劳民而且伤财,必将天下动荡。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中原,才是长治久安、永葆社稷安稳的法门。

    在如此指导思想下,大宋对西域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宋真宗年间门,西域于闐国被喀喇汗王朝入侵,使臣千里求援于宋,但却只被宋朝赐了一堆财物佛经、封了个不伦不类的官职,随手打发而去。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倒真是丝毫不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专心盯稳了中原一亩分地,不愿往外投去一丁点的目光。

    然后呢然后就是于闐、高昌及归义军先后灭亡,西域汉文化自此绝灭无余,千里佛国沦为异域。

    而下一次汉人再登临此地,已经是数百年以后了。就连归义军在敦煌种植的思乡柳,都尽数枯萎凋零,便仿如这数百年来中衰的华夏文明。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至于大宋如此谨慎、稳重、丝毫不好大喜功的大宋,它最后又保住了什么么宋朝皇陵倒的确没有流出什么奇珍异宝,外来的征服者看重的是其他的东西一二八五年,党项僧侣杨琏真迦挖掘宋理宗坟墓,斩下理宗尸首的头颅,将头骨肢解为法器嘎巴拉碗。

    当天幕娓娓说出所谓以头骨而制成的“嘎巴拉碗”时,纵使卫青、霍去病等被天子的怒气所慑,亦不由抬起头来,神色惊骇之极。

    他们倒不懂什么“法器”、“嘎巴拉”,但却对这以头骨为饮器的风俗至为熟悉这不是当年月氏被匈奴所灭,月氏王所遭遇的惨祸么

    这样无可言喻的奇耻大辱,居然也会降临在华夏的皇帝头上

    刹那之间门迷惑与惊异震动心灵,竟让马车中的几人都说不出话来因为天幕所转述的宋朝大儒种种阴阳怪气,他们对这“宋”绝无好感;但再没有好感,听到同为炎黄后裔的后世皇帝竟尔沦落到连头颅都无法保全,那刺激未免还是过于强烈了

    这还是天子么这还是至尊么这还是君临万方的天下共主么

    这连蛮夷的地位也不如啊大汉而今诛杀蛮夷酋首,好歹悬首长安之后,都还会以礼安葬,甚至派遣大行秋年年祭拜呢

    如此巨大而荒谬的冲击骤然袭来,真正叫人头晕目眩,反应不能。就连皇帝就连盛怒不已的皇帝,居然都从刨坟盗尸的羞耻愤恨中稍稍解脱,难得的感到了一点怜悯。

    他沉默片刻,不由叹一口气“这宋,未免也太”

    太羞耻太可怜太无能皇帝的内心五味杂陈,颇有些难于措辞。

    毕竟,要让骄傲横暴、跳脱飞扬的汉人去理解大宋的种种踌躇、退让,裹足不前的保守,那实在太难了。

    车中诸位能够感受到的,大概也只有某种哀其不幸的悲怜,怒其不争的愤恨了吧。

    说到底,谁又能真的同情软弱呢

    因此,历史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回旋镖,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因果报应。大宋抛弃了一切宏大、高尚的追求,将所有精力与资源都倾注于赵官家的万世一系上。可谓是摆烂苟道流先锋,王八续命法始祖。但结果又如何呢

    即使不提两汉光辉灿烂的顶点,仅以最后的结局而论,刘氏也比赵氏体面到不知哪里去了。如若汉人泉下有知,大概可以拿着史册唾到宋儒的脸上国家兴亡,何代无之大汉之亡,比汝宋之二帝何如

    所以你看,现实还是相当有趣的。越为保守小心的越不得好死,越为大胆狂放的反而越能生存。自武皇帝以来,每一次的进取、探索与开拓,都是大汉,乃至整个华夏享用至今的福祉;恰如自宋太宗以来,每一分保守、退让、封闭,为后世子孙所留下的无可计算的贻害。

    当然,后世再追述武皇帝的功勋,倒不一定是感怀于西域了时殊世异,于后人看来,大汉在西域所做的一切或许已经习以为常,再也没有了当年开创天地的伟大意义。

    但历史永远压着相同的韵脚,每一个时代面对的局面或许大相径庭,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西域那是未知、恐怖、艰难无可言喻的异域迷雾;迷雾中或许获利非凡,但需要付出长久而艰险的努力,才能有尺寸的功绩。

    那么,现在,选择你的道路吧。是畏惧而苟安,还是勇敢的走向那个未知的世界,以不可预测的风险,博取不可预测的利益

    大概,大概只有在这样艰难抉择文明前途的时候,后人才终究能够记起,当年武皇帝遣人凿空西域,需要多大的勇气。

    愿华夏永怀这伟大的勇气,愿它的子孙开拓而进取,在这黑暗的世界中一往无前,便如当年的孝武皇帝。

    天幕余音寥寥,最后的光辉也渐渐消隐于车顶之上。车中数人抬头凝视穹顶,犹自怔怔出神,仿佛沉浸于天幕所说的“勇气”之中。

    而彼此默然良久,竟然是寡言少语的卫将军率先拜了下去。

    “陛下。”卫青并不擅长这直指人心的微言大义,因此他思索良久,尽管心怀激荡,依旧从最为实际的细节入手“这天幕所说之凿空西域,莫不成,莫不成是”

    皇帝神情有些恍惚,但沉思片刻之后,依旧点头

    “应该说的是张骞。”

    说到此处,年轻的皇帝不由热血上涌天幕所昭示的光辉未来垂现与前,而所谓凿空西域、足以激励整个文明一千年的“伟大勇气”,又舍张骞而其谁

    执汉节十年入异域而矢志不渝,这样的风骨心志,真可谓古之社稷臣矣

    于是皇帝激荡难耐,不由脱口而出

    “设若张骞归朝,朕要以博远千户封他为侯”

    一语既出,跪伏的卫青微微一惊汉法最重封侯,如千户这样顶级的食封,非得立下破阵斩旗,讨灭酋首的大功不可张骞无军功而骤然封侯,岂非违背了汉廷的祖制

    当然,皇帝威重令行,卫、霍二人更绝不会驳斥。但汲黯大夫随侍于侧,设若犯颜直谏,如何下得来台

    显然,皇帝一时冲动之后,也意料到了这点缺憾。他愣了一愣,本能的转头看向汲黯。

    但出乎意料,中大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他只是整理发冠,而后郑重下拜

    “陛下,天幕中曾提及统率西域之都护府。臣请效仿成例,设立都护府以备将来。至于都护一职,则可令博远侯张骞暂任。”

    卫青卫青目瞪口呆的看着汲公,几乎反应不能。

    不,不是,陛下才顺口说了一句以博远千户封张骞为侯,旨意都尚未成文,怎么您老就顺根往上爬,直接称呼起了“博远侯”呢

    这样的阿谀奉承、毫无底线,难道不该是东方朔的人设么

    您老怎么也走上佞幸路线了

    面对着皇帝、卫青乃至霍去病惊骇绝伦的目光,汲黯神色自若,再次下拜

    “陛下,所谓职有所司,如此,方能公私分明,不误朝廷的大政”

    皇帝毕竟是皇帝,尽管愕然惊异,但听到“公私分明”四个字,立刻便恍然大悟什么公私分明张骞一旦被任命为西域都护,那就要受丞相的管辖,受御史的监察,再不能随心所欲的做某些私事譬如为皇帝搜罗西域的奇珍异宝,禽兽祥瑞

    显然,汲公虽碍于形势不能公开谏言,但听见皇帝聚敛的那些西域珍宝,什么康居玉枕玉箱后,仍旧打好腹稿,精密构思出了这个绝妙的主意张骞是宫廷郎中出身,算是天子内臣,为皇家捞钱义不容辞;可一旦被任命为都护高官,有朝廷法度约束,再求索珍宝就绝没有这么容易了。

    什么叫未雨绸缪,什么叫老谋深算

    但这无异于是在割皇帝的肉。天子瞬息间门怒火骤起,立刻就要开口驳斥,但话未出口,忽的又想起天幕所说的言语。

    自己曾聚敛的那些西域珍宝,到底是怎么流落在市面上的来着

    他咽了一口唾沫,再也说不出话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