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文脉昌盛, 这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以及中原南渡。前者是从古至今就一直在进行的, 开发曾经的生地为熟地,不只是针对江南,往东往北往西都有类似的工作,只不过江南潜力最大而已。
相比之下,后者就更有历史的偶然性了。在战乱时期为了躲避北方中原地区的战乱,大量的北方文人南迁这为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劳动力,促成了南方的大开发。
道现在为止,北方相比南方反而衰落了下来。至于帝都定都于此也多是为了防范北方异族考虑因此要付出的代价也很昂贵帝都一百多万的人口全是城市人口, 也就是说不能完成口粮上的自给自足。
皇城里头的人口想要通过周边产粮区保证粮食安全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周边的农业潜力没有那么大,另一个就是一百多万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无论对于那里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所以早期粮食大部分都是走京杭大运河运输, 还要算上自然损耗和一路上吃拿卡要,为了供给京城的粮食,就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若是定都在南方, 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
好在如今海贸繁盛,走海路无论是从安南还是从吕宋, 都能带回来大批量的便宜稻米这种贸易大多数是朝廷派发给一些商人的,不然商人还不太乐意做。粮食属于大宗且利润微薄的生意,做的是积少成多。这时候的海商哪里看的上这个, 除非是在荒年间发国难财,不然做什么都比粮食生意赚钱呐
但是不管怎么样,京城确实是在南方。而且依托整个皇城的王公贵族、官僚大户, 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京城文化。不仅可以做到和南方以苏州为代表的城市分庭抗礼,还能反过来影响南方呢
南方传到北方的流行称之为苏样,北方传到南方的流行称之为京样或者宫样。世情种种,可见一斑。
而具体到业、报业,这件事也是一样的。南方以苏州为首,有自己的业群体,几乎所有的江南业精华都聚集到了苏州。丁一新这个行内第一人也不免从自己的家乡跑到苏州,更不论其他人了。
相对应的,北方以京城为首,各省的精华人物为了功成名就,少不得得当一回古代京漂。
这边如今的领袖人物正是洛北公子宋志平
说起来宋志平能当上这个领袖人物,还得感谢丁一新总体而言,此时的文化界是南方压倒北方的。不只是主流文坛,就是业也是一样。但帝都必然是有自己骄傲的,这种事情至少表面上非常不服气。
等到南边替丁一新打出了文坛盟主的旗号,他们就坐不住了。有心想要像原本一样论资排辈出来一个领袖与之抗衡,至少不能承认丁一新盟主的地位,不然岂不是北方领导南方了
但是问题在于刚刚成熟的业草莽气息重的很,除了极少数京城老派作者,大多数人都不认可论资排辈这或许也是对主流文坛的反击表现之一,毕竟主流文坛论资排辈之风非常严重。
别无他法,只能抬出了年纪不大,但声名赫赫的宋志平。
宋志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聪明就聪明在不只会写,就连经营之道也是极为精通的。他的玉堂春是本好,但只是一般好的,能大卖,如果换成是别人卖,绝对赚不到他那一笔钱接近十万两一套书,谁也想不到哇
这其中全靠他自己游走于各大书社之间,最终书社全成了给他打工的了,挣了个加工费。虽然所有人心知肚明,估计他自己都很难再次复刻玉堂春的奇迹,但这不妨碍大家对他的手腕击节称赞
这种自己吃肉,连口汤都没有给书社大佬们留下的做派,别人不敢做,他做了。更厉害的是他做了,如今还活得好好的,该发文章发文章,该出单行本就出单行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妨碍。
这人的智商、情商,没有一样能够小看。
宋志平早两三年的时候也去过一次江南,说是为了拜访同行,游历江南名景。就在当时,他将江南有名气的作者见了个遍。他这人最好与人结交,几乎每一个人关系都处理的很好除了西湖客许文华,由此也印象十分深刻。
当时西湖客已然封神,名头大的很,才压江南的说法也出来了。说实话,这样年轻,这样顺遂,在见到人之前宋志平就曾经想过这会不会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等到见到了人,心里也只是果然而已。
见到真人之后发现就连皮相都这样好,要是不骄傲一点儿,都不科学了
不过许文华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这不在于许文华这人有多高傲,而在于他的高傲和别人是不同的。高傲分两种,一种是没什么本事偏偏还傲气起来,另一种是有本事所以傲慢。从宋志平的角度来说,后者无可厚非,他自己也高傲的很,只是不像许文华一样红果果地表现出来而已。
而在有本事的高傲里面,许文华也非常地独树一帜他的高傲有的时候并不像是高傲,反而像是一种古怪的脾气关于万事万物他有自己的认识,并且坚持,别人休想改变他。在认知不同的眼里,这就是一种高傲了。
宋志平仔细分析过许文华这个人,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个麻烦、讨厌鬼,但对于能够忍受他表面问题的人来说,他确实是个好朋友。
当然了,他是绝对不可能和许文华做朋友的。第一件事,他也是个高傲的人,他可忍受不了许文华那种坏脾气。另外,宋志平非常清楚,许文华其人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感知,他的内里一眼就被对方看穿了。愿意忍受许文华的人不多,同样的,许文华愿意结交的也不会多,其中并不包括他宋志平。
说实在的,宋志平很羡慕许文华。谁也不是天生就生成他这个样子的许文华曾经当着他的面评他心机深沉。当时宋志平一笑而过,似乎是不以为意的样子,实际上他内心已经承认了这个评价。
宋志平少年时代起就生活艰难,若没有一点儿心眼,怎么可能到如今功成名就
然而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甚至截然相反的。宋志平有的时候就是想要许文华的直抒胸臆、心直口快、无所顾忌,这些都是他做不到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因果,即使身处京城,宋志平也关注着南边的许文华。去岁许文华开始连载的新书金钗记他也是看的,并且断断续续听说了他对新出来的超级新人乔琏的看重。
苏州圈子里混的人当然知道许文华和连翘是怎么回事,但在北方,受限于此时的传播途径和交通能力,看这些事就有些雾里看花了。在宋志平的印象中,好像只是许文华听看重这个乔琏的。
宋志平也是因此特意找了乔琏的虽说都是同行,但行内人多了去了,每年出书的大神、新冒出来的新星可不少,关注力是有限的。南边有报纸发力,乔琏这个名字得以畅通无阻,一时名震江南。北边不行,很多同行也只是知道江南今年有个超级新人而已。
至于说江南人宣传的,这是下一个有望登顶的大家。嗯嗯嗯,那就等到登顶再说
要知道每年大神小神之下的作者被吹嘘有望封神的也多着呢,结果呢而大神小神中间,几乎人人都被吹嘘过有可能登顶,到如今能登顶的还不时寥寥数人。
这样的事情来的多了,大家都麻木了。
特别是对于宋志平这样站在高处的来说,向下俯视,值得关注的就更少了,决计不会随便听报纸吹嘘两句就有什么影响。
倒是许文华的看重、丁一新的抬高,这些种种让宋志平来了兴趣。于是找齐了乔琏的,开始起来。
宋志平看一个作者的习惯从早期作品开始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弄清楚这个作者的成长脉络、风格演变,了解会更深刻一些。
说实在的,抱着这样的习惯先读了海上归来记,他还以为自己拿错书了他以为这不是第一部书,作为第一部书,这实在是太成熟了
宋志平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赋这种东西,有的作者就是一本封神的。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天赋能够赋予的,那些一本成神的作者,成名作往往灵气四溢,但说到的文笔、架构等问题,依旧没办法掩盖生涩。这些东西需要经过训练,然后才能一点一滴获得。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肯定有这个过程。
海上归来记成熟地可怕让他记忆犹新的就是作者对剧情节奏的把握,这一点许多四五十岁的老作者也拍马不及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作品。这种节奏成熟度上的对比,海上归来记和别的,就如同现在的和四十年前的,强的太多了。
可要是说这不是人家的第一部作品,这也不可能。他已经知道人家是个多年轻的小姑娘了,若是在此之前还用别的笔名写过她怕是打娘胎起就开始写了罢
读乔琏的作品,海上归来记只不过是个开胃小菜而已。四十回文字,中长篇,这算什么后面还有鸿篇巨著的宦海,分了上下两部,无论是文魁还是权柄全都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品。
特别是权柄,能够感觉到作者在这部中几部巨大,才气越来越压制不住了
读完宦海之后还有神仙书他当时读的时候江湖还没有出来。再加上断断续续短篇连载的药庐琐记,几乎每一部都让宋志平击节称赞。
对方出道并不久,但得益于对方那可怕的速度,作品并不少,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十分优秀
作者有话要说 稍后还有一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