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木匠皇帝41

    熊廷弼和周永春听完以后, 心潮澎湃,激动得不能自抑。

    熊廷弼呐呐自语“新君新君是把朝廷大事放在头里了。”

    周永春兴奋中夹着怅然,他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滴, 黯然说道“飞白兄, 可惜我不能与你并肩、协助你将辽土收回了。”

    熊廷弼伸出大手握住周永春的胳膊,瘦骨嶙峋的指节、突兀显现在手背的青筋,让人不敢相信他是文官, 不敢相信他们这四人其实只相差了五六岁。

    “孟泰, 节哀。自古忠孝难两全。若是新君批复了你回乡守制,我也希望你早去早回。战时武将只有百日的孝期。”

    周永春黯然摇头,他既想回乡为母亲守孝, 又想留在辽东为熊廷弼做坚实的支撑。但他明白自己是巡抚是文官,就是兼了辽东副经略, 也仍然是文官。

    杨涟与周永春同在六科做给事中十年,虽不是莫逆之交但也有同僚之谊。他出言相劝周永春。

    “孟泰兄, 若是天子考虑到辽东的稳定,需要你继续留任巡抚而夺情,你也是为国尽忠,与孝道上并无不妥, 想来仙逝的伯母也会理解你的。”

    周永春看向杨涟, “文儒, 你是顾命大臣, 我知你见新君比较多。你是说天子会夺情吗”

    杨涟见周永春情绪复杂, 只好继续劝慰他。

    “飞白兄说的有道理的。现辽东之地离不开你们两位携手, 若是夺情也是非常可能出现之事。”杨涟说完这话,见周永春面色不愉,只好给他一记重击。

    “虽说百行孝为先,但是新君因国事所累,竟然不得一日在先帝灵前、全心为先帝守灵的。”

    周永春听杨涟这么说,讪讪道“是我狭隘了。谢谢文儒相劝。母亲领有朝廷诰命,若我不能回乡守制,她也会理解我为国尽忠的迫不得已。”

    众人说着话,熊廷弼麾下的书记官进来禀报,说是天子赐来的物品已经点收完毕。问熊廷弼晚膳安排。众将都等着要分润天子赐予他的美酒。

    熊廷弼大手一挥,“晚上大家一起喝,那酒可要给我收好了,今天每人只有一碗尝尝味道,什么时候收复了辽东失土,什么时候开怀畅饮。”

    那书记官原以为熊廷弼最多能拿出一坛两坛的御赐美酒,这一人一碗可是三坛酒都不够。故而高兴地应了一声“遵命”,兴冲冲地告退。

    熊廷弼转过头对杨、左二人说“你们要是不急着回京,就在沈阳多停留几日,跟着大军去抚顺转转,给建奴一个厉害瞧瞧。”

    周永春笑着说“飞白兄,你莫诳文儒和共之了。要去抚顺容易,可是天子的意思是要咱们守住现有的辽东之土。”

    熊廷弼摇头,“守土是重要。去年老夫过来就采取守势,也是无奈之举。这一年的勤俭努力,为的就是把缩回来的拳头再打回去。”

    他越说越兴奋,站起来说道“走,我带你们去军营看看去。”

    周永春拦他,“文儒和共之长途跋涉,总要休息两天才好去军营。”

    熊廷弼不在意地说“他俩不会这么娇气的。我们中午就在军营用膳,晚上一起喝酒。”

    杨涟和左光斗对周永春笑笑,算是感谢他的好意,然后跟着熊廷弼往军营去。

    熊廷弼大概是因为天子赏赐的麒麟服高兴,或许也可能是杨涟和左光斗入了他的眼。他带着杨、左还有同来的禁军护卫千户,去看那些经过他一年训练的军卒、准备的军械等等。边看边给他们做解释。

    “我现在征集了十五万军卒实际是十三万,目前在沈阳有四万余众,逢集有三万余。等我把抚顺打下来以后,我要在叆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河间这几处,每路各放三万人,形成一个能攻能守的战区,各路之间能够相互策应。然后每路组织马军,消灭建奴和蒙古过来扰边打草谷的零星小队。等明年的农忙时节,令各路如同海浪一般地迭进战法,干扰建奴的春耕,让他们陷入秋天颗粒无收的困境。等明年的这时候就可以四路同时、或三路牵制一路进征,一举收复失土,使辽东回到十年前老夫做巡抚的时候。”

    杨涟大赞,“飞白兄,陛下若是得知你有这样的筹划,定会大加赞赏。”

    左光斗也大赞熊廷弼,“飞白兄,若是你一直在辽东,哪里需药去年的萨尔浒之战。”

    左光斗的话挠到熊廷弼心里的最痒痒之处。

    他冷哼一声,“哼那些尸位素餐、惯在鸡子里挑骨头的,平日里说嘴能耐,一朝有点儿小权利就不知廉耻地索贿。我也不瞒你们二位,上个月姚宗文过来的时候,不顾我们同为御史的情分,也不管这一年我在辽东收拾残局、备战的紧张忙碌,言外之意竟是责怪我没能为他的起复使力。居然借着他是来考察辽东的户科给事中的权利,暗示我。我呸

    老夫那二百万的银子是兵饷,是辽东收复失土的铁箭、火箭,是战车、是火炮。没一两银子是能够给他拿去装私人荷包的。”

    杨涟和左光斗惊骇,怪不得姚宗文纠合了那么多人一余力地地弹劾熊廷弼,一幅非要拉熊廷弼下马不可的架势,原来是索贿不成恼羞成怒了。

    左光斗叹息“这样的小人,居然是御史出身。”

    杨涟则道“他还补到科道为给事中了。”脸上表情、言中之意皆是深以与其为同僚而羞耻。

    熊廷弼满意二人的态度,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神宗时候,弹劾老夫之人还少了吗要不是小人作祟,老夫也不至于回乡七年。”

    转瞬他又低了声气,“这七年啊,辽东最后添上了六七万好儿郎的性命。还有上百万的军饷开支。”

    那禁军百户在边上插嘴,“要是经略大人一直是辽东巡按,建奴未必有壮大的机会。这辽东到底还是要靠经略大人的。”

    熊廷弼盯着杨涟和左光斗,“只要新君信我,任何宵小的弹劾老夫都不放在心上。”

    杨涟赶紧说“陛下是明白飞白兄的,所以才派了我二人急急来辽东宣旨颁赏。”

    跟随熊廷弼在军营转了半个多时辰,到了午膳的时候。几人就与军卒一样,一手一个木碗排队去打饭。火头兵大概是早习惯了经略大人与军卒一起用膳,笑嘻嘻地问了一句“大人好”,无论是糙米饭还是土豆大白菜,与其他军卒都一样。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经略大人碗里的饭菜略少了一点儿。

    “老夫吃不下那么多了。当初在家乡种地的时候,这样两碗饭都填不满五脏庙的。”

    杨涟中举前曾经有过一段很困窘的日子,再度吃这样的糙米,也感觉有点难以下咽了。他自嘲道“未进学的时候,这样一碗我会与詹氏分作两天吃的。”

    左光斗虽是耕读传家的门第出身,但还真的没像熊廷弼和杨涟这样挨过什么苦楚。他慢慢咀嚼着糙米,用了比熊廷弼和杨涟更久的时间,才吃完本就少要了一些的饭菜。

    搁下饭碗,左光斗对熊廷弼说“飞白兄,军卒就吃这些可是不长力气的。”

    这也是源于他成长的经历。

    左光斗兄弟九人,小时候难免就有挑食的。每逢这时候,母亲总是哄着劝着要吃肉才能长的壮实。

    熊廷弼叹口气,“我也想每日都给军卒吃肉,把他们养得壮硕些。不少他们的军饷、糙米饭管饱、五日再吃一次肉,已经托赖孟泰的调度、安排有方。等明年秋收的时候,辽东这片土地多些收成,不用朝廷再添补粮食,估计也会恢复到有余力多养些家畜的。”

    杨涟作为给事中是知道朝廷历年对辽东的物质供给、调拨,也知道熊廷弼做巡按的时候辽东前后的情况,两下对比,他是非常佩服熊廷弼的能力,也佩服少年天子不被姚宗文等人弹劾所左右的睿智。

    “飞白兄,大明有你是朝廷之幸,也是辽东的百姓之幸。”

    杨涟和左光斗在辽东盘桓了十几日,整日跟着熊廷弼和周永春。离开前,杨涟和左光斗商议后,联袂去见被天子夺情的周永春。

    “孟泰兄,我二人明日返回京师,有些话不得不托付与你。”

    杨涟说的郑重,周永春立即正色答道“文儒,共之,你尽管说好了。”

    “我和共之在辽东这近半月,知你和飞白兄很辛苦。可是飞白兄刚烈,甚至有点儿刚愎自用,甚是担心他会激起不必要的矛盾。”

    左光斗补充,“我与文儒也是耿直性子,为朝廷也是为飞白兄,才与孟泰兄实话实说。还望孟泰兄能劝诫一二。”

    周永春早在朝廷下了夺情的公文,言非他不能与熊经略很好筹谋辽东之事,就知道自己是被熊廷弼的脾气所累。再见二人确是为朝廷考虑、为熊廷弼担忧,立即点头应允。

    “我会多劝诫飞白兄,或者在其后描补的。只是京师那里、还有天子身边,就要靠二位为飞白兄担当了。”

    杨涟和左光斗应了周永春所托。

    翌日,圆满完成天子交代任务的俩钦差,恋恋不舍地告别熊周二人,踏上返回京师之路。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