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柒因为邓平用音律来确定天文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简直是不可思议。
音乐和天文能有什么联系
苏颂的儿子苏携却不由自主的挠了挠头道 “律历的说法古来有之,乐律和历法本来就是一体,大戴礼记里面就写
他还没说完,就被自己的老爹苏颂用书卷给敲了一记。苏颂恨铁不成钢 “所以,你果然还是没有学到家。”
他自己虽然也是现在数得着的大儒,但他在学机械和算术的时候很明白的一点就是,数字和那些齿轮不会骗人,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因为你要给它套上一个所谓的“礼”和仁之类的名称就会产生变化。
这两者要分开来看
苏颂不停的摇头,或许这就是后来自己儿子没有复制出水运浑象台的原因吧。他打算等仙画结束后,就抓紧时间对儿子实行特训。儿子都快要进学堂了的苏携
汉朝。
汉武帝刘彻其实没听懂这段,只知道这个做法在后世女子看来貌似是不太对的。他忽然就有了那么一些不好的预感。感觉之后未来的自己会在仙画上遭到鞭答。
落下闳也皱起了眉。
律历,律历,从古制和“礼”的道理上来讲,这个做法感觉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他身为算术极好的天文学家立刻觉察出了不对你的数字可以这样改,但太阳不可能按照你改的数字转动啊
只有祖冲之,兴致勃勃的在纸上写下仙画透露的数值,对儿子说道 “这种表述方法似乎看起来更加的便利一些。
他说的是阿拉伯数字和小数点的表述。
祖眶对数学的兴趣胜过天文,一听也来劲了 “儿子之前就发现了,实际上我这段时间已经用这种方式来计算过,的确是方便很多。
他拿出自己的计算草稿,父子俩讨论得兴致勃勃,让旁边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祖家儿孙们听得是晕头晕脑。
所以,等于先是邓平敲定了这个以律为历的框架,然后落下闳再来根据这个框架倒推年月日的各项数据,想方设法让它变得符合。
感觉,落下闳也挺不容易的
被这么唯心的一搞,实际上,太初历的回归年数值还没有之前秦朝的颛顼历来得精准。
但是,邓平经过多方活动周旋,汉武帝还真就选择了他这个版本。太初历在汉书当中,也被称为“邓平历”。
邓平侃侃而谈 陛下,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九九自乘为万数之本
汉武帝听着觉得颇有些道理。
而他身边深受宠信的宦臣也趁机道 “陛下,您看这星图,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此乃吉象
汉武帝听着更有道理了,颔首道 “那就用这个。”之后,就出现了之前给邓平封官然后改历一幕。
汉武帝面无表情
这仙画上面的伶人是谁他要把他们都拉出去砍了看上去和傻子一样,他拒绝承认这是他自己。
旁边的卫子夫和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打算装作自己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
刘彻气了一会儿,气极反笑。
算了,他觉得自己被仙画这几年折腾得脾气都变好了不少主要是发脾气也没用,久而久之就只能无奈接受这些戏谑和嘲讽了。
他哼哼两声,对卫子夫道 “这其中必有蹊跷”
汉武帝当然不是被人忽悠了。实际上,邓平也只是投人所好。
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以水德为尊,水的代表色是黑嘛,所以嬴政啥都要搞个黑的,秦人的服饰以黑为主,还有秦军的将士、武器、装备等等,都是黑色。
身穿玄衣、头戴冕旒的帝王缓缓的走上台阶。黑龙旗在台阶上高高升起。在他之下,士卿们也都也都身穿黑色袍服,戴着高山冠、法冠和武冠。
战场上。
当一整队身穿玄色重甲的秦朝重甲兵站起一起的时候,往往黑压压的一片,荡起烟尘,气势如虹。
仅仅是远观,都让人闻风丧胆。
那是因为嬴政是相信阴阳学中的五德之说的。他认为周朝是火德,水能制火,所以秦朝要尊水德。
而汉武帝认可这个太初历也正是因为,在五行之中,这个历法同样是“率应水德之胜”。
为什么不是能克水的土德呢
因为一开始,汉朝是承袭秦制,汉高祖为了拉拢六国遗民,所以用的还是水德,直到汉文帝时期又改为土德,然后到了汉武帝时期。u主觉得,汉武帝这人是有点子霸道的,他可能觉得,谁说秦朝用了水德汉朝就不能用了
非要用偏要用
而且还得说大汉才是水德的最终胜利者
于是,就有了颁历典礼诏书上的那句“绩日分,率应水德之胜”。
汉武帝刘彻愣了一下,然后抚掌大笑 看看,看看朕就说这其中必有蹊跷。比起刚才那让人忽悠了几句就点头的傻子,还是现在后世女子的这个猜测更得他心他霸气的一挥袖子 不错,秦是水德又如何朕还非要把它给压下去不可
让后世看看,谁才是正统
落下闳欲言又止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仙画是说这样做不准,不准呐
刘彻开心了,赢政不爽了
他脸色铁青,即使是仙画展示了秦朝将士们的威武气势也没法让他的怒气平息下来。
“竖子尔敢”
夺了他大秦的江山也就罢了,居然在水德一事上还要压大秦一头。
简直欺人太甚
殿中的士卿们也都一个个怒发冲冠,纷纷出声讨伐起这位后世嚣张无礼的帝王,群情激奋。若是刘彻在这里,恐怕是走不出大殿。
民间。
刘邦吹了声口哨,哈哈大笑 这小子不错,我喜欢。而且还和他一样,姓刘。
樊哙赶紧把他从窗边拉了回来 喝多了吧你,不要命了没看到下面站着的秦人都已经怒视过来了吗
阿房宫停了,社会氛围也自由了很多,之前的巡查时还查出很多利用秦法空子霸占田地的吏目,此时的赢政,威望正盛。
因此,秦人们也都很不忿。
哼,欺人太甚
所以, 太初历的被选中,其实更多是因为政治上的考量。和后世的程朱理学和各种学一样,不过是工具罢了。
邓平更像是一个善于揣摩帝王
心思的投机者,而并不是一个只追求事实真理的严谨的天文工作者。
这也是封建时代的特色。历法,除了天文学之后,还是一门政治学。
明朝。
御书房内,朱棣忍不住道 历法并不是工具那么简单,更是朝廷的威严所在。那些藩属国,都要顺从君主国的历法才行,不然的话就是背主朱楠少年时候也是被名师教导过的,对史书很熟悉 “宋和西夏不就是这样”
宋朝时,西夏李德明遣使向宋朝请求颁布历法,为此,还修葺使馆,修筑道路,来迎接颁历的圣旨和使者。这其实就是表明西夏想要成为宋朝的附属国。
宋朝。
苏轼也想到了这段历史,唏嘘不已,对身边的王朝云道 “西夏使用我朝历法三十年,一直都还算不错。大中祥符元年的时候,先帝还赐李德明“守正功臣”的称号。结果宝元元年,李元昊贼子野心,居然称帝,颁布了自己的历法。
王朝云好奇的问 后来呢
“还好有小范大人”苏轼笑道,将范仲淹与西夏作战捡了几件事与王朝云说, “后来,仁宗年间,西夏再度归降,我朝次年又向西夏颁赐崇天万年历。
可见,历法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威权,也是一个国家的颜面。
仙画在继续讲太初历的那些纠葛
对此,司马迁和落下闳应该都是有些不忿的。
司马迁在自己的史记历书中,对邓平和他创下的八十一分法提都不提,反而是收录了自己根据传统计算方法写的历史甲子篇。
落下闳呢,虽然在太初历中担任了计算的工作,但是之后就直接辞官了,从此历史上再无音讯,估计是回老家巴郡继续研究自己的算术和天文去了。
倒也挺好。
长安的城门外。
落下闳从马车上掀起帘子,看了看这座大汉的都城,自己生活了好些年的地方,心情一时之间有些复杂。
有人疾驰而来 落公。
落下闳叹一声 太初历的计算如此疏漏,我无颜再待在长安,不如回到巴郡去吧。
他不喜天文这种纯粹的东西掺杂太多政治和勾心斗角的算计。
与友人聊了半天,最后落下闳道 “太初历在八百年后,将与实际的天时差上好几日。或许,到时候也会有其他人来纠正它吧。
和友人告辞后,落下闳坐上马车,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
当然,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并不是这样想的,落下闳也赞成以律为历的做法。但这个说法好像也解释不了司马迁只字不提邓平和太初历,落下闳辞官不受以及他所留下的“八百年后”的事情。
总之,历史真相早就掩埋在了时间的风沙里。
我们现在知道的就是太初历并没有撑过八百年,经过了188年,因为其中的误差,就被东汉的天文学家们废弃了,然后重新回到了传统的“四分法”计算方式。
落下闳有点惆怅,没想到自己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辞官和离开长安的。刘彻看他的表情,冷哼一声 落下卿,你是否对朕有所不满落下闳心里一凛,赶紧回道 “陛下,臣可不敢。”
“是不敢,不是没有。”刘彻歪靠在榻上,脸上似笑非笑,然后表情一敛,正色对落下闳道落下闳,你放心,这次你放手去做,朕绝对不再听信其他人的胡言。
但是朕要看到的是,比仙画中还要更准的太初历你,可能做到
现在大汉的情况和之前相比完全不同。
用这一套想让民众觉得大汉是天命所归,好像已经行不太通了。
那就索性不用了。
落下闳愣了一下,随即大声回答 “微臣遵旨,必将竭尽全力”
他有些兴奋,仙画给了他很多新的角度和灵感,他完全可以将太初历制定得更加的完美。刘彻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在心中唏嘘不已,眼睛也眯了起来,幽深晦暗。
哎,开民智之后,这皇帝是越来越难做了。如果要他选的话,还是以前那样比较轻松顺心。他看向天幕,摇摇头。
可惜呀
当然,除了这点之外,太初历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最完整的一部历法。在汉武帝之后的朝代,修历也成了一件重要的甚至是常规的事情。
汉成帝时期的三统历、东汉刘洪编著的乾象历都是很有名的历法。但,第二次历法改革,还是得看南北朝, “人形计算机”祖冲之的大明历
祖冲之伏案工作。
在他的案几旁,堆叠着的计算草稿满满都是,好几尺的高度。他亲自计算圭尺和仪漏的各项数据,从不假手于人。
大明历改革了闰月的设置,把本来每19年设置7个闰月改成了每391年设置144个闰月,更加的精密。而且,祖冲之还在大明历中引入了“岁差”的概念。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宇宙里其他天体的吸引,因此随着时间的拉长,自转轴会发生一点变化。这也就导致了太阳位置的一点点小变化。
岁差这个概念,是由晋代的天文学家虞喜首先发现的。冬至那一天,虞喜在正午的时候惯常来到高处观测天象。太阳正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之上。
虞喜看着看着却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他对旁边的书童道 “你有没有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前一年冬至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似乎偏移了那么一点点。
书童茫然。
虞喜决定,等到明年的时候再来看一遍。
第二年,他发现太阳的位置真的又偏移了一点。
虞喜回去翻了大量的史书,又做了大量的计算,欣喜的对书童道 “尧帝时期,冬至的时候太阳在昂星之中,到现在两千七百多年,太阳却到了东璧星附近。这就是岁差累积而形成的啊
镜头一转,太阳运行的黄道环形轨迹图出现在了仙画里。
每走一周,太阳的位置的确会往后移那么一点,并不是每次都会定点在同一位置。
天幕下的老百姓们忍不住在天空中寻找太阳的踪迹。
当然,此刻是夜晚,肯定是看不到的。
原来,太阳的位置竟然是会变的啊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呢。
有对星宿比较懂的人听明白了虞喜的意思,指给那些人看 “看到
没,昴星在这里,而东璧星在这里。两千多年只是移动了这个距离,那咱们年复一年的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
大家了解之余,又对天文学家的眼睛感叹起来 “他们的眼睛也太厉害了,一点点都能发现。”“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吃这碗饭的呢。”
南北朝。
祖眶高兴极了 父亲,真的讲到了您的大明历
而且评价还颇高,这下他们再也不怕戴法兴之流的刁难了。即使皇帝还站在他们那边,世间的人也会明白父亲的成就和苦心。
祖冲之显然也是高兴的。
但他依然赞叹了一句虞喜 虞喜发现岁差,也可以说是开创性的。他很高兴虞喜也可以仙画留名。
为什么古人要研究岁差因为太阳的位置决定了节气,岁差的日积月累会导致节气的推迟,而节气决定了农业生产。
祖冲之算出太阳每45年零11个月,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退一度。这个数值不是很准,但是大明
历是第一个参考了岁差值而制定的历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后面的历法也都延续了这个做法。
但相比于太初历的顺利, 大明历却是命运多舛。戴法兴和祖冲之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
戴法兴道 “大明历诬天背经,咱们祖先自然制定了历法,那就应该万世沿用,哪有改来改去的道理你这是大逆不道之举
祖冲之直接把古代的文献和多年来自己亲自观测的证据甩了出来 “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该一直用下去不成如果你说大明历不好,那你就拿出确实的证据来。如果证据确凿,我认
两人从日行快慢争论到日影长短再争论到月行快慢,祖冲之都胸有成竹,手上握有翔实的证据,而戴法兴的脸越来越青。
最后,戴法兴决定不再辨了,直接强词夺理 “祖先定制的历法,即使是再粗陋再不精准,也应
该一直沿用下去这才是后人的孝道2
两人不欢而散。
因为受到戴法兴之流的阻挠,一直到祖冲之离开人世,大明历都没有实施。后来,梁武帝登基,
在祖冲之的儿子祖响的再三请求下,梁武帝命人校验了天象,这才让大明历没有明珠蒙尘。
这时候,距离祖冲之成书,已经有五十年了。
祖咆听到这里已经泪流满面,他没想到原本大明历竟然那么坎坷,自己父亲在死之前都没有看到它的实行。
哭什么祖冲之好笑的道,指了指在另外一边看着的孙子们。他这个儿子,哪儿都好,就是性情爱哭。
不过一想到,在自己死后,他这样的性子居然能一直向皇帝谏言重启大明历,想也知道是花了多大的勇气,是出自于什么样的心。
他拍了拍祖眶的肩 好了,别让小辈们看笑话。我看这次,大明历应该会很顺利了。皇帝不会选择和仙画作对的。
祖眶点点头,鼻孔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鼻涕泡。噗嗤一声,是旁边的小辈们忍不住在笑。祖眶扔过去一个眼刀,顿时一片肃静。祖冲之哈哈大笑起来。
戴府。
戴法兴铁色一片铁青,对自己的心腹道 “快,备车我要进宫去面见陛下。”
心腹问 “您是要去劝说陛下不要采用大明历吗”
戴法兴的脚步停下来,回过头去把心腹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是蠢货吗当然是要进宫去请求陛下的谅解,还要劝陛下赶紧颁布新历
不想失去陛下的宠信,那就只能这样不管心里觉得有夺屈辱,那也得忍着
唐朝。
李世民摇头 守旧崇古并不是孝道,只是迂腐
如果一切都按照组制来,那为何不直接回到茹毛饮血的生活魏征直言不讳 “此人也不是为了真的体现孝道,只不过是为了争宠,打压别人罢了。”
不过是一小人罢了。
他张嘴,刚想要劝谏陛下千万要远离小人,不能只顾着听奉承之言。李世民对他极其了解,知道魏征这是又要说教了,赶紧先下手为强,问道 “也不知道仙画可否会提到大唐的历法”
他们大唐人才济济,创制出的历法应该也是不错的嘛
此时就听到仙画道
华夏的历法上百部,除了太初历和大明历之外
,还有僧人一行制定的大衍历,以及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都很有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