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簪花抹粉的举人们

    眼看着殿试将近,可赵昭仿佛是上次把灵感用完了,想题目想得头都要秃了,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赵昭每日里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下了早朝后,随便吃了几口早膳就去了甘露殿,趴在书案上使劲琢磨殿试题目。

    甘露殿内一直都能听见赵昭不时的叹气声。

    庄内侍在赵昭把脸埋在宣纸上滚来滚去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上前问道:“陛下,您可要用些点心?或是去御花园散散心?”

    赵昭本想说气饱了,咬着唇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不能因为一时的失利委屈了自己的肚子,说道:“先吃点心,再去御花园。”

    庄内侍立刻就拍拍手,三个娇俏宫女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端上来一盘梅花糕、一盘蜂蜜牛乳酥,一碗银耳甜羹。三个人排排站,等着赵昭临幸她们手中端着的点心。

    赵昭时刻谨记自己昏君的人设,当然是贪心地选择全都要。吃饱喝足,赵昭幸福地打了个饱嗝,顿时感觉人生都圆满了。

    宫内的几位太妃大都待在自己的宫殿里,平时不轻易出来,赵昭还没有遴选美人充实后宫,整个御花园都是空荡荡的,赵昭就是喜欢独享此美景。

    冬日初雪,雪中红梅。

    赵昭漫步走在御花园中,觉得风大了,耳朵有些冷,还没说话,庄内侍就递过来披风,觉得渴了,一回头,庄内侍就递过来水囊,里面的水还是温热的。

    赵昭被庄内侍的观察入微和事先的准备充分震惊到了,要是在现代,庄内侍一定可以成为金牌总裁助理。

    赵昭感觉庄内侍真是太贴心了,她盯着庄内侍那张俊秀的脸蛋,目光热烈真切,若是这样的庄内侍能够为寡人所用就好了。

    赵昭又瞅了几眼娴静温柔的庄内侍,很是纠结,万一庄内侍想史书留名,当个好太监呢?

    庄内侍后退一步,有些无奈地问道:“陛下为何这样看着我?”

    赵昭摇摇头,说道:“寡人只是觉得小庄你甚是贴心。对了,寡人先前交给你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庄内侍恭谨回禀道:“回禀陛下,宫造司正在竭力仿制,定能在琼林宴前完成。”

    赵昭很满意,意味深长地说道:“庄内侍果然对寡人忠心耿耿。”

    庄内侍面对赵昭的夸奖,丝毫没有自矜自傲,依旧从容不迫地跟在赵昭身边,随时注意赵昭的需求。

    赵昭心中感慨,若是庄内侍这样的人才多来几个该有多好。

    赵昭遥想以后一堆小弟前呼后拥,觉得这才叫牌面。

    太白楼的举人宴席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举人汇聚一堂,文人自古相轻,鲜少有伯牙子期美谈。

    不过,今日的宴席显然是有足以服众的头等主角。

    荀知简是荀太傅的嫡长孙,在一干举人中因为家世很是有名气,不少人都围在他身边向他请教文章。

    荀知简面容俊美,身形高大,站在一干瘦弱的举人们身旁,简直像是隔壁武举人那里混进来的。

    大楚的审美仍然以俊秀纤弱、风度翩翩为美,虽然现在是冬日,大家都穿得厚实,也显不出纤弱身段来,不过不少参加太白楼宴席的年轻举人脸上都敷了□□,描了眉毛,涂了口脂,发髻上还簪了花儿。唯有荀知简一身素淡的青色棉袄,仅以黑色头巾束发。

    荀知简对于这些同年为何如此盛装打扮心中明晰,他从来不屑于此。大丈夫生于世,自当以清清白白之身建功立业,没得以美色侍君谋求上进。

    他一边给人讲解着文章破题,一边余光一扫,从窗外看见一辆眼熟的马车,遂从人群中踏步而出,到门口相迎:“卫二,你怎么才来?”

    卫颜姗姗来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路上堵了,我让车夫换了条小路来此,让荀兄久等了。”

    荀知简闻言调侃笑道:“可是因为掷果盈车,从者甚众?”

    卫颜腼腆羞涩地一笑,默认了。他的爱慕者太多,不得不让车夫从小道绕远路来太白楼。

    荀知简带卫颜去了太白楼众举子中间,介绍道:“这位贤弟叫卫颜,才学不下于我。”

    众举子都被卫颜的容色震惊到,原来最近名声风头大盛的卫二郎果然倾国倾城。

    那些别有心思的年轻举子更是心中复杂,把自己和卫颜的容貌比来比去,最后不得不承认容姿远不及他。

    不过他们听到荀知简说此人才学也甚是出众,皆有不服。

    有消息灵通者与其他人介绍道:“这是傅相外孙,傅相与荀太傅交好。”

    此人给了众举子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众举子便觉得自己悟了,荀太傅和左丞相交好,孙辈之间也有交情往来,那荀知简想要捧一把这卫二郎不过。不过,太傅长孙还是丞相外孙都不是他们能惹的,这些举子都闭口不言,开始讨论起殿试。

    荀知简听到大家一起讨论这次殿试是由陛下亲自出题时,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从容。

    不管什么朝代的统治者都在政治上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在封建制度中的地位。

    君王为了更好的笼络人才,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才晋升的通道打开,并且握在自己的手中。

    荀知简作为荀太傅的嫡长孙,对官场事宜还是很清楚的。科举考试并不单单是为朝堂选拔人才的功能,一些文臣可以借此机会笼络到很多后生,从而增强这一派系的势力。

    前朝时期,是引荐制与科举制并行,世家和考官们手中权力过大,甚至对未来官员的选拔具有决定权,这无疑威胁到了帝王的统治地位。帝王没有权利,则国将生乱。而大楚立国之后,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为了消除这些威胁,每年都轮换考官,且不准在自己的籍贯家乡处当考官。

    不过,在殿试这里,无论是哪位帝王都没有把出题的权利揽下来,而是默认这属于文臣的权利,君主从一些题目中选出最后的题目,只是在不同的朝臣中间调整平衡。

    荀知简不由得佩服当今陛下的魄力,这次之后,所有的进士就没有了座师派别之分,而都是天子门生!陛下果然是圣明君主!

    远在御花园的赵昭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对面前人说道:“唐卿还是随寡人回甘露殿,我们边走边谈。”

    赵昭面前穿着花棉袄,拄着拐杖的老大爷就是那位摔伤了腿致仕辞官的前皇城司提点。

    因为赵昭到现在都还没有决定继任他的人选,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打听,老大爷被烦的不行,干脆拄着拐杖求面圣了。

    赵昭与他谈了几句,问这位前皇城司提点道:“卿以为可用何人?”

    老大爷愁眉苦脸,他就是不想掺和此事,才进宫求见的赵昭,他谨慎地说道:“陛下做主即可。”

    御花园到甘露殿有些距离,庄内侍走在风口一旁,为赵昭挡住寒风。

    赵昭听着这老大爷打太极拳,心中有数,看来此事也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

    赵昭想到《明君手札》第八卷第二行的内容。

    “以武将治兵,兵将相得,将权或威胁皇权。”

    “以文臣治兵,皇权稳固,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能抵御外敌。”

    赵昭眼眸一亮,灵光一闪,武将文臣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那么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一个人又有武将的优点,又有文臣的优点,陛下想法是好的,只是老臣不知天下何人担得起此重任?”

    他摇头,一个人精力有限,怎么可能又学文、又会武,既可能出现千古名将,但更可能一事无成,陛下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赵昭狂点头,太对了,天下之中这种文武双全的人这么少,怎么可能就被寡人碰上,还正好藏在这次的新科进士堆里。

    赵昭激动无比,对着这老大爷说道:“爱卿的意思寡人懂了。”

    唐可清迷茫了一下,旋即转成欣慰,陛下懂了就好。

    唐可清卸下心头重任,决定还是尽快就携家小回江州,洛邑虽好,可是他都卸任了,这老身子骨也经不住朝堂的大风雨了。

    雍州府,一间普普通通的宅院中。

    一个皮肤稍白的好看年轻人背着行囊在屋门前叩拜告别:“阿爹,孩儿的志向已经决定了,不能如阿爹的心愿。阿爹阿娘,此去京都洛邑,山高水远,你们保重。”

    说罢,他起身上马,决绝而去。

    瘦削的中年文人在他走后,隔着窗看他远去不再回头的背影,轻叹一声,驻足在窗前。

    温婉的妇人在一旁说道:“既然这样舍不得无疾,你刚刚为何不出去与无疾和解?”

    瘦削文人叹一声,说道:“大楚太平日久,重文臣、轻武臣,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太平盛世征兆吧。无疾这次分别考中了文举和武举,但是殿试只能择一,我看着无疾放弃大好前程,走上条艰难百倍的路,怎能不忧心?”

    温婉妇人轻打了他一下,却是道:“无疾性子犟,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况且都是保家卫国,我们做爹娘的莫问前程事,在无疾身后支持便是了,你却一心想着官位乌纱帽。老匹夫,我可是看错你了。”

    瘦削文人被自己夫人骂了,摸摸鼻子,解释道:“夫人也知道这条武举人的路有多难,无疾若是连我这关都过不了,只因为我反对就放弃,那他本就是在这路上走不长的。那还不如考文进士,日后当个清贵翰林,只修书教学,也能保一世平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