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羡京尘骑马客

    孟回前日用《揖仙录》换了朱子,又得了温小郎君赠的行香帖,兴奋得一宿没合眼。他干脆早早起身,换了洗得浆白的青衿布衣,从灶上揣了两个热窝窝头,披着漫天星辉,第一个来到格式馆前。

    彼时天色青黑,空无一人的街巷里风声寂寂,孟回恍惚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他心下尴尬,自己人又呆,嘴又笨;偏头瞧见一个身着罗料直裾的青年士子手执行香帖匆匆路过,孟回迟疑了一会,终究没好意思开口询问雅集的地点究竟在哪儿。

    他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张望着穿过整个西华街,从街头走到巷尾,直至天色将明,馆前排队的士子陆续多了起来。孟回松了口气,心下稍定,决意跟着人群走。

    怀里揣着的窝窝头已经冷了,有点儿硬。几步外是卖烫豆浆和热包子的小贩。他赶个大早匆匆出门,全凭一时兴奋,如今一摸口袋,才懊恼地发现身上一文钱也没有。

    孟回有心回家取钱,可回头一看,雅集排着的队伍,竟已远远甩到西华街尽头的山墙背后了。他踮着脚观望了一会,沮丧地蹲下来,将干硬的黍米窝窝头一个掰成四份,没滋没味地慢慢咽下。

    倘若名满天下的行香雅集不过召集一群名流精英清谈而已,也不会引得这么多人挤破了头抢着要参加。好处尽在后面。

    士子们苦苦相候两个时辰,这万众瞩目的盛会终于如一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丽人,姗姗而来。

    排在孟回前面的几个士子连忙振袖弄冠,挺直腰背,端容肃貌地向格式馆走去。

    孟回连忙站起身,将吃剩的窝窝头揣回怀里仔细藏好。他观察片刻,很快心领神会,学着那几个士子的动作依葫芦画瓢,以免闹出笑话。

    前排的士子一个个进去了。临近孟回,他才恍然发现,并不是每张行香帖都是一样的。

    大部分人手中拿的帖子都是樟木底,海棠色缎面,乃是最次的香;其中少部分,拿的是檀木底,蓝缎,为中品;只有极少数人,才掌有沉香木底、雪绡缎面的行香帖。

    查验行香帖的,是个临江府衙请来的老头。那老头形销骨立,一把花白胡子垂到胸口。他眯缝着眼,闻闻香,接着伸出枯瘦的指节,在缎面上轻轻撮了一下。手指甫一触到贴金小字,缎面上画着的“行香”竟刹那间消失了。

    老头不耐烦地挥挥手,那个海棠缎的士子便躬身作揖,转身进入里间回廊。

    孟回有些紧张地吞了口唾沫。眼看着前面两个蓝缎的青年进去,他终于磨磨蹭蹭地走上前。

    老头不耐地看着他。这小孩长得面黄肌瘦,略显呆傻,身上还穿着书学去年定制的青衿布衣;衣服洗得蓝中带白,袖口甚至有些短小。老头眯缝着眼,倒想看看这穷孩子究竟能拿出什么来。

    孟回顶着老头探究的目光,抖抖索索地从怀里将温恪给的帖子摸出来,两人瞬间瞪大了眼睛——

    竟是沉香白雪面。

    那老头伸长脖子,满脸怀疑地将孟回上下打量一遍,双手接过行香帖,凑到鼻尖下轻轻一闻,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奇楠香。可这端雅的香气里,却诡异地夹杂着一丝黍米窝窝头的味道。

    老头将信将疑,例行公事地将金字撮去。待缎面金字一消,那便全无疑虑了。他暗骂自己看走了眼,只好很庄重地对这位贫民窟里来的贵客深深一礼,亲自接他入席。

    孟回天天在格式馆上学,却像第一回认识这个地方一样,瞠目结舌地四处张望。

    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两人穿过曲折清幽的回廊,眼前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那是一片开阔的湖面。湖边有一处草亭,黛色的瓦楞上栖着一只白鸥。临岸栽了许多松柏,层叠的翠叶下,泊着一尾小小的兰舟。

    老人引他上舟。

    那撑船的竟是位白衣飘飘、眉目如画的妙龄少女。少女朝孟回微微一笑。这书呆子当即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少女俏皮地眨眨眼,不再理他,揽起竹竿,轻轻一点,碧波便将小船荡去湖心。

    清风徐来,带着微腥的湖潮汽,兰舟在细波上晃晃悠悠,孟回紧紧贴着船舷,心也跟着晃晃悠悠地跳。

    湖心水榭隐约飘来清音雅乐,他心中的紧张忽而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踌躇满志的渴盼。

    *******

    温恪和沈绰二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他俩衣冠不整,随随便便地拍掉草叶,整理一番,十分低调地溜进格式馆,却忘了把鞋底的污泥一并扽掉。

    听香水榭的雅舍间,安广厦正在抚琴。弹的这一段,正是高雅清正的《碣石调幽兰》。

    琴是仲尼老琴,恰是温家肃雍堂里供奉的那一张。

    琴面通体漆黑,间髹淡淡栗色,尾部一点朱砂,饰玉徽。腹背有牛毛梅花断,隐隐露出底下一点八宝灰胎,灿如满天繁星。

    琴桌上,摆着一件铜鎏金博山炉,炉内燃着一线倒流香。香雾颐气养神,是空翠湿人衣般的清和幽雅。

    众宾客正肃容端坐,凝神细听,沈绰二人不大好此时进去,只能先委屈一阵,在隔间外听那安广厦弹琴。

    散音低旷如晨钟暮鼓,泛音缥缈如风中铃铎,按音韵细如抽丝,清圆松透,颇具筋骨。

    确乎是一张好琴。

    温恪却无心观赏。他摘下一片树叶,支着下巴,凭栏望着溪底的游鱼,神游天外。

    微微愣怔间,温恪指尖一松,那树叶便飘落溪上。五彩的锦鲤纷纷浮去水面,轻轻啄着叶片。

    沈绰送走了爱犬,温恪又不理他,正无聊得很。他方才一把金珠明珠全丢完了,囊中空空如也,只好低头捡了枚石子,砸在温恪背上:

    “喂,你怎么回事。魂丢啦?嘿!”

    “......想看白娘娘会。”

    沈绰哼了一声,对他这副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模样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从袋子里摸出一把茴香豆,回头望着一众端坐如松的士子,泰然自若地嘎嘣大嚼,非常善解人意地耸了耸肩。

    毕竟我们温小郎君向来心高气傲;而这天底下,可没有哪个心高气傲的人会随随便便把自己喜欢的、想要的,都挂在嘴边。

    温恪发了会呆,转过身。透过雅舍雕花的窗格,可以一眼望见安广厦优雅按弦的手。他觉得没什么意思,往后一瞧,竟差点笑出声来。

    只见孟回矮矮地坐在最远的一排,伸长脖子,拼了命地往前看。他年纪小,前排坐的又是比他高得多的大人。广厦公子抚琴的风采可谓难得一见,但层层人影叠去,落到孟回这,便什么也瞧不见了。他左摇右晃,坐立难安,却又不敢动作过大,唯恐有失礼仪。

    温恪觉得滑稽,拉过沈绰,二人对视一眼,无声大笑。一笑过后,温恪却忽然冷淡下来。他凝眉望着孟回,转念一想,越发觉得自己实在吃了个闷亏。

    若有可能,他倒是宁远假扮一天孟老三的儿子。

    这孟老三是孟回的爹。老爹快六十啦,正是和蔼慈祥的年纪,最喜欢小孩儿。那样温恪便能顺理成章地大半夜不睡觉,在灰白色的月影下编心爱的柳枝蝈蝈笼。

    第二天一大早,他可以和邻里街坊中一般大的孩子一起,高高兴兴地跑去白娘娘会上疯闹,看打把势,跳大神,看雪片一样成堆的白鹤。而亲手挑出那本《揖仙录》的人,必定也是他。

    最好孟回也能顶着他的名头,这样自己便不用被温有道整天按着头皮管东管西,学劳什子的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而孟回呢,便能光明正大、顺理成章地坐在席间视野最好的位置,心无旁骛地融入这雅集,进而结交一帮和他一模一样的酸儒书生。腐儒们一同讲经辩史,清谈论道,相互吹捧,岂不妙哉?

    温恪叹了口气,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湖的对岸,浅浅的墨色勾勒出临江县城高高矮矮的牌楼,门堂,风火山墙。

    他轻而易举地在层层叠叠的墙的灰影里,一眼望见了最高的平章府邸。

    墙外的人拼了命想进去,墙里的人又费尽心思想出来。真是荒唐可笑。

    安广厦一曲弹毕,迎着众人赞叹欣赏的目光,从容优雅地回到席间。尽管满心不愿,温恪也不得不承认,安广厦真是按着诗书礼乐的标准塑出来的一位端方君子。

    眼下席间仅有两处空位,一处最左,在温有道身边;一处最右,紧挨着安广厦。温恪当然不愿意和父亲坐一块儿,更不想丢人现眼地直接坐在地板上,只好委委屈屈地选择了右边。

    他和沈绰二人好不容易坐定,抬眼一瞧,却在广厦公子腰间,瞥见了一件分外眼熟的东西。

    这分明是魏殳的坠子——不,不是同一件。这一枚的绦带,显然不曾断过。

    一式一样的玉色,甚至连那烟青色的灰度,都如出一辙到令人惊心动魄——恰似他二人站在一起,望着同一片染着秋雾的霜天。

    温恪不敢置信,他心底一凉,如遭当头棒喝。

    温小郎君木然侧身,眯起眼睛,很不客气地盯着那枚坠子瞧。半个时辰之前,他才发现一件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珍宝,沾沾自喜地护在怀里。可如今这宝物竟被毫不相干的人窃走,还如此堂堂正正、唯恐天下不知地拿来炫耀。

    那片霜天竟不是他的。温小郎君瞬间出离愤怒了。

    安广厦很优雅地敛袍坐下。他身如松柏,端正、挺拔,袍袖曳地,纹丝未动。烟青色的丝绦乖驯地贴着广厦公子的衣裾。层叠交错的衣摆间,只露出一点莹润可爱的玉色。

    究竟有没有“澡雪”,又是不是那只鹤仙呢?

    温恪心下惶急,恨不能用眼神将安广厦讨厌的麻衣烫出一个洞来。

    他的目光实在过于直白,安广厦若有所觉,偏过头,对他微微一笑。温小郎君悚然一惊,像遭遇威胁的猫一般警惕地炸起毛,却不料那安广厦和煦地开口,似乎早就认得他:

    “你便是温家的小郎君吗?在下临沂安广厦。”那儒雅随和的广厦公子竟很有礼貌地向温恪轻声致谢,“澡雪这些年辛苦你们照顾了,在下感激不尽。小郎君日后若有什么难处,在下自当倾力相助,在所不辞。”

    温恪皱起眉,目光从玉坠缓缓移到安广厦的脸上。他假装镇定自若地直起身,闲话家常般笑道:

    “你也认识‘澡雪’吗?”

    安广厦闻言一愣,理所应当道:“我是他的旧友。”

    旧友?温恪心底泛酸,顿时改了主意,不愿再给这广厦公子好脸色看。他冷哼一声,惜字如金道:

    “他可从没和我提过你。”

    安广厦不说话了。他侧过身,漆黑的眼眸沉沉地看着温恪。温小郎君被他看得有些发毛,正寻思着哪里露了马脚,却见一向温雅的安广厦忽然敛容肃目,冷言相向:

    “平章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魏殳究竟在哪?”

    温恪还不及说话,却被他一把扼住衣袖。

    安广厦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你说谎。你根本就不认识魏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