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藏经阁

    一见温老太妃, 湛卢便面露急切道:“老太妃!在那密道所通之处果然有大发现!”

    闻言,温老太妃精神一振:“哦?快说来听听!”

    湛卢带了不少人手去探那密道, 却仍是原班人马返回,并未多出半个人来, 显见没找到那些失踪的村民,那她发现的又会是什么呢?

    “老太妃,奴婢按您吩咐, 一进那直道, 便回转身来停驻在了原地。果然, 等那来路的洞口消失, 又滑过好长一段洞壁,便见到了一个洞口出现,这直道也不再移动。

    见那洞口上有咱们之前留下的标记, 确是之前咱们发现的那个洞口无疑, 奴婢便领了人进去探查。

    那洞口看着不大,却是口小肚大,走不多久, 便见着老大的一个地洞!那里修的十分气派, 说是一座地下宫殿也不为过!其中又摆着许多搁置物品的木架, 但上面却没见着什么物件。

    在那大殿左右, 我们发现了两条小道,其中一条道通往一个小点的侧室,里面有些箱笼,皆是空空如也。而另一条道走到头, 却是出现了一条暗河!而在那河边,出现了船舶停靠过的痕迹。如果奴婢猜的不错,那么这慎忖村民,可能还有那安达海,恐怕都是从暗河乘船逃跑的!

    奴婢猜想那地下的建筑,莫不是那慎村的祖墓?那架子上之前摆的应该都是陪葬品吧?只可惜,他们逃走时,把那里清扫光了,也没留下更多有用的线索。”

    湛卢将自己的发现一一道来,虽然没有找到村民,但总算没有白走一趟!

    “有许多陪葬品的古墓?”只是听到这些,温老太妃的神情变得古怪起来。

    见状,湛卢连忙解释道:“虽然奴婢没看到棺椁,可在地下修出这样大规模的建筑,不是墓室又会是什么呢?只是奴婢对土夫子的行当知之甚少,故而也看不出那是何朝何代的墓室,或许,不是那慎村的祖墓,是哪个古时王侯的墓叫他们占了也未可知!”

    温老太妃将手握成拳头,按在膝头揉了两下,思忖片刻,起身道:“看来,我还是得亲自去看一看啊!”

    靖王正端着碗玫瑰花露喝,闻听此言,一张脸立刻皱了起来:“我的亲祖母哎,您怎么又来了!”

    不过这次,靖王的担忧倒是白费了,知道了关窍后,这一路上是顺顺利利,不多时,温老太妃便来到了湛卢所说的“大墓”之中。

    正如湛卢所言,此处果真十分恢弘。这座“地下宫殿”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其间鳞次栉比地立着许多高大的实木架子,每个都有一丈来长,两尺来宽,这木架并未篆刻什么复杂的花纹,可从那致密的木材纹理中透出一股岁月的沧桑,一看便知绝非近代的产物,而上面却是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不过,只要一看上面的痕迹就知道,这里不久之前肯定放过东西!

    见了这里面的情形,还没等温老太妃出声,靖王就抢先开口质疑起来:“湛卢姐姐,这回你可说错了吧?这里哪儿是什么墓穴啊?我看这分明就是个藏书阁嘛!”

    “不是墓吗?”湛卢挠了挠头,接着不解地问道:“可有谁会把藏书阁放在地底下啊?再说了,这附近可是有暗河呀!哪怕奴婢不是读书人,也知道纸张遇着潮气还不得发霉啊?”

    靖王本是随口一说,闻言却是一愣——他只是看这地方跟太学中的藏书阁摆设十分相似,所以才随口而出,可湛卢这一问,他却是答不上来了!

    见他们面露迷惘,温老太妃却是笑了,她点头道:“没错,这里的确不是墓室。不过,你年纪小,又不曾见识过,误认了倒也不奇怪。

    你看此地的构造,与墓室的构造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朝代更迭,习俗变化,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沿用至今。自古至今,讲究‘事死如事生’,阴宅与阳宅相对应,若用这么大的地方做墓室,就该如寻常房屋一样分出主室、耳室,更不会把这么大的地方用作放陪葬品,反而把主家的棺木放到偏房去。

    另外,虽然一提到墨家,时人便想到‘兼爱非攻’。但实际上,墨家还有一个主张,如今倒是鲜少有人提起,那便是‘节葬’——墨家反对厚葬之风,所以,如果此地是墨家的墓地,那就不该有这么多‘陪葬品’!

    至于藏书阁嘛,这个倒是极有可能,你说‘纸易受潮’,可谁说书就一定要是‘纸张’做的呢?”

    一边说着,她又迈步走向了那些木架,仔细察看着上面的痕迹,边看边若有所思地点着头,随后,她朝着众人道:“看来轩儿说的不错,这里是藏书阁,或者说,是墨家的‘藏经阁’。而这个经书,却不是如今常见的纸书,而是竹简。

    战国过后,秦一统天下,始皇帝焚书坑儒。我猜,或许就是在那时候,禽滑家那支墨家传人就到了此处,将墨家传世经典秘密藏在了此地,并且世代守护的吧!”

    “原来如此!”听了温老太妃的解释,湛卢恍然大悟。接着,她又道:“老太妃,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要继续追查那些人的下落?那暗河可不小,河道又宽又深,虽不知具体通往何处,但想必就在那天江之上。奴婢想,若是放小船从此地出发,奴婢便可溯流而去,探出他们逃亡的方向。届时,再请您调一支船队追捕可好?”

    温老太妃伸手按了按额头,不知为何,她心中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就好像要有什么事发生一样。

    她定了定心神,点头道:“好的,那便派人去办吧!”

    靖王见她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便道:“祖母,既然已经查到了线索,余下的由孙儿安排便是,您还是赶快回去休息吧!”

    “好了,知道你孝顺。那咱们便先回去吧!”

    当夜,温老太妃就回了蓬州城中休息,靖王却是当仁不让,接手余下诸事。

    当头第一件,便是安排船只入密道下暗河。

    那密道十分狭小,寻常的船只想要进入并不容易。不过,这些细节他也不必自己费心,那知州派来的顾捕头办事十分老道,一听靖王的吩咐,他当下就应了下来。随即便去找了城中的船作坊,选了几条船身狭窄的木舟,很快就运了回来。

    等第二天天光大亮,温老太妃一醒来,便得知了湛卢一早就率众下了暗河的消息。

    靖王昨夜里在慎家村忙乎了半宿,此时半梦半醒地过来回话:“祖母,您别提了。我都不知道湛卢哪儿来的那么大精神头儿,怕是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天刚蒙蒙亮,她就走了!”

    湛卢的心思倒也简单,无非还是念着与禽滑乐的这份情面,盼着自己出面,能劝她师叔搏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罢了。

    温老太妃但笑不语,想再问问情况,却见承影走进屋内,将一封书信递到了温老太妃的面前:“老太妃,这是陛下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密信。”

    “什么?”温老太妃听得一惊,立刻拆开读了起来。

    靖王在旁闻言,也是大吃一惊,见祖母读信,他也不敢偷看,只将一双眼睛死命盯着那书信的背面瞧,仿佛想用目光穿透纸张,看出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一样!

    “就只有这一封信吗?”温老太妃问道。

    读过了信,她却是感觉有些蹊跷,盖因这信上并没有什么紧要的消息,只有一个内容——孙儿想您老人家了,请您老人家速速回京吧!

    大孙子在老祖母面前撒娇,虽然天经地义。然而,自己这个大孙子可是不是普通人,而是坐拥千里江山的九五至尊,能让他千里迢迢送了信来请自己回京,恐怕其中的理由绝非纸面上这么简单!

    突然之间,温老太妃想起自己昨天小憩之时做的那场噩梦,她不由得心口一紧,眉头也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见她这幅表情,靖王也着急了,忍不住问道:“怎么了?皇兄他怎么了?”

    温老太妃凝神又将那信重新读了一遍,果然看出了一些端倪,她微微松了口气,接着看向了靖王:“信上说,想我们了,问我们怎么还不回去。怎么?出来这么久了,你就不想家,不想你母妃吗?”

    “嗨,我当什么事儿呢!把我吓得心肝直颤!”靖王松了口气,接着道:“这下我就明白了!祖母啊,皇兄这是催您回京呢!要不,那您就先回去吧!放心,这边的事儿有我盯着呢!”

    温老太妃看他那副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行了!你可别光想着贪玩,那安达海的下落由湛卢去追查,又跟知州通了气,有了消息自会传来。留你在这儿做什么?况且,你母妃怕不是在家里望眼欲穿地等着你呢!再说了,你可是在皇帝面前领了差事,可得好好把我老婆子送回京呢!要回啊!咱们还是得一块儿回!”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