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

小说:七零年代小美人 作者:三春景
    北京的这个冬天并不久, 等到正月里欢欢喜喜忙忙碌碌一通,再等到毛思嘉和孙继东都上学了...突然, 某一天里春天就到了。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大家都脱下了厚重的衣裳, 改穿薄一些的春装。

    当然,也有一些没有相应春装的人依旧穿着冬装,如果硬要穿那种轻薄的春装,很可能会感冒呢——春天的天气并非是一个样子, 初春还很冷,而到了暖春就能穿很薄的夹衣,甚至稍厚的长袖单衣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几十年后, 什么样的衣服都有, 衣柜里的衣服常常多的穿不完!对于挑衣服的人来说, 只会想起刚买的衣服,至于去年压箱底的,说不定就再也不穿了!这个时候的衣服对应各个季节,能够做到有的换洗,这就算是非常好的条件了!至于再细节到同一个季节分不同的衣服,这样的人家也有,但非常少!

    如果是农村,一般人家常常就是冬装穿到快入夏!中间连个过度都没有!也就是北京了,条件稍好的人家比较多,这样的事才不常见。

    毛思嘉穿着白色筒领衬衫、宽松的鸡心领深蓝色针织马甲,边缘上还织了红色、白色的细杠, 十分学院风。下面则配黑红格子毛呢短裙和黑色紧身绒裤(类似光腿神器),脚上踏的是暄软的白色回力鞋。

    背着羽毛球球拍的袋子,和孙继东说说笑笑地回家。今天是星期天,学生休息。他们刚刚和约好一起打羽毛球的朋友打了一场羽毛球,这个时候才回来。

    孙继东也是适宜运动的穿戴,手上还拿着一件十分宽松的灯芯绒外套,鲜嫩的奶油色,并不是从脖子下扣到衣摆,而是只在胸下位置钉了三颗扣子,领口很大,像个瓜子形。另外袖子也颇像灯笼袖,穿在人身上是松垮垮的,

    这当然不是孙继东的衣服,而是毛思嘉的。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挺冷的,这个时候刚刚运动过,又有了户外明媚的阳光,身上出了汗自然就脱了下来。

    经过简易楼前的空地,发现同一栋楼好多邻居都在晒太阳,其实也是聚在一起闲话——起因是修车摊儿摆在了这儿,趁着阳光好洗衣服的主妇翻出了之前坏掉要修的鞋子、衣服什么的,鞋子自然是给修鞋匠,衣服一般得自己缝补。

    除了一些必要用到缝纫机的,大家都乐意带着针线活儿到太阳底下一边晒太阳聊天,一边做活儿,说说笑笑一点儿也不累地就把活做了。

    事实上,就算是缝纫机的活也不用担心...修鞋匠的老婆针线活做的极好,据说是个裁缝,在街道办的裁缝店做事,不过平常私底下也会接私活儿...这当然是不符合规定的,但如今也没谁会闲的没事儿说这不对。

    虽说这年头女人大多还有一手针线活儿,也算是传承了以前的女红。但总有人不会啊!就算是会的,也不见得人人都做的很好,或者有时间有精力去弄这些!所以像修鞋匠老婆这些人就有了事做。

    修鞋匠的老婆帮人做衣服还欠点儿火候,但改衣服的手艺是到家了!

    所谓改衣服,其实也是‘穷’闹的!一件新衣服由新穿到旧,这年头缝缝补补是常态,这轮不到修鞋匠老婆这样的人动手,谁家主妇都能做(毛思嘉也能做,只不过没做过而已)。但有些人家讲究体面,同时又节约,就有改衣服这样的事了。

    比如旧衣服翻新,哪怕是几十年后,染色工艺进步极大,再加上大家很少有衣服一穿再穿,依旧有晒掉色、洗掉色的情况发生,这年头这样的事就更常见了。

    衣服掉色了就得里外翻个个儿,这样外面看起来就像是新的一样。

    另外,有些地方破了,不是直接逢补丁,而是给补好后再加个兜儿,绣个图什么的,看上去是不是好很多?

    又比如衣服短了,要接衣袖、接衣摆。自家做没有相同的布料,只能接‘花袖子’不说,手艺也不过关,很难做到隐蔽。而专门吃这碗饭的人不同,人家就能做的□□无缝,愣是看不出来。

    至于袖子破的不能想办法了,直接裁去做短袖,领子磨破了掉个个儿...这都不是事儿!

    这样的事在几十年后普通人都很陌生了,实在是离大家的生活太远,这样的常识与手艺都成了‘无用’。但是在如今,是众多主妇的必备技巧呢!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就算是大城市居民也很难在物资极度缺乏的年代保持看上去的体面。

    这就是巧做安排!

    见到毛思嘉和孙继东回来,大家都打招呼。主要是他们两个年轻人,和街坊邻居相处很少有锱铢必较的时候,如今又正是上大学的学生,更少见利益冲突...甚至人家将来大学毕业,前程好着呢,更是有意结交,如此一来,人缘真是极好的!

    和他们差不多的还有医生、售货员等家庭,都是能惠及街坊邻里的职业,大家自然欢迎。

    “小孙和小毛是去打球了啊?”一个比孙继东大了五六岁的大姐朝两人招了招手,这位大姐是居委会的人,和毛思嘉关系不错...其实就是客客气气往来,因为居委会的关系交集多一点儿。

    “嗯嗯!”毛思嘉点头,凑过去看她怎么改衣服——这件衣服的领子已经磨的很薄了,差一点儿就要破了。只见大姐将领子拆下来,然后掉了个个儿,后面几乎崭新的布就掉到了前面,原本前面磨薄掉色的那一面就藏进了后颈下面的领下。

    这是一件夹衣,所以领子也是有夹层的。

    这样一弄,一点儿痕迹也没有,毛思嘉‘哇’了一声,嘴上对大姐的手艺赞不绝口。

    大姐笑着摇头:“这算什么手艺?过日子不得不这样!熟能生巧而已。小毛你觉得不错,那是见得少了,你家不怎么改衣服吧?”

    别说改衣服了,就算是补衣服的事儿毛思嘉也没做过...她就钉过扣子啥的。

    这话没法回答,毛思嘉只能笑,活像地主家的傻丫头。

    大姐说这话也不是为了讽刺毛思嘉,而是实话实说。又笑着看毛思嘉:“小毛这样挺好的,我们是想这样不能够!”

    其实住这儿的已经算是这年头条件很不错的人了,但条件什么的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话题可就不好往下聊了,毛思嘉和街坊邻居笑了一回。中间运动之后的热也下来了,还把外套也穿上了,‘蹬蹬蹬’小夫妻俩上楼回家去了。

    中间从门上取了今天的早报,因为早上忙着出门,早报都没看呢!

    等到洗了澡,准备做饭的功夫,毛思嘉就把收音机给打开了,调到了一个熟悉的节目。倒不一定是看节目,更多是为了听个响儿,就跟几十年后年轻人开电视的理由差不多。

    孙继东做饭,毛思嘉就给他打下手,择菜、淘米什么的都干。

    “有人问我要不要电视机...”孙继东忽然说起了这件事,也是闲谈。

    毛思嘉手上全是水,在围裙上擦了擦,随口问道:“哪儿来的呢?”

    “支援非洲的工人都有一些特殊待遇,像是买大件家电什么...不过不少人手头紧,这个资格用不到,就换给了有需要又有钱的人。”孙继东如今结识的人越来越多了,借着股东,牵扯到了各方各面的人,倒腾什么的都有!

    有人就专门弄这些电器资格,然后找到有需要又出的起钱的人...很赚的!

    这上头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特意问孙继东一句算是彼此之间有交情了!

    “过几年再说吧。”毛思嘉倒是没有太多想法,这两年电视节目比以前有看头了,但依旧非常鸡肋...反正让她来说她是宁可看书、听收音机的。真要说到能看的节目,还得等等,这也对上了电视机需求爆发的时间。

    真说起来,几年后的老百姓又能比现在的老百姓有钱到哪儿去呢?别看这几年变化很大,实际上在老百姓层面更多发生在思想、文化上,真说经济生活,至少小老百姓没多大变化,钱还是那么多钱,只是想买的东西可能多了一些。

    那为什么几年之后电视机成为城市居民最想要的家电?一方面是电视机生产的多了一些,也好了一些。另一方面就在于电视台的节目变得丰富好看了...没有节目,电视机就是个放在家里还嫌占地方的大疙瘩而已!

    毛思嘉想的是等到几年后节目有看头了,同时电视机工业更进一步,有了更好的电视机(至少她稍微看的过眼),再一步到位,买最好的!她倒是不担心那时电视机太紧俏,想要都搞不到。他们小夫妻都颇有人脉,更重要的是不缺钞票,自然不用担心买不买得到的问题。

    做饭吃饭,说一些学校的事。等到饭吃完了,毛思嘉就去洗碗——这是分工不同,既然孙继东都做饭了,没道理还是他洗碗吧?

    毛思嘉洗碗时孙继东就摆弄他新弄来的一些瓷片,即使是几十年后的古董市场,各种瓷片价格依旧有限。更别说这年头了,孙继东弄到的这些瓷片算是他买卖股东中人家搭送给他的,等于没花钱。

    但这些瓷片又确确实实是老东西没错。

    孙继东在古董行当里有些经验,也算是学过,但和真正从小受熏陶、基本功扎实的老一辈相比差的太远!甚至和那些有家学渊源、不缺人指导的年轻人也逐渐有了差距,所以他只能在别处想办法。

    最笨的办法就是多看多听,很多时候就是一次次经验累积而已。

    这个时候古董行当吃教训的成本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古董相对便宜,另一方面也是假货较少。但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多少钱,所以孙继东也不能真的一点儿技巧都不讲,硬是去积累‘经验’。

    比如瓷器一道上,他就注意收集瓷片。反正瓷片不值钱,这个时候也没人吃饱了饭没事干去伪造古瓷片,他拿这些锻炼眼力、学习,是最好不过了。

    看着孙继东拿着放大镜看的专心,毛思嘉也不打扰他,见手边有早上没看的早报,便坐下看了会儿报纸。

    这份早报并不是什么大报,虽然重要的指示也会传达(毕竟是首都的报纸呢),但日常说的都是市里的事。

    毛思嘉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报纸,直到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目光凝住了:“咦?”

    她是又惊又奇,一时之间甚至不敢相信这报纸上说的是真事!连忙把这则新闻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确定了报纸中说的正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人——然而就是这样,她也难免不惊怔!不是她见识少,而是这事儿太难以想象了。

    谁能想到一个多年前认识的人会在报纸上看到,并且变成‘杀人犯’呢!

    孙继东看累了瓷片,抬起头来的时候就见毛思嘉愣愣地抓着报纸,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便放下了瓷片和放大镜,走了过去:“怎么了?”

    毛思嘉指了指报纸上的那则新闻:“这个...你大概不认识这人,但我认识呢。以前我在旅游公司的时候他还来我们旅游公司办过事儿...没想到他如今会...”

    会杀人。

    孙继东视线扫过报纸...这是一则最新的新闻,说的是有一男子杀了自己的女朋友,然后被周边市民当场发现,之后被抓...现在已经判了死刑了。

    新闻里只说是感情纠纷所致,警醒青年男女在感情上不要冲动——虽然新闻里没有提及当事人具体姓名。但是‘黄某’的代称,以及说明对方是知识分子,本人在报社工作,还出过国,父母也是高知,父亲还是有名的翻译家(之所以说这些,也是感叹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冲动之下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种种联系起来,认识的人自然知道这人是谁。

    正是毛思嘉最喜欢的翻译家黄宗海先生的儿子,也就是当年的记者黄耀升。

    毛思嘉不知道,孙继东认识黄耀升,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更认识他!只不过,这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看到这个新闻是很突然的,但在沉默之后忽然觉得这不是什么意外的事——黄耀升本来就是一个很偏执,很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的人,只不过大家被他表现出来的样子迷惑,觉得他是一个很儒雅随和的年轻知识分子。

    这一点,曾经的孙继东是很清楚的。

    他这样一个人,迟早会让身边的爱人受不了,走上上辈子的老路也不值得奇怪。

    “哎!你走什么神啊?”毛思嘉发现孙继东看完报纸之后似乎比自己还出神...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孙继东应该和黄耀升没什么交情吧?

    孙继东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并没有解释什么,也解释不来。只能放下报纸,继续去研究自己的瓷片——本来是掩饰自己的反常的,没想到却真的投入了进去,将黄耀升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20 23:54:54~2020-05-27 13:31: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晓*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oko 29瓶;37926845 20瓶;22827046、WYAMS 10瓶;煮酒品香、芒芒果 5瓶;sue紫月 2瓶;梅子昂。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