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第 141 章 “这是来采访临河大队……

    在江爸心中, 他真的可以称得上一个好爸爸了,也是村里极少数不重男轻女的人。他虽和传统男人一样,跟看中长子一些, 可日常,他对三个孩子是一日同仁的,如果说区别, 大概就是老大从小就爱闯祸,必须要他们不时地盯着,后面两个小的,不知道是不是都是爷爷带的多的缘故,从小就听话懂事。

    双抢割稻子时,江松还没割到十分钟, 就扔下镰刀跑没影了,可更小的两个, 却任劳任怨的在田里割稻插秧,虽然他们也很不满大哥跑走了不用割稻插秧, 可他们还是心疼父母, 继续干活。

    要说有什么不同, 大概就是两个小的从小挨打挨的比较多, 因为江松会跑,你前脚还没打他, 他后脚就跑没影了, 他在村里朋友多,随便往哪家一钻,你都找不到他,江爸江妈干了一天活,本来就累的要死, 追不到江松,看到江柏和江柠,哪怕他们站在呼吸,都能被江妈抓到发泄情绪。

    一次两次,江爸还劝一下,拉一下,次数多,他说了不管用,反而让江妈将怒火发到他身上来,加上劳累了一天,他也是累的不想动,后来就不再说话了。

    反正每个家庭都这样,谁不是这样被打着长大的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所有的道理,在看到女儿那平静无波,仿佛看穿了一切的眼神时,藏在心底最深处,那个卑鄙的他,仿佛无所遁形。

    是真的没关系吗只是巴掌没落在他身上,江妈触及的不是他的利益,打的人不是他,他才不会疼罢了。

    如今这个女儿出息了,他再巴巴的凑上去,他

    江爸并不是从未读过书,大字不是一个的江妈,他虽然生长在这个小山村里,但他并不是蒙昧的。

    只是很多时候,他选择的是利己。

    就好比古代无数的贤人、帝王,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对女性的迫害有多深,对女性的压榨有多厉害吗即便其中有他们的母亲,有他们的儿女,他们为什么不去改变,为什么不去阻止,为什么成为其中一员

    因为那符合他们的利益。

    江爸一直旁观江妈打骂江柠的原因也一样,女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压榨,上一代被压榨的女性,又对下一代的女性进行压榨和规训,并没有侵害他们的利益,甚至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是江爸,包括古代每一个自诩为君子的人,他们内心都隐隐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压榨女性这一条上的卑劣,便用自古以来,不是一贯如此吗来给自己找借口。

    可就如迅哥儿说的那句“从来如此,便对吗”

    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它依然像个炼蛊场,一代又一代的女人,在这炼蛊场里厮杀着,有些不愿再成为迫害自己下一代的蛊,她们觉醒后,守护自己的下一代,有一些人,又将这种厮杀和规训,用到了她们的儿媳妇身上。

    过去的江柠,被困在这个从来如此的局中,如今的她,已经从这样的局中走了出去,并且不愿意再回来,不愿意再进入这个曾经紧紧的捆缚着她,让她无力挣扎的局了。

    江爸一个人坐在那垂头坐了很久。

    江妈就看不得他那德性,忍不住说“行了,摆那鬼样子干嘛还不赶紧把地基打好了,咱们去深市卖盒饭,顺便找找松子。”

    江妈现在脾气克制了很多,今年的严打,枪毙了很多人,尤其是深市,更是严打的重中之重,她就很怕江松也在其中,说话也很注意,生怕自己不修口德,报应在了江松身上。

    江爸抬起脸,朝江妈笑道“爱莲,来,陪我喝两杯。”

    江妈呸了一声“喝喝喝,就知道喝”她后面那句咋不喝死你没有说出来,而是替江爸拿了米酒过来。

    吴城电视台中,台长一早就给吴城一中的孙校长和吴中的校长打电话,问他们江柠和宋培风有没有从冬令营回来的事。

    一听说两人回来了,就赶紧给之前负责采访江柠、宋培风的记者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去采访江柠。

    他们主要想采访的人,当然还是宋书记,可宋书记不接受采访,倒是可以采访宋培风,但只能在吴中的校园里做个简单的采访,而不论是教育局,还是县政府,还是电视台,都是想做一期专访好好宣传的。

    江柠在店里接到了电话,江爷爷一听,还有电视台的人来采访,忙将自己身上的衣服拉了又拉,看身上衣服都整整齐齐,没有给孙女丢脸,这才高高兴兴的坐到摇椅上,等着记者上门。

    上次记者来采访他时,他夸了孙女好多的话,天天守在电视机前,连他喜欢的包青天的重播都不看了,天天守着他们的县电视台,结果守了大半个月都没看到。

    他们的县电视台是个没什么人看的十八线小破电视台,除了新闻就是广告,都没什么节目,谁要看这种电视台,他们一般都是看省电视台和几个播出热播剧的电视台,为了那段采访,他愣是守着县电视台看了大半个月的新闻和广告。

    因为有采访,几天未见的江柠和宋培风又凑到一起。

    记者和摄影师看到他们后,顿时眼前一亮,实在是这两个重点高中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好,就连相貌都这么好,不得不说,这对他们的节目来说,也是一大看点,谁不愿看年轻的帅哥靓女呢

    两个人,一个是吴中的,一个是一中的,两个人在一起采访时,以吴中为背景不对,以一中为背景也不对,宋培风干脆走到江柠的店铺面前,以江柠的店铺为背景,来采访。

    记者回头看了眼店铺后面,在门口晒太阳的江爷爷,让两个人先做自我介绍。

    她将话筒举到宋培风嘴巴边,双目晶亮的看着他。

    她是一个年轻的圆脸女记者,为了上镜效果,她还给自己上了妆,将脸涂的非常白,可脖子和手却没有涂,一个很明显的上镜妆。

    她身边跟着一个扛着摄像机的男摄影师。

    宋培风只简单的介绍自己说“我叫宋培风,是吴城高级中学的二年级十班的学生。”

    她又将话筒递给江柠,眼睛不由羡慕地看着面前这个高挑瘦削皮肤雪白的小姑娘,眨了眨眼睛。

    江柠脸上是带着笑的,笑的亲切又友好“我叫江柠,是吴城第一高中高二年级三班的学生。”

    女记者笑着问“听说你们一个提前被清大录取了,一个被京大录取了,请问是真的吗是怎么被提前录取的呢能和我们详细分享一下吗也好让我们后面的学子们,学弟学妹们,学习一下我们这一届的两位天骄,将来也以清北为目标,考上清北”

    她站在宋培风身侧,自然又是先让宋培风先说。

    他们都是知道宋培风家世的,他们都不由自主的以宋培风为主,眼睛和关注力主要都在宋培风身上,这也是人之常情,江柠心里清楚,却并不在意,在镜头前,她笑的很是温婉随和,整个人落落大方。

    可惜,宋培风好像并不太配合,只简单地点了下头“是真的。”他指着对面吴中大门楼上的横幅说“上面都写着了。”

    被噎了一下的女记者

    女记者微笑“是的,只是据我所知,你们才都高二对吗能在高二年级,就被清大提前录取,平时是有什么学习的诀窍吗”

    宋培风又看了她一眼,说“我们是通过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奖,在冬令营中被清大和京大两所学校的招生老师提前招入的。”

    见宋培风丝毫不配合自己,女记者笑着点头说“那请问你是怎么走上竞赛这条路的呢平时在学校里,要怎么平衡竞赛和校内成绩的呢我之前在吴中的公告栏上看到,宋同学不光是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金奖,在中考的时候,也是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吴中的,对吗”

    宋培风见她只采访自己,丝毫不理旁边的江柠,笑着转身,稍稍侧身面相江柠这边说“现在全县第一不是我了,我早就被她超越了。”

    他笑的时候,真是满满的少年气,穿着吴中的校服,吴中的校服是藏蓝色与白色相间,明明不是太好看的校服,穿在他身上,却如小白杨般挺拔。

    女记者微微一愣,又把话筒递到江柠嘴边“原来这位就是我们吴城的新任县状元,难怪能在高二的时候就和这位宋同学一样,提前被京大录取,请问你是怎么走上竞赛这条路的呢”

    江柠非常配合的,微笑脸说“学校需要我,吴城需要我,我就报了。”

    女记者眼睛微微一亮,刚刚在宋培风那里采访受挫,此时到江柠这里,节奏终于正常了,忙问“那请问你是如何平衡竞赛与校内考试成绩的呢我之前在一中的公告栏中,看到年级第一依然是你的名字,我听说你刚进一中时,成绩并不好,请问你是如何做到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做到超越旁边的宋同学,成为全县第一,还能在全国奥赛这样具有含金量的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呢”

    公告栏之前来一中采访时,就已经拍过,到时候剪切一下就可以。

    江柠配合地笑道“坚持努力坚持不懈的努力”顿了顿,她又说“与此同时,我还得到了一中非常多老师的帮助,我的班主任王盛鹏老师、教务处张主任、计剑伟老师、夏云之老师等等,他们都是非常认真负责任的良师,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其中,夏云之老师并不是我的任课老师,她曾在我非常困难的时候,对我伸出了援手,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她,可能就没有如今的我,夏老师或许并不记得我,毕竟像夏老师这样温柔的好老师,可能在不经意时帮助过很多同学,但我还是想对夏老师说夏老师,谢谢你”

    她很认真的对着镜头鞠了一躬。

    今生她和夏老师并无交集,可她却无法忘记恩师。

    摄影师的镜头,没有错过江柠眼中的一抹水光。

    最后记者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江柠想了想,说“对于农村出生的人来说,读书或许不是唯一的路,却是很多女生改变命运的路,在这条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坚持”

    相信我,我会走给你们看的

    之后记者又单独带着宋培风,在吴中校门口拍了一会儿,又带着江柠来一中校门口拍了一会儿,还去校园里,他们各自的班级都拍了。

    之前学校采访的部分,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拍过了,不需要再拍,剩下的,便是补足江柠家人的采访。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年初三年节期间,还能接到电视台领导们电话催促的原因。

    之前江柠、宋培风在集训队还未回来,想去江家村采访,却没有船去的时候,又从吴城一中的老师那里了解到,江柠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可能要年底才能回来。

    年底他们放假了,还没开工呢,领导就催他们赶紧去江家村采访“等节后,人家都走了”

    现在人出去打工,普遍是初六上班,初五就收拾行李都出去,年初四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到了年初五,说不定江爸江妈他们又走了,又采访不到人了。

    一中的校领导们早就等着江爸江妈他们回来,去江柠家里报喜了,可之前,从江爸给一中老师们打的电话中,知道他们要到年底才回来,二是江柠还在冬令营没回来,而且具体是什么情况,京大招生老师那边还没过来联系到学校,现在江爸江妈江柠都回来了,学校在两个记者采访完了后,也带上了他们早已准备好的大红花、奖状、奖学金等一大堆东西,又去江柠店里邀请江柠和江爷爷和记者们一起往江家村去了。

    江爷爷老早就想回去了,他真是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炫耀,都不能回去,真的是锦衣夜行,可把他憋坏了

    这次居然能和电视台的记者,还有校领导们一起回去,那这是衣锦还乡啊

    江爷爷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可他还是看向江柠。

    江柠最受不得的,便是爷爷这小心翼翼的姿态,他这一辈子都是这样小心翼翼的。

    她当下就收拾了背包,扶着江爷爷,坐着一中承包的小面包车,往水埠镇去了。

    可把吴中的校领导们给眼红坏了。

    吴中面临着和记者们同样的问题,就是,他们能宣传宋培风这个学生,却不能宣传他的父亲,所以像什么大招旗鼓送奖学金这种行为,吴中都做不了。

    一个记者一个摄影师,就这么扛着他们的装备,和一中的孙校长、大小王主任,一起去临河大队去采访。

    孙校长不知道是不是从张主任那里得到了灵感,可以说是将高调进行到底,还想将大红花绑在江柠身前,就这么让她回去,被江柠连连拒绝。

    孙校长被拒绝也不生气,到了水埠镇上,叫王老师去买了烟花爆竹,用个大红袋子装着,一起拎到了车上。

    他们一路绕过了炭山,又绕过了磅秤,又绕过了江小姨所在的乡,绕了个大圈,然后又走了一段非常崎岖颠簸的山路,足足坐了近三个多小时,中间有一处山涧,山涧溪水潺潺,众人只能淌水过去。

    这大冬天的,居然要淌水。

    女记者问江柠“这么冷的天,你就这么打算淌水过去吗”

    江柠淡然地说“都淌习惯了。”

    她要背江爷爷,江爷爷不让,要自己淌水过去,被已经长到一米六几江柠,一把背在了背上,抱着江爷爷瘦长的大腿,一点一点,从清澈,又冰冷刺骨的山涧溪流中淌过去。

    其他没在冬天淌过水的人,都傻眼了,尤其是女记者,她是实在没想到,江柠所在的村子,居然如此的偏远。

    江柠解释说“这是路没开通,等以后路修到我们大队,就会好走很多,现在我们大队的人出行,基本都是靠船。而且这是冬天,水落而石出,山涧里的水都浅了,平时水流湍急也比这深的多,大概到腰的地方。”

    他们坐船是容易,可回去他们没车没船,这么多人,总不能歇在江家村啊

    这也是他们选择承包面包车来江家村的原因。

    有路过的人,看到他们面对着山涧,不敢过来,从家里拿了个铁锹出来,还叫了两个人来帮忙挖沙子,说“你们是第一次来我们这吧一看就是没经验,你们要在车里放一把铁锹,找个水浅一点的地方,扔几块石头下去,挖点沙子过来,水不就平一点了么”

    他挖了一会儿,看差不多了,指挥面包车师傅“好了,开过来吧。”

    面包车师傅看着山涧的水,又看看自己的车轮,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车子被水泡的发动不了,最终还是开过去了。

    江柠淡定的用包里毛巾擦干脚上腿上的水,船上保暖鞋,继续上车。

    从头到尾,摄影师都开着摄影机拍着。

    帮忙填砂石的人,看他们又是扛着摄影机,又是拿着话筒,那个女记者,还把自己画了个大白脸,都纷纷好奇地过来问他们是到哪里去。

    女记者一看这些人问,扛着摄影机的男摄影师,也默契地打开了摄影机,女记者问他们“请问你们知道我们吴城出了两个清大和京大的高材生吗”

    这里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水埠镇,又哪里会知道吴城的事

    闻言都纷纷摇头“不知道。”

    还有不想被采访的人,面对摄像头转过身摆摆手“不知道不知道。”

    有听到热闹跑来的年轻人,他们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从赌博桌上刚下来,见到有记者,头伸到摄影机前,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问记者“是我们山涧乡的吗”

    他的普通话,遭到了船上很多他同伴的嘲笑,把他笑的脸涨的通红。

    当地人的风气真的很奇怪,他们自己不说不通话,也看不起,甚至嘲笑所有非水埠镇的外地人,任何口音与他们不一样,试着说普通话的人,都会被当地人用当地一个土话,类似于南蛮北侉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比如说“嘁,还学侉”

    “侉子”

    像小江叔奶奶这种一辈子都改不掉自己原来口音的,村里很多人喊小江叔奶奶,都是直接喊她“侉子。”有时候喊小江叔爷爷,都会直接喊“你家侉子婆娘呢”

    侉子,侉子,在当地人眼中,是一种很贬低别人的话,这导致在农村很多想学普通话,想说普通话的人,在老家,都不敢开口,就怕惹来别人的嘲笑,反倒是他们去外地打工,不论怎么说普通话,都不会有人嘲笑他们。

    当然,他们不学着说普通话,在外地也无法与人沟通。

    女记者笑着说“是水埠镇的。”

    女记者其实普通话也不标准,用的是吴城普通话,还是带有一些吴城特色口音。

    吴城人讲话一般都用吴城话,这些人见他们用吴城普通话,还以为是市里来的,纷纷打听,他们是不是市里来的,又问他们是到哪里去。

    很快,整个山涧乡的人,都知道临河大队有个女生,是这一届的吴城县县状元,在全国竞赛中,获得金奖,提前被京城大学录取的事了。

    山涧乡,因为在更深的山里,又不像临河大队一样,跟前就是大河,可以通过船只,通往外面。

    这个乡的人,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比外面更封建、更封闭、更重男轻女。

    就江柠所知道的,真是存在的,将刚出生的女婴,放入木盆中,通过山涧的水流,直接冲到下面去的,就有好几起,小时候他们就经常听说,谁谁家的谁谁谁,就是她妈妈在山涧里的木盆中捡的。

    这不是后来大家开玩笑说,你是我充话费送的,一句玩笑话。

    这时候说是从山涧里捡的,那就真是捡的。

    给闺女取名,也都十分简单粗暴,招娣、带娣、盼娣、来娣、引娣、有娣。

    江柠在小学的时候,班里没有见过这样的名字,却在进了初中之后,这些名字她不仅在班里听了个遍,居然还有重名的。

    而能在初中的班级你,被她遇上的,都已经是对女孩子很好的家庭了,这里大部分女孩子,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上过,很多只念了个一二年级,就回家带弟弟妹妹去了。

    计划生育他们往大山里一躲,别说计生办的了,就是江柠这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人,都找不到。

    这个乡的人听到这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你是不是听错了是男娃考上大学,你听成女娃了哪有女娃儿考大学的”

    “就是女娃儿考大学做什么考出来都二十多岁了,还怎么嫁人二十多岁还没嫁人,以后还能嫁的出去”

    江柠他们已经开着车远去,车上的老师们都沉默着。

    忽地,孙校长对江柠说“江柠,等会儿到了你们大队,你就身披红花,我们在你后面上鞭炮,一路簇拥着你回去吧”

    原本以为江柠会拒绝的孙校长,却见江柠眉眼弯弯,欣然应允“好的呀”

    车子都还没到江家村,只到临河大队的范围内,江柠他们一行人就下车了。

    女记者和王老师两人,认真的将大红花给江柠戴上,用大红绸缎绑在胸前,摄影师也拍着,等大红花绑好后,摄影师连忙小跑着,跑到最前面,又打开摄像机。

    江柠搀扶着江爷爷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孙校长,大小王主任,女记者,面包车司机,跑到路边点燃了烟花爆竹。

    从丁家村,穿过施家村,终于到了江家村大房。

    路上,全是被烟花爆竹声引出来,站到路边看热闹的人,他们就看着一个女孩子,身戴红花,走在最前,后面两个男人拉着一张巨大的横幅恭喜临河大队江家村江柠同学考上京城大学

    很多因为过年回家,闲着没事就聚集在赌桌上的年轻人们,听到热闹,也都纷纷走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每个前来看热闹的人,都看到了这道横幅。

    中途烟花爆竹不够,他们遇到施家村小店的时候,孙校长迈着长腿,买了一袋子回来,鞭炮和烟花像不要钱,一路走,一路放。

    一直走到江家村下面的大队部这里,他们身后,已经浩浩荡荡跟了一群看热闹的大人小孩。

    很多江家村的人都跑下来看热闹,大队部里面的大队书记他们,也从大队部出来,就看到被许许多多的人,簇拥在人群的最中央,身穿红绸大花的女孩,身后被两个主任拉着的横幅。

    孙校长看到他们从大队部出来,气势像大佬一般,迈着长腿走到大队书记面前,对他握手说“你好,你们是临河大队的干部吧我是吴城一中的校长,我姓孙,我们是来恭贺我校学生江柠考上京城大学的事。对了。”

    他松开大队书记的手,侧身向他介绍女记者“这是来采访临河大队和江柠同学家人的吴记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