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胤礽对于这个比较“含蓄, 只能意会”的请求,却是听着有点儿迷迷糊糊的, 就直接问道“不熟悉礼节没有关系, 和万先生一样以“一介布衣”的做事也可以。不过孤好像有些不大明白。文先生可否方便直说。”

    四位先生当然都看到了小太子脸上的那丝迷茫。感叹一声,到底还是个小娃娃, 还是个被当今皇上宠着长大的娃娃。

    自觉有点儿内疚, 觉得眼前这情景, 好像是四个大人欺负一个娃娃一样的王启之,忍不住开口解释“太子殿下, 他们中有的人的情况,和老师,或者王夫之先生家里的境况差不多。”

    闻言,胤礽表示了解的点点头。

    都是曾经矢志抗清,家园遭受战争之苦,可能现在还自称前朝遗民的江南文人。“孤明白了。几位先生请不用担心。”

    “出生成长在前朝的文人百姓,确实是有其两难之处。皇阿玛和孤一直都很体谅理解。”

    “对于他们能暂时放下一切纠结恩怨,为了华夏大地长久的繁荣昌盛, 这个共同目标, 前来京城助阵。皇阿玛和孤都很欣慰, 热烈欢迎。当然也会格外优待照顾。”

    “你们的顾虑孤也大致明白了。请几位先生放心,此事孤会和皇阿玛提及的。”

    想到顾炎武先生,被豪绅同乡,也就是目前的莱芜知县叶方恒多方陷害,甚至前几年还被叶方恒收买的刺客跟踪追杀不休。

    再想到历史上的康熙年间, 那几起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事件,其告密者也都是身为汉人的官员或者是士绅,胤礽就有点儿感叹。

    希望到时候,不要出来几个要借着朝廷之手,来打击陷害同乡或者好友,解决个人恩怨的汉人文人或者官员。

    看四位先生好像都有点儿呆愣,小太子反应过来,他好像又说的太过直接了

    控制自己想摸摸鼻子的小习惯,胤礽接着说道“其实,皇阿玛和孤也很是同情,顾炎武先生家里曾经发生的那些事儿。”

    “还请四位先生和你们的友人们说清楚,多注意一下自己身边儿的人,平时尽量谨言慎行。”

    “不过孤也明白,人心难测,很多事儿都是无法预料的,也无法防止的。总不好因噎废食,离群索居和外界没有一点儿交际。”

    四位先生听了这番话,又沉默片刻,才算是平复了受到惊吓的心情。文平之先生忍不住感叹道“谢太子殿下理解。皇上和太子殿下明察秋毫,宽宏大量,是吾等想差了。”

    “老师确实是和叶方恒有些家仇私怨,甚至因此有过牢狱之灾。这些年来老师远离故土,乔装打扮,隐姓埋名,一方面也确实是为了躲避仇敌追杀。”

    小太子听了点点头,“顾炎武先生在那种情况下,还心怀万民,剑游天下,用双脚丈量着华夏大地,在金石考古,方志舆地,这些方面深入研究,造诣深厚,让孤实在是钦佩不已。”

    “更难得的是老先生边行走各地,边考察民生,著书立传,传播他的学说。孤的皇阿玛也是时常对顾炎武先生的“华夏天下观”感叹连连。”

    听到这里,万斯年先生发出一声叹息,“太子殿下,说的可是顾老先生晚年后,主张的天下一体,华夷一家”

    胤礽微微颔首,“正是这点。”

    “孤也经常和皇阿玛探讨这些问题。孤认为,天下的老百姓,不管是哪个民族,不论在哪个朝代,所需要的,都只是在太平年月里吃饱穿暖,衣食无忧。”

    “既然现在都已经在一个天下,不若以后多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儿才是实在,让大清国的各个民族,都友好融洽的共同生活在一起。”

    姚谨之先生对此观点很是认同。时局如此,再怎么区分华夏蛮夷,都有些迟了。

    “太子殿下,老师现在确实是认为,华,夏二字,代表的只是两个地方或者中原大地。战国时期的左传曾经对于华夏下过定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章服之美,谓之华。”

    “老师游遍大半个天下,也曾经到过蜀中以及云南,广西等各少数民族聚集地,对于他们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多有了解,因此对于天下的大义也就理解的更为广袤,震撼人心。”

    小太子真心实意的称赞“顾老先生真不愧是我们大清国的“ 朴实治学”的开山始祖。这种亲力亲为的深入各地方市井村落,察访取证,口问手写,严谨实在的治学态度,实为后人楷模。”

    “前朝谭希思先生所著的四川土夷考散失,仅有第三卷残存于世,实乃是一大遗憾。以后世人研究四川少数民族历史,估计都要仰赖顾炎武先生的蜀中广记。”

    不从历史角度,单单是对小太子个人来说,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顾炎武先生作为一名饱受改朝换代苦痛的汉人,能做出这样大气磅礴的华夏“天下观”,真的是实属不易。也难怪让后来所有的华夏人民都真心的感佩他。

    老先生推翻了儒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华夷学说,游学各地宣扬“华夷一家,兴利天下”的主张,当然让自家皇阿玛无话可说,只有数声感叹。

    尤其是还有顾老先生的母亲王老夫人,在以身殉前朝之前,留下的那句遗言在先。 “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简直是,哎。

    现在顾老先生能把他的嫡传弟子,派到京城为官任职,实在是。哎,小太子也只有在心里默默的替老先生叹息数声。

    七想八想的小太子回过神来,才发现四位先生又都呆愣了。

    对着小太子疑惑的小眼神,万斯年先生满脸苦笑,“太子殿下,为何单说顾炎武先生是“朴实治学”开山始祖”

    文平之师徒三人虽然也是震惊,但是好歹是又惊又喜。因此文平之先生立刻谦虚惊恐的表示,“老师常说,天子有才之士众多,他也只是其中之一。太子殿下如此赞誉,老师若得知,肯定是觉得愧不敢受。”

    小太子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样夸奖顾老先生,有点儿像皇阿玛说的,忽视了黄宗羲先生的大弟子万斯年先生“面子”。

    “四位先生不要误会。孤不懂很多学问,这些只是孤的个人观点。如有疏漏之处,还请四位先生不吝赐教。”

    “孤的理解,当世三大家,黄宗羲先生,王夫之先生,和顾炎武先生。”

    “王夫之先生的学问朴素唯物,认为“天理存于人欲,当均天下”;黄宗羲先生的学问注重法理公正,主张“以民为本,法治天下”;顾炎武先生的学问则是朴实,注重实际,主张“文化天下,兴利天下”。”

    “三位先生的主张都是济世救民的良方,安国定邦的大道理,分权,法治,富裕。”

    “只是王老先生离群索居,不问世事,所著书籍暂时只在少数人之间传阅。而黄宗羲先生虽然一直在浙江书院做馆讲学,却是一直没有再北渡过。只有顾炎武先生不辞辛苦,四处游学,为天下老百姓所熟知。”

    “皇阿玛和孤要的,不是一个短暂的太平盛世,而是国富民强,震慑内外,四海升平,华夏大地再无战事。”

    “因此,就需要把“分权,法治,富裕”这些简单朴实的学问,应用到实际中去,传播到田间市集,为大清各个阶层的老百姓所熟知。大清各个民族的人们都能够自我觉醒,自己立起来,方为国家长治久安之根本。”

    王启之看着这个金娃娃一本正经的,在绳祖兄的面前这么直白的表示,黄老先生这些年意志消沉,现在就是一个教书先生,忍不住心里乐呵。这岂不就是,所谓的越描越黑

    万斯年先生忍不住又无奈苦笑,小娃娃就是这么凡是只看表面,眼里黑白分明,他哪里真的能懂得,老师和王夫之先生心里的痛苦无奈

    “太子殿下,草民大致了解你的想法。你放心,关乎江山社稷的百年大计之事,家师会慎重考虑的。”

    “草民有些好奇,此次大清律的稿件,太子殿下是怎么想到那些条条列列的可是有哪位法家大贤参与其中吗”

    就他目前亲眼看到的几个条列,他的老师都没有研究的这么明白透彻。想想老师的岁数和多年来对于律法的钻研,大家伙儿实在是难以相信,这是出自刚刚满七周岁的太子殿下之口。

    “万先生,没有法家大贤。皇阿玛说孤是小儿无知,因而无畏。”

    “起因只是孤要办一个休闲读物,特别是要让女子和孩童都喜欢订阅的民间报纸,藤萝日报。当时皇阿玛不同意,担心遭到士族保守派的反对,计划着徐徐图之。”

    “当时又因为在实施给汉家女子放脚命令的时候,处处受阻。皇阿玛感慨做事困难,告诉孤,他命令官员们修订大清律都好些年了,还没有丝毫进展。”

    “所以孤才想到自己动手,帮皇阿玛分忧。为了赶速度,就在翰林院找了几个写字速度特别快的官员帮忙。”

    四位先生互看一眼,心里是同样的复杂心酸。

    难道就是因为面前这位“学皇上本着脸装大人”的小娃娃,无知无畏,打小受宠,没见过什么世间苦难,人心险恶,所以没有大人的权利欲望,也没有大人世界的等级界定,只是以一颗至纯之真的童心,就对天下万民抱有同等的仁厚善良,进而要“分权,法治,富裕天下”

    万斯年先生心里对自家老师是满满的同情。

    文平之师兄弟三人心里也是对自家老师满满的同情。

    辛辛苦苦的到处寻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一辈子苦读不缀,反复研究,古今论证,结果还不如一个小娃娃的“无知之言”

    面对丝毫不觉得自己又多聪明灵慧的小太子,几人中最为自负的王启之也忍不住叹息,“太子殿下,吾等苦读多年,却大大的不如你的“小儿之言”。惭愧惭愧,实在是惭愧。”

    小太子摇摇头,“几位先生切勿妄自菲薄,孤是看了三位大家的著作,站在先人长辈们的肩膀上才会有这些想法儿。”

    “孤经常和皇阿玛说,孤只是在历代伟人圣贤的学说上,做了一个粗略的总结而已。实在不值得一提。”

    “孤的玩具处,才是孤真正做的一件事儿。不过它也是在黄履庄和很多匠人大师们的帮助下才建设起来的,皇阿玛还不让孤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零件儿。当然孤也不确实不会炼铁生火这些。”

    感受到几位先生的心情恢复了一些,没有刚刚那一瞬间的低沉了,小太子就拿出他昨天晚上做的课表,递了过去。“这是有关几个学院的汉文化课单。几位先生看看,可有什么异议”

    这下,文平之先生师兄弟三人和万斯年先生一起苦笑了,“太子殿下,此事可是已经定夺”

    四书五经居然只保留了诗经,孟子,论语,礼记,周易,却是加入了史记,道德经。尤其是,小太子还把黄老先生和王老先生,以及自家的老师的一些著作也给加上了。

    再看看下面一张纸上,其它的那些法家,算学等等各方面的课单,他们都觉得,“无知无畏”的太子殿下,这是要把天地给翻个跟头了。

    关键还有一个极尽宠儿子的,大权在握的皇上在后头大力支持,让天下人拒绝不得。

    回去后还是让公肃的三弟调到那个地方任职,躲个几年,熊老大人他们知道后,绝对是要闹起来的。

    摇摇头,小太子说明,“这是孤昨晚知道,今天要见几位先生,临时做的。还没有定夺。几位先生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出来。”

    临时做的饶是最稳重沉默的万斯年和姚谨之,也忍不住的想抱头大哭一场。

    太子殿下就没想过,虽然他们也反对程朱理学的一些不合理教条,可是,他们也是儒门中人啊,打小儿接触学习的可都是孔孟之道,圣人学说。

    最终文平之先生咬咬牙,一脸的悲怆壮烈 ,答应道“太子殿下,吾等答应下来了。”

    “不过有关三位先生的著作,还需要和三位先生本人沟通,挑选合适的部分,细细的整理出来。当然,也需要太子殿下配合一件事儿。”

    “文先生,请讲。”

    “可否不公布这份书单,我们只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授课就是。”

    小太子明白过来,他们是要不声张,“偷偷的干活儿”,“可以。按照几位先生的意思来办。”

    说完自己也跟一个偷油的小老鼠一样,眼里露出一丝小狡猾,小开心的笑意。不过小太子在敏感的察觉到王启之他们惊讶的看着他的眼睛的时候,立马收敛神色眼神,变回刚刚一直保持的一本正经。

    顾虑到小娃娃的面子,王启之没笑出声来,却是低着头,捂着自己的嘴巴,双肩不停的抖动。

    小太子无视掉忽然变得一点儿都不严肃,欢乐起来的气氛,对着万斯年先生说道“万先生,可方便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偶尔在几个学院讲讲明史”

    “孤认为,当今天下,能够心无旁骛,一心研究明史的学子,当属万先生了。”

    那知道万斯年先生却是摇了摇头,“太子殿下,草民只擅长自己做事,于讲学一道却是实在不通,有心无力。”

    “孤明白了。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能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并且在自己的长处上,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当为一件幸事。”

    此时王启之缓了过来,笑嘻嘻的开口逗小太子,“太子殿下,可否先给吾等透漏一下,玩具处在下半年有什么新物事”

    “可以。”小太子看着他们都留起来了大辫子的发型,只是发量有点儿少,就建议道“过几天京城会有烫发店开业,几位先生有空可以去试试,把头发烫的弯曲蓬松一些。”

    “太子殿下,折腾发型,不都是女子才做的事儿吗”王启之几乎是有点儿咬牙切齿的说出来这句话。小娃娃不可爱了,居然嘲笑他们年龄大了,头发稀疏。

    “王先生,切勿有此想法。男子有一根粗黑发亮的发辫,也是一种美观。”小太子说完还以示认真的点了点头。 “玩具处下半年,主要研制拖拉机。”

    王启之先生双眼刷了亮了起来。“太子殿下,等这个拖拉机研制出来,开始生产,您看,是不是,可以,那个,”

    这回小太子听懂了,虽然小太子本人只觉得,拖拉机就是一个慢吞吞的拉货的机动车而已。

    “可以。孤知道男子汉都喜欢驾驶机车,到时候送几位先生一辆就是。孤的兄弟们,叔伯们都为了这个来撞木钟。”

    “谢谢太子殿下。”

    文平之先生对于师弟的厚脸皮看不下去,瞧他那个兴奋的劲儿。虽然他也很开心,太子殿下慷慨大方的没有拒绝师弟的无理要求。

    生怕师弟再提出参观玩具处啥的事儿,文平之赶紧的开口,“太子殿下,吾等打扰多时,不敢继续占用你的时间。就此告辞。”

    “好。万先生,文先生,王先生,姚先生,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儿尽管找孤就好,无需客气。宫外头有什么事儿,直接去找府衙也行,孤会和他们打个招呼。”

    和来的时候一样,他们至始至终都是行的鞠躬礼,小太子也视若寻常,反正几位先生能来见他,就已经很好了。

    把几位先生送到毓庆宫大门口的时候,小太子吩咐道:“魏忠,你亲自把几位先生送出宫。”

    魏忠小管事机灵的答应着,让两个小太监带着送给几位先生的礼物,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宫门才回来。

    不提几位先生回去后,打开箱子,看到那些市面上暂时还没有的,日常都用得到的,贵重礼物,以及那十张一千两大银票的震惊。小太子在他们走后,就直接去了乾清宫,给康熙皇帝回话。

    “大体就谈了这些,皇阿玛。您和刑部官员或者是九门提督大人说一声儿,对他们优待照顾一下。儿臣觉得,他们既然主动进京,应该都会有分寸,谨守京城的规矩。”

    康熙皇帝沉吟片刻,虽然他对于今天这四个人,见到太子的时候没行跪拜大礼而有点儿计较,不过还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点了点头,“行,只要他们不在京城宣扬反清思想,煽风点火的以下犯上,皇阿玛就对他们的无礼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都是一伙儿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由着他们折腾,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谢皇阿玛体谅。关于授予他们官职的事儿,儿臣觉得好像不大合适,就让他们和万斯年先生一样的行事,以布衣的身份参加大清律的修订。当然,新办学院的授课讲师身份,是免不了的。”

    “儿臣觉得,几位先生都是赤诚君子,估计不大适合官场。他们的身上,没有索额图大人和明珠大人的官味儿。不适合经常进宫,也不适合进儿臣的詹士府。”

    “皇阿玛不知道,世上还有官味儿这个说法胤礽,你闻闻自己身上什么味儿”

    “回皇阿玛,儿臣身上的是玩具处器械机油的味道。”

    “小子真是厚脸皮。那个拖拉机你也就贡献了几张图纸,就有了器械机油的味儿了”

    “皇阿玛,儿臣说的是气质内涵。”

    “哦,可是皇阿玛没闻到你的机油味儿,只闻到你的呆气。你这一张口,又许出去一辆拖拉机不说,还把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也给送出去了。”

    瞅了一眼脸上有一丝不服气的儿子,康熙皇帝继续打趣他,“你这么大手笔的送礼,就不怕惊吓到,这些本来就心情忐忑的江南文人”

    “不会的,皇阿玛。几位先生都是做大事情的人,不会有这些拘束,小家子气。他们邀请人进京,肯定要花费颇多。儿臣代表皇家,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

    “代表皇家合计着,皇阿玛还要把你装大方送出去的银子,再给你补上越说你这脸皮越厚了。”

    康熙皇帝笑着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很小的事儿,儿子开心就好。想着他心里装了一天的那件大事,忍不住的就叹了口气,“儿子,这次北巡,估计,你是去不成了。”

    “可是事情有什么变故没事儿,皇阿玛,儿臣以后出去的机会多得很。您尽管出去巡视北方就好,这次儿臣就留在京城看家,保证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稍稍惊讶一下,小太子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只是想去木兰看看,那个曾经在蓝星上赫赫有名的天然氧,哨鹿之所,是如何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那些万顷松涛,水流潺潺;山高草密,繁花似锦的怡人景色。

    对于出远门,小太子却是并没有,其他人那样热切期盼的欲望。反正,景色在那里,又不会跑了更不会消失。他什么时候去欣赏游玩都行。

    康熙皇帝听了,无奈的摇摇头。他就知道以儿子一贯的冷清安静的性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是这么个平平淡淡的反应。

    长这么就没在京城逛过,也没啥感觉。唯一的一次提出要逛四九城,还是因为要带兄弟们去见识一番。倒是显得他这个皇阿玛有些优柔寡断,舍不得离开宝贝儿子,哎。

    “这次北巡的行程安排已经定下来了,二十五日就出发。可是今儿个都初十了,修订大清律的摊子却是铺的越来越大。”

    “皇阿玛估计,八月份之前,这些吵闹的难分难解的大臣们,根本平静不下来。这朝堂上下,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合适留下来镇一下场面的。当然,把他们留下来也镇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