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

    有了李治和武皇后的帮忙, 李洽那边的行动变得愈发顺利起来,别的不说,找的演员都更靠谱, 新的故事也编出来了,而且还不止一个版本。

    最普通的版本是某个胡商做生意的时候看到了这镜子, 深感奇货可居,花了大价钱将镜子买了回来,可惜路上碎掉大半, 只留下几面,准备赚上一大笔好回家乡做个富家翁, 以后不再辛苦往来两地了。

    狗血一点的版本是很遥远的西方某小国王子国破家亡, 逃亡的时候,打包了王宫里面值钱的东西, 想要借此复国, 结果路上遭遇了马匪,王子被杀,其他随从被杀的杀,抓的抓,还有几个见机不妙, 抢先跑路了, 他赶走的大车夹层里面就藏着几面镜子, 他们现在无处可去,只想要卖了这些镜子安心度日。

    不过, 故事的核心就是, 这些镜子是从遥远的西边传来的,相隔数万里,别说是镜子了, 就算是普通的商品运送到这里,价值也得指数级上升了。事实上,李悦压根不知道,当年威尼斯垄断镜子制造的时候,书本大小的镜子当时就能卖两万英镑。那个时候,英镑的购买力那是堪比黄金的。所以,放在大唐,十万贯一面镜子,其实还真的不算贵。

    大家对于这些并没有怀疑,很多人都知道,玻璃和琉璃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但是因为原材料还有别的问题,西方那边是高温玻璃,中原一直以来是低温玻璃,所以,玻璃的品质相差也比较大,中原这边的玻璃器皿不耐热,也只能用来当做摆设。另外就是,因为原材料不够纯净,自然会导致玻璃溶液里面充满了杂质,然后就是那种浑浊的模样。像是那等比较通透的琉璃,也只有一些西域来的商人才带来过,不过他们的玻璃也是有颜色的,一般是蓝色或者是红色,透明的也没见过。

    而镜子用透明的琉璃做成,一想就知道成本不菲,再要将琉璃变成镜子,还做得这么大,路上也没被压碎,这不是稀世珍宝,什么是稀世珍宝

    别说什么世家都是诗书传家之类的话,他们本质上都是贪婪的,所以有了这等奇珍异宝,谁不动心呢因此,一个个都去找那所谓的胡商商议购买,价格那叫一个越抬越高,那胡商也是鬼祟,前脚喊着已经不多了,后脚就满脸不舍“最后一面了,最后一面琉璃镜,就给你们了”

    他这个最后一面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最终,那些琉璃镜全部卖光,李洽都忍不住诱惑,将自己手头那面靶镜也出手了,巴掌大的靶镜,就卖出了八万贯的高价,其他那些镜子,多的卖了二十多万贯,少的也买了十好几万贯,最终,二十面镜子,卖了近四百万贯的高价。

    此时,李悦已经返回了宁州,长安那边的风风雨雨,他根本就当做是不知道。也有从长安过来的商人,在那里津津乐道那些镜子的事情,还有人说,那些镜子是西王母的梳妆镜,一些读书人,甚至直接称呼它们为瑶台镜。这一听,档次顿时又上去了

    宁州这边一帮乡巴佬听得那叫一个目眩神驰,有一些直接在那里询问那些胡商的消息,有几个还信誓旦旦,之前似乎看到有类似的人从宁州经过的,早知道那些看上去有些落魄的胡人就有这样的好东西,哪能让他们去长安啊,他们宁州这边怎么着也该买个一两面下来吧顿时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李悦这边,便是高正和朱娘子都听说了这事,高正还好,哪怕如今府里很有钱了,他依旧保持着本色,能不花钱,那是绝对不会花钱的,对他来说,镜子什么的有什么用,铜镜还能融了做钱呢,玻璃镜子手稍微重一点就碎掉了,到时候可就没啥用处了,不当吃不当穿的,没有就没有呗

    而朱娘子呢,却有些遗憾“殿下你之前也在长安呢,怎么不想着买一面回来,哪怕小一点的也可以啊,过几年殿下你就该议亲了,等到议亲的时候,拿出这么一面镜子做聘礼,便是那几家的小娘子也愿意嫁给殿下呢”

    李悦只是一笑“我觉得高总管说得有道理啊,这玩意不当吃不当穿的。还有,娶了那几家的女儿又是什么好事了她们眼高于顶呢,未必瞧得上我们老李家呢”

    朱娘子就算是在宫中多年,见识比以前强得多,知道了五姓七家的名声,但是,她知道的也就是娶妻要娶五姓女,其他的还是满头雾水。这会儿不免有些愤愤不平起来“虽说是五姓女,殿下还是王爷呢嫁给殿下,不比嫁给那些小官强得多”

    事实上,若是李悦对外放话表示自己想娶一个五姓女,那几家都会主动递上橄榄枝的,毕竟,面子是面子,利益是利益。五姓女不是没有嫁入皇家的,所以再多嫁一个没什么,毕竟,李悦代表着的利益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圣人在世,也要心动的。何况,孔夫子这会儿还没被捧成圣人呢某种意义上来说,嫁给皇帝都未必有嫁给李悦这样的利益。

    像是李治娶了王皇后,王家是封了个国公,王皇后的舅父也得以升官,但是王家又真的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了吗实际上并没有,甚至,因为王皇后不得宠的缘故,王家不得不帮着王皇后做了不少事情,偏偏王皇后被废,还是因为摊上了巫蛊之事,这甚至导致世家女的素质都遭到了怀疑。原来你们这些世家女也会玩什么扎小人跳大神那一套,真到了那个时候,一个个也就是跟泼妇差不多嘛。要不是五姓七家多半内部通婚,就这么一下,五姓女的婚嫁行情都要被砸下去许多。

    而李悦不同,李悦身份正好,作为先帝之子,不需要争夺皇位,不管是谁做了皇帝,他都不会有多少麻烦,等到他这一辈的人死得差不多了,说不定他还能捞到一个宗正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李悦绝对是个人才,世家此时并未对工匠之类的有什么鄙视之情,事实上,这年头的士大夫,掌握着各种匠造之术的其实不少,不像是后来,一般都是外行指导内行了整体来说,隋唐时候的士大夫平均素质绝对是远在后来的士大夫之上的。像是李悦这样的能力,放在宋明的时候,那多半是要被正统的读书人鄙夷的,但是放在这个时候,大家又不是瞎子,李悦随随便便拿出点东西来,都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而对于世家来说,财富就意味着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部曲,还有更大的影响力。真要是李悦变成了自家女婿,就算不能全给自家,但是,有那么两三个,他们也知足了

    可惜的是,他们倒是想得好,但是李悦的婚事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是李治,还是武皇后,都不会同意他娶一个五姓女。李悦甚至怀疑,要不是武皇后跟自个的娘家不和的,她能给自个选一个姓武的。不过,武家年轻一代似乎没听说有什么出色的女子。

    李悦很快将这事抛诸脑后了,他相信,等到自己到了成婚的年纪,对于自己的婚事应该还是有着自主权的。李悦上辈子也谈过恋爱,是他上大学的时候,但是后来还是分掉了,主要是对于未来的分歧,李悦是个胸无大志的,毕业之后就通过校招进了国企,而女朋友毕业的时候,却是拿到了大厂的offer,李悦的日子波澜不惊,工资不高,也没太多的压力,但是呢,相对应的,前途其实一眼就能看到头,除非能够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混上个办公室主任之类的位置,否则的话,一辈子也就是那样了。而女朋友却是个比较上进的,被ki鞭策得不断向前,收入很快就有了很大的起色。她想要通过内推让李悦也进入公司的另一个部门,但是李悦却拒绝了,最后两人吵了一场,便和平分了手。之后李悦就再也没谈过,也能坦然地听办公室里面的大姐调侃几句,说点带颜色的段子,那个时代,大家其实对于结婚成家都不太热情,生活压力太大,单身的生活多开心呢,结婚之后,就要承担一个家庭的压力,我还是个宝宝啊呐喊jg

    大概是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事实上他当年对之前那个女朋友其实也算不得有太深的感情,他们当初之所以在一起,其实也有些阴差阳错的地方,只不过正巧在荷尔蒙爆发的季节,被认识的人一撮合,便半推半就了,实际上,互相之间其实没有太过浓烈的感情,所以,分手也就分手了,李悦甚至觉得松了一口气,毕竟,在你想要做一条咸鱼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拼命想要你翻身,也是一件叫人烦恼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朱娘子提到了这件事,李悦也没上心,他潜意识里根本没想到如今时代已经不同了,老李家绝大多数人都早婚,所以,距离他考虑这件事其实也没几年时间了。

    不过,总归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就算是知道,李悦也不会放在心上,他如今还在盘算着,什么时候正式推出玻璃制品,好再坑那些世家一把呢李悦早就想好了,等回头玻璃制品推出来,先控制产量,告诉大家,这是专门从西方那边学来的技术,如今还很不成熟,因此成品率很低,自然价格就很高了,等到先割一茬韭菜,就再出一些品质相对差一些的玻璃制品,将价钱降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就表示如今技术进步了,成本下降了,所以,玻璃制品整体的价格也就下降了。如此,即便是之前高价买了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有认了。再之后,他就将玻璃镜子拿出来,表示,你们之前都被那些胡商骗了,其实玻璃镜子做起来并不算非常困难,成本也不算高,所以,玻璃镜子大甩卖,打折促销喽

    想着那些世家可能会有的反应,李悦觉得自己睡觉都能笑出来,不过这样不好,为了防止露馅,李悦便不再多想这事,反倒是给跟着来宁州的那几个烧制玻璃的工匠布置了新的任务,让他们寻找瓷土烧瓷。景德镇那边的高岭土质量最好,但是产量也就那么多,李悦不打算跑过去现在就将那些消耗掉,但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就没有瓷土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高岭土都适合烧制瓷器的,李悦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记得高岭土应该是白色的,便让人去寻找。

    好在下面的人比李悦见多识广多了,很快有人就提起了一种土,那就是观音土,所谓的观音土也就是前些年才有的说法,毕竟,观音这个词汇也就是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的。灾荒的时候,将草根树皮都吃干净了,大家就真的只能吃土。这玩意一直放到千年后还是有人吃的,不过那是在非洲。李悦记得自己当年在媒体上看到过,却没想到原来中原早就有人吃过这东西了观音土是真的扛饿,因为它根本就不消化,很多人吃观音土吃得活活胀死,这也算是死也不做饿死鬼下面一些人是经历过灾荒的,甚至有好几个吃过这玩意,还记得观音土一般能在什么地方找到,很快,李悦就看到了所谓的观音土,虽说不是白色,但是那也是因为纯度的问题,淘洗一下就好。

    李悦这一代人从来没有感受过饥饿的滋味,通过网络看到的什么饥荒那都没什么真实感,如今亲耳听到那些人说到曾经灾荒时候的情况,不免有些沉默。后世的高产作物很多,但是那也不是天生就那么多的,无论是土豆,玉米,甚至是红薯,都是经历过多年的人工驯养才有了后来的产量。毕竟在野外成长的时候,这些作物其实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块根块茎或者是果实长得多肥大,也唯有人工干涉的时候才会特意挑选出向这些方向变异的品种,一代一代不断培养下来。问题是,别说土豆玉米原本是美洲的,就算是红薯,那也不是中原的原产物,至于这玩意究竟是产自什么地方,李悦也不清楚。

    想到这些作物的祖先,李悦忽然觉得,自己大概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造船,就算是不能找到那些作物,但是茫茫大海却能够为人类大量的蛋白质来源,而有着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大家对于粮食的需求就会降低许多,而人体素质也会跟着提升不少。

    不过,在宁州这边就算是研究造船,也只能研究出那种能够在江河中行驶的船只,而大海的环境跟江河可不一样,所以,李悦琢磨着,自个若是换封地的话,能不能跟李治商量一下,换个海边的封地,李治应该会答应的吧

    李悦这边瓷器的烧制已经进入了正规,最开始烧出来的,自然还是大唐如今已经出现的那种青瓷,据说,原本是打算烧制白瓷的,但是瓷器上头的淡青色一直无法完全去除,只能尽可能烧制成那种淡青色,至于在上面加上什么图案,还有其他什么釉色,这些工匠还没有琢磨出来。不过很多时候,你这边只需要起个头,那些工匠很快就能触类旁通,用他们所知道的各种东西给瓷器上釉,然后就能烧出各种颜色来。他们之前都是烧过玻璃的,对于炉温还有火候的控制都已经心里有数,他们甚至开始尝试着控制炉温来调节釉色的变化。李悦也没让他们一开始就烧什么大器,一开始就是让他们烧瓷砖,就算是碎瓷片也能当做是马赛克来装饰嘛,所以,随便他们怎么折腾都可以,但是,不管烧制出什么,他都要求这些工匠将釉料配比还有火候大致的炉温什么的都记载下来,免得以后都只能是碰运气才能复原。

    时间过得非常快,等到第一批瓷砖烧制出来之后,已经又到了冬天,李悦琢磨一番之后,便干脆带着那一批瓷砖进京了,这些正好可以充作是今年献给李治和武皇后夫妻两个的贺礼。

    这些瓷砖也做得非常精美,上面用专门调试出来的釉色画上了各种花色图案,李悦都想好了,这些正好可以送到骊山去修温泉池子,另外也能给磁窑再拉一笔大订单,如今大明宫还没有真的竣工,但是,李治和武皇后的政治生涯大半可都是在大明宫度过的,要不然,哪来那部电视剧大明宫词呢李悦不相信,在见识了这种瓷砖之后,那夫妻两个不采购一批贴在大明宫里面。哪怕这笔生意赚不到什么钱,但那就是广告,以后,这批瓷砖的销路就不用愁了

    除此之外,李悦这次进京还带上了一大堆的玩具,李弘如今虚岁也算是三岁了,那对夫妻的次子李贤也出生了,如果按照很久之前的说法,李贤才能算是嫡子,因为他出生的时候,生母是皇后,李弘出生的时候,生母还是昭仪。虽说现在不讲究这个了,但是因为武皇后身份的水涨船高,李贤出生的时候,待遇其实是比李弘还要高一些的。虽说李悦之前听说消息之后已经送过去了一大笔的贺礼,但是这次回京,也得另外捎上一份,算是年礼,除了常规的那些之外,李悦准备的就是各种玩具了。比如说木质的拼图,积木,建筑模型,还有什么鲁班锁,九连环之类的益智玩具,零零总总装了好几箱子。

    这些被送到骊山行宫的时候,还是个只会吃奶小婴儿的李贤能玩的就是几个色彩鲜艳的摇铃,而李弘却是对那些拼图,积木之类的很感兴趣。

    “十五郎真是各种奇思妙想,亏他搞出了这许多玩器来”李治饶有兴趣地推了一把不倒翁,看着那化成仙翁模样的不倒翁滑稽地摇摇晃晃的模样,神情很有些兴味。

    武皇后也是笑道“可不是,大概是他小时候想玩的,结果自个没玩上,就巴巴地给这两个孩子送来了”

    李治一听,顿时又生出了一些父爱来,他挥了挥手,说道“如今天冷,就让他住在骊山这边便是了,也省得在长安不得消停”

    眼看着李悦才一回京,在王府里面还没住满一天呢,就大包小包地又搬到骊山去了,许多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跟李悦搭上关系的人不由扼腕叹息。之前就传出了风声,说是宁王想要修建一条从宁州到长安的路,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看李悦的笑话,这年头,修路是一般人能修得起的吗,结果,李悦那边不过是先在宁州尝试性地铺设了一条大概三十里长的轨道,用刚刚研究出来的四轮马车在轨道上走了个来回,顿时,许多有识之士就意识到了轨道的好处,这玩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力。以前的时候,大宗货物运输只能靠运河,要是从陆路走的话,光是一路上人吃马嚼,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粮,而这个轨道呢,两匹马就能轻松拉上一个巨大的车厢,里面塞得满满当当速度也非常快,比起空马跑也慢不到哪里去,同样的距离,现在花费的时间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能够运载的东西也比以前多好几倍,只要算一算里面的差距,大家就只觉得眼珠子都变成了金灿灿的颜色。

    偏偏这轨道只能用宁州钢铁作坊出产的钢轨,宁州钢铁作坊又是李悦的,其他人根本半点都沾不上边,因此便有人上书,表示这轨道运输应该如同官道一样收为国有,意思就是,我捞不到好处,你也别想。不过李治却在朝堂上将这事驳了,毕竟,这轨道都是李悦自费的,你这边空口白牙就要收为国有,人家干吗尤其,现在还没建成呢,你为了这点轨道就跟人翻脸,回头人家不建了,你就白搭了,至于说给补偿什么的,李治不过就是在朝堂上算了一笔账,算了一下那些轨道值多少钱,下面垫着的枕木值多少钱,还有其他耗费的功夫,算出那个补偿数字,户部那边头一个闭了嘴,这笔钱他们是不肯出的。当然,事后他们都悔断了肠子,早知道这轨道有这样的收益,户部砸锅卖铁也要买下来,光是收运费,一年不到钱就能收回来,以后就是净赚。

    一直到朝堂没了异议,李悦那边才开始继续下令修建铁轨,一直到天寒地冻这事才暂停下来,毕竟,天寒地冻的时候不适合打地基,铺枕木,架设铁轨,别搞得回头又搞出什么事情来。但是大家不这么想啊,很多人都怀疑李悦这边是钱不够了,毕竟,每一段铁轨几乎都是钱堆起来的,李悦手里掌握的资源不少,但是现钱未必有多少,因此,又有许多人心动了,想要掺和一脚。

    可惜的是,还没见到人呢,人就包袱款款去骊山了。而在骊山那边,李悦却在跟一个小丫头大眼瞪小眼。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