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当年因为文成公主和亲之事,很是捞了一笔大的,文成公主的嫁妆包括了大量的财富,书籍还有工匠,这极大地提升了吐蕃那边的生产力,高原上其实不缺少资源,那边各种矿产还是挺多的,之前那边很难利用上,但是有了中原的技术之后,他们在武器铸造上有了极大的突破,这也提升了吐蕃的实力。
大唐如今实力增长更加快,之所以拿吐蕃没办法,还是因为高原反应。像是在低海拔的地方,大唐的重甲骑兵和重步兵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而海拔上升之后,别说是穿着重甲了,你轻身上阵,都未必喘得过气来,而自幼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却不用担心这种事情,他们穿着的多半是用高原特有的动物皮毛制作的皮甲,相对要轻便得多,质量也还算是不错,在高原这样的环境下,足够抵御大多数的攻击了。
吐蕃这些年虽说是在埋头发展,也没真的放下过对大唐的关注。当年趁着大唐举目皆敌的时候敲诈了一把,如今依旧怀着这样的心思,结果看着大唐这边将边境不断向外推进,原本那些还有些异心的部族一个个立马乖顺起来,抢着给大唐做狗,还有一些部族甚至恬不知耻地表示自家原本也是正统的华夏贵胄,不过就是之前五胡乱华的时候迁移出来,然后与胡人杂居,才渐渐移风易俗,实际上自家一向是心向诸夏,不敢有片刻忘怀云云。所以,如今在高原脚下,你要是看到那些有着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的人一个个穿着正统的右衽服饰,头发也不再披散,而是梳成发髻,戴着发冠,插着发簪,你也就别惊讶,这些人只恨自己长得不够诸夏,要是这年头有整容技术的话,他们肯定是不会介意去割一刀的。
哪怕这个时候松赞干布已经去世了,但是吐蕃上层还算是比较明智的,一直很知道向周边的人学习,可惜的是,天竺那边如今乱成一团,各个小国,还有宗教之间,恨不得打出狗脑子来。那边或者曾经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如今嘛,那真的是叫人一言难尽,吐蕃能够从天竺那边获取一定的粮食还有各种奢侈品,但是想要得到更加高明的技术,那是真没多少。另外就是,中原佛教传入吐蕃之后,吸收了吐蕃这边原始宗教的元素,已经愈发在吐蕃的宗教领域有了极大的影响力。但天竺那边占主流的如今却是婆罗门教,知道吐蕃开始改信佛教之后,顿时就跟吐蕃这边翻脸了。天竺那边,原始佛教早就被打得节节败退,玄奘能够在天竺取到所谓的三藏真经,也算是他运气好,他一个僧人,被婆罗门教的人抓住了,那是会直接被绑火堆上烧死的。好在他不是西游记里头那个迂腐的唐三藏,一路上估计也犯了不少戒律,不过总算是囫囵着带着许多经文回来了。
不过,吐蕃对天竺其实也瞧不上,天竺人内斗很行,但是真要是打起来,真不够看,要不然当初王玄策也不至于直接在吐蕃借了一点兵力就灭掉了天竺一国了,但是,天竺那边的人也很奇葩,外来的人可以奴役他们,但是,他们依旧会坚持婆罗门的信仰。既然吐蕃开始信奉佛教了,那么,他们就要反对吐蕃。
不断强大的大唐让吐蕃有着很强的威胁感,他们试探着跟大唐的军队交接过,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家除了机动性比较强之外,根本没有半点优势。只要唐军驻守在高原入口,那么,他们就没法像是之前一样纵横掳掠了。
这让吐蕃很着急,思来想去,他们居然又想要和亲了,再娶个公主,将大唐如今的先进技术也学过来,岂不是就能跟大唐对抗了
吐蕃人来的时候肯定没打听清楚,如今大唐未嫁的公主就是帝后二人的心肝太平公主,另外两个之前就因为李弘的建言出嫁了,虽说嫁的不算高门,但是也还勉强说得过去。当年李世民女儿十几个,都没舍得让亲生女儿去和亲,而是选了宗室女。而李治和武后如今就这么一个未嫁的公主,能让吐蕃人得逞
何况,吐蕃如今面对大唐可不占据上风,要不是高原环境特殊,以唐军的实力能将吐蕃犁上几遍还多。结果你们居然还想要来求娶朕的宝贝闺女,失心疯了吧
因此,李治二话不说,直接就叫人在吐蕃人那里炫耀了一下武力,顿时吐蕃的使臣就不提和亲的话了,开始眼巴巴地表示,自家心慕上国文化,所以想要向大唐学习,另外为了让自家的子民日子过得更好一点,所以想要向大唐采购一些物资。
真要是知道吐蕃情况的人在听说了使臣的说法之后,只怕要笑掉大牙。中原从春秋战国时候开始,就非常重视自耕农,这个群体就相当于后世的中产阶级,属于农业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当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户,遇上天灾,甚至要沦为流民的情况下,往往一个王朝也就走向了末路。而吐蕃却是不同,除了贵族,和很少量的自由民之外,更多的其实是农奴,这些农奴是非常苦逼的,他们寿命短暂,几乎要被上层予所予夺,藏传佛教后来吸收了本土宗教还有天竺传来的原始佛教的一些理念,其中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会用人的躯体来制作各种法器,可谓残忍至极。因此,在一些传说之中,甚至将真正塑造了藏传佛教的莲花生大士说成了魔王波旬那一脉的道统,毕竟,跟中原佛教相比,藏传佛教不管是在教义上还是在日常的作为上,都如同魔道一般,这能是佛祖的本意
不过,朝臣虽说真正了解吐蕃的不算多,但是现在大家都学精了,当初嫁了文成公主赔进去那么多东西,也没见吐蕃消停,何况,瞧着吐蕃人的做派,那里虽说人口少,地处高原,环境苦寒,但是那里听说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别的不说,看这些吐蕃人出手就是金块就知道那里肯定有大量的金矿,要不然,他们凭什么这么大款。实际上,中原曾经也是有着大量黄金储存的,但是架不住秦汉还有之前的时候讲究事死如事生,死后稍微有点小钱的人家,都想要弄点黄金陪葬,汉末的时候军阀带头盗墓,汉朝的几个诸侯王,墓葬被盗了好几次,等到未来考古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金饼,算算那个数量就知道当年不知道有多少黄金被埋入了地下。
当然,即便是现在,黄金依旧是硬通货。大唐可不流行白银作为货币,一直以来,在中原,白银的储量可不算高,白银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一些,一直到来自倭国还有其他地方的白银流入了中原,白银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像是现在,大宗的货物交易,大家还是使用黄金作为货币,要不然的话,你用铜钱,得装多少才行。李悦没想过搞钱庄,这玩意就是个坑,别的不说,朝廷要是牵头搞这个,信不信回头他们就能超发纸币到这玩意擦屁股都嫌硬而普通的商人搞这个,他们还真没这个本钱。李悦倒是有这个本钱,甚至在闽越和琉球,他还发行了一些票券,其实就是一种代币,但是他可没有推广的意思,这些东西只在自己的产业里头流通,他根本不打算让其他人掺和其中。
不管怎么说,只要知道吐蕃那边有着大量的黄金储备,那么,那些早就在对外开拓中得到了好处的官员世家迟早都会对吐蕃下手的。虽说吐蕃的高度是个问题,不过,这不能永远都是问题,已经有人暗中提议,从天南还有益州的一些近似于高原的地方征召府兵,将他们训练一番,或者是让大唐的军队到类似的环境好好训练适应一下,再以他们为主力进攻吐蕃。李治对此还是挺动心的,他虽说这些年的功绩已经很大了,但是,若是再攻下吐蕃,清洗当年大唐不得不遣公主和亲的耻辱,那更是锦上添花了。李治之前就去过一次泰山封禅,若是能打下吐蕃,那么,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去一次,而且这更能证明自己比老爹强。因此,对于攻打吐蕃,李治还是很有兴趣的。
而武后呢,对此也很赞同,毕竟,吐蕃人居然敢提出想要让她的女儿和亲,简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武后肯定是想要给太平公主出口气的,所以,就算是不能打下吐蕃,光是将吐蕃好好教训一番,也能让他们知道什么人能惦记,什么人是不能惦记的。
而太平公主对此也很愤怒,不说吐蕃的环境有多恶劣,光是吐蕃人的长相,就很不符合太平公主的审美,一个个都是一副黑红的脸,个头不算高,皮肤也很粗糙,长相也很粗犷,而太平公主喜欢的是那种正统的美少年,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类型的,吐蕃人嘛,离这个标准实在是差远了。
何况,如今的太平公主还真不是什么恋爱脑,这些年跟明珠通信,明珠虽说没有泄露琉球群岛的情况,在信上都是以夷州岛指代,但是她也说了这个世界的广大,夷州岛的美丽风光,还有就是她在泉州征召训练女兵,希望将来能够带着这群女兵征服大海的事情。
太平公主对此是真的很有兴趣,她跟着李治和武后软磨硬泡了一番,硬是从帝后二人手里弄到了一道旨意,可以在宫女中挑选一些人出来作为自己的亲兵。太平公主为此很是折腾了一番,练兵这种事情,一方面是需要天分的,另一方面,需要的就是钱了太平公主和明珠在信里面很是交流了一番练兵的心得,另外呢,还找了人过来帮着教导,找的就是千牛卫里面的武官,就算是教的就是花架子,也还算是看得过去了。她如今最喜欢的就是带着这些女亲卫招摇过市,很是将洛阳和长安的一干纨绔收拾了一通。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偶像早就变成了平阳公主,听说吐蕃居然胆大包天想要让自己和亲之后,她恨不得立刻带着人去驿馆将吐蕃人揍个满脸桃花开,哪里还会有别的什么心思。
“阿耶,等过几年,我就带着我的亲卫,直接打上布达拉宫,将吐蕃的那个什么赞普抓过来,像是当年的颉利一样,给阿耶你跳舞”太平公主雄心勃勃地说道。
李治听得又是高兴又是好笑“好好好,那阿耶就等着了”女儿有这样的志气,总比那些将吐蕃人视作是什么洪水猛兽的贵女强,如今的大唐的确什么都不怕,就算真的是什么熊罴狮象,在大唐的兵锋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李贤在一边就很是羡慕嫉妒了,自从李世民搞过一次玄武门之变之后,大唐的这些皇子几乎就不可能再有领兵的机会了,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借此网罗党羽,然后直接也跟着来一出兵变呢所以,太平公主可以说自己要像当年的平阳姑祖母一样巾帼不让须眉,而自己这个皇子,却不好说什么自己也想要领兵出征,扬大唐国威之类的话。他心里开始琢磨着,若是真的拿下了吐蕃,那自己能不能在吐蕃那里混一个封地呢不过,吐蕃那里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真要算起来,其实还是天南更好一些。
李贤在那里胡思乱想,李显和李旦却没这么多想法,在那里对着太平公主就是一阵彩虹屁,将太平公主吹得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脑袋越仰越高,下巴都要跟地面平齐了,她很是宽容大度地说道“放心吧,要是你们愿意,到时候,本将军也是愿意带上你们,让你们也蹭点功劳的”李显和李旦立马又是一阵狂拍,看着李治和武后满意的眼神,两人顿时愈发来劲起来,只哄得太平公主心花怒放,真觉得自己是平阳公主第二,只要自己出手,到时候定然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李弘对于吐蕃也没什么好感,这会儿听着两个弟弟在那里尬吹,他只是笑而不语,他近来因为保养得比较好,身体似乎好了不少,李治便又将一些事情让他去处理,像是这次吐蕃使臣的事情,就被李弘接手了,李弘沉吟了片刻,便说道“吐蕃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依儿臣的意思,他们只怕会有别的什么想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