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天高地远,越走官道上的行人越少。
苏景殊一行不赶时间,开始时还能夜夜宿在城中驿馆,后边城池之间间隔太远,禁军入村寨容易惊扰百姓,车队只能在郊外停歇。
这年头的军队不像后世那么得人心,百姓分不清禁军厢军,更不知道兵丁是哪个番号的军队里出来的,在他们眼里兵就是匪,士兵进村和土匪进村没什么区别。
当兵的对他们在百姓中的形象很清楚,平时可以不在意,护送官员上任的路上不能不在意。
品级高的官员上任都要有禁军护送,护送途中要是出现惊扰百姓的事情,他们回京复命的时候大概率还得带上弹劾他们的奏疏。
夜宿郊外颇有野趣,不怕冷的话可以躺在火堆旁边看星星,如果半夜没有越来越近狼嚎的话就更好了。
离京城越远越荒凉,难怪都说西北苦寒,这漫天的黄沙别的地方还真见不到。
秋冬尚且如此,春天刮起沙尘暴得是什么场面?
如此不紧不慢的又走了十多天,官道尽头终于再次出现了城池。
由于西夏占据陕北部分地区,陕西这边长期处在战争前线,前几年陕西路一分为二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永兴军路治所在京兆府,秦凤路治所在秦州。
京兆府,也就是昔日的长安城。
太祖皇帝建国时曾考虑过先将首都设在洛阳,然后逐渐迁回长安,据关中山河之胜循周汉故事以安定天下,不过当时反对的声音太大,所以迁都之事只能作罢。
没办法,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关中在隋朝时就已经无法供应长安百姓的粮食,这块儿l漕运也不方便,从别处运粮太麻烦,不如继续留在开封。
长安城没有成为大宋的都城,不过这儿l直面西夏的威胁,仍以京兆府之名作为军事重镇立足西北。
先前陕西路没有一分为二的时候治所就在京兆府,现在分为秦凤路和永兴军路,京兆府依旧是治所,所以京兆府的衙门有永兴军路的官有京兆府的官还有身兼两职既是永兴军路的官又是京兆府的官。
苏景殊这次来西北的官职名叫管勾永兴军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管勾就是官吏,前头的永兴军路和经略司是衙门所在,机宜文字才是真正的官名。
这个官的是都督、?招讨使、?宣抚使、?经略安抚使这些路级要员的属官,品级并不高,只有从八品,但是实权极大。
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这个职位军政一把抓掌管所有机密文书,乃是文臣掌军事的最佳选择。
这么说吧,庆历年间陕西这边分了四个管勾部署司,分管领导分别是范仲淹、韩琦、庞籍和王沿。
最后那位在后世名气不显,但也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要不是麾下将领不听指挥,当年定川寨之战或许就能换个结果。
大宋对外战事上老打败仗是多方面的原因,有领兵的文官瞎指挥的锅,也有文臣能指挥作战武将却不给文官
面子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的锅。
别说将相和了,将和相凑到一起不捅死对方都是好的。
不求他们文武齐心其利断金,好歹别互相使绊子。
苏景殊看着厚重的城墙,拍拍额头打起精神准备和京兆府的官员打官腔。
资历浅的好处是只要他们不敲锣打鼓的赶路就不会有地方官注意到他们,一路上能省下很多交际时间,可惜到任职所在地就不能再躲了。
马车停在城门处,车外的禁军小队长敲敲车厢,言语间有些迟疑,“大人,迎接的人……”
这气势汹汹的样子,应该是迎接的人……吧?
苏景殊听外面人的语气不太对以为京兆府的官员要给他来个下马威,结果掀开车帘一抬头,几十个身着盔甲的兵丁就唰的一下围了上来。
“苏大人来啦!”
苏景殊倒吸一口凉气,也唰的一下放下车帘。
战术后仰.jpg
禁军护卫队的成员们已经把手放到刀柄上,他们知道边地文臣武将矛盾很明显,可以前也没明显到新官上任就不让进城啊。
路上听苏大人说他和狄大元帅关系很不错,这个样子的不错吗?
狄青刚开始站在前头最显眼的地方,没想到手底下这群兔崽子那么不给他面子,马车一停下连招呼都不打就立刻蹿了过去,
“都让让都让让!别那么热情!把人吓跑了就请不回来了!”
禁军护卫队:……
你们边军管这叫热情?
苏景殊听见狄青的声音松了口气,再次掀开车帘往外看,正好看到狄青一脚一个把往前挤的士兵踹去一边儿l。
在狄大将军和热情的士兵们身后,京兆府的文臣们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就……
很有地方特色哈。
那什么,文官在这边真的能趾高气扬为所欲为吗?
苏大人心情复杂,跳下马车和许久不见的狄大元帅打招呼。
狄青笑的开心,“盼了那么多年可算把你盼过来了,你都不知道西北这边有多……”
“咳咳!”苏景殊赶紧打断他的话,后面那么多人听着,当面说坏话太得罪人。
狄青不明所以,“怎么了?咱们西北军的弟兄们确实都盼着你来。”
他在好几年前就和军中将士说预定了个好监军,奈何等啊等啊等,等了好几轮也没等到,这小子一直不来他没法和弟兄们交代,这次终于等到真人肯定得好好庆祝。
永兴军路经略司机宜文字,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力一点也不小,这名头在西北可比监军响亮。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他们苏大人出息啦!
苏景殊讪讪闭嘴。
好吧,是他内心龌龊想岔了。
有狄大元帅压制那些将士,被堵在后面的京兆府官员终于有机会上前寒暄。
苏景殊跟着他们往城里走,一边你来我往的互相吹捧一边询问
西北这边的情况。
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寒暄之后迎接的官员便带路将行李车架送去官舍,之后的接风宴被狄大元帅抢了过去,过两天苏大人正式上任他们再单独接一次风。
虽说西北有狄大元帅才安定下来,但是武将和他们文臣毕竟不是一路人,苏大人还年轻,别被那些武将给带歪了。
苏景殊目送将来的同僚们走远,转过身小声说道,“感觉不难相处。”
“那是你和他们不熟。”狄青嗤笑一声,带着新来的宝贝蛋回将军府,“弟兄们,让伙房开始干活,咱给苏大人来个难以忘怀的接风宴。”
“得令!”
几个副将兴冲冲去伙房,留下狄大元帅和其他人和新来的苏大人勾肩搭背。
元帅府里没有外人,现在抱怨不怕被有心人听去告状,此时不发牢骚更待何时?
“苏大人,你不知道大家多盼着你来,我们元帅天天茶不思饭不想生怕你再被派去其他地方当差。”
“是啊是啊,元帅天天念叨着让你给小将军当启蒙先生,再不来的话小将军可怎么办哦。”
“您都不知道我们上上任监军有多难缠,成天不是这不合规矩就是那有辱斯文,打起仗来谁还管他斯不斯文?”
“你说的那是上上上任监军,上上任监军刚到军营就因为太能逼逼赖赖被公主殿下骂跑了。”
“差不多差不多,都一样,反正之前的监军都不行。”
“就是就是,加起来都比不过咱们苏大人。”
……
“过奖过奖,也没有那么厉害。”苏景殊搓搓胳膊,不知道是冻的还是被热情的将士们给吓的。
别夸了别夸了,他脸皮这么厚都不敢说他能比之前的所有监军都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弟兄们别夸了,这样压力真的很大。
狄青笑眯眯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不慌,只要你别刻意针对,在弟兄们心中就都比之前的监军强。”
苏景殊:!!!
“西北军的处境已经这么艰难了吗?”
狄大元帅耸耸肩,“这两年有公主撑腰已经好多了,以前是什么情况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
文治武功都是功绩,西北这边没太平过,百姓要承担的徭役赋税比中原重很多,一旦开始打仗连军费也要分出一部分让百姓承担,所以这边的百姓和官府的关系极其僵硬。
文官想在这儿l作出成绩难于上青天,比起安抚怨气冲天的百姓,反而是军功方面更能指望。
地方州府的兵马都监大多是知州、通判、知县兼任,军中打仗重阵图,武将统兵作战必须带着阵图靠布阵来作战,而阵图都掌握在领军的文臣手里,没有阵图的话就算打胜仗也可能会被文臣找理由治罪。
先前庆州那边就是这样,李复圭派武将带兵去攻打西夏营寨的时候给了他们阵图,三千人打十万理所当然的惨败收场,那家伙又收回阵图说他从来没给过,是那些武将自作主张才让军中损失惨
重。
如果他没有过去,这事儿l或许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边军就是这样,带兵打仗是武将的活儿l,指挥战事是文臣的事儿l,打了胜仗是那些文臣指挥有方,打了败仗是武将自作主张。
文臣在打压武将的时候格外团结,很多时候武将都是有苦说不出。
一说打起仗来武将不听指挥了,有多少是真的不听指挥?又有多少是文臣指挥失当推卸责任?
苏景殊叹气,“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狄青撇撇嘴,“要是所有领兵的文臣都明白这个道理,西北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个的连《孙子兵法》都读不明白就觉得自个儿l有太祖皇帝的能耐,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信心。”
《孙子兵法》上写的明明白白,将领有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者能取胜,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又不会按照阵图来进攻,他们拿着阵图去防备有个屁用?
苏景殊:……
这话他真没法反驳。
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后来当了皇帝也依旧在皇宫里指挥前线作战,不过太祖皇帝虽然指挥作战但是给前线将领留了足够的自由和权力,就算将在外不听指挥,只要打了胜仗也不怎么追究。
就是吧,后来继位的太宗皇帝没啥真本事却偏偏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领兵天才。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瞎指挥,太宗皇帝那指挥水平、算了、他怕说了之后大半夜的有鬼找上门。
太祖皇帝在位时虽然防备武将但是没有防备到现在这种地步,那时候只是崇文,“崇文”和“崇文抑武”还是不一样的,士大夫阶层能傲慢到如今这个地步太宗皇帝功不可没。
毕竟不是哪个皇帝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这种话。
外患只是边事,边事都能防备,只有武将造反最可怕。
听听听听,这是皇帝该说的话吗?
外患要是那么不重要,他高梁河车神的称号哪儿l来的?
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之后便有军中将领试图拥立太祖皇帝之子为帝,不过这事儿l后来没成,还让太宗皇帝更加忌惮武将,之后再选武将首选就是要听话,能不能打仗反而不重要。
从那之后,大宋的武将晋升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老实听话就算不会打仗也能升官,要是有勇有谋却不听指挥反而很难升官。
怎么能让前线的武将老实听话呢?找个工具遥控指挥。
这个工具就是阵图。
雍熙四年,自认为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召集手下能人弄了个《平戎万全阵图》,从此确定了大宋“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的行军原则,且不允许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个阵图是这么回事,按图打仗需士兵十四万,十四万士兵分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五个大阵,中军有步兵十一万及若干战车,其余四阵以骑兵
为主,按照画图的人的想法,此阵一出气势恢宏,定能把敌军吓得不战而逃。
实际上呢?漏洞百出。
谁家打仗动不动就十多万兵?谁家十多万兵里有十万多都是步兵?靠这个阵图别说打仗了,连防守都没法防。
大宋周边的敌人多是游牧民族,步兵对阵人家来去如风的骑兵胜算本就不大,有了阵图后就是士兵站在那儿l任敌方的骑兵收割人头,能打胜仗才怪。
当时就有大臣建议别这么干,战场上的局势变幻莫测,就和生病不会按照医书来生一样,打仗肯定也不会按照阵图来打,术业有专攻,带兵作战还得靠将帅,不是所有文人都擅长兵法。
没打过仗的人画出来的阵图真的靠谱吗?前线的将领真的会按照阵图来打仗吗?
纸上谈兵那么有名,官家不能明知前面是大坑还非要往里跳。
奈何太宗皇帝不听,不光不听,还非要把他的阵图文化发扬光大。
之后的皇帝不懂兵法怎么办?好办,皇帝不懂朝中文臣懂就行。
他们大宋人才济济,朝中那么多文人不是摆设,要打仗的时候让文官制定好阵图呈给皇帝,皇帝确定无误后下发到前线武将手里就万事大吉了。
吉不吉不知道,反正武将的噩梦时代自此降临。
真宗皇帝在这方面完美的继承了太宗皇帝,继位之后隔三差五就给武将赐阵图,对军队的控制欲比他爹太宗皇帝还严重,结果就是前线死守阵图屡战屡败。
到仁宗皇帝继位虽然没像前面两位控制欲那么强,但是也没好哪儿l去。
他本人不爱画阵图,可他爱搜罗阵图,朝堂民间只要有阵图他就要,至于那些阵图有没有用没人在乎。
于是到武将这边,按照阵图打仗打输了好歹有个说辞,不按阵图打仗万一输了所有的责任都得他们自己扛,如此一来敢根据战场局势来指挥作战的将领越来越少,朝中武将中没有主见的越越来越多。
不是他们没有主见,而是不敢有主见。
还是拿庆州这次来说,知州把阵图发下去都能再收回来说没发过,拿着阵图都逃不掉背锅的下场,没有阵图就更不用说了。
狄青想起来这事儿l就来气,武将畏战见死不救该罚,明知不是开战时机非要率军出击也该罚,李复圭可以把罪名一条条列出来然后将他们下狱,而不是为了遮掩他的无能直接将所有参战的武将全部下狱处死。
让武将背锅也就算了,他还杀良冒功。
有这么打仗的吗?啊?有这么打仗的吗?
西夏又不是第一次在边境线上建堡寨,他们大宋也没少借堡寨把边境线往前推,几十年来都是这么斗智斗勇,大不了就是推平堡寨哇呀呀开战,就没见过谁打输了恼羞成怒去杀对面的老弱妇孺的。
这会儿l不满嘴的仁义道德了?这会儿l不死守他们的风骨他们的斯文了?
西夏这几年内斗的厉害,上头的贵族不把士兵当人看,已经有不少党项人偷
偷归顺大宋,这时候拿老弱妇孺开刀他们还怎么用怀柔之策归化党项部落?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一朝所有努力全白费,他没直接砍了李复圭都是这两年修身养性成效卓然。
幸好当今官家在战事这方面不像之前几任皇帝那样唯重阵图,只是朝廷大兴阵图已有近百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股子歪风邪气给清除掉。
接风宴还没开始,狄大元帅和旁边的副将亲兵们大倒苦水,真要把这些年的委屈都说出来的话他们说三年都说不完。
苏景殊也看出来了,他根本不用接话,坐在席位上当个合格倾听者就行。
话题的转换迅疾如风,一群人骂完拖后腿的文臣又开始说最近秦凤路和青唐吐蕃的局势。
一直以来大宋都是联合吐蕃来制衡西夏,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没有定数,番邦叛降不定,偶尔也会变成联合西夏来制衡吐蕃。
西夏那边内斗严重,青唐吐蕃也没好哪儿l去,自从那边的大首领唃厮啰去世,其子董毡继位,原本听从唃厮啰号令的那些部族立刻开始蹦跶。
听说西夏那边想先攻灭青唐吐蕃然后以青唐吐蕃为根据地多路出兵攻取陇右,这些日子凭借怀柔政策招揽了不少小部落,巧了,新上任的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王韶王大人也很擅长招抚番部。
青唐吐蕃在唃厮啰死后分成好些派别,除了唃厮啰的儿l子孙子外还有一个势力庞大的部族首领叫俞龙珂。
这个俞龙珂麾下兵马超过十万,且大有继续扩张的架势,不管是青唐吐蕃内部还是隔壁西夏都想杀杀他的气焰,但是他的兵力实在太多,所以商量来商量去一直没有真正打起来。
王大人到秦州后主管军机要务,前不久只带了几个亲信就跑去俞龙珂的营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聊的,第二天一早俞龙珂就派了不少亲信跟王大人回了秦州。
他们元帅消息灵通,还打听到不光俞龙珂的亲信跟着回了秦州,等俞龙珂那儿l安排妥当他就亲自率领麾下所有部众归顺大宋。
所有部众!那家伙麾下十几万人呢!
出门一趟就能招抚十几万人,这得多大的功劳啊。
副将康平羡慕的哈喇子都快留下来了,“王大人是秦凤路经略司的机宜文字,苏大人来咱们永兴军路也是经略司的机宜文字,秦凤路离羌人各部近,咱们永兴军路附近的党项部族也不少,嘿嘿。”
苏景殊:???
等会儿l,你嘿什么?
不等苏大人接话,旁边的副将孙威就拍着胸口保证道,“大人,元帅要坐镇城中不能轻易外出,您要是想招抚哪个部落就和我们兄弟几个说,就算前面是千军万马我们也敢陪大人闯。”
苏景殊:呆滞.jpg
问题是,你们敢闯,我不敢啊。
狄大元帅,你管管你的兄弟们!
说话间厨房已经将饭菜准备好,桌上摆好颇具西北特色的烤全羊,很难说几个副将流口水究竟是因为功劳还是因为烤全羊。
狄青熟练的唰唰唰片肉,片好之后将盘子送到可能连刀都没拿过的柔弱文臣手中,“别听他们胡说,党项那边人口超十万的部族寥寥无几,一个个贪心的恨不得把大宋都吞进肚子里,没那么容易招抚。”
苏景殊稍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身边还有个正常人。
狄青说完桌上的配菜要怎么吃,然后继续说道,“青唐吐蕃那边能招抚的也不多了,剩下的也得靠打,西夏这边因为之前的屠寨之事已经没了和谈的可能,我的建议是不要单兵深入敌境,等朝廷的粮饷下来直接灭了他们就是。”
招抚的功劳算什么,灭国才是真正可以青史留名的大功劳。!
醉酒花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