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60章

    郭屻的年纪摆这儿,在这一个时代就应该议婚成亲。郭五娘子这一个当亲娘是不管这些琐碎事情的。福生这当亲爹的就得担起来。

    可福生跟儿子郭屻谈过一回话后,福生拿儿子没折。

    “爹,我是这一辈的嫡长孙。哪怕不是承嗣孙,可我还是要给祖母守三年的孝期。孝期内,儿子不想议亲事。”郭屻对于郭家老太太的感情特别的深厚。毕竟,他是打小由郭家老太太养大的。

    这祖孙二人的感情最是亲近不过。

    郭屻不同意,福生就是劝道“你有孝心,你祖母定然欣慰。可依着你祖母的性情怕是更乐意抱到曾孙辈儿。”

    福生是了解郭家老太太的性情,这一位最是乐意见到儿孙满堂。

    郭屻听得这话时是沉默片刻后,他才道“祖母若好好儿的,我这做孙儿的一定早早成婚,早早让祖母抱上曾孙。可祖母不在了,我一时走不出失去至亲的遗憾与伤感。我还是想多努力的为伯父分忧。雄卫军中的经营儿子需要花费大精力,一时间倒不好成亲议婚,也免得担搁与我成婚的姑娘。两相都不得什么便宜。”

    郭屻主意拿定,那就是没更改的意思。

    福生瞧着儿子真是不想议亲,那还想在雄卫军中好好的奋斗几年。福生便是不再劝话,福生道“成,你中意就好。我这当爹的总不勉强亲儿子。”

    福生也是想到了新帝登基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于郭盛这一位大舅哥而言,那还是有一个大劫难啊。既然儿子不想成婚,其时想想也是一件好事情。

    福生这边都不急郭屻的婚事,郭五娘子的性情还是挺纯真的,这不像当娘的。倒是跟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一样的贪玩性情。

    郭五娘子跟儿女的关系不像亲娘与儿女,倒更是一个年纪的玩伴。

    郭五娘子这边能摆开事情不管不顾的,可杨氏是郭府的女主子,她还是念着郭屻的年纪。可小姑子那边不着急。

    杨氏就把事情跟夫君郭盛提一回。郭盛只是一笑,回道“此事是屻哥的主意,他是孝顺他祖母,这要守孝三年。我这当伯父的只有同意的份。倒不阻止孩子的孝心。”

    郭盛看得出来,这一个他一手教养大的侄儿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郭屻对于祖母是真正的孝顺。同时,郭屻亦是想在雄卫军中好好表现,那想升得一个更高一些的官职后,再是谈大婚一事。

    前程不同,这能议亲的对象自然更不同。

    郭屻明白这一个道理,郭盛自然更懂得。在郭盛的眼中,他的亲儿子郭岦、郭峒的年岁尚小,侄儿郭屻跟他的亲生儿子也没有两样。郭盛自然也是盼着郭屻有一个更好的岳家。

    这妻族的权势与之结亲后,这郭屻自然也能受益无穷。

    杨氏见夫君有主意,于是也不再多谈。

    乾元帝驾崩,新帝上位。

    这一位新帝的年号坤德。

    坤德帝在上位前的名声不错,又是正统嫡出的名份。太子继位,天经地义。郭盛是乾元帝留下来的辅臣之一。

    一时间郭府也是声威赫赫。

    就是坤德帝这一位新帝上位。

    北疆不稳。

    大晋朝,不若说是西晋朝。在晋朝的北边有北汉朝,西北边有胡人。晋朝的南边是南唐。当然,更西南边还有土蕃等等的夷蕃。

    大晋朝的周围不稳定,那更多的还是北疆出问题。

    这坤德帝上位后,北汉朝见着小儿上位。在这一个朝代里,在北汉皇帝眼中,那是二十出头的坤德帝可不就是一个毛头小子,那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北汉的军队犯疆。这来势汹汹外,还是与塞外的胡人勾结。

    两厢进犯,朝上自然议论纷纷。坤德帝面对这等情况也是担忧的。有些稳重的朝臣建议跟南唐联手。

    毕竟一直以来南唐与西晋就是不那么友好的盟友。在面对北汉时,那是都一直当贼一样的防着。

    郭盛也是建议联络南唐的一员。当然,除了联络南唐。对于北疆来犯的胡人,那更得重拳出击。若不然依着胡人畏威而畏德的性子。

    那一旦尝到甜头,更会年年来犯边疆。

    郭盛是主战的一派领头羊,他可是乾元帝留下来的辅臣之一。这一旦让在主战派这一边,那旗帜的效应就是出来。

    至于主和派

    主和派的声音太弱,那还不够郭盛涮的。

    坤德帝上位,这就瞧着主战派基本上在朝堂上的势力涛涛,真可谓是一呼百应。

    坤德帝心中是害怕的。毕竟这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里,那是皇帝当的没有安全感。可坤德帝看到的是表象。

    似郭盛这等明白人很清楚。他只是辅臣之一,他没有一呼百应的能耐。这一回,这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效果。不过是他的呼声和乎大多数人的利益。

    利益,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襄襄,皆为利往。

    郭盛领兵出战,郭屻跟着一起去求战功。

    在郭盛离开后,郭府的日子一下子安静下来。这一回,这一战,在坤德元年开始。这一打是大半年。

    等着郭盛带着战功归来时,郭屻也是立下功劳升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说起来郭屻这一个孙夫人官职,那得到的名幅其实。

    可同时嘛,也有郭屻的背景原由。在战场上,不是立了战功就一定能得到升迁的。

    这背景后台一样重要。

    只有相应的后面有人,这立下的战功才没有人敢私吞。这同时核算战功时,上面的人抬一抬手,那么,很容易就会得到实惠的升了官职。

    上头要给下面人的一些希望,那是宣传之时,那等功名利禄。那等榜样人选里,那肯定得有真正的功绩。郭屻就是其中一个。

    对于郭屻一下子成为正六品的武官。

    福生这一个当亲爹的是高兴。

    郭盛归来。

    坤德帝亲迎,总之,那是把郭盛这一位功臣的功劳抬的高高的。郭盛不是那等得意忘形之辈。郭盛的态度依然是谦逊的。

    郭盛更是当着归来大军的面,那是给皇帝行大礼参拜。总之,对于皇帝的威仪,郭盛还是非常尊敬的。

    郭盛的态度让坤德帝很满意。

    这一回,坤德帝未必不是试探,郭盛一如即往的小心从事,倒是让坤德帝琢磨应该还算得一位安份的辅臣。

    郭盛是安份的。

    可有人不是安份的。那便是如今太后的娘家,以及太后的亲儿子,如今的宗王襄王府。

    襄王是坤德帝给皇弟封的王号。

    至于就蕃什么的

    那不存的。襄王对于这一位皇太后的亲儿子,那不是当弟弟在亲近,那是当仇人一样的在防着。毕竟,襄王也是乾元帝的儿子。

    襄王本是一个老实的。

    至少,在朝臣们,在京都百姓的眼中,襄王是一位谦逊有礼的王爷。皇太后的名声也不错,乾元帝当年会立这一位为继后,皇太后自然是有她的手段。

    坤德帝对于皇太后防着,对于襄王防着。那对于襄王的舅舅岂能不防着。

    要知道襄王的舅舅那可是一位节度使,如今还是领着一军兵马。乾元帝当年给皇太后的哥哥封的就是天赐军节度使。

    天赐军,这驻守之地离着京都不算太远。

    那就是在潼关之外。

    那潼关最是顶顶要紧的,可是守护京都的大门关隘。天赐军离着潼关太近,这让坤德帝睡觉,那都是睡得有点不安生。

    坤德帝一心的目标就是搞掉天赐军,或者说把襄王背后的势力,襄王的亲舅舅给搞下去。

    可皇太后在呢。

    皇太后在内,天赐军在外,这两厢配合下让坤德帝就不得不倚重他亲爹乾元帝留下来的几位辅臣。

    郭盛会得到坤德帝的过份厚待,那给了超规格的尊荣,那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郭盛在宫中参加皇帝举办的庆功大宴,当然,免不得也是得以一回厚赏。郭盛推辞许多,最后,还是受不过坤德帝的厚待。

    坤德帝对于郭盛这一位国公,又是加赏爵田,又是给予双俸。

    这一回郭屻也是在坤德帝的跟前露一脸,这让郭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这一门郭氏又出一个俊才。这是后继有人。

    郭府。

    在郭盛归来后,还是热闹一翻。

    郭盛这里自然也是喜庆洋洋,郭屻那边也是得到亲爹、亲娘,还有弟弟妹妹的关注。郭峄跟郭岚还是与郭屻问好些的话,不外乎就是关心北疆的事情。

    出一个英雄兄长,做弟弟妹妹的哪能不在意

    莫说郭峄、郭岚,便是郭岦、郭峒也是在意着郭屻立大功劳的事情。这一对哥俩长得一模一样,这让郭屻瞧着,那都是分不出来哪一个是郭岦哪一个是郭峒

    还是杨氏想的法子,让下面侍候的仆人给这二位小郎君的衣饰上,那是绘不同的纹样。一个是云纹,一个是竹纹。

    这一下子才是让府上的亲人们都是一下子比较容易分辩这两个小郎君,哪一个是兄长,哪一个是弟弟。

    郭屻一直对待弟弟们,对待妹妹,那都是非常有耐心的。

    不管是对着郭峄的提问,还是对着郭岦、郭峒的提问,他都是一一回了。便是郭岚这儿问的话跟北疆的事没多大关系,郭屻也是一一仔细的回了妹妹。

    郭府的第三代聚一起,那瞧着感情颇好。

    郭盛就跟妹夫福生议了话。福生说道“我恭祝兄长又立大功。”福生代茶一盏,那是举杯再贺。

    郭盛的心情不错。

    “这也是陛下给的机会,让我能去北疆立的功劳。我已经得陛下厚恩,这是受之有愧。”郭盛哪怕是妹夫面前,那对着坤德帝也是守住臣子的本份。

    郭盛一辈子行事,本人是光明磊落。他又得乾元帝的提拔重用,可谓是青云直上。或者说,就是有乾元帝的提拔,乾元帝的赏识,这才会有如今的郭盛这一位雄卫军节度使兼洛州都督,兼枢密院的枢院的枢密使。

    郭盛是一人三职,那可谓是权势赫赫。

    当然,郭盛还有一个国公的爵位。

    乾元帝给这一位世袭罔替的爵位,最后赐了封号,为周国公。

    周国公郭盛这一辈子到如今看来,那自然也是做到人臣的顶点。这人一到鼎峰,再往后多半就是下坡路。

    郭盛还想郭家的富贵继续传承下去,这自然就是越加的准备谨慎行事。

    诸葛一生行事,唯谨慎二字。

    这就是郭盛的准则。

    “兄长,郭府如今富贵荣华,在京都亦是声威赫赫。陛下跟襄王之间似乎不和睦啊。”福生担忧的神色,说道“弟弟也是担忧这事情牵连到咱们府上。”

    郭盛沉默片刻后,才道“此事关系不到郭府。郭府自然是站正统这一边。陛下就是天下正统,这是先帝传给的社稷。襄王是宗王,亦是陛下的臣子。

    “兄长说的是。”

    福生瞧出来,他这兄长是一心当忠臣。

    可福生更清楚,兄长郭盛想当忠臣。可问题在于坤德帝不会乐于把兄长当忠臣。

    坤德帝新上位。

    北疆有大捷。臣子立功劳,这自然做为天下之主,坤德帝也是脸上有光彩。这自然也要让给皇帝一笔大大的功劳。

    也是借着北疆大捷,坤德帝对天赐军的节度使,襄王的亲舅舅动手。

    这坤德帝的举动太快,哪怕是皇太后、襄王有心救上一救,这都没来得及。天赐军节度使一倒台,坤德帝的心腹把天赐军拿下,这是兵权一拿到手。

    皇太后、襄王就成为坤帝的掌中物。

    坤德帝想如何处置,那就能如何处置。

    对于继后的态度如何

    坤德帝还要顾及一下舆论的。可对于襄王怎么看坤德帝只觉得碍眼。于是,襄王病了,在这一个冬就是病重。

    没翻年,没越过坤德二年,襄王病逝。

    襄王死的没声没息的。

    没人给襄王喊冤,或许皇太后喊过。可皇太后左右不了京都的大局。如今是大晋朝的大势在坤德帝这儿。

    皇太后死了儿子。娘家那边兄长也是倒台,兵权被撸掉。兄长本人下在牢狱之中。

    搁现在这情况,皇太后也是病了。

    皇太后这是心病,那是无药可医。

    要论这一生,皇太后过的最快活的日子还是乾元帝活着的时候。

    在娘家那会子,皇太后在家中不是最得宠的女儿。若不然,不会是她进宫来做妃子。要知道乾元帝的年纪跟她爹有得一拼。

    可这又如何

    一个不得宠的女儿,一个容貌还不错的女儿。这自然是一桩可以论一论的奇货。

    皇太后在入宫后,那也是起了一翻争宠之心。

    皇宫里的女子,若是不得宠,那日子过的比一般的奴婢还惨淡。如今不想惨淡一生,死了都是无人关心。唯有得宠。

    皇太后一路争宠,直到做了乾元帝的继后。

    生下皇子,成为皇后,还得以乾元帝的爱重。皇太后可谓是站在这一个时代女人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可有那么一个道理,爬得高,摔得惨。

    而一旦处在高位,那就是没得退的位置。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当初兄长以天赐军的兵权为由,劝皇太后行兵僭。皇太后迟疑了。

    机会一纵而逝。

    兄长一支军队,就是天赐军。乾元帝岂会为防着皇太后就是知道乾元帝防着,她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太后本来以为这退一步,让儿子做一个宗王老实本份的过一辈子。

    新帝上位,她这一个皇太后也不是揽权的,愿意做一个老实的宫中旧人。那是给新帝的皇后让路。

    哪料想,她是退步了。

    可别人拿着她的退步当成软弱。一步错,步步错。

    到如今皇太后是后悔了。

    可世间最怕的,就是没后悔药可吃。

    襄王死了,皇太后的心也便是死了。

    “嬷嬷,哀家也活不成了。”皇太后对着她宫里的管事嬷嬷交代着最后的话。皇太后的一辈子已经没指望,她是自个儿不想活。

    “娘娘”管事嬷嬷是真伤心。皇太后不是一个太过严厉的主子。或者说皇太后是一个懂得体谅下人的主子。

    在管事嬷嬷的眼中,皇太后就是她的恩人,是让她和家人都是活下来的恩人。这些年里,皇太后给予她的恩德太多。

    “嬷嬷,我只希望你替哀家办成一件事情。”皇太后对着管事嬷嬷交代了一个人名。

    那是一个可怜的太监,亦是一个美貌的太监。

    在这宫里,一个太监的容貌太美那是一种罪过。当然,这一个太监的出生更可怜,他是世家子,还是堂堂谢氏的嫡子。

    可惜,谢氏一门得罪了先帝,那被灭了满门。

    谢氏子因为年岁太小,那逃过一劫。可先帝是什么性子

    岂能留下后患。

    于是,谢子氏子就是成为一个小太监,一个没根的男人。这一个谢氏子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很惨,还是皇太后成为继后那会子,那是整顿宫中的纲纪时,才是发现这么一个可怜人。

    皇太后是施过恩德给谢氏子。

    皇太后以前想的,只是给先帝赎一些罪行。或者先帝不在意,可皇太后在意。

    如今呢

    皇太后只是想把大晋朝皇室的仇人,那是送到坤德帝的身边。

    谢氏子为如何做

    皇太后能猜测到一二的。

    皇太后更懂得,谢氏子一定会明白她这一位恩人这般做的原由。

    大晋朝是先帝的功业啊。

    可皇太后心有不甘,她没法子替儿子复仇。那么,让一个仇恨着大晋皇室的仇人去复仇吧。至于会复仇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皇太后不知道。

    皇太后知道的是她快要死了。

    她死后,哪管洪水涛天。

    管事嬷嬷答应了皇太后的话。

    这一年,这一个冬,就是小年已过。这马上就是新年时分。皇太后殁了。

    皇太后的身份尊荣,这自然亦是国丧。

    朝局纷纷啊。

    福生在这等时候,就是翻着新的一年,在坤德二年谋得一个外放的职位。他准备去任上就职。

    郭盛对于妹夫又要外任,这挺是不理解的。

    可郭盛也明白,他这一个妹夫也是有志向。那不是一个真心只想混日子的人。这般有志气的妹夫,郭盛自然便是支持的。

    在离开京都前,福生只是与儿子谈了一回。

    “屻哥,为父去外地任官,这一去又得好些年。你在军中任职,你的婚事为父就是管不得。如今看来还得你自己多操心一下。你的婚事,为父瞧着你伯父可能也有一份心思。不若你与你伯父商议着。你选一门什么样的婚事,为父都是会支持你的。”

    福生望着长成人的儿子,他道“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那便是好的。”

    “爹。”郭屻听得这话,也是愣了好一下子。

    “我听爹的。”郭屻也没有拒绝。

    “为父就有一事情想叮嘱你。屻哥,皇帝待兄弟襄王尚是刻薄寡恩,怕是对待臣子更是如此。虽说如此议论君父当是不妥当。可咱们是亲父子。这对君王的忠,那在为父心里,也没得对你重要。”福生更是说的明白。

    “屻哥,你一定万事以自己为重。兵事凶险,一定要护住自己。对于君王,莫要全部信任。一定要留下后手。天地君亲师。为父活这一辈子看明白,活着,就是最顶顶要紧的。其它的,为父不强求。”

    福生明明还想叮嘱更多的话。可有些话那是真真的说不出口啊。

    福生又不能当预言家。

    郭屻对着父亲的关心,那自然是一一应诺。

    福生是收拾一翻,那是带着妻子郭五娘子,以及儿子郭峄,女儿郭岚一起去任上。这一去就是一千里的路。

    那离着京都就是老远老远。

    福生这是躲灾去的。

    福生能怎么办

    他太是清楚坤德帝是一个寡恩之辈。那自然要躲的越远越好。

    至于大舅哥那儿

    福生能做的那就是事情发生前,再是去信提醒一回大舅哥。当然,大嫂杨氏那边,还有郭岦、郭峒的生母白小娘那边,福生都要想法子提一个醒。

    福生一直瞧得清楚,白小娘对于杨氏这一位表姐不一定信任的。

    若是提醒了大舅哥郭盛,郭盛没信他的话,又或者杨氏那一边没信他的话。那么,好歹白小娘应该会有动作,到时候能护住岦哥、峒哥亦是好的。

    郭氏一门,这第三代的人太少了。

    这一个时代可不是一个平静的时代。

    至于郭屻的将来

    福生真真看明白了。若是郭屻有本事的,那么,自然能上位。便是上位不成功福生也想通了,这叫命。

    命,那就得认了。

    福生到任上,那是实在做官的。

    对于做官这等事情,福生这谋的是一任知府。如今当了一个地方的一把手,福生很有上进心。也想留下一个美名。

    福生很忙碌。

    哪怕如此呢,福生没忘记关注京都。

    胡人没安份。

    今年又是犯边。郭盛在朝堂上是求战一派。在郭盛瞧来,这是应该给胡人来一个狠。只有把胡人打狠了,打得不成势力。

    如此大晋朝才有机会跟北汉大战。

    大晋朝一统天下,不光是乾元帝的一生夙愿,也是郭盛这等臣子的。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是怕着天下太平。

    天下如何太平

    自然一统归一。

    郭盛做为枢密使,那也是盼着这一个相爷,那是名符其实。

    郭盛想领兵去北边作战,坤德帝自然在朝议上,那是跟大臣们议了一回。郭盛是如此盼着天下太平,其时,许多重臣也是一样的想法。

    正是因为有一个梦想,这些人才会得到乾元帝的重要。

    可坤德帝对于这些老臣却是心生不满。

    坤德帝不是一个耳根坚定的性情。坤德帝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皇帝。最近,坤德帝的身边有一个小太监得宠。这是一个姓谢的太监。

    谢太监容貌美,这符合坤德帝的审美。

    这一个谢太监会来事儿,那不光是讨好了坤德帝,连坤德帝的宠妃也是讨好了。总之,在坤德帝的身边那是听不到谢太监的坏话。

    谢太监又是一直忠心的样子。

    这办了好些事情,那是办的让坤德帝心里妥妥的舒坦。这不,坤德帝在谢太监这儿,就是随口提了朝堂上的重臣。

    这一提,坤德帝就是随嘴这么一说。

    可谢太监却是记在心上。

    不久,京都就是出了事情。

    杨枢密使的家人跟坤德帝的宠妃,糜贵妃的娘家人起了冲突。那糜贵妃的弟弟还让杨枢密使的儿子打断腿。

    两个纨绔子弟闹出的一桩矛盾,看着事情不大。

    可这引起的风波却不小。

    总之,糜贵妃在宫里是哭了一场。

    可却没求到坤德帝的跟前,反而还是脱簪认错,说是糜家教子无方。糜贵妃以退为进,那成全杨枢密使的威风。

    坤德帝当然不舒服。

    于是,糜贵妃那儿,坤德帝就是去的少了。

    谢太监瞧着皇帝心情不好,就是动了话,道“陛下,贵妃娘娘也是一心为您着想。杨枢密使势力庞大,那又是先帝给您留下来的辅臣。这如何都不应该以这等子弟之间的嬉闹之事,那是罚了杨辅相大人的。”

    “朕的脸面,瞧着还不如一个臣子”

    坤德帝依然生着气。

    谢太监这自然不会跟皇帝顶话。

    相反谢太监只是急皇帝之所急。这不,皇帝这儿又不缺美人儿,这是谢太监给献上来的。有美人相伴,皇帝的心情好了许多。

    当然,糜贵妃那边在给谢太监塞了不少的银子后,又是重新的夺回皇帝的荣宠。

    至于杨枢密使这一位辅相的儿子

    那一位杨公子好巧不巧的,那是又犯了一桩事情。这不,在京都打使了良民。这一回,杨公子被京都的府尹给拿去衙门。

    杨府因为有杨辅相压着,倒不敢去衙门里闹腾。

    可到底还是疏通了关系,这事情大事化小。小事肯定化不了。这人命官司,京都的众人都是巴巴的瞧着呢。

    这一桩案子审到这儿,那肯定就是让杨公子逃不掉。

    杨公子倒是一直喊冤枉,只道有人陷害他。

    可府尹这边因为京都百姓的议论,那是舆论汹汹,这自然准备便是要审的有理有据。一时间,那是怕断案子,那是断的重了惹着杨辅相。又怕断的轻了,那是让糜贵妃那边给抓着把柄。

    府尹大人叫一个愁,这是愁的头发都快白了。

    最后,杨公子这一个案子那是审不下去。

    因为杨公子死在京都府尹的牢里。

    这真是让府尹大人叫一个冤枉。他可是让下面的人好好的侍候着,可不敢慢待杨公子一分一毫。

    杨公子死了

    凶手是谁还重要嘛。在京都诸人的眼中这肯定不离十,那是跟糜贵妃的娘家那是脱不开关系的。

    糜贵妃本来不错的名声,一时被风评所害。

    坤德帝这边就是受到一些老臣的施压。这自然要让糜贵妃的娘家人出来认罪。

    杨公子打死人的官司,如今又是一波三折。杨家也是拿出人证来,那是证明杨公子没打死人,死的人那是有人指使的。

    那就是拿命来碰瓷。

    这就是故意陷害杨公子。

    从害人,再到被陷害,再到丢掉小命。

    杨公子这一个人给京都的百姓上演一出大戏,那一个一曲三折,那一个荡气回肠。

    杨公子可不是小人物,他的死,自然不会是小事。

    朝臣上为这事情就是死了纷争。

    那是站队的站队,那是施压的施压,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都是有点群魔上舞的模样。

    就是这等时候。

    北疆有大捷,郭盛这一位出征的辅相,那又是立在下功劳。

    胡人的单于被抓住。这是献俘虏于太庙前。于坤德帝而言,那自然也是普天同庆的大事情。至于杨公子的死

    这看似压下去。实则是潜流在下,那是暗流涛涛。

    郭盛献了俘虏。

    他本人则未归京都,因为北汉犯边。

    北汉可不想西晋平定胡人。

    北汉还是巴不得胡人常给西晋添堵的。

    朝堂上乱局显。

    可郭盛还在一心打仗。

    坤德帝并不是一个耐心很好的人。在这些老臣子不识趣的时候,坤德帝就是下了狠手。那是罢官的罢官。

    借着机会坤德帝还是提了不少当太子时的心腹。

    朝局一下子就是变了。

    老臣依着资历,那总压着坤德帝一头。

    可这些新上位的臣子,一个赛一个的会拍马屁。总之,这让坤德帝很舒坦。或者说这些人也是有孝心的,谢太监那边塞好处,糜贵妃的娘家塞好处,便是坤德帝这儿也是大大的送好处。

    一时间,坤德帝的周围全是好听话。

    这人嘛,肯定不乐于听坏话。

    忠言逆耳,这是千古至理。

    坤德帝也是一个凡胎,那肯定还是乐于享受马屁的。

    可这马屁听多了,这自然就是听出一些心里的小九九。郭盛这一位领兵在外的辅臣,这自然成为许多新上位大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没法子,郭盛要战功,那有战功。有爵位,那有爵位。

    这再论了官职,那还是先帝留的辅相。

    这等人物压头上,搁哪一个人都不舒服。

    这些新上位的大臣拿郭盛这等老资历没办法。可有人,那是有办法的。

    这天下的主子,那是坤德帝。坤德帝才是拿主意的人。

    于是,坤德帝的耳边多了说郭盛小话的。

    坤德帝起初没在意,或者说,这是乾元帝留下来的辅臣,对于乾元帝这一个亲爹坤德帝是相信老爹的眼光。

    坤德帝对郭盛还是有信心,也是一直重用。

    可架不住三人成虎,众口烁金。

    当人人都说郭盛望之不似人臣。那就是一个奸逆。

    这朝堂上一直有臣子打小报告,后宫里有宠妃一直吹耳边风。坤德帝的看法,那也是一路改变。

    远在北疆,那还是一直跟北汉打得有来有往,一直那是占着上风的郭盛还不知道。

    他的危机来了。

    远在几千里之外,那是任着知府的福生算一算时间。

    福生给大舅哥寄了家书,给大嫂杨氏寄了家书。便是白小娘那边也是偷偷的寄了书信。总之,能做的福生都是做了。

    这佛渡有缘人。

    他这能耐有限,那是能做的真不多。

    后面结果如何

    一切真看天意,也看着大舅哥郭盛的选择,看着大嫂杨氏的选择,看着白小娘的选择。

    别人才能选的命运,福生也是一个凡人。他做不了别人的决断。

    郭盛收到福生的家书,那是在一个月后。

    郭盛是刚刚受领了京都的圣旨,还是接待过京都的天使。

    福生的家书一来,郭盛看后,若说对于妹夫书信里的担忧那还是一笑。天使来时,郭盛有招待的,那是问了京都的事情。

    更是给天使塞了大大的红封。厚赏那是一定的。

    郭盛当然想知道一些宫里的情况。

    这天使是太监,那就是宫里的人。这自然可以听得一些宫里的消息。可郭盛不知道的是,来给他传旨的那是谢太监专门选的人。

    可以说,谢太监就是给郭盛挖了坑。

    谢太监这一位先帝乾元帝的灭门仇人,那一心想的就是让大晋朝的社稷完蛋。他一直做的就是奸臣小人。那一直干的事情,就是把朝堂上的能干臣子一个一个的拔掉,让无能之辈上位。

    反正坤德帝喜欢听好话,这身边聚着的自然全是小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郭盛就是这般的掉在坑里。

    或者说,郭盛真的想不到坤德帝脑残起来,那是会有多脑残。

    在郭盛听着宫里的太监,还是说着皇帝信任于他这一位辅相。又是多提及乾元帝旧事。郭盛对于乾元帝只有感激的份儿。

    对于提拔他的先帝,重用他的先帝。郭盛一直是仰望。

    郭盛还是提笔给妹夫写信。

    只道妹夫是多虑了。

    当然,依着郭盛的稳重,这自然不可能不做一点安排。

    郭盛的安排,那便是给京都写信。那是让嫡妻杨氏再是给宫里献上厚礼。这自然准备走后妃路线。

    杨氏是诰命,这自然能求见宫妃。

    坤德帝的皇后一直重病,那不怎么管宫务。这一直是宠妃代劳的。

    这不,郭盛还是记着妹夫的提醒,于是让嫡妻出面那是给坤德帝的宠妃送厚礼。总之,让其在宫里的宠妃多说些郭氏一门的好话。

    郭盛是一个聪明。

    他的想法,那当然是聪明人的想法。

    想郭氏一门掌着兵权,可他的家眷儿子在京都。这做的就是人质,这就是表着忠心给皇帝看的。当然,也是给天下人看的。

    郭盛膝下就两个亲儿子。

    这亲儿子拿在皇帝手中,皇帝还怕郭盛有二心不成真有二心,郭盛求什么连继承人都不需要吗

    那不是得了天大便宜,也是便宜外人嘛。

    郭盛一直表忠心。

    这还把大捷之事,又是写了奏章上报。同时,还是献了收获进京都。

    郭盛是一门心思当忠臣。

    杨氏自然得到郭盛这一位夫君的书信,那也是积极的走宠妃路线。总之,厚礼送上不少,那又去捧了糜贵妃的好话。

    杨氏自然也是接到妹夫的家书。

    可她更是得到夫君的家书。在杨氏的眼中,那自然还是夫君的意思为重。

    要说,这郭府里谁最重视福生的意思

    自然那是白小娘。

    白小娘可不管福生的提醒,那有几分真

    哪怕一分真,白小娘都是不敢不相信。毕竟,那可是关系她的儿子的安危。岦哥、峒哥十岁的少年郎。

    在这一个时代里,也算得半大小子。

    在民间,这等孩子也得做重活,那是当半个大人使用。

    可在郭府里,他们还在读书习武。

    白小娘做的事情,那就是寻一个借口。想求得杨氏让岦哥、峒哥去京都郊外的庄子上居住,只当是散散心,打打猎。

    杨氏当然没同意。

    白小娘就是一个妾,她求了杨氏,杨氏这一边不同意。白小娘就是跟两个提了话。可郭岦、郭峒两个孩子哪怕是小郎君,那也是为难。

    一边是嫡母兼养母,一边是生母。

    生母还是眼泪婆娑,那是求着想去京都郊外的庄子上小住些日子。郭岦、郭峒怎么办自然是替小娘掩遮一二。

    “小娘,我们送您去小住。”两位哥儿是一个想法,送着小娘去小住。

    尔后,他们再回府便是。

    等小娘想回府时,他们再去按小娘。

    白小娘的想法,自然是把儿子匡到郊外的庄子。尔后,那自然再行着其它的法子。

    总之,为了儿子们的安全计较。那不能让儿子们留在京都。

    坤德帝对于老臣的打压,京都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些传闻,白小娘可也是听了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