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次派去日本的楼船虽然没有装载任何货物,但楼船本身材料毕竟放在那儿,而且由于甲板上的楼房是在靠后位置,为了保持船只的吃水平衡,即便是空仓运输也必须带上配重,如今它的重量甚至高于普通货船。
因此,在没有风力驱使,只靠人力的情况下,这艘大船在众人焦急盼望的视线中足足挪了半天。
这样可不行啊,直沽港被大陆和辽东半岛包围,凸出海岸线的辽东半岛能够有效阻挡东风,因此楼船如今的速度还是在基本无风无洋流阻力的情况下走出来的。
如果单靠人力就只有这个速度,那么大明的船只永远也别想用正常手段抵达澳洲,这航速根本就跑不赢洋流和逆风。
该想个办法改建一下船只,或是想办法利用逆风。
他记得在后世有一种已经成为运动娱乐的帆船运动是通过变换船帆的迎风面在逆风时候也能走z字型前进的,不知道这种灵活的风帆能不能装在大船上。
不过,如果在大船上装上这种不固定的风帆,那也意味着对于船桅的原材料硬度有了更高的需求,以如今主要以木质为原材料的工艺手段能不能做出力扛大风的船桅
嗯,这个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有了被废除匠籍的医匠珠玉在前,大明如今大部分的匠人都股足了劲要做出一番事业,想看看能不能也讨个废除匠籍的恩典。
虽说大部分的匠籍不如医匠那么吃天分,靠着熟练度的上升也能勉强应付政府需求,但若是可以,这种熟能生巧的技能没人想有。
就像现代的每个人都知道照着字帖练字写多了自己的字一定会变好看,但基本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一样,不少匠人们也是一样的,他们比现代的孩子苦逼就苦逼在没的选择。
对着自己不爱且没天分的事业还要使出一百八十分的力道什么的,真是太让人讨厌了。
虽然自己已经走到了这儿没得选择,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这份罪。
于是在这种全力发挥下,大明工匠这些年来的种种发挥创造已经惊到木白好几次了,所以现在,他已经养成了不去想他们能不能做到,只要给钱给支持就行。
顺带说一句,被废除了匠籍的医匠们也并没有像很多朝臣以为的那样出现断层,相反,在没有了“铁饭碗”之后,现在这些在职的医匠忽然生出了巨大的传承热情。
可能是看着自家的崽一个个都欢脱得奔向新世界,完全将家业至于不顾,生怕自己的绝学会失传的医匠们着急起了传承大业,偏偏医者的收徒是所有职业中最复杂最漫长的,光是观察人的品性就得花上年的时间,于是这些医者不得不走上了著书立学之路。
这本不是一道容易的道路,就像是罗老先生此前寻求出版时屡次撞得头破血流一样,医术这东西也是一个冷门小众的学科,在销量上毫无优势,当然也不会有出版社喜爱。
但恰巧现在的出版社刚被整顿过,上头要求他们自己划出道来,且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不太明白社会责任是个什么说法,但大家莫名就是能够意会当中的意思。
给医书出版就算是刷官方好感度了,毕竟现在大家都等着官方的大订单呢,出几本医书虽然肯定亏本,但这算是事前投资,有官方的好感度可是比花多少钱都重要。
这个道理但凡是脑袋不打结的都能想得通,于是不过短短一年,市场上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各种医书,但医学这个东西全靠个人传承和理解,难免良莠不齐。
这些出书的人当然也会看别人的书,于是就在书籍数量增多后没多久,医者之间的讨论和反对便出现了,除了登门拜访求教或是掰头的,大部分只能通过出版者联系。
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有一家会来事的出版社干脆给自家作者排了个小页,专门刊登这种一来一回的讨论或是辩论,居然比起正经书籍更受吃瓜读者们的欢迎。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这群大部分不会医术的吃瓜读者为了能凑热闹居然还自发得学起了相关知识,在这种擂台从一两个医者到了南北东西之后,这种小页的销量竟是渐渐超过了医书本身,甚至渐渐成为了发行定例。
有几家书局甚至从官方的邸报和南宋曾经流行过的小报中获得灵感,悄悄伸出了试探的脚爪子。
然后他们很快接到了官方的约谈。
华夏的第一份报纸诞生于唐朝,其鼎盛时则是在两宋,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对于民间的报纸传播都极为严格,有记载的民间报刊要到宋时才正式出现,不过很快就被管控了起来。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书籍的价格过于昂贵,而且一本正经得距离生活太远,小报则要亲近的多,价格便宜内容接地气,也不太会用生僻字,最重要的是趣味和八卦十足,可以成为日后聊天的谈资,相当的实惠。
但小报和书籍的存在不同,书籍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知识,并不以销量为目的,小报却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在宋时就曾发生过无量小报胡编乱造虚假新闻,在那个名声大过天的时代,造成了相当糟糕的结果。
这也就算了,当时的小报编辑为了销量,甚至还有人报告边关军情,一度引起了各种混乱和社会问题,最后即便是对民的管理松弛人性化出了名的大宋也开启了一刀切,除了官方的邸报外不允许任何私人印发的报纸发行。
这点在大明自然也是一样的,但流行就是个轮回,洪武帝推行了十余年的基础教育让民众的识字率上升到了一个新高,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需求。
民间小报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引向导作用,前提是得好好的引导和监管。
现在这些小报的切入点是医疗,算是个很不错的开头,于是在官方的指导下,这些民间的小报上渐渐出现了国家允许公开的时政新闻。
这种形式在未来如何还不好说,但起码有了放宽民风的迹象,这就是好事。
譬如这次被提前公布的召回行动就是如此,小报在官方授意下提前半年就刊登了相关信息,希望大家若是家人在被倭寇掳掠或是知道相关情况的联系一下官署,如此也能帮助这些归家的受害者快点找到家。
现在,有一百三十多户人家等在港区,他们是千里迢迢从大明的各处来到直沽港的受害者家属。
其实此前报名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但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加上又经过战乱时代,不少家庭的亲历者都过世了,小辈们虽然知道家中有这一段悲伤往事,却很难认出自己的亲人。
也有部分家属还健在的,但这么久过去他们多已到了耄耋之年,经不起长途跋涉,最后这些人都未能被选中。
但他们已经在官府留下了寻人信息,等到这些归者下船休息好,立刻开启信息比对和寻找。
抵达现场的一百多户幸运儿之前一直在遮阴处等待,直到船舶靠岸后他们才被引到现场,这些人本就心情忐忑,刚走到地方后见到阴阳生念响丧者之名的时候,不少人都露出了揪心的表情。
三十年的隔海相隔,亲人又是以那样的惨状离开他们的,即便这些人怀揣着最大的祈愿,却也知道可能等来的是一个最糟糕的结局。
但会来到这儿的人心中自然充满期盼,如今阴阳生念响的一个个名字,简直就是一份宣判书。
“辽东大石村,刘氏,约五十岁,归家”
随着这一句话,人群中一个中年妇人当即两眼一翻,软在了地上。
“娘”她身边一直探头张望的青年眼疾手快接住了母亲,将其放平后立刻伸手掐住母亲的人中,这些急救手段方才都有医匠教过他们,就是为了预防大悲大喜下人受不住。
青年一边掐一边嚷嚷,他语气中还带着点莫名其妙“娘您怎么了,咱们又不是大石村的那也未必是大嬢嬢啊。”
“我们,我们村三十年多前就叫大石村,后来那大石头被朝廷挪走了,露出了下头的泉水才改成了小泉村。”女人幽幽转醒后眼泪已经落了下来,她坐在地上,悲道“你大嬢嬢当时是为了护住我才被抢走的,那时候她才十六岁,刚刚定亲,我的阿姊啊,阿姊啊”
“娘”青年忙给她顺气“娘您别哭了,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咱们就是来接大嬢嬢回家的,只要能回家就行。”
“是啊,我终于接你回家了,爹啊,娘啊,你们看到了吗,我终于接阿姊回家了”女人用颤抖的手从背后的布包里掏出了两个排位放在地上,“爹,娘,阿姊去你们那儿了,你们可得好好照顾她,我今晚就给你们烧钱,烧衣裳,阿妹请了最好的纸匠,叠了个大房子,就让我阿姊住”
说着说着,她捂住了脸,泪水滚滚落下。
其实她已经足够幸运,她的家人留下了较为清晰的信息,这起码帮助她的家人认出了她。
“刘家湾,阿芳,女,一枚绒花簪,五十有八。”
阴阳生手中的名单中大部分就像这个叫阿芳的姑娘一样,仅仅留下了极为零碎的信息,甚至于她的信息已经算多,更多的人只有一个绰号、一个姓氏,就连年岁都不知道。
这些信息让焦急等待的家人们更加焦灼,他们隐约觉得那是自己的家人,又怀揣着期望,所有没有听到家人名字的人都目光灼灼得看着大楼船上缓缓放下的木梯,他们期盼能够在那上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
上最先出现的人是马和。
他作为此次被派出的正使,自是这条船上地位最高的人,在他之后的是若干名副使,寻人不易,为了尽可能得不要遗漏一个汉人,这次前往日本的使节团的副使人数是创纪录的三十六人,衙役小吏更是不计其数。
马和没有在楼梯上多做停留,多日的航海生活让他面上带着点疲态,但他的眉目和周身的气质却无丝毫疲态不说,还带着一丝锋利。
他恭敬取出一封明黄色的卷轴,随后一撩袍角,跪在了洪武帝面前,双手将卷轴奉上“臣探访日本诸地,寻回失民五百一十四人,同归者七十三人。”
“很好。”洪武帝伸出手接过卷轴展开粗粗一看,见到因为各种原因留在日本的只有十七人,顿时被这数字烫了眼睛般用力闭了下眼睛。
七十三人回国,十七人留下,也就是说起码有四百多人死在了异国他乡。
他吸了口气,将卷轴递给长孙,然后祖孙二二年齐齐看向了缓缓从船梯上走下的老人们。
这些人的年纪其实都不算很大,他们中的大多人和洪武帝都是同辈,但是因为此前的生活环境过于困苦,这一个个看上去都称得上是老态龙钟。
有几个的身体状态都无法下楼梯,是被放在箩筐里从船上吊下来的。
“我,我死也要死在这儿。”勉强从箩筐里爬出来的一个老头一边艰难站起一边倔强得说道“就算我化成泥,变作土,也要做咱大汉的泥土,养我大汉的花草,不给他们用。”
“老哥哥,你瞧着年纪也不大,可别说这种话,”洪武帝亲自将他扶到一个软凳上坐下之后安慰道“咱们这个年岁的人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看我,我现在没事就种种菜逗逗鸡鸭,有事就找儿子孙子来帮忙,这日子过得多有滋味啊。”
老头看了眼扶住他的洪武帝,又看了眼扶住他另一只手的青年,此前他坐在兜里也没看到下头的动静,见他态度温和,便将他认作是来接亲人的家属,抖了抖胡须后悲道“老弟弟,你不知道,咱可没你那么舒坦,哥哥我啊看不上日本女人,打了一辈子光棍,咱这把老骨头坦白说,就是回来等死的,就是不知道咱在那儿攒的钱在这儿能不能用,否则我怕是难买棺材咯。”
“能用,当然能用,老哥哥放心,你们回来,什么都用不着担心,朝廷都给你们安排好了。”洪武帝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安抚“若是有家就回家,朝廷给你们发补贴,若是找不到,就给你们发宅院,给你们治病,总之你们回来就是过好日子的。”
“只要活下去,什么好日子都在后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