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立派

    第三十六章立派 “戏剧学院派”与“辣菜”

    沈釉把林景珩撵回后院, 摆出一副“小哥儿的事儿你们男人懂什么”的姿态, 林景珩只能委屈巴巴的躲进他的“金屋”。

    还不让人说实话了!我这也是看在是他未来师娘的份上,才把血的教训传授的!

    沈釉轻咳了一声,再回身面对徒弟和徒孙们就有些老脸发红。

    本来他年纪就小, 有两个徒孙比孔均年纪还大, 更别提比起沈釉了。但是古代的师徒关系就是这样,极重规矩,别说师徒这种差辈的了, 只要入门晚, 七十岁的老翁也得管垂髫小儿叫师兄,并且当亲哥来尊敬。

    ……虽然现在人均寿命四五十,并没有七十岁的老翁闲着没事儿出来拜师的。

    但规矩就是这么个规矩。在吴婶子等人眼里, 孔均待沈釉就和待亲爹差不多了, 虽然沈釉还有些别扭,孔均倒是适应良好。而孔均后收的那些徒弟, 只听说过有位功力不凡的师祖, 也万万想不到祖师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哥儿,还是个这么漂亮的小哥儿, 面对沈釉时便也有些手足无措,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看。

    简单来说,他们没有像孔均那样亲眼见过沈釉登台表演,没有被沈釉的艺术水平所震撼过,虽然理智上知道这是祖师得敬着,情感上却别不过来弯儿。

    沈釉也是一样。孔均熟了也罢了, 面对这么一群大龄徒孙沈釉心下就有些不自在,现在还被林景珩给瞎搅和一通拆了台,更是觉得面上过不去。做了好一番心理建设才又拿出祖师爷的款儿来:“别听他瞎说,他懂个屁!”他昂首挺胸往正位上一坐,甩了甩手里头记录各人缺点的本子,决心一定要一下子就把这个威给立住了:“现在,我们来依次说一说你们表演上的问题。第一个,从穗子先来。”

    本子上满满几页,写的都是各人表演中的优缺点。沈釉在表演班时,老师点评同学就时长会让坐在身边的沈釉帮着实时记录同学的不足,现在这技能正好用上了,记录的得心应手。

    穗子的问不大,说起来他几乎是和孔均同时接触到沈釉的表演方式的,又跟着孔均练过童子功,只是年纪比较小,模仿能力和悟性以及演出经验都比孔均略差一些。加上年纪小,认字不全,无法自行阅读背诵沈釉给的本子。但在孔均这些日子的耐心教导下,已经勉强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了。

    新招的几个成年人里不识字的就更多了,毕竟在古代识字的人还是少数,干点什么不能吃口饭,不至于跟着孔均在下九流混。沈釉思忖着,这是招了一群文盲啊,如今孔均演出忙了,也没时间一句一句的教他们,倒不如请个先生专门教导他们认字,以后就算没有说书的天赋,也能谋个别的营生。

    他以后还打算多开几个小剧场、酒楼,哪哪儿都需要用人,识字会方便很多。

    其中有两个人比较出挑,学的快,孔均也比较看好他俩,想来也有多费心思教导。虽然不及穗子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但抓紧培训一番,平日里热热场子还是没问题的。

    沈釉三五句就点出了几人表演上的不足,并做了简短的正确示范,立刻让这些心里打着小九九的徒孙们肃然起敬:难怪是孔均这样的名角愿意拜的师父,虽然是个小哥儿,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

    有的人不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或者怎么改,被沈釉一针见血的指出,悟性高的当场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时再去看沈釉的脸,哪里还有什么美貌的小哥儿?完全是端庄慈祥庄严威仪的祖师爷本爷!

    除了孔均看好的两人外,沈釉还注意到了两个人,比起孔均这样外放型的艺人稍显安静一些,莫名带着点冷幽默的气质,悟性也还不错。沈釉觉得这两人或许适合捧哏,但还得给他们寻么个逗哏的搭档,并思考起如何把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提前带给这个时代。

    还有几个嗓音条件好的,沈釉觉得可以培养他们学柳活儿。不过一来沈釉自穿书后就一直在常坪城这一亩三分地待着,不太知道当今市场对柳活儿的接受程度,二则是他也就会那么一两首啊!只能暂时按下不表。

    还是攒攒运气,回头抽个现代位面,换个ipad下载点影音资料过来给他们学习!

    沈釉把这五个人点出来,对孔均道:“我觉得他们几个都还不错,可以考虑正式拜在你门下了。”

    这个拜在门下就不是做学徒了,而是像孔均拜沈釉一样,要有见证人,成为正式的衣钵传人。穗子、碾子他们虽然从小被孔均捡回来教养着,但也都没有正式行过拜师礼。得到了祖师爷的肯定,几个人都十分兴奋,特别是两个捧哏预备役,原本在一群学徒里根本不起眼,属于话想对少的那种人,根本没想过自己也能得祖师爷的青眼!

    孔均对沈釉的建议自然是没有半分不同意的。不过孔均现在也是有点身份的当红艺人了,决心把这个收徒仪式办的大一些,再请一些见证人,有点类似于相声的“摆枝”。同时徒弟还得孝敬师父些礼物,而师父也要赠送一些带有行业含义的,比如折扇、醒木、御子之类的东西,表示对徒弟的认可。

    想到这儿孔均就有些不是滋味,他和沈釉认识的时候拜师拜的太仓促,就磕了头敬了碗茶,末了还上师父家蹭了顿饭。都没孝敬师父拜师礼!

    ……虽然沈釉也没给他什么传承物件,但《西游记》《红楼梦》两个本子都给他了,孔均心里只有愧疚的份儿,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更要加倍孝敬沈釉!

    要不是沈釉太低调,孔均简直想把自己的拜师仪式再办一次,这么好的师父值得轰轰烈烈的大场面!

    沈釉摸了摸下巴:“你要大办的话我还能蹭你个场地占个便宜……”孔均收了不少徒弟,最近沈釉这里也来了村长介绍的孩子们当学徒,沈釉就打算把严掌柜之前介绍的两个学徒严坚成和卢志给转正了,正式收为徒弟。

    这两个孩子自打过来就勤勤恳恳的,看得出都是老实人,值得信任。

    ——其实最得沈釉真传的还是碾子,可惜他和孔均有着师徒名分,沈釉也不好再收他为徒了。

    想了想,沈釉还是打算给碾子开个后门:“虽说碾子在说书这一道是没什么天赋了,但还是要给他一个名分,这次就一起拜你为师吧。”

    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他沈釉的门人。

    孔均刚刚获得了一点要当人师父的喜悦,又不得不接受多了两个师弟的事实。好在沈釉一直强调,门派不同各算各的,心里才舒服了一些。

    不过说到门派……孔均精神一震,向沈釉发出建议:“师父,我觉得咱们也得起个响亮的门派名称了!”

    这年头的说书人和厨子本来就有派系之分,比如张树叶的师父李书王,因为名气大了,门下弟子都称为“李派”传人,此外如今还享有盛名的还有“梁派”梁麻子和“马派”马老馋,都是表演风格较为鲜明的著名说书人。

    按理说他们这一派最出名的是孔均,也该起个“孔派”,可孔均太知道自己的斤两了,没有他师父的指点与教导,他什么都不是!因此眼巴巴的看着沈釉,希望能成为“沈派”传人。

    沈釉对这么弯弯绕绕倒没那么清楚,还以为是像DYS那样起一个社团、班子的名称。就算他清楚了,也没脸把自己的姓挂在上头,毕竟这些也不是他原创的,都是摘取了巨人肩膀上的果实,真论起来他理论大于实践,真要battle可能还不如日益精进的孔均。

    沈釉——从干锅记就可以看出是个起名废——绞尽脑汁,最后决定还是赋予这个门派真正意义上的祖师爷名字吧:“不如就叫‘戏剧学院派’吧。”

    感谢老师,感谢相声爱好者台词课老师,没有你们的教导,也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孔均:“…………??”

    啥玩意?

    学院不难理解,如今很多书院也被称作学院,可以理解为师学习本领之意。戏剧又是个啥?

    沈釉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戏曲还没有成系统呢。宋代才首次出现“戏曲”的概念,不过那时的戏可不像京剧、评剧、豫剧等那么成熟,而是“南戏”、“杂剧”,又被称作杂戏。

    直到明清时期地方戏曲和京剧才较为成熟,后达到空前繁荣。

    但这话跟孔均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沈釉便道:“戏剧就是多种艺术形式混杂,我脑海中还有许多想法,不止拘泥于说书。”

    说到艺术,孔均就兴奋了,虽然这个名字古里古怪又那么长,但既然是师父取的一定有他的道理!

    但是!!

    做菜那个派系绝不可以比自己的派系名字好听!孔均嫉妒的想。

    沈·起名废·釉再次陷入沉思。艺术相关派系可以叫戏剧学院派,厨艺总不能叫新东方派或者蓝翔派吧……

    而菜系派别一般是以地方为冠名的,比如鲁菜、川菜……沈釉因为个人口味喜好,做川菜湘菜比较拿手,但虽然这个时代还没出现这两种菜系,沈釉这个常坪城人也不好擅自起那么远的名字啊?

    孔均还在一旁煽风点火:“不如叫辣菜吧。师父是我见过的把辣味和茱萸运用得最妙的人了,这特色独一无二!”

    从碾子、穗子、谷子……等人的名字也看得出,孔均在起名方面也是没什么天赋的。

    但沈釉居然还认真思考了:想起村长帮他种下的辣椒,等收获了岂不更是独家一份?把特色直接放在名字上,一目了然,多好!

    虽然好像有点怪怪的……

    但沈釉并没有多想,也懒得再动脑子,随便就采纳了孔均的主意:“那就叫辣菜吧。”不然他可能图省事直接叫干锅派……

    于是在严坚成和卢志不在场的情况下,他们派系的名字就这样被定下来了。

    沈釉直到晚上窝在林景珩怀里进入贤者时间,才忽然灵光一闪:辣菜不是网上惯用的拉踩谐音吗?作为一个艺人居然没想起来,真是穿书太久偶像失格!

    沈釉忧伤的想,从这个名字上,就感觉到了这个派系将来会掀起血雨腥风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调整大纲停更了几天,非常抱歉!我会勤奋的补上来的!

    希望我再也不要写着写着就脱纲了……TAT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