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糖霜小柿子贵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这年头白糖比盐还贵,足足是盐的三倍,要是质量更高,颜色更白的糖,价格还会番倍。

    许员外也是有些门道,能弄来旁人开不到的白糖。

    这也就顺利成为了许家酒馆的一大特色。

    这才使得,许员外这个外来户,不到两年时间,就可以与秋家这个本地百年大户分庭抗争了,现在又加上这小番茄,差点没把他们家干趴下。

    秋旭说起这些,一脸幽怨。

    “早知道你这东西要卖,我就该早早跟你定下来,如今哪有许老头什么事儿。”

    陈护也是暗暗咂舌,这许老板还真是有迫力,就凭那么一个小番茄,就花了一两银子尽数给盘了下来。

    许家酒馆虽说不如秋家的酒楼大,但每日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三十斤第二天上午就卖得光光了。

    陈庆却是五日才来卖一次,没办法,赵护家的后花园统共也就五分大小,隔开了一分大小养了十来只鸡、鸭,他还盘算着再养两只猪呢,过年的时候还可以杀年猪,到时候炼出来的油够吃一整年的。

    或煎或炸不带一丝心疼的。

    余下的大小,也只圈出了三分来种菜,就这还分成了九宫格。

    小番茄一串串的产量极高,赵护从末世带来的种子更是经过多重实验,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高产的品种。

    口感好、产量高,他当时就种了几颗,想着一家人够吃就好了。

    饶是如此,一家人也是吃不了的,这才拿出来卖卖赚点额外的钱。

    至于青瓜,上次的青瓜条味道过于美味清爽,县学的师生又多,食堂直接给包圆了,不过腌制却是让赵护给做好,对方不掺合。

    一是因为价格不高,二是因为赵护这边产量也不大。

    刚好够自家吃用和县学消耗,外头并不知道。

    他还种了几棵辣椒,寻思着今年多攒些种子,明年大面积种植,单年如今的胡椒价格就知道辣椒一面市,价格有多离谱。

    不过这也都是他一厢情愿,至于成不成,那都看天命不是。

    就像本想靠番茄赚一笔,结果大家喜欢的却是青瓜条。

    “你说行不行以后你家的小柿子直接给我们酒楼,价格我与许家一样三十文一斤,我也不学他卖什么汤,什么糖,就你做的那道番茄鱼。”

    “对了,这鱼的方子我不白要的,这小柿子我从你手里买,但这鱼若是卖出去一份,便给你抽一成的钱,咱们也不说什么买你的配方。”

    赵护“”

    所以,秋旭是来给他送钱的

    赵护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问道“其实卖谁都是卖,我想问问你这鱼打算卖多少钱”

    秋旭给他算了笔帐。

    小柿子20文一斤,一条鱼差不多得二斤多,他们这边近河有自己的鱼货来源,鱼价一直稳定在15文,所以,这一份鱼光是这两样料就已达到了5、60文。

    再加上其余的配料、人工、柴火等等,至少80钱。

    所以,鱼的定价是150文至200文。

    也就是一份鱼卖出去,赵护可以拿3040文。

    一天就算是卖一份,一个月也能拿一两银子,怎么算都挺合算的。

    赵护拧眉,他可算知道自己为啥穷了,县学发的廪银只够吃五次鱼的。

    秋旭见自己都说得这么直白了,他还是不吭声,急道“你倒是说说话呀,难道你这小柿子能卖许老头,不能卖我们秋家”

    赵护道“这倒不是,你也去我家院子里瞧过,那么几棵苗,除了自己食用之外,能留下来的极少,一天也不过才几斤而已,你家酒楼若真开卖了,我怕耽搁你生意。”

    “有几斤就能做几份,我真不贪心。”

    赵护好笑道“一会我问问我表哥,看他与许员外怎么谈的。”

    他家的番茄一天顶多摘个五六斤,他不可能为了给秋旭断了许家的供应。

    陈庆当时与许员外签了契约之后,便过来与他说了一声。

    为为了确保新鱼的菜,陈庆最好每日都送,虽说没规定说每日送多少,但肯定不能固定的数量突然减少。

    而且给秋旭一斤,也确实说不过去。

    秋旭也明白,人无信不立嘛。

    大家都是读书人,可为不可为都心里门清。

    秋旭道“若我现在种可还来得及你每天只均出两斤给我便成,我先试着挂出来卖一次,若是成功了,每日只推出两份,而且你也知道这价格打不下来,指不定没人要。”

    赵护道“现在种的话,起码得两个月才能开花结果,不过到了秋天天气渐渐转凉,它也该谢幕了,除非建个暖棚,倒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

    不过建个暖棚,这造价更高了。

    在千河县这种地方,价格越高,证明卖出去的越困难,除非你将这东西卖到江南一带,或者权贵遍地走的京都,价格就算是再高也有人捧场。

    他听说京都那边,价格便宜了还不定有人瞧得上呢。

    秋旭双眼一亮,一巴掌拍在了赵护的肩上,“兄弟,你这脑子不做生意简直可惜了。”

    “呸呸呸呸,你这脑子就该入朝为官,为百姓谋福祉。”

    秋家还真有一个庄子在江浙一带,那边本就富庶,物价自是比寻常的要高上许多,还是本朝初期他太爷爷手里买来的。

    地并不多也就七八十亩,当时他太爷爷还是前朝的秀才,本朝立国之初对于秀才和举人极为优待。

    就连科举也不像如今这般艰难。

    运气好的秀才也能谋个县丞,若有意向参加科举的,也基本上都能被选拔上。

    他太爷爷运气也算好,最后考了个举人回来,但会试却是考了四五次都没中,后来谋了个县令的职位就这么干到了六十来岁。

    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回了家乡,地便是他在任上的时候买的。

    这些年那边一直有人帮忙打理着,他们家平时吃的米也是那边地里产的。

    秋旭道“要不明年咱们先在那边种上几亩地试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