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叙功

小说: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申初,也就是下午三点左右,到了明朝官员下班的时间。

    不过在今日很是奇怪,各大衙门门前没有出现官员们鱼贯而出的场面,而各衙门门口的守门人也都是见怪不怪,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也是聚拢在一起热络的聊着什么。

    “我反正觉得大同那边的老爷是胆大包天了,嘿嘿几千人干跑鞑子几万人,开什么玩笑。”

    “我觉得也是”

    从他们身边走过,就能听到人群里正在激烈的说着什么。

    大明朝内廷、外朝很多时候就像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筛子,在朱希忠入宫禀报了大同锦衣卫发回来的情报后,很快就从西苑传到了宫里,进而是内阁,再到京城各大衙门。

    现在内阁阁臣和六部九卿这些朝中大老再次被嘉靖皇帝召进西苑议事,随着传旨官员之口,小道消息也算是被官方进行了证实。

    之前流传进各大衙门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视其为假消息,不知是谁哗众取宠编造出来的谣言。

    可是当传旨官员和堂官一起走出时,值房书吏自然把刚才在值房听到的话传了出来。

    而各衙门里的官员没有准时下值,也是因为这条让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影响,此时官员们大多聚集在一起讨论着这件大事儿。

    这些天,京官们虽不说人心惶惶,可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边镇可以预见的会遭遇一场大败,都察院和六科都已经在考虑应该找谁来为这场战争背锅。

    可是今天传来大同的战报,完全颠覆了之前所有官员的判断,明军打赢了。

    兵部的官员聚在舆图前推演,只不过那一仗的消息太少,只知道个结果,自然是推不出什么名堂来,很自然就变成了重新审视北边局势。

    户部官员讨论的则是北边打赢了,是不是现在正在执行的一连串的调兵令可以终止,让已经出发的各部各自回营。

    大军在外,这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

    如果用不上那些孬兵,还不如直接让他们打哪里来回哪里去,节省些开支,缓解下朝廷的财政压力。

    至于其他与战争无关的衙门,则是讨论最为激烈的地方,其中内容自然就是这到底是真还是假。

    真的打赢了,有功之将自然该受赏,而如果是虚报战功

    左都御史周延在离开都察院的时候,熟知手下这帮人尿性的他下了严令,在没有大同战报送入京城前,严禁御史臆想战事。

    这些天朝中气氛压抑,做为大老的他自然也听到内廷传出来的消息,皇帝很不开心。

    这个时候如果有哪个胆大的跳出来指责大同虚报战功怎么行,现在消息是锦衣卫传递来的,弹劾都师出无名。

    就算大同真干出这样的事儿,做主的也不止是都察院,真当锦衣卫、兵部是摆设,现在的兵部尚书可是杨博,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aa

    隆万盛世

    关键还是现在这个时间很微妙,有个好消息传来,皇帝开心点,朝臣的日子也好过些。

    有问题,还是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有了周延的发话,都察院反而成为在京各大衙门里对大同最不感冒的衙门,御史们都是无所事事,然后准点下班。

    而此时的西苑里,一帮大老在看过锦衣卫发回的情报后,先是沉默不语。

    也不奇怪,实在是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一点准备都没有。

    直到嘉靖皇帝点名要杨博以此战报重新分析边镇局势,安静的氛围才被打破。

    “以大同军此战的结果来看,之前我们担心的俺答部顺势西进攻击延绥、宁夏二镇兵马

    所以,现在摆在俺答汗面前就是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全力进攻宣府,放弃大同和河套地区,二就是从宣府撤兵,攻打大同、延绥等镇实施报复。”

    一番评论后,杨博对战局做出了自己的研判,同时分析了俺答汗可能会采取的应对措施。

    “就是说大同军这场胜利,彻底扭转了北边战局”

    御座上的嘉靖皇帝问道,虽然这些他早已有所预料,可从杨博口中说出才让他有了真实的感觉。

    胜仗,肯定是会缓解、甚至扭转危急的局势的,只是这段时间连续的意外让形式急转直下又峰回路转,让他感觉很不踏实。

    “是的,陛下。”

    杨博没有回到先前的位置,依旧站在大殿中间说道“现在战场的主动权虽然还在俺答汗手中,可是他能做出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就如我先前所说,要么继续攻打宣府,要么就是调转马头攻打大同,不管怎么选择,局势其实都已经有利于我军。”

    殿里官员甚多,可是不管是谁,出于什么心思,这个时候都没人对这份来自锦衣卫的密报表示质疑。

    “那就好,朱爱卿,虽然大同的军报可能还在送来的路上,你们锦衣卫也要尽快核实此战的消息。”

    “遵旨。”

    下面的成国公朱希忠立马站出来躬身领命。

    “这几日宣府可有消息传来”

    魏广德是晚些时候才从来访的劳堪口中知道此事。

    大同军击败俺答部骑兵,这个魏广德到是有想到过,不过那是在梦中,由他亲自指挥的战斗。

    好吧,在魏广德看来,俞大猷能够顶住俺答部攻击就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击退对方,这个他是着实没有想到。

    俺答部骑兵的战力,魏广德是见识过的。

    当初那一战,如果不是在关键时刻大同军出现在左近,吓跑了实力不足的俺答汗,魏广德很怀疑会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是这次又不同,明军出塞兵马就那么几千人,情报上可是说了鞑子追兵万余,实力并不对等。

    魏广德可不相信刘汉带队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战绩,若是可以,早干什么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aa

    隆万盛世

    我的治愈系游戏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魏广德愉快的心情,和其他人一样,魏广德虽然感到惊讶,但是却并不怀疑,他不相信大同锦衣卫的人会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也不认为大同的官员会选择虚报战功,这是找死。

    有这样的好消息,魏广德当然要摆上一桌好酒好菜款待劳堪,明日他也要回翰林院上值了,顺便还要去詹事府和都察院走走。

    这些天,他在家里也憋的狠了。

    第二日一大早,魏广德就走出家门返回翰林院销假上值。

    对于魏广德的回归,同僚们看到他也都是会心一笑。

    前段时间怎么回事他们自然知道,魏广德告病的原因他们也清楚的很,其实这也算是官场的一个规则了,纷纷上前和魏广德寒暄后才各自散去。

    随后几日,魏广德恢复到往常的生活,每日按时上下值,同时,来自宣大的好消息也逐渐传来。

    最早的好消息是来自宣府,报告俺答部在攻破长城进逼至长安所后,鞑子的进攻势头就被遏制住了。

    紧随而来的就是大同巡抚李文进和大同总兵刘汉上报捷报,第二日到京城的奏疏,更是很详尽的把这次明军出塞和返回途中两场大战的过程进行了汇报。

    至此,朝廷对大同战事才算彻底放心。

    虽然战事并未结束,俺答部仍然占据龙门卫下面多个长城关隘滞留在关内,但是朝廷的注意力显然已经被从关心战事转移到大同军是如何在野战中击败俺答部上来了。

    之前,大家都只是好奇,大同军凭什么击败的俺答部。

    锦衣卫的最早情报中提出了安银堡这个地名,所以不少人想当然认为明军是据堡坚守,重创鞑子攻城主力,甚至可能打死打伤鞑子首领,才成功逼退俺答部追兵。

    但是当大同详细战报送抵京师后,官员们才惊讶的发现,大同军居然是野战制胜。

    明军在野战中击败占据优势的俺答部,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甚至比官员们知道大同军打了打胜仗还要让人难以接受。

    就是难以接受。

    一直以来,蒙古骑兵的攻击力都是明军的噩梦,自土木堡之后,明军在野战中就鲜有获胜的战绩。

    当年大将军朱寿指挥的应州大捷倒是有一次野战,那次到底是战胜还是战败也不好说,但是整体战略上,明军应该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毕竟应州之战后,蒙古人二十多年不敢突入大明,也就是在边堡附近转转而不敢深入。

    其他衙门的人也只是吃惊,而到了兵部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对战报中的过程进行了复盘,其中两个亮点引起他们的关注。

    第一就是明军参战部队的火器集中度非常高,虽然战报中说参战明军有马步军七千人,但实际上真正参战的只有俞大猷率领的三千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aa

    隆万盛世

    而就是这三千人马,却装备了鸟铳千杆,佛朗机炮百门,这样的配置,让兵部大小官员们是目瞪口呆,他们的火器占比非常接近神机营。

    明朝的神机营标配是步兵3600人,配置火铳3600杆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配手把口短火铳400杆,盏口将军炮160门,全营共计官兵5000人。

    俞大猷率领的明军虽然还没有达到神机营八成的火器配比,但也相差不大。

    当然,这只是纸面数据,实际上现在的神机营全营官兵拉出来有没有三千人都成问题,骑兵就更是少了一大半。

    而第二点就是战报中提到的俞大猷设计了一款独轮战车,不仅轻便,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新也非常好,还顺带可以解决军资运输问题。

    独轮的设计,让这种战车在战场转向非常方便,本身车架就是佛朗机炮的炮架,前面的大盾还可以保护车后军卒,也可以视作是移动据马,因为大盾前面还装上长矛枪头。

    实际上,在明初的时候,神机营就配置了一种偏厢战车,全军配置128辆,但这个时候配属保护步兵用的,可以防御对方的箭失,但是一旦近身就没办法了。

    当然,那时候的明军战力强大,真到了对方冲上来的时候,有明军骑兵早就冲上去了。

    随着明军战力的衰退,老款偏厢车已经不适合战场形势的变化,逐渐退出了明军的序列。

    直到十多年前的三边总督曾宪重新开始打造战车,把已经被淘汰的偏厢车拾起,但是最终因为一些原因,这批战车也没能上战场。

    兵部这些年,实际上已经把此事都忘记了,忘记了可以尝试用战车对抗鞑子骑兵,在他们的思想里,只有筹集大批战马,也像鞑子那样武装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才能与其在大草原上一决雌雄。

    苦于朝廷财政困窘,兵部知道不可能筹集到银子,收购马匹自然也办不到,组建大骑兵军团的想法也只能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实际上,明朝立国后,对马政一直都很重视。

    “独轮战车虽然好,可是毕竟靠人力,不适合长距离作战使用。”

    “是啊,不过倒是一个办法,看能不能改动下偏厢车,让偏厢车也具备独轮战车的功能,给各镇配置一批”

    此时,由兵部尚书杨博主持,召集兵部官员们开会议事,讨论这次大同之战的得失,自然话题就被引到了这两点上。

    俞大猷设计的独轮战车虽然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但是在兵部官员眼中,依旧不是适合大量打造的装备,缺点就在于其是以人力推动,难以长距离机动。

    但是他们却从独轮车的变化中想到了马拉的偏厢车,其实也是可以改进的。

    “武库司有空和工部那边议一议,看能不能重新设计下偏厢车,就以这独轮战车为蓝本进行改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aa

    隆万盛世

    下面人的议论也提醒了杨博,明军九边军中还有大量偏厢车,虽然大多残破,可是曾宪当初打造的那批还是能用的。

    只要重新设计一下,让偏厢车变成正厢车,哪怕重新打造也是可以的,只要确实可用。

    “难,这独轮战车和以往皆不同,它用正面对敌,怕是不好改。”

    当即有人就提出来道。

    “那简单,这独轮战车简易,不如直接下发各军镇,让他们自己打造,武库司也要和工部一起想想新的偏厢车为好。”

    确实,独轮车真的太简单了,看着那副简图,不少官员感觉自己似乎都能出手打造这么一架出来。

    “大同叙功的事儿,内阁怎么说”

    杨博觉得有道理,所以也不想继续说战车这个事儿,随即开口讯问武选司郎中。

    杨博的问话,那郎中却是一脸苦逼道“又被退回来了,好像是因为俞大猷的事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