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孟之经道:“好像还准备打--德里苏丹国(印渡)?”
赵祺更不高兴,不由自主的道:“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大宋的将士们,也得休息休息了。”
此言一出,孟之经脸色大变,赶紧四下观望。
好在现场他两人官最大,走在前面,其他人都远远跟在后,似乎没人听到。
“汉王慎言。”孟之经赶紧提醒。
赵祺愣了下,脸色青青的不再说话。
孟之经小心肝扑通扑通,汉王你别乱说话啊,可别拉我下水。
他父亲孟珙在中亚省负责中亚事务,受赵绎节制,他在这边跟着汉王,两父子显然没有任何派系,就是跟着皇帝赵与芮混,现在很多文武都在站队,各自挑着藩王们,孟之经可不想被人打成汉王派。
特别看到赵祺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后,孟之经肯定更不愿意当汉王派了。
他想了想后,感觉有必要向赵祺解释下。
“汉王应该看过地图。”
“暹罗被打下后,德里苏丹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是我大宋地盘。”
“已经被我大宋团团包围,这种情况,不打也得打。”
“不打德里苏丹国,我大宋等于中间有块飞地,还把中亚省,大明省(波斯),婆罗省,和安南省等地隔离了。”
“一旦灭了德里苏丹国,所有国土就连成一气。”
“而且德里苏丹国地大物博,人口巨多,实在是块好地方,让他们治理,肯定远远不如我大宋治理好。”
“汉王,短时间看,战争是比较残酷的,百姓也会受累。”
“但长远来看,将来我大宋治下的德里苏丹国百姓,肯定会比原来生活的更好。”
孟之经也算苦口婆心劝赵祺。
按现在赵与芮的势力范围,整个亚洲除了东面的日本和高丽,就只有这边的爪哇和德里苏丹国两个还没灭掉。
今年底能灭爪哇,明后年就得灭德里苏丹国,这样整个亚洲西南一片就全连在一起了。
当然,德里苏丹国也不好灭,因为他确实国土大,人口多,势力也不弱。
原本德里苏丹国存在三百多年,一直到1526年才被莫卧尔王朝取代,当然莫卧尔王朝还是他们本国人。
即使到十八世纪开始被欧洲人殖民,他们的地方封建王公势力也没有被灭亡,继续统治各地。
这個国家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不像汉人王朝被元朝和满清灭了两次。
所以赵与芮也是最后一个打他们,先把四周清扫完了,到时四个方向,东南西北可以同时出兵,一举要灭掉这个王朝。
赵祺听完后,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看着远处的海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父皇登基之后,大宋到处征战,从宝庆打到元贞,都没有停过,这在他眼中有点穷兵黩武,他显然不喜欢这样。
如果让我当皇帝,好好经营我的大宋,让百姓们更富足,生活更美好,岂不是更好?他默默的想着。
不知道孟之经是不是猜到了他的心事,看赵祺不出声,孟之经叹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和天下一样,整天就是打打杀杀。”
“我大宋建国之后,遇到金,辽、西夏包括蒙古崛起时,他们都会打我们大宋。”
“有时候不是我们想打仗,如果我们不打别人,别人强大后,也会来打我们。”
赵祺听着反而更不高兴了,他红着脸争论:“所以咱们现在强大了,可以肆无忌惮的随意打别人,就为了不让别人强大,不让别人来打我们?”
“呃,差不多这个意思吧。”孟之经感觉和他说不通,只好随意的应付着。
这时赵祺已经站到一个高处,正眺望远处一座城镇,距离海边数里外,好像有一座城镇,他觉得比较奇怪,毕竟从苏门腊岛到狮题,有这么高的城镇可不多见。
“望远镜。”赵祺伸手,身后有侍从上前递了望远镜。
他举起望远镜看了下,终于发现不是那城镇比较高,而是那边的城墙建在山墙上的,所以看起来比较高,这正是后世雅加大的古城墙。
“那是原来西爪哇的城都。”孟之经站在他身后解说:“现在咱们叫西爪城。”
大宋把雅加大改为西爪城,打算做为爪哇省的省府。
赵祺眉头一皱,大概觉得这名字不好听:“这名字谁取的?”真没文化,他后面几个字还好没说出来。
“-——”孟之经左右看看,只好低声道:“是——朝廷——”其实暗指皇帝赵与芮。
赵祺似乎没在意,自顾自道:“上书朝廷,改名"信州"。”
赵祺看来,这里以前叫信诃沙里王朝,西爪哇这最大的城,应该叫信州才好。
孟之经嘴角一抽,无奈道:“回汉王,我大宋,有一个信州呐。”
大宋在江西有个信州啊,孟之经对这汉王无语了。
啊,赵祺啊了下,然后又想了下:“那就上书朝廷,改名信诃州。”
“。。”你非要和皇帝陛下对着干是吧?孟之经没办法,只好道:“这是陛下取的。”
孟之经直接搬出皇帝赵与芮,希望能提醒汉王,你别再乱搞了。
不料,赵祺根本无所谓:“你尽管上书就是,看父皇会不会采纳。”
“。。”孟之经低头:“末将知道了。”
此时赵祺身后不远处,还站着好多文武,这会都像条件反射似的,纷纷对视一眼。
赵祺和孟之经的对话,他们基本都听在耳朵里。
没想到赵祺胆子这么大,居然要改掉皇帝陛下取的名。
不过也有人听过一些典故,据说大皇子赵祺是皇帝一手培养的,从小跟着皇帝陛下出入各地,是诸皇子中,跟随皇帝陛下时间最大的。
看来,皇帝陛下对大皇子非常宠爱啊。
但尽管如此,你也不能恃宠而骄吧?赵与芮取的名字,你都敢改,确实震惊现场诸多文武。
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大半年后,从临安终于来了信,同意赵祺的上书,把西爪城,改为信诃
府,赵祺还把爪哇省改为信诃省,也得到了皇帝的同意,省府就在信诃府,并设制置使,设都司,设水师。
赵祺还推荐孟之经为都司都指挥使。
孟之经听到消息欲哭无泪,心想我能拒绝吗?他根本不想和赵祺搭上关系。
但没办法,这容不他拒绝,赵祺敢改皇帝取的名,他不敢说不。
赵祺这改名的事,还引起不小的风波。
通常宋军征服某地之后,都会改名,降低以前当地的影响。
比如赵绎把波斯湾改大宋湾,就是不想让波斯人想到他们以前有波斯这个国王。
赵祺这边攻灭了信诃沙里王朝,还取名叫信诃城,实在让人意外,朝中很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但赵与芮同意了,大伙自然也不敢说什么。
当天赵祺决定了改名信诃的事,然后就上了战马,带着一众人往信诃城去。
一路上到处可见到宋军和百姓,还有各种运输物资的马车。
宋军正在修路和修城。
雅加大古城墙距离海边不到十里,道路不是很好,宋军占据后,已经征发部份当地百姓在修路,同时还在三佛齐国内移民三佛齐百姓在帮忙修路和修城。
前面修路还好,赵祺看不出什么,只是一路上不时叮嘱孟之经:“这些修路的民工,一定要给他们吃饱,喝足,现在他们也是我们大宋百姓。”
“汉王仁义,百姓们会记得的,也请汉王放心。”
“他们有工钱吗?”赵祺突然问。
孟之经嘴角微微一抽,扭头看向身边一个文官。
那文官暗暗叫苦,这是准备过来当信诃府知府的郑士昌(郑清之儿子)。
郑士昌硬着头皮道:“朝廷正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月钱数额。”
“?”赵祺一听,这就是没给钱喽?你们这样和蒙古人,有什么区别?
郑士昌看他脸色微变,赶紧又道:“汉王有所不知。”
“当地都还是奴隶制,百姓们全是信诃里王朝贵族的奴隶,他们本国都不筑币,百姓之间主要是以物易物,没有用钱的习惯。”
“只有在官面上与各地交易时,用我们宋钱或第纳尔银币等。”
赵祺叹道:“老百姓本来就苦,如果我们强征他们为民夫,连工钱也不给,只会让民怨加深,更加反对我们大宋。”
“无论他们以前用不用钱,我们要让他们习惯用我们宋钱。”
“汉王英明。”诸文武只好道。
郑士昌说的也是实话,当地百姓都是以物易物为多,钱只有在官方大宗交易时用到,而且很多百姓以前都吃不饱,现在宋军来了,能让他们吃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
这边又不铸钱,所以你要发工钱的话,从很远的波斯运过来,运输就是一大笔开支。
现在赵祺要发钱,大伙也没办法,过后商量了下,决定和以前的婆罗省一样,先发粮票类似的东西,可以从宋军专营的商铺中换购物资,相当于发钱。
因为这种粮票,各地宋军都认,所以也等于钱,现在很多国外商人有时也会收,因为粮票在他们手上一样可以当钱用。
当然了,商人们也不敢收太多,一旦哪天宋军不承认了,那就是巨大的损失,各国商人都是收到就用,决不储存。
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到了信诃城。
因为被宋军攻打过,外面的古城墙到处破塌,很多当地和迁来的三佛齐百姓正在修缮。
城内外进出的人比较多,宋军从海路上运输来的各种物资,也正往城里运。
城中还要建各种府衙,军营等,看起来非常忙碌,到处是人。
赵祺便问,现在信诃城有多少人口了?
孟之经和郑士昌对视一眼,心想,官家还没同意改名呢,伱倒叫起来。
郑士昌只好道:“城中有原信诃沙里百姓两万四千户,迁移来的三佛齐百姓一千两百户,我大宋驻军,一将三千多人。”
加起来接近十万人了。
这也算西爪哇人口最多的城镇之一。
这会人口也算少的,后世这雅加大地区是印泥最大的经济中心,常住人口超三千万。
赵祺闻言又皱眉了:“爪哇人口不是远超婆罗,才这么点人?”
孟之经道,我军刚上来没多久,很多西爪哇的人跟着信诃沙里王朝的人往东跑了。
还有跑到信诃城四周的,宋军也没去抓。
宋军现在主要经营落脚点,把信诃城和海岸边的防御建立起来,然后才会向四周搜索,扩展。
据根宋军的计划,城中的原居民,爪哇人还得被陆续迁走一部份,分别往婆罗省和波斯,三佛齐三个地方去。
然后从波斯和三佛齐迁人过来,与爪哇人混居,减少当地人的影响。
别以为移民容易,只要用船运来运去,宋军的运输能力已经算当世最强,但中途还是有风险,随时可能沉船,每次运输都要死一批人在船上。
因为不是自己人,宋军各方面措施做的不是很仔细。
赵祺显然想到这个问题,沉声道:“我大宋军队,几千几万人,长途运输,在海上几个月,都能不死人,甚至只死几个人。”
“上次从婆罗运两船渤泥人到狮城,能死三十几个,朝廷相关官员是不是没有认真做事?”
众人面面相觑,郑士昌也不敢说话了。
孟之经看没人回应,只好道:“末将会让水师官兵注意,加强船上的卫生和安全检验,保证存活率。”
“运百姓船,一定要有郎中跟着,各项准备要到位,不能死太多的人,这些现在都是我大宋百姓。”
“是是是,末将--”
“下官--”
“知道了。”最后众人纷纷表态知道了。
等赵祺进城后,看到有数百人正在修他的临时住所。
他的汉王府在汉州,这边又要给他修个临时的住所,主要也是把以前的房屋翻修一下,现场有几百人在干活。
赵祺看了看后,立刻道,把人都调走,先修城墙和大路,他对住无所谓,随便找个屋子,能睡觉不漏风雨就行。
众文武再次对视一眼,前面赵祺的话都让大伙不爽快,但这会终于看到赵祺身上的优点了。
只不过,这种优点用来争皇位,显然是不够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