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徽钦父子俩怎么孝顺金朝之前, 我们先说下徽宗上位的过程。徽宗的上位跟司马衷一样,也是源于一个人的私心。
西晋。
被点到名的司马炎眼里闪过阴翳,这时的他已经被废了, 新上任的帝王倒没有杀他, 但也没有让他太过好过就是了。司马攸那个家伙将他关押在这小小的宫殿里, 又派重兵把守, 不许他和外界有过多的接触,他所有的行动都被限制了, 他过的老不痛快了,结果还要被天幕这么批判。
司马炎这段时间的不如意再也兜不住一下全倾泻而出,他咆哮起来,“朕坚持嫡长子继承有什么错嫡长子本来就是继承皇位的第一人选, 不选嫡长子难道要选嫡次子吗”
司马炎陷入了不痛快的回忆中。
他父亲喜欢司马攸更甚他,哪怕司马攸已经被过继出去他也还是想把晋王的位置传给他,后来还是山涛、贾充、何曾、裴秀等人极力反对,说他才是嫡长子, 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他父亲才作罢。
那他上去后坚持嫡长子继承有什么错
他不坚持难道要把皇位让给司马攸吗朝中可有许多人要求立司马攸为皇太弟的。
北宋。
哲宗死后、新皇未立的时期。
向太后浑身一震,终于来了, 她想,她的心提了起来,整个人甚至感到了紧张,她紧紧盯着天幕,“仙尊保佑,败坏祖宗基业的人一定得是简王啊,可一定是要简王啊。”她在心里这么说。
而另一边。
一向不怎么信鬼神的章惇这时也虔诚的向天幕祈祷,“仙尊保佑, 一定得是端王,千万得是端王才行啊。”
实在是端王真的太轻佻了,真的不可为君。
他劝不动太后,只能寄希望与此了。
aa
那个人是北宋神宗的皇后向氏,向氏一生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跟她相反的是朱妃,朱妃一子一女,其长子就是宋哲宗。哲宗倒是个有为的君主,是北宋九个皇帝中唯三不怂的皇帝,可惜他身体不好,命也不长,在唯一的儿子和宠爱小女儿过世后没多久撒手人寰。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
才刚被召回来的章惇听天幕这么说,脸色一白,马上就让人宣太医来,“官家可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
他们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官家可不能出事。
刚亲政拿回朝政大权的赵煦眉微微拧起,眼里也有不甘闪过,不长命吗
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呢,他要恢复新法,将爹爹的遗志坚持下去,他还要征讨西夏,北伐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
他有好多好多的事要做啊,他不想这么早就去,要去,至少也得等他把这些事都做完了再说吧
另一时空的宋朝。
神宗听自己心爱的儿子命不长,脸色也是一变,他前边接连死了五个儿子,这个好不容易才养下来的儿子结果也不长命吗
神宗慌了,马上叫了太医过来,想给儿子好好看看。
朱妃也是一脸担忧,双眉紧皱。
倒是才六岁的赵佣伸手握住神宗的手,安慰道“爹爹没事的,我这不没事吗”
神宗听的差点没落泪,他低下头亲了亲儿子柔软的发顶,“对,我儿会没事的,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见太医还没来,他还又催了一次,“人怎么还没来快去再催一下。”
aa
国不可一日无君,加上哲宗也没有子嗣留下来,皇位只能从他的兄弟中挑选。当时神宗还在世的儿子只有五个,分别是申王,端王,燕王,简王,越王。申王眼有疾,首先ass,皇位将从其他四个中挑选。其中简王是哲宗的同母胞弟,为人果敢,章惇就上奏请立,向太后却不同意说都是神宗的儿子,为什么一定要立他呢,于是提议立端王。
章惇等人极力反对,指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向氏却搬出了神宗的话,先帝曾经说过端王有福寿,又仁慈孝顺,应该立他。也不知道神宗要是泉下有知会不会呕死,顺便抽自己一巴掌,让你没事乱说。虽然也不算乱说,人到东北后还生了8个孩子呢,活的也算长,可不就是个有福寿的吗
宋初。
什么什么什么
去了东北后还又生了八个孩子
他妈的他以为是去巡游呢
赵匡胤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他狠狠踹了赵光义一脚,又对着他口吐芬芳,“哔”,“哔”,“哔”
一时间朝堂上全是不可放送的话语。
aa
章惇还要再劝时,却被其他大臣扣上了一顶左右帝位的大帽子。之前就说过了,大宋的许多大臣御敌的勇气没有,斗起自己人来却是一个比一个狠,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章惇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按着向太后的来,迎立端王为新君。
向太后脸色一白,她不可置信的连连后退了几步,“居然是端王怎么会是端王不,不应该啊,端王仁孝,又聪明,他怎么会断送大宋的江山啊”
“定是仙人弄错,一定是仙人弄错了不可能是端王。”她这么说,语气里很是笃定。
相比较她的惊慌失措,章惇倒是松了口气,果然是端王,那这回不会立他为君了吧
aa
那向太后为什么一定要立赵佶为君呢明知道赵佶在不适合为君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立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地位待遇问题,一是个人情感喜好偏向。
这里先说下第一个,哲宗继位后,按理说朱妃应该升任为太后,毕竟皇帝的生母嘛,可高滔滔却因为种种因素打压朱妃,只封她为太妃,后来甚至因为一个臣子对她礼遇而处罚了那名官吏,就离谱。
哲宗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都看在眼里,到元祐三年的时候,哲宗以春秋中的母以子贵为由,开始提高母亲朱氏的待遇,先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到了绍圣中期,哲宗又“钦圣复命即閤建殿,改乘车为舆,出入由宣德东门,百官上笺称垫下,名所居为圣瑞宫,这待遇跟向太后也差不多了。
向太后看着能不堵心原本一个处处不如她的人现在都快要跟她平起平坐了,她会舒心才怪了。
结果章惇在哲宗死后又要求哲宗的同母弟简王为新君,这简直是往向太后的心上扎刀子。朱妃已经有一个儿子为皇帝了,再来一个还得了她是神宗的正宫没错,但皇帝在有自己亲生母亲的情况下肯定是偏着自己妈的,这很正常,是人之常情。要不然之前英宗也不会在过继给仁宗的情况下还要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从而闹出大礼议的风波。
明。
已经就继统不继嗣这一个问题和朝臣进行许久拉锯的嘉靖跟找到知音一般,他拍了下大腿说道“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他有自己的父亲,他父亲还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继统不继嗣又有什么错他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又有什么错
皇帝的父亲当然也是皇帝了
他又充满了勇气,仙人都说正常了,这不是说明他的坚持是对的吗他就是继统不继嗣。
aa
这种情况下,要是朱妃的第一个儿子再当皇帝,待遇直接压她一头怎么办所以向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简王为帝的。
神宗还没从儿子不长命的郁闷中缓过气来就又听到向氏如此私心,拿国家大事开玩笑,气的他重重的拍了下桌子,怒斥道“荒唐”
选君怎么能凭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从能力出发
这向氏,真是
亏还是名门闺秀,宰相向敏中之后,居然也这么不堪。
aa
再一个就是,赵佶这人啊,会装,也是个演戏咖,他在外边虽然轻佻放荡,但在向太后面前装的可好了,也很会讨向太后开心。加上他本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聪明仁孝,向太后就更喜欢他了,一颗心也偏到了他那边。还有一个点就是,赵佶亲妈在他四岁时就死了,不像其他的皇子,各自的亲妈都还有在,所以赵佶就算上去了,能做的也就是追封他亲妈,对向太后本人的地位和待遇是造成不了什么影响的,所以种种因素下,向氏就选中了赵佶。
朱元璋听的直摇头,“真是妇人之见愚不可及,这么重大的事怎么能因为一时的私心置国家于不顾那宋徽宗是个好的吗”
同时更加觉得自己禁止后宫干政是对的。
aa
之前就有说过,赵佶也是个演戏咖,所以他一上去时表现的可好了,他恭敬的请向氏垂帘听政,接着又退还了百姓进献给他的玉器,又把自己的内苑豢养的珍禽异兽全都驱散,完了还因为出现日食的现象而下诏求直言,俨然一副励精图治的模样。
向太后十分满意,啊,大宋的又一位明君啊,有仁宗之风,大宋中兴指日可待于是垂帘听政了几个月后,就把朝政还给了赵佶。
赵佶亲政后,因为向太后还在,所以他也不敢太乱来,就跟当时杨广成为太子后依然在杨坚和独孤伽罗面前装的节俭纯朴一样,赵佶这会儿也还是装着。但没多久,向太后就死了。
她一死,赵佶就露出了本性,然后他就开始了他的败家、孝顺金朝爹的过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